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意见 2021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镇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年。今年全镇脱贫攻坚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市县扶贫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工作要求,深化落实“三个到位、志智双扶、两表公开、两表认定”,开展春季攻势、夏季整改、秋冬冲刺三大行动,突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狠抓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2、全面完成80人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努力实现全镇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全县前列目标。 一、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 1.加强动态管理。建立精准识别常态化工作机制,把精准识别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综合考虑家庭经济收入与支出的平衡,以及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情况,进村入户,开展拉网式筛查,尤其是对非贫困户仍住土坯房户、低保户、残疾人户、有大病患者户、老年人户、分散供养五保户等六类人员,按照“七清四严”已作“清退”处理以及返贫对象,全面筛选一遍。对于属于自身生活相对困难但又达不到贫困户识别标准的“边缘户”,要界定标准、明确程序,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出台具体的帮扶举措,防止成为新的贫困人口。建立
3、精准识别责任制,实行镇党政主要领导、第一书记、村主要干部等核查人员签字背书,作为今后国家、省市县检查时追责的参考依据,确保精准识别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应纳尽纳。 2.完善基础资料。建立精准扶贫信息管理队伍,充分发挥镇村扶贫工作站(室)专职管理职能,镇固定落实2名专职人员,每个村要固定落实1名专职人员,负责精准扶贫信息数据网上录入和信息报送。对于发现存在国扶、省扶系统信息缺项、漏项、系统数据逻辑错误、信息不完整等问题,开展自查自纠,全部整改到位。进一步建好贫困户台账,准确反映贫困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和帮扶成效。规范村级精准扶贫档案,逐步实行挂图作业电子化管理,力求做
4、到精准识别、因户施策、脱贫退出、巩固提高、返贫动态“五个真实可靠”。利用“互联网+”平台,完成大数据app、社会扶贫网app对全镇扶贫干部、帮扶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使用全覆盖,发挥信息功能。 3.提高脱贫质量。坚持一手抓贫困人口脱贫,一手抓已脱贫人口的巩固提升,加强对已脱贫人口的跟踪评估,定期入户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对退出不达标、脱贫不稳定以及因各种因素返贫的及时返贫纳入。落实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减贫不减力度的要求,继续强化对已脱贫人口帮扶,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严把退出时序、退出标准、退出程序、核查比对、评估检查“五个关口”,确保脱贫人口稳定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要求。进
5、一步压实县镇村三级在脱贫验收中的责任和相关行业部门单项验收责任,杜绝“数字扶贫”“造假扶贫”“断崖式脱贫”问题发生,对精准脱贫失责问题进行倒查追责。 二、在两不愁三保障上下功夫,促进脱贫攻坚政策落地 (一)大力推进产业扶贫 4.培育壮大稳定增收产业。进一步拓宽和深化“2+2”产业扶贫模式,继续落实好资产收益、肉牛养殖、光伏等三大产业与贫困户对接。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作用,选择2-3家龙头企业或种养合作社,以“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贫困边缘户)”或村干部与能人带头领办和村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贫困群众统筹参与的“一领办三参与”等模式,全面提高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参与度和组织化
6、程度,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边缘贫困户产业扶贫全覆盖,深度贫困户再覆盖。全面完成黄塘村“十三五”贫困村100kw光伏电站建设并网发电。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导,产权归村集体,规范光伏扶贫村级电站建设管理,收益通过设置公益岗位扶贫、产业奖补等方式分配,推动贫困户稳定增收,防止养懒汉。同时配合县,做好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在6月底前完成并网发电,项目扶持对象原则上应主要为失能弱能的深度贫困户,按照每户对应30千瓦确定建设规模,项目投资中政府投入按照确保户均年收入不低于3000元折算入股比例,政府持股所分配的光伏发电收益由县统筹,全部用于扶贫对象,持续收益应达20年。 5.继续落实和创新创业扶贫政策。大
7、力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把边缘贫困户纳入金融扶持,开展贫困户和边缘贫困户全面授信评级,实现贫困户和边缘贫困户“应贷尽贷”。大力推广“电商+”扶贫模式,继续在黄塘贫困村新建电商扶贫站点,打造电商扶贫精品点,帮助贫困村、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加速推进旅游扶贫产业,利用朱家村金滩古林旅游点,吸纳更多旅游人口,增加贫困户收入渠道。建立贫困户创办微型企业扶持政策,优先给予微型企业创业补助和后续扶持资金补助。 (二)深入实施就业扶贫 6.加强“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充分发挥“就业扶贫车间”扶持政策作用,积极引导、支持、规范“扶贫车间”挂牌运营。全镇要建立2个以上比较规范的扶贫车间,对吸纳不少于5名建档立卡农村
8、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与其签订6个月及以上劳动合同、累计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且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工资标准的就业扶贫车间,每吸纳一名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按年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奖补。对吸纳5名及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的扶贫车间,每年在整合扶贫资金中再一次性奖补1万元。 7.开发就业扶贫专岗。按照扶贫专岗吸纳贫困劳动力总数的比率在6.6%-10%之间开发扶贫专岗,统筹农村保洁、保绿、道路维护、森林守护等各项公益工作,开发一批保洁员、护林员、图书管理员等适合农村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的岗位,优先用于安排大龄、残疾、深度贫困人口,落实400元/月.人的岗位补贴。每个扶贫车间给予2-3个公益性岗位
