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学案(打包6套)(新版)沪科版.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学案打包6套新版沪科版.zip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学案打包6套新版沪科版.zip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6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学案新版沪科版20180709295.doc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6章第1节力学案新版沪科版20180709278.doc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6章第2节怎样描述力学案新版沪科版20180709281.doc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6章第3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学案新版沪科版20180709284.doc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6章第4节来自地球的力学案新版沪科版20180709287.doc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6章第5节科学探究:摩擦力学案新版沪科版20180709293.doc
  • 全部
    •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6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学案新版沪科版20180709295.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6章第1节力学案新版沪科版20180709278.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6章第2节怎样描述力学案新版沪科版20180709281.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6章第3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学案新版沪科版20180709284.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6章第4节来自地球的力学案新版沪科版20180709287.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6章第5节科学探究:摩擦力学案新版沪科版20180709293.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目标】1.深刻理解力、弹 力、重力、摩擦力,会画力的示意图。2.通过自主学 习、合作探究、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大胆参与,激情展示,养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 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友情提醒:1.易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说成“垂直向下”。2.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及质量分布有关,易误认为重心总在物体的中心。归纳总结:弹簧测力计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 簧的伸长就越长。使用方法使用前 (1)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便于读数;(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点,否则要调 零;(3)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使用时 (1)测力时,要使弹簧的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2)读数时,视线 要与刻度板面垂直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对照复习目标,回顾本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自主梳理知识,构建本章知识结构图)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 识 板 块 一 力 及 其 描 述1.如图所示,春游时小明坐在船上 用力推另一只船,结果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请写出两个与此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B )2知 识 板 块 二 弹 簧 测 力 计3.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 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指在零刻度线。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0~5N,此时示数是3.6N。知 识 板 块 三 重 力4.某玩具汤匙质量为50g,则汤匙重0.49N。把汤匙放在手指尖上,调节支撑汤匙的支点,可使其在手指尖上水平静止,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汤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3方法指导: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实验原理: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 F和摩擦力 f相等 ,即f= F。(2)实验过程中注意运用控制变量法。根据猜想,研究摩擦力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 系时,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四;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2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四。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各组学生回顾并思考,小组长汇总讨论结果,教师巡视 各小组讨论情况,选择较好的两组在全班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对照复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知 识 板 块 四 摩 擦 力5.赵强同学学了物理后,养成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他发现好的药瓶瓶盖的侧 面都做有密集的竖条纹,如图所示,其目的是为了( B )A.坚固耐用B.增大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便于旋开和旋紧C.便于运输D.节约材料6.学习过“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强发现实验室里有如图所示的铁块和木块。他想比较一下铁块表面和木块表面的粗糙程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因为要比较两者表面的粗糙程度,所以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做实验时,应使压力不变。(2)先将木块叠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它们。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3.5N。(3)然后,将铁块叠放在木块上(填两物块的放置情况),重复上述过程,这次测得的摩擦力为2.4N。(4)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铁块的表面粗糙程度大一些。1.对学4分享独学1~6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2.群学小组研讨: (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方案一 回顾本章重要的实验有哪些?其具体内容是什么?方案二 总结本章重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第一节 力【学习目标】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友情提醒:1.不要以为只有相互接触的 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磁铁对铁 钉的吸引力。2.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方法指导:同一物理现象包含的物理知识往往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的 结论可能是不同的。如手拉弹簧,弹簧伸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手拉弹簧,感觉弹簧拉手,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①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于物体的状态。②物体运动速度和方向的改变,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 识 板 块 一 力 的 概 念自主阅读 教材P 101~102 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 工农业生产中:汽车拉拖车、起重机吊起货物…(学生举例)。(1)人用力推小车,人对车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车;(2)人用力拉弹簧,人对弹簧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 体是弹簧;(3)起重机提重物,起重机对重物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起重机,受力物体是重物。2以上现象说明力的特点是:要有推、拉、提、压、击、打、拍、吸等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推或拉的作用)。