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青年教师队伍培养策略初探 摘要: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要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分析影响高职教育教师能力的因素,制定具有高职特色的长效机制,进行校企、校政、校际之间的协同创新,并且进行持续有效的考核才能有效地培养职业教育合格教师.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职业生涯;协同创新 2021年1月10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学校实践教育条件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包括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强化
2、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塑造学生强健体魄、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增强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要完成这一根本任务,必须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近年来,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更需要一支“德技双馨”的职教人队伍.青年教师是这支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培养就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1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 1.1来源.职业院校的教师构成基本上是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原有的大专或中职教师班底,二是新入职的博、硕士研究生,三是从社会招聘的有从业经验者.而后两者年龄都在35岁以下,占学院教师的比例不断增加,他们不论是来源于高等学校还
3、是企事业单位,对于职业教育来说都是一个新手.1.2特点.这些青年教师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同时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文化素质高、眼界开阔、思维敏捷、注重实际.他们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被社会认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得到尊重.他们自信、阳光、价值观多元化,个性较强,棱角鲜明,经历比较简单,经受的挫折比较少.对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认识不足.2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现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对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21年5月2日,_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4、”.习总书记提出了做好教师的四有标准:即有理想、有道德情操、有学识、有仁爱之心.这给新时期的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高校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展师资培训,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距离培养总书记的四有标准尚有一定距离.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师德师风的培养,有一定的方案和措施,但落实的不够具体、到位.(2)对新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不足,使青年教师对自身的发展和提升缺乏系统性设计.(3)由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紧缺,导致教师入职后就上岗,岗前培训不足.(4)职业院校所需的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多数依赖于教师个人的努力,学校提供的资源较少.(5)国家的重视,提
5、供了大量的国培、省培计划,收到一定实效,但存在针对性不强、时间紧、实践时间不足等问题.(6)对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够,缺乏培养平台.(7)没有建立考核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及标准.(8)对新入职教师的培养没有长效的机制和可实施的方案. 3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协同创新策略 如何培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使他们快速成长是一个重要而且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当前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果没有新的策略、长效的机制,难免落入原有的套路.因此,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要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进行协同和创新.协同创新是将各个创新主题要素进行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
6、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特点是各独立的创新主体拥有共同的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在职业院校的青年教师培养中构建一种协同创新机制,能够有效突破目前高职青年教师培养的困境,提升培养质量.3.1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职业精神按照“德才兼备、师德为先”的要求,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全面提高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为核心,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职业理念,以习总书记的“四有标准”为目标,加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科学制定长效、可实施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在机制中加入平台和载体,
7、以“尊重学生”为理念,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明确自身的责任与应有的担当,从而达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2引导教师量身定制职业生涯规划.新教师入职后,都要考取教师资格证书,这里面就包含了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学习,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但是,这都是对高等学校教师统一的、通识性的培养,要想使他们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教育教师,还需长期的个性化的培训.结合职业院校特点对教师的要求甚至比本科院校更高,这就需要学校同教师一起定制适合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培训的长效机制,由教师发展中心、教师所在分院及教师本人一起量身定制个人发展规划,建立培训档案,制定考核时间表、路线图及考核标准.职业院校学生特点
8、,与本科学生区别很大,他们学习热情不高、专注力不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而青年教师都是从高等学府走出来的硕博毕业生,他们是两个层次的人群,中间的跨度很大.他们对服务、教学的对象心理准备不足,因此完成这样的教学是一种挑战,高职教师不仅仅是双师型,更应该是“三师型”,他们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积淀、过硬的技能,还要拥有指导学生职业规划的能力.因此,这个培养过程的路线图就要结合具体的实际精心设计,统筹实施,个性化考核.青年教师应该从职业道德,服务的对象,专业的成长道路、教学方法的提升、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全面规划,从而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职教教师.3.3校企协同,合作共育双师.每位
9、专业教师稳定联系一家合作企业,搭建好“一师一企”平台,制定并实施“一师一企”实践制度实施办法,使专业教师赴企业锻炼的要求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通过参加企业一线锻炼提高自身实践能力,获取相应级别的职业技能证书,通过了解企业发展动态服务专业建设;通过了解企业用人需要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搭建平台;通过与企业能工巧匠、行业专家的交流合作推进校企深度融合,确保教师能够与行业、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合作共育“双师”素质教师,推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制定并实施企业教师工作站设立与管理规定,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选择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社会责任感的紧密型合作企业,设立教师工作站,建成稳定的教师职业能力培训基地,专
10、业教师轮流进入工作站学习和工作,提高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使知名企业成为专业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校企合作示范基地.3.4建立校际之间的协同培养机制.青年教师的培养离不开校际之间的交流,建立一个长效的校际协同机制有助于教师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形成.校际间的协同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同类职业院校之间的协同。同类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专业设置、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和技术路径相似度很高,技能、理念、措施有一定的共性,又互有差异,教师之间的交流、访问可以取长补短,借鉴彼此的经验,还可以组成校际之间的培养联盟,资源共享,彼此促进,共同发展.二是与上一层次院
11、校的交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技术的出现,专业的内涵及知识目标发生变化,教师的知识更新途径大部分依赖于自身的自觉性和努力程度,有的教师长期满足于一门课程的多年教学,知识的更新不能与时俱进,没有能力把前沿的技术动态及时带入课堂,使高职课堂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长此以往,教师的职业自觉、教学能力和责任心都有所下降,建立同上一层次院校的交流机制,定期使青年教师回到课堂,有助于解决他们教学中遇到的理论问题,提升他们的理论深度,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找到理论根据,同时保持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力和激情,为高职教师建立学习型团队提供后盾保障.3.5强化青年教师媒介素养的培养.由于日新月异的媒体发展,职业院校教师面临着新
12、媒体潮流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冲击,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超过55%.2而高职学生全部是网民大军的成员,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大部分来源于网络.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媒介知识和娴熟的媒体操作能力,才有可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屏幕吸引到有趣的课堂上来。高职青年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理论、娴熟的技能,还要有丰富的媒体操作技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指导学生聚焦行业发展的前沿,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3.6协同培养科研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
13、此,很多人认为高职教师只要能教给学生够用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技能,具有双师型素质即可,不需要太多的科研,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职业教育离不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同样,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为校企合作带来有力的保障,如果在校企合作中,只有企业单方面的付出,合作就是一句空话,只有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的科研与企业的项目相结合,才会给双方带来合作共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协同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与本校教学改革的协同;二是与科研院所进行协同;三是与企事业单位进行协同.积极鼓励教师投身教科研工作中,才能达到教师整体能力的提升,达到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互相促进成长.3.7制定考核
14、时间表、路线图,形成长效机制.青年教师的培养不能只培养不考核,只有建立起长效的培训考核机制才能把人才培养的效果落到实处.青年教师的考核也要从思想政治素养、教学能力、双师素质、教育信息化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阶段性进阶式考核,按照入职的时间、所处的工作岗位,结合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所处教学团队的发展规划,分阶段制定考核时间表、路线图,以达到培训有目标、过程有考核、教师有收获、教学有效果,这样才能使青年教师尽早地从职场新人成长为某一学科领域的骨干. 4结束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年教师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稳定、以人为本的长效机制,培养也就成了一种形式,也会打消教师成长的积极性,而没有协同创新,就会使培养近亲繁殖,产生极大的学术局限性.只有良性的协同培养机制才能保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1.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长春嘉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