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课件+练习)(打包9套)新人教版.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课件练习打包9套新人教版.zip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课件练习打包9套新人教版.zip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201806143143.doc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10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201806143137.doc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10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新人教版201806143135.ppt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10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6143136.doc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11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201806143140.doc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11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件新人教版201806143138.ppt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11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6143139.doc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高考大题命题探源2河流课件新人教版201806143141.ppt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高考大题命题探源2河流预测演练新人教版201806143142.doc
  • 全部
    •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201806143143.doc--点击预览
    •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10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201806143137.doc--点击预览
    •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10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新人教版201806143135.ppt
    •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10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6143136.doc--点击预览
    •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11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201806143140.doc--点击预览
    •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11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件新人教版201806143138.ppt
    •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11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6143139.doc--点击预览
    •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高考大题命题探源2河流课件新人教版201806143141.ppt
    •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高考大题命题探源2河流预测演练新人教版201806143142.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章末综合检测(四)(时间:45 分钟 满分:9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2018·北京西城区期末)“海绵城市”是我国大力倡导的构建新型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城建模式。下图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环系统对比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1. “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A.减少雨水下渗B.增加地下径流C.减少地表蒸发D.增加水汽输送2.两种城市水循环模式的差异是( )A. “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的可用水量B. “快排”模式与原自然水文环境相仿C. “海绵城市”增大了城市地表排水量D. “海绵城市”提高了城市抗旱防洪能力解析:第 1 题,读图可知, “海绵城市”主要是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对水汽输送没有影响。故选 B。第 2 题,读图可知, “快排”模式减少了下渗,增加了地表径流,导致城市的可用水量减少,破坏了原自然水文环境;“海绵城市”能够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提高城市抗旱防洪能力。故选 D。答案:1.B 2.D(2018·广州模拟)下图为克里希纳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 3~5 题。23.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 )A.雨水 B.湖泊水C.地下水 D.冰雪融水4.下列月份中,该河口三角洲河段水位最低的是( )A.1 月 B.4 月C.7 月 D.10 月5.上述月份河段水位低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较低,融雪量少B.春耕季节,用水量大C.雨季未到,蒸发旺盛D.人口众多,耗水量大解析:第 3 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信息判断该河流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因此大气降水是主要补给来源,A 对。第 4 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7 月、10 月为河流丰水期,水位高,C、D 错。1 月该流域降水少,河流得到的补给量少,河流水位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升高,该河流蒸发量不断增加,河流水位不断降低,直到雨季到来之前达到最低,A 错、B 对。