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前面一个物体称为施力物体,后面一个物体称为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能(选填“能”或“不能”)产生力的作用。3.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能产生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会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呢?你认为能(选填“能”或“不 能”)产生力的作用。请你列举出生活中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的例子:磁铁靠近铁块对铁块的吸引力。知 识 板 块 二 力 的 作 用 是 相 互 的自主阅读教材P 102~103 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4.观察图中情景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如图 所示,甲同学在推乙同学时,你认为出现的现象是:甲、乙均后退,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 识 板 块 三 力 的 作 用 效 果自主阅读教材P 10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6.图(a)、(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图(b)说明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 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开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7.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 的 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不仅使小树发生了形变,还使落叶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31.对学分享独学1~7题:(1)对子之 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2.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方案一 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说说这一规律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方案二 分别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力的三要素。2.了解力的单位,并对1N等力的大小有具体的感受。3.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2.创设情景,导 入新课。简记口诀:力的效果有两点,改变状态和形变,影响效果三要素,大小 方向作用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施力亦受力。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 识 板 块 一 力 的 三 要 素 、 力 的 单 位自主阅读教材 P105~106 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图(a)、(b)、(c)、(d)所示的形变,其中 F1= F3= F4F2,那么:方法指导:画力的示意图时,首先确定受力物体,其次确定力的作用点,一般画在物体的中心,然后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在线段内),并在旁边标明力的名称和大小。独立完成 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3组同学带领大家 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2学补充或纠错。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1)比较图(a)和图(b),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2)比较图(a) 和图(c),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3)比较图(a)和图(d),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4)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大小、方 向和作用点。2.如图所示,用扳手拧紧螺母,则甲种情况效果好;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作用点有关。3.下列各项中用力约为1N的是( B )A.扛起50kg的大米所用的力 B.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C.一头牛对地面的 压力 D.以上说法 都不对知 识 板 块 二 力 的 示 意 图自主阅读教材P 10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4.如图所示,用5N向右的水平推力推木箱,试画出推力的示意图。5.如图所示,手用力提起水桶,在图 中画出手对水桶的提力的示意图。1.对学分享独学1~5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 容。2.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方案一 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力的大小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3方案二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轻轻推动矿泉水瓶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 移动;用等大的水平力轻推瓶盖,瓶子翻了。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选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有关,“翻了”说明瓶子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当堂演练 达 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学习目标】1.知道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2.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熟练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行为 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友情提醒:表述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不能漏掉了原理的前提条件“在弹性限度内”,因为弹簧的弹性形变是有一定的限度的。2.不要把“弹 簧的伸长”写成“弹簧的长度”。3.不要弄错“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的拉力”之间的因果关系。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 识 板 块 一 弹 力 和 弹 簧 测 力 计自主阅读教材 P108~109 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后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2)弹力产 生的条件:①物体间有直 接接触;②接触处有相互挤压或拉伸。(3)弹力的方向:支持面的弹力方向总是与支持面垂直,细绳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绷紧的方向,且与使它们2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2.弹簧测力计(1)作用:测量力的大小。(2)构造:弹簧、挂钩、指针和刻度盘等部分(如图所示)。(3)原理: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 计,量程是0~5N,由此,挂钩上受到的拉力不得超过5N,否则测力计会损坏;它的分度值是0.2N。若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为 F1时,指针恰好 指在 A处,那么 F1的大小是1.4N,若指针指在 B处,那么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 F2的大小是3.6N。方法指导: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巧记口诀:物重不得超量程,读数视线要垂直。测量之前先调零,刻度已损不可用。示数稳定再读数,测量摩擦要匀速。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知 识 板 块 二 正 确 使 用 弹 簧 测 力 计3自主阅读教材P 109~110 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4.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使用前:①观察量程和分度值;②调零;③轻轻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2)使用时:①测力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拉力方向一致,避免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②测量时,所测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水平,且与刻度盘板面垂直。5.(多选)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分别测出钩码对弹簧测力计挂钩拉力的大小,实验中测量结果 准确的是( AD )1.对学分享独学1~5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2.