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哈巴河小学教师招聘2017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考试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哈巴河小学教师招聘2017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考试版】1: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单项选择题A、维果茨基B、加里培林C、奥苏伯尔D、阿特金森 2: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3: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法 4: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单项选择题A、
2、导向功能B、激活功能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D、强化功能 5:某小学语文教师李某,一次在检查作业时,发现学生何某未完成作业,李老师气愤的要求何某抄写课文十遍,到第三天该生还是未完成,李老师更是大发雷霆,当众宣布让该生抄写课文一百遍作为处罚。TS李老师的做法对吗?()单项选择题A、对B、不对 6:下列作家与他们的号、字、谥号、别称对应有误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李白青莲居士欧阳修六一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B、杜甫子美柳宗元子厚苏轼子瞻C、范仲淹文正陆游放翁柳宗元柳泉居士D、陶渊明五柳先生韩愈昌黎先生李清照易安居士 7:最具影响力的智商比率量表是()单项选择题A、韦克斯勒B、斯坦福-比纳量表C、认知量
3、表D、人格量表 8: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个体的心理社会性任务是发展()单项选择题A、自主性B、主动性C、自我同一性D、勤奋感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B、在不同场合下,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交叉的,并可以相互转化C、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D、权利和义务是绝对的 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单项选择题A、学校教育B、高新技术的应用C、科学理论的产生D、完善的社会制度 11: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课堂导入B、课堂讲授C、课堂提问D、课堂板书 12:某学校在入学招生
4、时采取智力测验的方式筛选学生年满六周岁的小威在测试中成绩不佳,学校拒绝接收其入学,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合理可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B、合理应该提高学校学生素质C、不合理,适龄儿童、少年应该免试入学D、不合理应当给予多次测验的机会 1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实行()。单项选择题A、分层管理B、综合治理C、分级治理D、集中整治 14:很多留学生刚来中国学习汉语时,会把“银行”错认成“很行”,这其中体现的心理学现象是()。单项选择题A、刺激的分化B、刺激的泛化C、条件反射D、记忆术策略 15: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多项选择题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
5、教育D、高等教育E、学历教育 16: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判断题对错 17:除了练习次数和练习时间外,练习的方法也直接影响操作技能的学习。()判断题对错 18:心理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社会的评价标准。 ()判断题对错 19: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单项选择题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 20: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单项选择题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21:赵二、
6、张三、李四、王五、孙六体检的时候按高矮排队量身高,要求最高的站中间,两边依次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同时不排除有两人一样高。其中: 张三没有站在最中间 王五排在最右边 孙六比赵二要高 李四比张三要高 由此可以推出:()。单项选择题A、孙六最高,排在最中间B、张三比赵五要高C、赵二排最左边,但不比张三矮D、或者李四,或者孙六排中间 22: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单项选择题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情感、意志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
7、反思过程 24: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好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其高峰发病年龄在()。单项选择题A、35岁B、57岁C、810岁D、1213岁 25: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单项选择题A、管理能力B、组织能力C、教育能力D、教学效能感 26: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下列选项对该句的理解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学生是没有文化背景的人,是有待塑造的人B、学生是社会中的人C、学生是成长中的人D、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 27: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中国进
8、入近代社会B、学校制度的建立C、各级各类学校的出现D、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的出现 28:以下中国历史上著名历史事件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牧野之战长平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B、黄巾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运动C、诸葛亮七擒孟获一陈汤平定匈奴郑成功收复台湾郑和下西洋D、安史之乱八王之乱玄武门之变土木堡之变 29:“跳一跳,摘桃子”是讲教学目标的设计应遵循()。单项选择题A、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B、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C、难度适中D、便于检测 30: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单项选择题A、殷周时期B、秦代C、唐代D、明代 31:克拉斯沃尔和