第 5 题,该河流位于热带地区,流域内气温高且没有积雪融水补给,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均可耕种,A、B 错;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域在 4 月时雨季尚未到来,由于位于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河流水位较低,C 对;人口对耗水量的影响季节变化不大,D 错。答案:3.A 4.B 5.C(2018·吉林实验中学模拟)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平直河段的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6~7题。6.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河河水与两岸地下水关系的是(图中直线为河流,曲线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等潜水位线)( )37.该河的水文特征可能是( )A.水位变化小 B.结冰期长C.含沙量小 D.流量大解析:第 6 题,根据题干中“我国南方”判断该河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侵蚀严重;根据示意图判断南岸侵蚀严重,说明南岸即右岸,所以河流是自西向东流,地势西高东低,等高线向高处弯曲,A、C 错;根据 B、D 图中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可画出如下示意图,据题中示意图判断该河为地上河,河水补给两岸地下水,从而判断 B 对、D错。选 B。第 7 题,该河流位于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位变化大,河流无结冰期;由图可知,该河为地上河,说明大量泥沙沉积使河床抬高,故河流含沙量大;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河流流量大。故选 D。答案:6.B 7.D(2018·福建八县模拟)下图为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示意图。据此完成 8~9 题。8.图中上升流( )①使沿岸海区海水蒸发量增大②使沿岸地区降水量增加③使沿岸海区海洋生物生产力增大④其形成主要受离岸风影响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49.下列对所提供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图示区域位于印度洋板块B.该季节一货轮从非洲东海岸航行至印度西海岸一路逆水C.图中表层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D.该海域洋流系统与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模式相吻合解析:第 8 题,上升补偿流为寒流,对沿岸降温减湿;上升补偿流把海底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鱼类资源丰富。该处夏季受西南风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为离岸风。第 9 题,依上题分析,该地上升流受离岸风(西南风)作用形成,而该风成因与南亚夏季风一致,是气压带、风带北移,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的。答案:8.C 9.C(2018·赣州模拟)下图为世界某海区 7 月表层水温分布图,读图回答 10~11 题。10.流经图示沿岸海区的洋流可能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B.秘鲁寒流C.索马里寒流D.北大西洋暖流11.图示海区( )A.甲海区因寒暖流交汇而渔业资源丰富B.受洋流影响,甲处沿岸气候类型延伸至较低纬度C.甲处附近海水温度较低,主要由东北信风引起D.洋流属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解析:第 10 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洋流为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洋流,结合等温线弯曲和数值递减状况可知,该洋流为南半球寒流,自南向北流动,结合选项判断可能是秘鲁寒流。第 11 题,甲处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受沿岸寒流影响,北侧沿岸降水较少,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至较低纬度,故 B 正确。甲海域盛行离岸风(东南信风),形成上升补偿流,鱼类资源丰富。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答案:10.B 11.B二、综合题(共 46 分)512.(2018·河南六校联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 分)(1)据图 1 描述台湾岛该月降雨日数的分布特征。(9 分)(2)说出图 2 中甲、乙分别为哪种损失?(4 分)(3)根据材料分析台湾岛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9 分)解析:(1)分布特征可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2)到达地表的降水有一部分会通过蒸发回到大气中,一部分会流入海洋。(3)主要从台湾岛水资源不易存储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答案:(1)分布不均;中部多,东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2)甲为蒸发损失;乙为河流径流入海损失。(3)纬度低,蒸发量大;岛屿面积小;地表起伏大,河流短小湍急,迅速入海,水资源难以存储在岛内。13.(2018·湖北八市联考)读世界渔场分布图,回答问题。(24 分)6(1)描述图中大范围渔场的分布特点。(6 分)(2)图中的 A、B 两海域分布有世界著名的渔场,简析其形成大渔场原因的差异。(8 分)(3)目前,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普遍萎缩,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0 分)解析:(1)读图可知,大范围渔场从纬度的分布范围来看,主要分布在温带,但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围要广。(2)A 渔场是位于北太平洋的北海道渔场;B 渔场是位于南太平洋的秘鲁渔场,都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北海道渔场主要是由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的,秘鲁渔场主要是由上升流形成的。(3)原因可从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等)和人为原因(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两个方面回答。对策应主要从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控制人口数量、防治海水污染等方面回答。