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周口小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周口小学教师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版】1: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单项选择题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一反应联结 2:注入式教学最本质的特征是()。单项选择题A、教师从头讲到尾B、以讲授法为主C、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D、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 3: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上,心理起源论者所强调的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起源于动物本能活动B、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C、人类语言产生后的必然要求D、对外部自然界的恐惧 4:下列哪些家庭教养方式有
2、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多项选择题A、权威B、民主C、放纵D、信任E、容忍 5: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单项选择题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6: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尝试一错误学说B、完形一顿悟学说C、有意义接受学习论D、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7: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单项选择题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8:当教师把关注的
3、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时,这个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长阶段 9:学校要以教学为主,以教学唯一。()判断题对错 10:下列属于教学活动的是()。多项选择题A、课前准备B、上课C、练习D、评定E、作业 11:“同年龄的儿童在兴趣、爱好和性格等个性倾向性上有所不同”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单项选择题A、不均衡性B、可变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 12:整合所学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 13:德国两家公司生产出一种水下计算机。这种计算机使
4、潜水员有可能在水下就能把获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不必浮出水面。水下计算机可用于检查海上石油平台、输油管道、船体,也可以用来操纵机器人。水下计算机的优点是()。单项选择题A、可以用来操纵机器人B、可以用于检查船体C、在水下直接把数据输入计算机D、浮出水面把数据输入计算机 14: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条件的。()判断题对错 15:教学中教材是富有思想性的,学生学了思想自然会提高。()单项选择题A、对B、错 16:下列属于模象直观的有()。多项选择题A、各种图片B、图表C、模型D、幻灯片 E、教学电影电视 17:“明人伦”是我国()的学校教育目的。单项选择题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
5、C、封建社会D、国民党统治时期 18: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批准。单项选择题A、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B、县级人民政府C、乡镇级人民政府D、乡镇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19:小学高年级儿童已经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能在抽象水平上认识道德观念。()判断题对错 20: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单项选择题A、讲解B、观察C、示范D、练习 21:教育心理学只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不研究个体差异。()判断题对错 22:孔子的弟子颜回评价老师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
6、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体现了德育的多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23: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单项选择题A、熟悉教材B、分析教材C、巩固知识D、理解教材 24:在Excel中,选中某单元格并输入“123”,按Enter键后,此单元格的显示内容为“¥123”,则此单元格的格式被设置成了()。单项选择题A、数值B、文本C、科学计数D、货币 25: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26:介入教学是一种()单项选择题A、 教学方法B、 教学技能C、 学习方法D、 教学技能训练法 27:少先队
7、的社团的组织原则是()。多项选择题A、辅导员组织B、学生自我发起C、学生自我管理D、学生自我评价E、学校统一管理 28: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单项选择题A、发展智力B、培养思想品德C、传授知识D、发展个性 29:打篮球属于()。多项选择题A、细微型操作技能B、粗放型操作技能C、徒手型操作技能D、开放型操作技能E、闭合型操作技能 30:应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是一种()。单项选择题A、复习策略B、群集策略C、形象联想策略D、元认知策略 31:我国的教育体系分为()三大阶段。多项选择题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 32: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
8、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单项选择题A、可能选择B、犹豫不决C、回避这项任务D、坚决选择 33:生理自我成熟的时间是()单项选择题A、3岁左右B、5岁左右C、6岁左右D、7岁左右 34:平常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判断题对错 35:少年期指()。单项选择题A、3岁6、7岁B、11、12岁14、15岁C、6、7岁11、12岁D、14、15岁25岁 36:在德育方法中,()是陶冶法的典型特征。多项选择题A、摆事实、讲道理B、创设良好的情境C、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活动D、操行评定E、潜移默化 37:小学阶
9、段是发展学生个性()。单项选择题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38:你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打瞌睡,对此,最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单项选择题A、让他的同桌叫醒他B、让他坐的教室的前部或者靠近讲台的地方C、让他回答问题使他保持活跃状态D、当着全班同学面训斥他,使他清醒 39:小东虽然才10岁,但篮球打得好,足球踢得也很棒,可就是学习成绩不好。对此,班主任很发愁,总是提醒他“你不要总是贪玩,把心放在学习上,这才是你应该做的!”该班主任的做法()。单项选择题A、正确,班主任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B、不正确,班主任只注重知识学习C、正确,帮助学生
10、改正错误是班主任的职责D、不正确,班主任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40:教师期望通过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第一是接受,第二是反馈,第三是输入,第四是输出。()判断题对错 41:下列信息来源属于文献型信息源的是()。单项选择题A、同学B、图书C、老师D、网络 42: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儿童的年龄大致为()单项选择题A、1012岁B、810岁C、02岁D、27岁 43: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表明课堂气氛具有( )。单项选择题A、不可知性B、独特性C、即时性D、独创性 44: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取决于下列哪些因素?()多项选择题A、教师自身的因素B、学生的人格特征C、原
11、有认知水平D、归因风格E、自我意识 45: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由外而内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判断题对错 46:新课程标准从()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课程的具体目标。多项选择题A、知识与技能B、目标与过程C、过程与方法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达标与测试 47:“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单项选择题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可接受原则 48:现在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原因。()判断题对错 49:“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教育所推崇的理想单项选择题A、前制度化B、
12、非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教育 50:儿童多动综合症是小学生最为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综合症,其高峰发病年龄为()单项选择题A、46岁B、68岁C、810岁D、10一12岁 51: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单项选择题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先升后降趋势D、先降后升趋势 5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一定活动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过程和要求的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领会知识B、巩固知识C、运用知识D、检查知识 53:()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单项选择题A、内部反馈B、外部反馈C、动觉反馈D、过程反馈 54:少先队的性质有()。多项选