9、布卢姆将态度的水平分为()。多项选择题A、接受B、反应C、评价D、组织E、性格化 32:操作技能形成的熟练阶段,动作执行达到高度自动化。自动化意味着动作的执行过程不需要意识的控制。 ()判断题对错 33: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和教师是最基本的要素。()判断题对错 34:下列日常生活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坐蒸汽机车牵引的火车旅行从欧洲发电报 用核电站的电照明中国农民在家中上网单项选择题A、B、C、D、 35:某学生由于自己的作文好几次在班上作为范文念读,从此特别喜欢上作文课。从学习动机目标远近关系看,属于()学习动机。单项选择题A、主导性B、辅助性C、远景性D、近景性 36:学校在有裂缝的教
10、学楼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这侵犯了学生()的权利。单项选择题A、安全B、受教育C、受尊重D、生存 37: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对象,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判断题对错 38:晓光多次在钢琴比赛中获奖,但不愿意学习文化课程,方老师劝说道:“特长需要保持,可是只有打好文化基础,你才能在音乐道路上走得更远。”方老师的做法()。单项选择题A、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发展特长B、不合理,违背了学生的兴趣爱好C、合理,学生必须在各个学科领域平均发展D、合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9:经验类化理论的代表是()。单项选择题A、贾德B、桑代克C、布鲁纳D、奥苏伯尔 40:研究型课程注重的是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11、。()判断题对错 41:教育心理学发展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单项选择题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B、20世纪80年代以后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起 42:“知子莫如父,知子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单项选择题A、先导性B、感染性C、权威性D、针对性 43:1924午,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判断题对错 44:教学评价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判断题对错 45:地理老师讲到地形时,使用彩色图片的效果往往比只用黑白图片的效果好,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 )。单项选择题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46:教学过程的
12、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单项选择题A、基本部分B、基本内容C、基本途径D、基本阶段 47:评定学业成绩时,信度好,效度却往往不高的试题是()单项选择题A、问答型试题B、论文式试题C、主观性试题D、客观性试题 48:小学儿童品德发展关键期是()。单项选择题A、二年级下学期前后B、三年级上学期前后C、三年级下学期前后D、四年级上学期前后 49:疏导原则就是()原则。单项选择题A、导向性B、因材施教C、循循善诱D、有的放矢 50: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大多是一些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获得答案的问题,这类问题属于()。单项选择题A、无结构问题B、有结构问题C、界定含糊问题D、情景不清问题 51:片面追
13、求升学率的现象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目的相背离的,下列选项中不利于克服这种消极现象的是()。单项选择题A、深化教育体制改革B、积极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C、加速开展素质教育,废止考试制度D、加大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 52: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判断题对错 53:总经理:我主张小王和小李两人中至少提拔一人。 董事长:我不同意。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述了董事长实际的意思?()单项选择题A、小王和小李两人都不提拔B、小王和小李两人中至多提拔一人C、如果提拔小王,那么不提拔小李D、如果提拔小李,那么不提拔小王 54:目前最有影响,也最权威的智力量
14、表有()多项选择题A、比奈智力测验B、韦克斯勒智力测验C、绘人测验D、投射测验E、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55:自我效能感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提出来的。()判断题对错 56:元认知包括()多项选择题A、元认知知识B、元认知体验C、元认知理解D、元认知途径E、元认知监控 57:国有企业员工李某经常在家酗酒后打骂孩子,对于李某的行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可由李某所在单位给予处分B、可由李某所在单位给予劝诫C、可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行政处罚D、可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行政调解 58: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单项选择题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 59:
15、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单项选择题A、素质教育B、创设问题情境C、以学生为主D、熟悉学生 60:为了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小学课程改革需要加强()单项选择题A、综合性B、弹性C、实践性D、基础性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D 解析 3:答案C 解析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见教学事项的定义。 4:答案B 解析 动机具有激活、指向功能、调节与维持功能,所谓的激活功能是指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转化为活动状态。 5:答案B 解析 6:答案C 解析 C项说法错误。柳泉居士是蒲松龄的号。 7:答案B 解析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经推孟
16、修订的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8:答案C 解析 C依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1218岁为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9: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权利和义务不是绝对的,在某些方面,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 10:答案A 解析 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教育使原来少数人掌握的知识为更多的人所掌握。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学校教育是促进科学技术再生产最主要的途径。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13:答
