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组合作理论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5645784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合作理论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组合作理论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组合作理论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组合作理论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摘 要:近些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发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还增强了学生参与的力度,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使得每一位小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课程中来。结合实践经验,对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分析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学习 一、面对开放题型,巧设写作情境 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一段长度为16厘米的钢丝可以分成几种长度和宽度都为整数的长方形?”对于这样“开放型”的问题,通常解析方式是多元化的,因为个体思考

2、问题的能力有限,不容易从多方面考虑问题。所以需要采纳多方观点,以便于解决问题。对于以上问题要求长方形长度和宽度都是整数,我们都知道长方形的两组对边长度相当,所以该题的另外一种解释就是需要学生思考8厘米的长度有哪几种数值构成。教师通过预设活动内容之后,就可以进一步分组合作讨论环节,各自阐述自己观点,通过聆听他人观点,最后结合小组合作交流,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聆听他人意见,总结问题以及表述想法等。 二、优化分组,合理构建 我们通常会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保证46人,而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个体的差异性以及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水平的不同等,做四种分类方式,分别是快且

3、准、快但不准、慢而准、慢再不准。将学生按照四种分类方式分成不同组别,结合学生性别、性格等差异,而且将学生小组与座次布置实施优化组合,发挥优秀学生学习的优势,锻炼中等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带动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而优化课堂分组,互补互助,进一步提高班级的整体教学成绩,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是学习合作优势的有效方式。同时,小组间协作等环节,也可以根据此方法,灵便地改变分组方式。 三、师生有效互动,教师正确引导 通过教师积极融入学生之间的协作中来,与学生构成一种有效的互动,了解并洞悉每一位小组协作的进度以及成果,进行全盘掌握。协作学习即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还可以帮助教师有效授课。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加以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在协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在协作中教师发现某小组偏离主题内容,要加以正确引导;比如教师要对协作表现优秀的小组加以表扬、鼓励,那么对于表现差的小组要予以帮助和宽容。总之,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小组合作学习讲更加顺利、长效地进行下去。使得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知识,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意识,师生、生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黄元岭.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4(20).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