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 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方案一 分组实验:请 同学们亲自拉弹簧和压弯直尺,感受一下弹力的存在,然后讨论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答: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 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弹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相互接触,二是发生弹性形变。方案二 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相互拉,问哪一个测力计的示数 大些?答:两个测力计的示数一样大。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学习目标】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2.创设情 景,导入新课。友情提醒:不能说物体的质量 与重力成正比。因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不会随重力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同一物体由地球飞抵月球,受到的重力变为原来的Error!,但物体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归纳总结:区分重量与质量:(1)两者定义不同。重量是表示物体所受到重力的大小;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两者单位不同。重量的单位是牛顿;质量的单位是千克。(3)质量只有大小,没有 方向;重量是一种引力性质的力,有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 识 板 块 一 重 力 和 重 力 的 大 小自主阅读教材P 111~113 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 重力是地球附近一切物体都要受到的力,它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通常用字母 G来表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物重。2.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定值,约 等于9.8N/kg,用字母 g表示,它 表示:1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9.8N。物重与质量的关系式为 G= mg。3.小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2质量 m/g 100 200 300 400 500重力 G/N 1 2 3 4 5(1)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示数为2N;(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解:如图所示。(3)由此得到该实验结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知 识 板 块 二 重 力 的 方 向 和 重 心自主阅读教材P 113~114 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4.演示实验:(1)观察拿在手中的小球松手后自由下落的方向。(2)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观察静止时线的 方向。由以上实验,你能否得出重力的方向?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 情况挑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 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5.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用悬垂法和支持法寻找。)6.如图所示,是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它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原理;此时说明桌面左(选填“左”或“右”)面较高。1.对学3分享独学1~6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 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2.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方案一 完成教材P 112的实验“探究物重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探究活动。方案二 利用细线、铅锤、教学用的量角器检测课桌表面是否水平。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2.经历探究过程,体验如何就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3.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情景导入 生成问 题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 识 板 块 一 滑 动 摩 擦 力 及 其 大 小自主阅读教材P 117~119 的内容,独立思 考并完成:1.实验1:请同学们把手掌贴在桌面上,使手掌沿桌面滑动,体验手掌的感觉。实验2:将一长方体海绵放在桌面上推,底边显示出因受到摩擦阻力而倾斜。请同学们说说从演示实验中,你能总结出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和产生条件吗?答: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不光滑的物体接触、挤压并 且发生相对运动。知识链接:摩擦力按摩擦方式可分为三种:(1)静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未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物 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时产生的摩擦。(3)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接触面不停改变地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友情提醒:1.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如人行走时,脚受到2的摩擦力方向就与人运动的方向相同。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滑动的速度和接触面的面积大小 无关,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给每组分发器材 ,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 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开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 结论。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 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2.在实验2中,海绵所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在哪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怎样的?答: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海绵和桌面接触的接触面上。滑动摩擦力阻碍海 绵相对桌面的运动,方向与海绵相对桌面运动的方向相反。3.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物块的三次实验如图 所示。比较甲、乙两图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比较甲、丙两图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知 识 板 块 二 增 大 摩 擦 和 减 小 摩 擦自主阅读教材P 120~121 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4.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是:增大 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例如:鞋底有花纹;自行车刹车时捏紧车刹。5.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是: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例如:生锈的门轴上滴加润滑油;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动作时,手握杆不能太紧。6.如图所示的四个实 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B )1.对学分享独学1~6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 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3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2.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方案一 完成教材P 117~119 的实验“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活动。方案二 滑动摩擦力跟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吗?请设计一个实验进行说明。答:将同一个长方体木块分别平方、侧放、立放在同一木板上,匀速拉动木块,测出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基本相同。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无关。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