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训 练 20快乐晨 读诗海漫步诗词在线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 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 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词语注释玉簟(di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裳(ch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兰舟:用木兰木造的舟,此处为床的雅称。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诗词赏析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
2、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经典美文美文在线苏秦之楚苏秦之 楚,三日乃得见乎 王。谈卒 ,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 寡人,曾 不肯留,愿 闻其说 。”对曰:“楚国之食贵于 玉,薪 贵于桂 ,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 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词语注释之:到去。乎:于。卒:完,结束。临:见。曾:竟然。愿:希望。其说:您的见教。于:比。薪:柴草。桂:桂树。因:依靠,凭借。苏秦简介苏秦,字季子
3、,战国时 期洛阳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苏秦最为辉煌的时候是劝说六国国君联合,堪称辞令之精彩者。于是身佩六国相印,进军秦国,可是由于六国内部的问题,轻而易举就被秦国击溃。参考译文苏秦来到楚国,过了三天才见到楚王。交谈完毕,就要向楚王辞行。楚王说:“我听到先生的话,就像听到古代贤人说话一样。现在先生不远千里来到这见我,竟然不肯多待一些日子,我希望听到您的意见。”苏秦回答说:“楚国的粮食比宝玉还贵,柴草比桂树还贵,看到前来拜见的大臣就像见到高贵的小鬼一样难,要见到大王就像要求见天帝一样难。现在要我拿宝玉当粮食吃,拿桂树当柴草烧,通过小鬼见高高在上的天帝。”楚王说:“请先生到客馆住下吧,我接受教诲
4、了。”轻松晚练贺兰人的唱灯影子皮影遍及我国各地,唱腔各异,材料不同,各有各的称呼。宁夏的贺兰人则叫它“唱灯影子”。这“唱灯影子”的叫法非常形象。首先是“唱 ”,戏是唱出来的;然 后是“灯影子”,皮影戏不是人直接演的,而是借助灯光把羊皮或驴皮雕刻的戏人照在布单上 的影子来演。皮影的表演有在室内,也有在室外的。皮影要用灯光,在室外必须要等到天黑下来才能演;室内就好办了,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拿东西遮住窗子,再吊一条白被单(一称布幕,贺兰人称之为“亮子”),后边使光一照,便可开演。看戏的人坐在布幕前边,演戏的人在布幕后边。演皮影戏的人不算少,拉弦、操琴、司鼓、吹号、碰铃、伴唱等等,至少得七八个人一同忙。
5、主角是站在布幕后边正中央的“师傅”,他主说主唱,两只手一刻不停地耍着皮影,同时兼演全戏所有角色,戏的好坏全看他的了。今晚主演这台戏的师傅是贺兰县无人不知的张进绪。这出戏是从他父亲张维秀手里接过来的。张维秀在三十多年前就已去世,如今张进绪也已六十开外。他个子矮矮,灰衣皂裤,头扣小帽,神色平和。然而,他往布幕后边一站 ,立时好像长了个儿,一员大将似的,气度不凡。布幕后边,不足一丈见方,叫拉琴击鼓的乐队坐得密不透风。布幕下边是一条长案,摆着各种道具;其余三面是 用竹竿扎成的架子 ,横杆上挂了一圈儿花花绿绿、镂空挖花的皮影人。张进绪这些皮影人和全套的乐器,都是祖上一代代传下来的老物件,摆在那儿,有股子
6、唯老东西才有的肃穆又珍贵的气息。尤其这上百个皮影人,生旦净丑,一概全有,好似人间众生,都挂在那里等候出场。他们不是被无序或随意挂在那里的,而是依照着出场的前后有序排次。别看他们面无表情,神色木然,只要被张进绪摘下来在布幕前一耍,再配上锣鼓唢呐,以及那种又有秦腔,又有道情,又有当地的山花的腔调,便立时声情并茂,眉飞色舞地活了起来 。身材矮小的张进绪一旦入戏,便有股子霸气,好似天下事的兴衰,戏中人的祸福,全由他来主宰。后台是他的舞台,他略带沙哑的嗓子又唱、又说、又喊、又叫,两只手把一桌子的皮影折腾得飞来飞去。看他的表情真像站在台上唱戏演戏一般,给我以强烈的感染。但在布幕那一边,却早化成戏中一个个性
7、情各异的灯影子了。 当我回到布幕前边,坐下来细细品赏,便看出他演唱的高超。他不单唱得味儿如 醇酒,大西北的苍劲中,兼有黄河滋育的柔和;那些灯影子的举手投足,则无不鲜活灵动,神采飞扬,而且居然能随着说唱和音乐的节奏,摇肩晃 脑,挺胸收腹,甚至连同手指头也随之顿挫有致。一时觉得, 。我忽然想到,这么好的贺兰人的唱灯影子,可千万别只叫我们这代人看到。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作者冯骥才)1文章在点明“唱灯影子”命名原因后,依次写了哪些内容?2作者在第段赞叹“这么好的贺兰人的唱灯影子”,请说说它的“好”体现在哪些方面。3 文中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从文中找出与之相照应的一句话,并谈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结合语境,在第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写出“我”对唱灯影子艺术特色的评价。5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作者对这种民间艺术的情感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