答案:(1)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带,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围要广,面积最大的是北太平洋渔场。(2)A 渔场是北海道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 ,阻碍鱼类游动,形成大渔场。B 渔场是秘鲁渔场,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3)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酸雨等。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导致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恶化;重大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对策: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控制人口增长;防治海水污染,改善海洋环境。1第 10 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2018·天津十二重点中学联考)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 1 所示。图 2 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 1~2 题。1.图 1 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仿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A.蒸发 B.降水C.水汽输送 D.径流2.关于该取水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6 点后B.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15 点后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大气逆辐射解析:第 1 题,图示取水管作用是把集水器收集的淡水取出,类似于水循环的径流环节。第 2 题,该装置主要是利用膜内热量来蒸发水汽,再利用膜外温度低于膜内,使蒸发的水汽遇冷凝结,故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为膜内高温且膜内外温差最大的时段,即10-18 时之间。图示膜下气温高于膜上气温,而太阳辐射不可能使膜下气温高于膜上,则可能是塑料薄膜增强了装置内部的大气逆辐射,故 D 正确。答案:1.D 2.D(2018·运城模拟)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变化。读图完成 3~5 题。3.该水库储水量( )A.12 月份最大 B.3 月份最小C.6 月份最小 D.9 月份最小24.该水库最可能位于( )A.西欧平原 B.巴西高原C.中亚区域 D.澳大利亚地中海气候区5.据图可知,该水库( )A.汛期流出量最大 B.枯水期流出量最大C.有调洪补枯的作用 D.主要用于水电解析:第 3 题,图示该水库水量盈余率 4-8 月小于 1,表明这几个月份流入量一直小于流出量,到 9 月份达到平衡,则 9 月份储水量最小;10 月—次年 2 月水量盈余率大于1,3 月份达到平衡,则 3 月份储水量最大。第 4 题,该水库流入量 4-8 月较小、10 月至次年 2 月较大,表明该区域降水量或积雪融水量 4-8 月少、10 月—次年 2 月多。巴西高原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4-8 月为干季而降水少,10 月—次年 2 月为湿季而降水多,故该水库最可能位于巴西高原。第 5 题,结合上题分析,该水库在枯水期流出水量多于流入水量,在汛期流入水量多于流出水量,对区域河流具有调洪补枯的作用。答案:3.D 4.B 5.C下图分别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图 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图 b)。读图完成 6~7 题。6.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 a 中的( )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7.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解析:第 6 题,可以根据洪峰出现的早晚和河流上下游关系来判断暴雨发生的位置。甲水文站先出现洪峰,且甲水文站在上游,乙水文站在下游,说明此次局地暴雨发生在甲水文站上游,即图 a 中的④地。第 7 题,可以根据湖泊的位置和河流上下游关系推断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的原因。甲、乙水文站之间河道淤积和河谷变宽分别会导致乙水文站水位升高和降低,但不会对乙水文站观测到的流量产生影响;湖水补给发生在河流枯水期,而此时是河流丰水期;从图 a 可知,甲、乙水文站之间的湖泊恰好分流了干流的部分洪水,才使湖泊下游的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变小。3答案:6.D 7.C(2018·郑州质检)虹吸雨水收集系统是在缺水地区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读虹吸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回答 8~10 题。8.该系统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降水C.下渗 D.径流9.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调节城市局地气候B.缓解城市用水紧张问题C.缩短径流汇聚时间D.减少土壤水分蒸发10.最适合使用该系统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C.华北地区 D.青藏高原解析:第 8 题,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和利用雨水,雨水被收集和利用将不会在地表汇集形成径流。第 9 题,该系统被用在缺水地区,主要目的是收集和利用雨水,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第 10 题,选项所列四地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区。答案:8.D 9.B 10.C(高考四川卷)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题。411.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解析:选 D。降水量大、降水丰富的时期,水循环活跃。二、综合题(共 46 分)12.(2018·合肥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乌伦古湖为咸水湖,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而后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1)比较图示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8 分)(2)阿勒泰水文站 5-7 月降水量增多,但径流量减少,试分析其自然原因。