9、名额,重点安置身有残疾、有部分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又无法在外务工的贫困人员。 8.强化就业创业服务。落实镇农村实用技能培训100元/人天及贫困人员培训生活费补贴30元/人天,参加就业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并积极求职就业的贫困劳动力,给予一次性500元/人的求职补贴。进一步强化扶贫对象的创业服务,降低创业贷款门槛,简化扶贫对象自主创业贷款手续,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扶持,个人创业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10万元,合伙和组织起来创业的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80万元。加大创业补贴力度,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初次创办企业且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帮助扶贫对象实
10、现创业就业。 (三)筑牢兜底保障扶贫 9.加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结合低保提标提补和年度审核工作,全年开展两次农村贫困群众排查摸底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新增低保指标向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边缘户倾斜,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从低保人口中识别,一户2人以下型(含2人)全部纳入低保,一户3人以上(含3人)的至少有2人纳入低保保障,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按户保障比例达到户均2人及以上。 10.提高临时救助的针对性。进一步健全临时救助制度,适当提高救助标准、优化救助程序、增强救助时效,着力完善临时救助对贫困群众的救急救难功能。发挥特别救助制度的作用,提高农村贫困群众抵御突发风险的能力,
11、缓解农村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返贫问题。对突遇不测、因病因灾陷入生存困境的贫困群众及时实施“救急难”,完善主动发现和快速响应机制,及时把新增出现的困难群众纳入相应的社会救助制度。 11.推进农村低保提标增效。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街接、扶持脱贫与防止返贫并举并重。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稳步提高农村低保和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确保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家庭稳定实现“政策性”脱贫。对失能弱能贫困人口,摸清底数,应保尽保兜牢保障底线。 (四)着力提升健康扶贫 12.提高医疗救助服务水平。全额资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落实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
12、全覆盖,进一步筑牢“四道保障线”,确保所有贫困户住院医疗费用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探索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对全镇发生的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的低保、贫困对象和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的贫困边缘户,畅通急救绿色通道。推广精准扶贫意外保险项目,县统一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实现全镇贫困人群大病救助保险全覆盖。 13.加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完成黄塘贫困村建有1所公有产权卫生计生服务室并实现规范化管理。县、镇二级公立医疗机构设立扶贫床位, 二、三级医疗机构设置扶贫病床应占总床位的5%左右,镇卫生院设置扶贫病床不少于2张。按照农业人口1.2比例配置乡村医生。对无乡村医生的
13、行政村,由乡镇卫生院设立医疗点,派驻医务人员开展巡回医疗,实现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开展乡村医生免费订单定向培养、学历提升、岗位培训,提升乡村医生服务能力,切实加强乡村医生执业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管,强化培训。 14.实行就诊惠民便民政策。进一步摸清因病致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底数,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开展免费签约服务,建档率、签约服务覆盖率均达到100%。全面落实县域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医疗费用补偿“一站式”即时结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好“三个一批”,全面推进贫困人口重大疾病专项救治,专项救治信息台账患者的救治比例达到50%以上。对长期卧病在床,需要护理的失能贫困患者统一认定
14、,登记造册,每人每年发放2021元照护补贴。 (五)精准落实教育扶贫 15.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加强学籍管理系统数据与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动态街接,建立义务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学校校长与乡镇属地双负责制度,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教育资助政策。持续开展圆梦助学活动,对因病因残无法随班就学的,定期送教上门,对厌学的贫困学生,做好关爱和劝学工作,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学生无因贫辍学。 16.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认真实施全面改薄项目政策,改善学生学习生活运动环境,统筹利用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村级服务中心闲置房屋,在有需求的贫困村新建或改扩建幼儿园,达到1500人以上规模村有幼儿园