13、择题A、革命性B、教育性C、儿童性D、群众性E、自主性 55:心理学家戴维斯在实验中,将被试者分两组学习射箭。甲组受到详细指导-演示如何站立、握弓、放箭;乙组自行尝试,未受严格指导。经18次练习,甲组射中率为65%,乙组射中率为45%。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 因素很重要。单项选择题A、指导B、发现C、练习D、反馈 56: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多项选择题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学历教育 57: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单项选择题A、比特B、字节C、组块D、词 58:问题解决的特点是()。多项选择题A、目的性B、认知性C、序列性D、唯一性E、
14、固定性 59: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60: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判断题对错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一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 2:答案D 解析 3:答案B 解析 4:答案B,D,E 解析 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故B、D、E选项为合理的。 5:答案D 解析 操作熟练阶段,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 6:答案D 解析 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
15、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学习论或认知-发现说。(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7:答案D 解析 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8: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所以关注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阶段是关注情境阶段。 9:答案错误 解析 学校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10:答案A,B,C,D,E 解析 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课前准备、上课、作业、练习、辅导、评定等都属于教学活动。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
16、从“这种计算机使潜水员有可能在水下就能把获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不必浮出水面”可以知道水下计算机的优点所在。 14:答案错误 解析 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它不能包括社会条件,更不能违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15:答案B 解析 教材中的思想性的内容必须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并且只有在他们接受以后才能提高其思想水平。 16:答案A,B,C,D,E 解析 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故以上选项均为模象直观。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A 解析 略 19:答案错误 解析 20:答案D 解析 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21:答案错误
17、解析 教育心理学既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同时也研究个体差异。 22:答案B 解析 23:答案D 解析 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24:答案D 解析 “¥”是中国货币符号,单元格自动显示“¥123”,说明此单元格的格式被设置成货币类型。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D 解析 27:答案B,C,D 解析 28:答案C 解析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29:答案B,D 解析 30:答案C 解析 形象联想策略要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 31:答案B,C,D 解析 我国的教育体系,一般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阶段。 32:答案C 解析 3
18、3:答案A 解析 34: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5:答案B 解析 略。 36:答案B,E 解析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37:答案B 解析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个性又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教育教养内容和方式的塑造。特别是儿童在小学阶段,第一次脱离父母进入集体生活,这时是形成个性的非常关键时期。 38:答案D 解析 遇到这种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立场出发,着眼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最好以关心的语气帮助他清醒。 39: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素质教育强调培养
19、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题干中,班主任只关注了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小东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是球打得比较好,教师应该贯彻长善救失原则,肯定小东的长处、优势,发挥其长处,突出其优势,使小东看到自己的潜在能力,树立学习的信心,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促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0: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1: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文献型信息源的信息内容是以语言文字贮存在各种不同载体上的。 42:答案D
20、 解析 43:答案B 解析 略 44:答案A,B,C,D,E 解析 45:答案错误 解析 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由内而外的方式,即把教师头脑中的思维方法或思路提炼出来,给学生示范,并要求学生模仿、概括总结,这样才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46:答案A,C,D 解析 新课程标准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阐述的(可以参照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47:答案A 解析 48: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9:答案B 解析 50:答案C 解析 识记性试题。儿童多动综合症是小学生最为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综合症,其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1:答案A
21、解析 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上升趋势,因为随着教师经验的不断丰富,教师的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 52:答案D 解析 检查知识指教师通过作业、提问、测验、调查等方式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检查学习效果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程与要求;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53:答案B 解析 内部反馈是操作者自身提供的感受反馈,外部反馈是自身以外的反馈。 54:答案A,B,C,D,E 解析 55:答案A 解析 56:答案A,B,C,D 解析 我国学校教育分为四个层次,即幼儿教育、
2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57:答案C 解析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组块(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组块是指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体。 58:答案A,B,C 解析 问题解决的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 59:答案A,B,C,D 解析 测验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效度、信度、难度与区分度。 60:答案正确 解析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其中,学校教育以系统化的形成作用于学生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更多资料请加入会员学习。】如何加入会员?一、用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 。二、领取100元现金代金券三、购买年度VIP会员四、购买成功后,就可以开始一年的学习了 1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