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要点分析.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5678705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要点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要点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要点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摘 要】对岩土的勘察工程是建筑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不仅仅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也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当中对岩土工程的勘察过程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对影响岩土勘察质量的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岩土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 岩土工程的勘察,就是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对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以及岩土工程的条件进行分析,了解是否符合建筑的标准。勘察的主要内容有:工程地质调查预测绘、原位测试、现场试验及检测等等,这些内容对地质的勘察效果起到重要的影响。如何能使实际的勘查结果正确的反映出建筑地的状况,成为工作人员深思的一大

2、问题。 1.勘察方案的编制 在进行勘察方案的编制时,应与设计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对基本资料进行充分的了解,只有对基本资料进行详尽的了解,才能使勘查工作顺利进行,如建筑的总面积、低级的深度等等,如果不了解这些问题,勘查工作也就无法进行。当然,面对不同的勘察对象以及不同的条件所布置勘察工作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面对不同的勘察对象所指定的方案也不同。 1.1勘探孔的间距 (1)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4.1.17条规定,勘探孔之间的距离应如下所示: 详细勘探间距 一般的建筑场地勘察属于中等复杂场地,所以勘探点的间距多在15-30m之间,这样相对而言比较经济,也不会超范围。 (2)勘探点的选择也不是随意的

3、,是有一定的规范的,应按建筑物的周边线和角点进行布置,如果是重大的设备则应该独立布置勘探点,并且最少不能低于3个,对基坑的勘探的平面范围应该超出设计图边界的2-3倍。 1.2勘探孔的类别 (1)勘探孔主要有控制性孔和一般孔两种,控制孔相比一般孔少一些,但不能少于总数的1/3。在勘探工程中比较重要的俩点是土试样的采取和原位测试,在进行着两点勘探时,勘探孔不应低于总数的一半。为了经济一些,可以在对勘探孔的布置时,将取土样孔的数量控制在总数的1/3。这样相对而言更经济,而且布置较为合理。 (2)相关的规范明确规定:在对具体的漏洞进行勘探点的布置时,应注意满足地基的均匀性,而且最少不应少于四个,当然,

4、对不同的建筑情况可以按情况而定,如密集的高层就应适当的减少,在减少的同时一定要保证每栋楼最少有一个勘探点。 1.3勘探深度 在对勘探点的布置时,数量虽然很重要,但也不要忽视勘探点的深度,当地基是由桩基础时,有很多设备在进行深度的探入时会出现阻碍,达不到预期的深度,这也就产生了桩长超过了勘探孔的深度。控制孔的深度要控制在6-10d,一般孔则是3-5d,但不能低于3m,大直径桩不能低于5m。 1.4实验项目 根据岩土的性质不同,所需要的试验方法也是不同的。通常岩土的是有标准的方法的,但方法只适用于一般的岩土,如果岩土的条件不同,那么进行试验时所考虑的问题也就不同,进行试验的方法更是因情况而定,进行

5、不同的实验,并注意实验的差别。进行不同的实验不代表要盲目地进行,有的工程师以为实验的项目越多越全,那么结果也就越精确,其实则不然,这样只会使经济与设计方面产生极大的浪费,所以在对岩土进行试验时必须符合设计的要求,从而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实验。 2.现场实施 对岩土工程的勘察多数在户外,这就要求勘查工程师做到眼、手、笔、心同时进行。眼观就是要工程师在户外进行勘探时,观察地质资料与环境信息等;手就是指勘测工程师对岩土的勘探应用手去接触,仔细观察;笔,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勘探工程师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记录并保存;心,则是需要勘探人员对工作的细心,并进行对比分析,为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此外,在现场

6、观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底层的厚度比较小,所以要对土间距进行调整;(2)在抗震设防区,土层与砂层应进行液化分别,加强其牢固性;(3)勘探孔的深度应按地质的特征进行及时的调整,以备日后出现问题;(4)在对桩基进行勘探时,当最近的两个勘探点揭露的桩端持力层坡度应大于10%;(5)在钻探观测的工作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回填,特别是在岸边的工程更应注意,及时检查回填的是否密实,避免河水倒灌;(6)对岩石进行取样调查时应注意按三块一组,在对单孔取样时应注意上、中、下三个层次,工程应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对岩层进行不同深度的取样;(7)在对多层地下水采取样本的时候,应注意分层取样,避免水和土的混合样本,那样会

7、极大地影响对沿途勘探的研究;(8)当遇到地下水的时候,应首先测出地下水的水位,之后使水进行一段时间的沉淀,再次对其进行测量。 3.勘察报告的编写 勘察报告是通过户外勘察所收集的资料对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 3.1资料的收集 当勘察现场的户外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开始注重资料的整理与收集工作,当然包括以上的各个方面实验的成果,并将其作为第一手资料,为日后工作的开展做铺垫。 3.2报告的编写 岩土工程勘测的报告主要有文字、图件以及附件等三个部分组成。 文字部分主要包括对工程的简述、进行勘探时使用的方法、勘探地点的地质情况、地下水含量、地震效果等方面,在写

8、报告时应注意。(1)在报告中要明确的写出勘察等级以及抗震设防的分类,同时要结合设计要求。(2)地基的基础设计等级应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后再提出。(3)报告中应对工程所需要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进行明确说明。(4)勘探工程师对所勘探建筑方面的相关信息应给予关注。(5)对地形与地貌的特征应进行简要的描述,同时也要将场地的构造与特征在报告中体现出来。(6)砂土于粉土是有所不同的,勘探人员应注意划分。(7)场地的地下水的类型、分布规律、受影响的因素以及排水系统应明确。 图件主要包括地形的平面图、剖面图以及进行勘探的结果表等等;如场地中的沟与塘等应以平面图的形式表现出来,附件的部分现场原位测试以及物探报告。如现场的电阻力测试以及地脉动测试等等,均应在报告中有所显示。 4.结语 对于岩土工程勘察的控制处理以上几个方面外,还应对质量监理机制以及责任机制进行管理,使其对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更加规范化,本文对岩土工程的质量控制的药店进行分析,希望以后遇到此类问题可以共勉。 【参考文献】 1秦兆虎,张先余,江根耀.工程勘察和地质勘察市场恶性竞争的对策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04). 2陈志芳.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1(12). 3张小军.浅谈如何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J.价值工程,2011(06).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