(8 分)(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8 分)解析:(1)读图可知,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1 900 m),阿勒泰气象站海拔较低(735 m)。而该地降雪主要由西风带来,海拔高的地区抬升作用明显,降雪量大,且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雪较早,融雪较迟,积雪时间较长,最大积雪深度出现时间较晚。(2)阿勒泰水文站 5-7 月降水量增多,但径流量减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河流补给类型及蒸发量考虑。该地区河流补给类型主要为积雪融水,随着气温升高,5 月积雪大量融化,6-7 月积雪融化量减小,对于河流补给量减小;5-7 月气温高,蒸发量大,导致河流径流量小。(3)乌伦古湖位于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河流带来大量盐分,盐分长期积累,使得该湖成为咸水湖。答案:(1)与阿勒泰气象站相比,森塔斯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较大,出现的时间较迟。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对西风气流的抬升作用更明显,降水(雪)量较大;森塔斯气5象站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雪开始较早,融雪较迟,积雪时间较长,最大积雪深度大,出现时间较迟。(或从阿勒泰气象站的角度答亦可)(2)冬季气温在 0 ℃以下且降水量较大,累积积雪量大;随着气温回升,5 月积雪大量融化,径流量大;6-7 月融雪补给锐减,径流量减小;5-7 月,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3)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蒸发旺盛;乌伦古湖为内流湖,乌伦古河带来盐分在湖中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13.(2018·太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西海固是宁夏南部西吉、海原、固原等 7 个国家级贫困县市的统称。1972 年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将西海固确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清水河是西海固地区的主要河流,该河河水苦涩,矿化度高,一般不能直接引用。下图示意清水河水系分布,下表是清水河主要水利工程统计资料。中型水库 小型水库 塘坝 机井 水窖数量 7 64 38 731 83 748蓄水量(万 m 3) 4 114 3 017 417 1 858 265(1)概括西海固地区的水资源特点。(8 分)(2)推测该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8 分)(3)该地区家家户户在院落里面建有水窖,用来蓄积各种淡水,供人畜饮用。分析夏冬季节水窖淡水的补给来源。(6 分)解析:(1)特征描述类题目在答题过程中需先总体概括再具体描述,同时还要注意结合材料指出水质的特点。(2)结合文字材料与图表展开分析即可。(3)西海固地区夏季降水较多,可蓄积雨水;冬季温度低,可蓄积冰块与积雪。注意此处为“水窖” ,而非“水井” ,主要用来储藏从别处运来的淡水。答案:(1)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少(匮乏);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时间分配不均,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矿化度高,水质差。6(2)干旱地区盲目扩大耕地灌溉面积易造成土地荒漠化;引用河水灌溉和只灌不排,易造成土地盐碱化;大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3)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可以蓄积雨水(地表径流);冬季河流结冰,可开凿河冰,放入冰窖,冰块融化后使用;也可蓄积少量的积雪。1第 10 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2016·高考天津卷)黄河入海水量 1951 年大约为 500 亿立方米,2010 年大约为 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 1~2 题。1.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水电站增多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C.下游降水量减少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2.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解析:第 1 题,根据材料,黄河入海水量 1951 年大约为 500 亿立方米,2010 年大约为 140 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时间推移,黄河中上游来水在减少,流域内用水量不断增多,是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呈下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上游水电站增多,只是改变黄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对黄河入海水量影响不大;中游水土流失加剧,使得黄河含沙量增加,对水量影响小;从 1951 年到 2010 年,黄河下游降水量没有明显减少,不是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原因。第 2 题,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泥沙也减少,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对河口地区的气候影响不大,气候不会变干。答案:1.D 2.B(2018·佛山模拟)石羊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内陆河流域,南靠祁连山山脉,北邻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据近几十年统计发现,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期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结冰期是指当年下半年第一次结冰出现(结冰初日)到翌年上半年最后一次结冰结束(结冰终日)所持续的日数。读图回答 3~5 题。23.石羊河的汛期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4.下列四地结冰初日最早的是( )A.永昌 B.民勤C.天祝 D.凉州5.影响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海拔C.坡向 D.纬度解析:第 3 题,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所以石羊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选 B。