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训 练 11快乐晨读诗海漫步诗词在线咏 风 王 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词语注释山楹:指山间的房屋。作者简介王勃(649676),字子字, 绛州龙门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诗词赏析王勃的这首咏风诗,立意新颖。他抓住了秋风凉爽,令人愉悦,无所不在的特点,以拟人化的手法 ,把风写得独具性灵,慷慨无私,普济平民士子。这里的风,不是习见的柔弱的香风,也并非宋玉风赋中的取悦于大王的雄风,肆虐于庶人的雌风。这首咏风小 诗里,寄寓着诗人平
2、等的政治理想和生活情趣。经典美文美文在线欧阳修四岁苦读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 ,家贫无资 。太夫人 以荻 (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 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 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词语注释孤:幼年丧父。资:财务,钱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书:写。士人家:读书人家。唯读书是务:即“唯务读书”。简介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 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 居士,谥文忠,北宋吉州庐陵(今属江西省永丰县)人,北宋儒学家、作 家、官
3、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参考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 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还没抄录完,就已经能背诵了,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尽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章,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轻松晚练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 的一项是( )A. 有些地方为增产粮食而盲目毁林开荒,结果事与愿违,不仅粮食没增产,还破坏了生态环境。(适得其反)B
4、. 当我国体操健儿在奥运会中取得男子团体冠军的那一刻,鸟巢内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振聋发聩)C. 单位给我俩各派了重任,我和他在车站告别,然后就分道扬镳,各奔东西了。(南辕北辙 )D. 梭罗的文章 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在美国 19 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独占鳌头)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B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的卫生素养、文明意识。C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 涌现。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3.
5、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 ;轻淡的, ,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 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 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A B C D 4. 下面是城市居民交通工具的一组变化和趋势图,请看图后回答问题。(1)根据这组图,简要说明居民出行使用交通工具的变化。(2)分析推测两次变化的原因: 5. 为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棠城初级中学决定在全校深入开展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1)请你为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我拟的宣传标语: (2)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你的理由。(不超过 50 字)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