17、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学校、家庭、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各方面共同参与,各负其责,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故选B。 14:答案B 解析 刺激泛化是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样的现象即刺激的泛化。本题中,“银”与“很”是相似的刺激,留学生把“银”认做“很”,是一种刺激的泛化现象,因 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5:答案A,B,C,D
18、 解析 我国学校教育分为四个层次,即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16:答案正确 解析 17:答案正确 解析 【参考答案】对 【系统解析】足够的练习次数、安排足够的练习时间有助于学生的操作技能的学习的提高,此外练习的方法也直接影响操作技能的学习。 18:答案正确 解析 不同社会由于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社会规范不同,对于同一行为正常与否,往往会作出不同的判断。 19:答案C 解析 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20:答案C 解析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1:答案D
19、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由题干可知,(1)张三不是最高的;(2)孙六赵二;(3)李四张三。因此,站在中间的不是张三、王五、赵二,而且不能得出其他人的身高之间的关系,所以或者李四,或者孙六排中间。 22:答案A 解析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3:答案B 解析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D 解析 26: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陶行知的话说明了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即要树立“学生是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人;学生是社会中的人;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的观点。 27:答案D 解析 中国近代完
20、备的学制系统的出现是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 28: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牧野之战发生于商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长平之战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62年;赤壁之战发生于三国时期,公元208年;淝水之战发生于南北朝时期,公元383年左右。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发生在公元前209年;黄巾起义发生在公元184年;李自成起义是明末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是中国清朝后期,由洪秀全所建立的政权,前身为1843年创立的“拜上帝会”。陈汤平定匈奴发生在汉朝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发生在三国时期;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发生在明末清初。八王之乱发生 29:答案C 解析
21、 30:答案A 解析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小学。 31:答案A,B,C,D,E 解析 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性格化。 32:答案错误 解析 自动化并非无意识,而是指动作的执行过程不需要意识的高度控制。 33: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4:答案A 解析 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的火车机车试车成功;电报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用核电站的电照明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民在家中上网出现在21世纪。故本题选A。 35:答案D 解析 学习动机根据作用的主次分为主导性学习
22、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根据目标远近关系分为远景性学习动机和近景性学习动机。题干所说属于近景性学习动机。 36: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规定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有: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安全的权利;人身自由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本题选A。 37:答案错误 解析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38:答案D 解析 材料中教师关注学生晓光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促进学生在
23、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9:答案A 解析 贾德是经验类化理论的代表。 40:答案错误 解析 研究型课程注重的是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41:答案C 解析 42:答案D 解析 “知子莫如父,知子莫如母”说明了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 43:答案正确 解析 44:答案错误 解析 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 45:答案B 解析 知觉的选择性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使用彩色效果比黑白效果好是因为彩色更容易被区分出来,体现的是知觉的选择性。故选B。 46:答案D 解析 教学过程的结构是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故正确答案为D。 47:答案D 解
24、析 48:答案C 解析 在品德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即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从小学儿童品德的整体来看,转折期大约在三年级下学期。 49:答案C 解析 50:答案B 解析 51:答案C 解析 52:答案正确 解析 53:答案A 解析 考查选言命题的负命题。总经理的话相当于“提拔小王或提拔小李”,是一个选言命题,其负命题是由否定的前件和否定的后件组成的联言命题。董事长不同意总经理的话,就同意其负命题,即同意“不提拔小王,也不提拔小李”。故选A。 54:答案A,B,E 解析 55:答案错误 解析 56:答案A,B,E 解析 57: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故选B。 58:答案A 解析 59:答案B 解析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 60:答案C 解析 一、用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 。二、领取100元现金代金券三、购买年度VIP会员四、购买成功后,就可以开始一年的学习了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