第 4 题,读图可知四地结冰日数不同,结合结冰期概念可知,结冰日数长的地方,结冰初日早,结冰终日晚,所以四地结冰初日最早的是结冰日数最长的天祝。选 C。第 5 题,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的空间差异表现为大致从南向北递减。由题干材料可知,石羊河流域南靠祁连山山脉,北邻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地势南高北低,所以海拔是影响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选 B。答案:3.B 4.C 5.B6.(2017·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16 年吉林省内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3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发送量(万人)0.0 0.0 0.0 0.0 15.6 42.5 72.8110.8135.1156.3156.3156.3(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______个月。(2)说明图中 a 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解析:(1)1-4 月,水运交通累计旅客发送量一直为 0,说明不能开展水运,应为河流结冰期;11 月和 12 月,累计旅客发送量并未增加,说明当月的旅客发送量为 0,亦为河流结冰期。综上可知,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 6 个月。(2)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从径流总量、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水位的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流速等方面进行描述。答案:(1)6(2)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1第 11 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2018·海口联考)读百年前泰坦尼克号邮轮航线(图中的实线箭头)示意图,完成 1~2题。1.泰坦尼克号邮轮航行途中大部分航段所遇洋流的主要成因是( )A.受极地东风影响而成B.受东北信风影响而成C.受盛行西风影响而成D.受东南信风影响而成2.图中 a、b、c、d 四条虚线箭头能表示将撞毁邮轮的冰山搬运至此的洋流的流向是( )A.a B.bC.c D.d解析:第 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泰坦尼克号邮轮航线地处中纬度地区,终年受西风带的控制。第 2 题,a 虚线箭头的方向与拉布拉多寒流的流向基本一致,可将北极地区的冰山搬运至此。答案:1.C 2.A(2018·洛阳联考)下图示意世界某海运航线部分线路。读图完成 3~4 题。3.该海运航线沿途可信的是( )A.培森附近海水盐度低于同纬度大陆西岸B.苏阿普—布宜诺斯艾利斯之间往返能耗率相近C.焦亚陶罗直达瓦伦西亚航次冬季顺风D.从拉斯帕尔马斯至瓦伦西亚常年顺风顺水24.苏阿普—布宜诺斯艾利斯沿岸和拉斯帕尔马斯环境都深受沿岸洋流影响,洋流的影响使沿岸地区( )A.降水均明显增加 B.温差均变小C.自然带南北狭长分布 D.环境演变差异大解析:第 3 题,培森附近受亚马孙河淡水的稀释作用,海水盐度低于同纬度大陆西岸;苏阿普—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航线沿途有巴西暖流流经,往返时分别顺逆洋流,能耗差距较大;焦亚陶罗直达瓦伦西亚航次冬季逆西风航行;从拉斯帕尔马斯至瓦伦西亚常年逆加那利寒流航行。第 4 题,苏阿普—布宜诺斯艾利斯沿岸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拉斯帕尔马斯沿岸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二者环境演变差异大。答案:3.A 4.D(2018·马鞍山模拟)读某大陆南回归线附近剖面图,完成 5~6 题。5.M 区可能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A.雾 B.云层C.降水 D.渔场6.若图中的风力增强,可能给该地区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A.增加沿岸大气湿度B.增加沿岸大气温度C.海域渔业资源更丰富D.厄尔尼诺影响加剧解析:第 5 题,由图示分析,该地在大陆的西岸,盛行东南风,形成离岸流,冷水上泛,形成寒流;该地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冷暖气流相遇形成海雾。第 6 题,该地盛行风为东南信风,在其影响下海水偏离海岸形成离岸流,导致冷水上泛,形成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冷水上泛导致底层营养物质到达表层,饵料丰富形成渔场;厄尔尼诺现象是东南信风减弱,导致寒流减弱,水温上升的现象。答案:5.A 6.C(2018·南京模拟)下图是世界部分重要海上航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 7~8 题。37.下列航程中,基本是顺水的是( )A.横滨到温哥华 B.悉尼到香港C.新加坡到亚丁港 D.旧金山到利马8.下列港口中,洋流能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的是( )A.珀斯 B.利马C.横滨 D.旧金山解析:第 7 题,从横滨到温哥华依次为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因而基本为顺水。第 8 题,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横滨沿岸有日本暖流流经。答案:7.A 8.C(2018·合肥模拟)下图示意某年 6 月琼东沿海某地理事物分布(甲图)和海水表层等温线分布(乙图)。据此完成 9~11 题。9.6 月,琼东沿海的盛行风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10.根据乙图推断甲图所示地理事物最可能是( )A.浮游生物 B.降水总量C.光照资源 D.风能资源11.与甲图所示地理事物时空分布最相似的海区是( )A.澳大利亚西部沿海B.秘鲁西部沿海C.索马里东部沿海D.美国东部沿海4解析:第 9 题,乙图显示琼东沿海水温低于海洋中部,而夏季应该是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沿海水温应高于海洋中部。出现沿海水温低的原因可能是离岸风形成的上升流所致,同时乙图显示东部海域水温等值线向东北方向凸出,据此可推断琼东沿海 6 月盛行风为西南风。第 10 题,从该事物分布来看,越靠近海岸越多。由于该季节盛行西南风,琼东沿海地区为上升补偿流,海水上泛,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浮游生物繁盛,A 正确。琼东沿海位于西南季风背风地带,降水少,B 错误。光照资源大体与纬线平行,而图示自西北向东南递减,C 错误。琼东沿海位于西南季风背风地带,风力小,D 错误。第 11 题,甲图所示地理事物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与索马里东部沿海空间位置相似,并且索马里沿海与海南岛东部沿海均为夏季时西南季风导致的上升补偿流,二者最为相似,故选 C。答案:9.C 10.A 11.C二、综合题(共 46 分)12.读 7 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4 分)(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6 分)(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6 分)(3)7 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为什么?(6 分)(4)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6 分)解析:(1)根据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夏季风的成因可知西南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并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右偏形成的。(2)图中有两条等温线,沿岸等温线向北温度递增,故可知是洋流来自相对低温区,是寒流。(3)7 月索马里半岛盛行西南风,来自陆地的离岸风使沿岸表层海水流失,底层海水上涌,带来海底丰富营养盐类,吸引鱼群。(4)沙漠带的形成主要受冬夏季都是来自陆地的较干燥的风及夏季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的影响。答案:(1)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流动。(2)寒流。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 24 ℃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 24 ℃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3)较多。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易于形成涌升流,海区营养物质较多,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4)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5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13.(2018·上海闵行区模拟)海洋环境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2 分)材料 在太平洋中有一个“垃圾旋涡” ,基本上是由浮动的废弃塑料物品和碎片构成。据研究人员统计,全球每年产生 2.6 亿吨塑料制品,其中 10%以垃圾的形式被抛进大海,而太平洋上这处“垃圾旋涡”是最集中的垃圾场,面积达 343 万 km2,中心最厚处达到 30 m。这种“垃圾旋涡”所产生的危害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1)简要描述“垃圾旋涡”出现位置的大致范围,分析大量塑料垃圾的来源。(8 分)(2)参与构成“垃圾旋涡”巨大水流运动的洋流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属于典型的风海流?(6 分)(3)分析太平洋“垃圾旋涡”可能会带来哪些危害?(8 分) 解析:(1)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垃圾旋涡”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类似,可以依据洋流的分布进行描述。结合洋流对航海的影响,可以比较容易想到垃圾的产生原因。(2)根据所学的洋流分布作答。(3)主要从生态环境(海洋污染、海洋生物等)、经济环境(海洋水产的发展、交通运输等)及社会环境(食品安全等)三个方面考虑。答案:(1)“垃圾旋涡”位于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域,以北回归线附近为中心。 大量塑料垃圾随河流进入海洋;海洋船只、渔船等抛弃的废弃物,随洋流运动进入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域。(2)参与并构成“垃圾旋涡”的洋流有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其中属于典型风海流的是北赤道暖流、北太平洋暖流。(3)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大面积聚集海域,污染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影响海洋生物的繁衍生长,导致一些鱼类和海鸟中毒死亡,与此同时,以海洋水产为食品的人类也会受到危害;对海洋航运造成影响;影响海洋渔业捕捞。1第 11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2018·赣州模拟)海水透明度是指用直径为 30 cm的白色圆板,在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垂直沉入水中,直到看不见的深度。下图为中国沿海夏季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单位:m)分布图。读图,完成 1~3 题。1.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 )A.海水深度变小B.水质较清的暖流流经C.海水深度变大D.水质较浑的寒流流经2.冬季时,乙处数值为 1的等值线将会( )A.向东移动 B.向南移动C.向西移动 D.向北移动3.从总体看,图示各海域中渤海透明度最低的原因是( )①表层浮游生物密度大②周围地区人类活动强度大,污染物排放量大③入海河流含沙量大④海域较封闭,污染物难扩散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第 1题,图示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表明该处海水透明度大于两侧海域,则可能是有水质较清的暖流流经所致。第 2题,乙处位于长江口,冬季因长江流域降水少,水土流失较夏季轻,使河流入海口处的水质较清澈,故该处数值为 1的等值线将会向西移动。2第 3题,渤海是我国内海,海域封闭,水体与外界交换慢;同时黄河等河流带入泥沙多、周边陆上排污量大,使其透明度最低。答案:1.B 2.C 3.D(2018·黄冈中学模拟)下图是副热带某海区海水温度立体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4~5 题。4.图中洋流可能是流经( )A.美国东海岸的寒流B.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C.南美洲西岸的寒流D.北美洲西岸的寒流5.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则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减缓北上海轮航速B.缩小海水污染范围C.降低沿岸地区气温D.增加沿岸地区降水量解析:第 4题,图中等温线向北凸出,表明洋流向北流,有两种可能:一是北半球向北流的暖流,二是南半球向北流的寒流。结合题中选项和世界洋流分布可知,美国东海岸的寒流、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北美洲西岸的寒流是向南流的,A、B、D 错;南美洲西岸的寒流向北流,导致大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C 对。第 5题,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则是向北流的寒流,其流向与北上海轮航向相同,可使北上海轮航速加快,A 错;洋流能扩大海水污染的范围,B 错;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C 对、D 错。答案:4.C 5.C6.(2018·上海虹口区模拟)读图,回答问题。3在图中 A、B 处的粗实线上画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并简述 A洋流的成因及其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解析:根据图示的轮廓及其经纬度等相关信息,可以判断为南美洲,图中 A为秘鲁寒流,B 为巴西暖流。秘鲁寒流的成因主要从东南信风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来分析。秘鲁寒流为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答案:画图略。(提示:A 处洋流向北,B 处洋流向南)。成因: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南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南太平洋东部低纬(南美洲西海岸低纬)海区的海水减少,南部相邻海区的海水赶来补充,在水平方向上海水自南向北流,形成水平补偿流。在垂直方向上,秘鲁寒流在向北流动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成为离岸流,沿海海平面降低,致使底部海水上升,形成上升补偿流。影响:降温减湿。1高考大题命题探源 2 河流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河流的自然水文过程在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方面至关重要。水流挟带营养盐、溶解气体、泥沙等物质向下游流动,是河流物理化学过程与地貌形成过程的驱动力。同时,河流流量的变化将引发生物的生活行为,例如鱼类产卵、树种散布等。图 1 为黄河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图中阴影部分)位置图,图 2 为黄河河口湿地典型植被生活史过程与河流水文过程关系示意图。(1)简述高流量过程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2)据图分析河流流量变化对湿地生物生长的影响。(3)推测黄河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曾经退化的原因。(4)结合河流水文变化特点,提出修复黄河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建议。解析:(1)从示意图看,高流量过程,流量增加,水位上升,流速加快,挟带的泥沙量增加等。(2)从图中发现流量变化的不同阶段对应生物生长的不同阶段,芦苇等在培育、发芽阶段需要水量较少,营养生长阶段需水量大,生殖后期、种子扩散阶段需水量减少等。(3)由湿地退化可推断黄河径流量减少,径流量的减少有自然原因,更是上游用水量增加的结果。(4)从图中可知,水文特征变化直接影响生物生长,近年来流量减少,导致湿地退缩。修复黄河湿地生态系统,要通过人工调节。答案:(1)流量迅速增加且增幅变大,流速加快,水位升高;水体中溶解氧与营养物质2增加;挟带的泥沙量增加等。(2)河流流量的变化将影响湿地生态系统中植被的行为特征。如芦苇在每年 3 月初开始发芽,5 月中旬后,进入营养生长期,需水量大,8 月中旬以后,芦苇进入生殖生长期,需水量降低。4-9 月是黄河河口水文过程的高流量时期,对应着河口典型湿生植被,如芦苇、翅碱蓬的发芽成苗、生长等关键阶段。(3)上游人口增加,工农业用水量增加,导致下游流量减少,水位下降,甚至出现河流断流;水流挟带营养盐、溶解气体、泥沙等物质减少;湿地生物锐减,生态系统退化。(4)借助黄河调水调沙活动,增加洪峰流量,使尽可能出现洪水漫滩过程;4-5 月适当增大流量,促进湿地生物发芽生长等。2.罗讷河源自阿尔卑斯山脉,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罗讷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如上世纪 80 年代,罗讷河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径流量在短期内从 3 250 m3/s 减少到 2 450 m3/s。材料二 500 多公里的罗讷河上曾有 20 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 。然而,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法国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地。(1)说明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环境原因。(2)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会出现汛期,而河口地区夏末通常会出现枯水期,从河水补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3)解析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的可能原因。解析:(1)通过罗讷河流域示意图,可知里昂以上河段沿岸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沼泽与湖泊,可以起到积蓄径流、削减洪峰的作用。(2)图示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径流补给主要是阿尔卑斯山区季节性积雪融水,而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河口附近径流补给主要是冬季降水。(3)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的原因,主要从法国能源结构的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来分析回答。随着法国核电比重不断上升,对水电需求减少,加上人们对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意义认识的逐步提高,罗讷河整治进入以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为中心的时代。3答案:(1)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沿岸附近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沼泽与湖泊,可以起到积蓄径流、削减洪峰的作用。(2)上游春汛原因:罗讷河里昂以上径流补给部分依靠阿尔卑斯山的积雪融水,春季温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汛期。河口枯水期原因:罗讷河下游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该地区多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少雨,径流获得的补给减少,形成枯水期。(3)原因:随着人们对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意义认识的逐步提高,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罗讷河正式进入以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为中心的时代;同时核电逐步成为法国的主要能源,具备了拆除部分水电站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