15、,使贫困家庭适龄幼儿能够就近入园。 17.完善定向培养招生政策。县继续实施初中毕业年级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实施定向培养人才的政策。在中招师范“三定向”招生指标中切出不低于20%的名额(具体办法见中招规定),专门用于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对报考中招水利、农业“三定向”的建档立卡户子女享受20分的加分政策。 (六)扎实推进安居扶贫 18.全力推进危房改造。全面完成农村土坯房排查摸底,掌握全镇土坯房和住土坯房人员情况。坚持“拆旧建新”和“一户一宅”原则,完成所有农村危旧土坯房全面拆除工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困难群众无安全住房的全部纳入2021年安居工程计划。做好对住在土坯房的贫困边缘户摸底工作,按
16、照“不让一户农户住土坯房”的要求,全面完成贫困边缘户c级危房加固改造和d级危房改造建设。 (七)深化落实生态扶贫 19.健全生态补偿扶贫机制。坚持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和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配合县继续在全镇组织实施林业生态重点工程项目,优先将项目实施范围覆盖到贫困农户,提高贫困户补偿收入、劳务收入和造林收益,实现贫困户持续增收。 三、在贫困村提升上下功夫,全面提升退出质量 20.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对黄塘贫困村村庄整治成效实施“回头看”,进行再排查、再梳理,切实巩固村庄整治成果。将符合美丽乡村建设列点标准而未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部列为2021年美丽乡村建设点,大力推进“七网三改”基础设施建设
17、。围绕“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要求,打造贫困村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点。 21.实施集体经济提升工程。鼓励支持村委会利用产业扶贫资金和帮扶资金,采用集体自办、能人领办、入股联营等方式,兴办经济实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鼓励以合法合规方式将分散闲置农地回流到村级集体,通过招商引资、规模经营,发展村集体经济。探索将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和投入形成的资产,以村集体股份的形式投入到经营状况比较稳定的合作社、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增加集体收益。着力推进贫困村公共事业、社会治理、社会服务建设,补齐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短板,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22.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按照“高标
18、定位、高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统筹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实际需求三方面因素,将区域特色、绿色发展融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围绕“道路畅通、村容整洁”要求,切实改善村容村貌,打造更加优美、整洁、有序、文明、舒适的人居环境。加快实施贫困村内巷道硬化、入户道路硬化、农户庭院美化“三化”工程,集中解决道路难行、院落破旧、垃圾乱放、人畜混住、生活方式落后等突出问题,持续推进畜禽污染防治和中小型畜禽养殖企业综合治理,引导群众建规范房、用卫生厕、除不良陋习。 四、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下功夫,激发精准扶贫活力 23.提升脱贫内生动力。加大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勤、扶德结合力度,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文明信用农户
19、”“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评比。在通讯、县电视台、政府网、微信公众号、工作简报等平台开辟专栏,宣传扶贫成效和脱贫典型故事,大力宣传正面典型。强化正向激励机制,在帮扶资金安排上正向引导,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激发贫困户脱贫信心和内生动力,促进自立自强和自主脱贫。实行反向约束措施,对“因懒致贫、因赌致贫、因婚致贫、因子女不赡养老人致贫”等精神贫困问题,成立村道德委员会,建立失德、失信、失孝负面清单,对明确拒绝赡养老人的,列入黑名单,全方位限制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 24.强化扶贫资金支撑。制定2021年涉农扶贫资金整合方案,按照国家二十项、省十五项资金项目整合的要求,做到应整尽
20、整,全面建立“涉农资金整合扶贫项目库”。规范项目资金安排、实施、使用,完善项目档案管理和招投标、公示公告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各部门制订年度资金项目计划安排,优先确保倾斜支持脱贫攻坚的需求。完善政策性扶贫融资平台,创新金融扶贫机制,根据年度扶贫项目金融信贷需求,加大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落地,强化金融扶贫保险举措。配合县完善脱贫攻坚规划项目库建设,兼顾非贫困村,畅通年度扶贫工程项目“绿色通道”,加速扶贫资金拔付使用,加快扶贫项目推进实施进度。 25.推进资金绩效改革。围绕扶贫资金改革创新要求,充分利用第三方机构独立性和专业性优势,着力构建社会机构参与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将扶贫项目、水库移民项目全部纳入
21、第三方机构监理和审计范围,确保扶贫项目质量和效率。对2021年所有整合资金项目要进行拉网式排查,补充完善拨付程序等相关资料,按照“公布地点公众化”“公布形式专栏化”和“公布内容通俗化”的要求进行项目公示公告。对扶贫项目档案资料缺页、随意涂改、代替签字、逻辑不符等情况,安排专人逐一整改到位,严把项目报账审核资料关,规范档案建设,做到一项一档,资料齐全。 五、在动员各方力量上下功夫,完善大扶贫工作格局 26.落实结对帮扶。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2021年2021年已脱贫贫困户、2021年新增贫困户由镇安排干部结对帮扶(若镇干部结对帮扶对象超过6户的,超过部分的贫困户则由挂点镇直单位安排干部帮扶)
22、,已纳入2021年“321”结对帮扶的维持不变。每名干部帮扶贫困户户数原则上不超过6户,凡帮扶干部在县内调动的,帮扶对象不变,调动到县外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安排人员对接。加强第一书记管理,重选派、重机制、重培训、重考核,根据各村工作情况予以适当调整,第一书记原则上每个季度有效工作时间不少于50天。实施痕迹管理法,规范帮扶手册和登记证填写,已脱贫的贫困户原则上每月1次以上,未脱贫的每月2次以上帮扶记录。帮扶责任人重点推动“一户一清单”帮扶计划落实,为贫困户办实事好事。 27.加强驻村帮扶。2021年县直帮扶单位挂点乡镇与2021年的安排一致,保持不变。贫困村必须安排2个单位帮扶,其它挂乡镇单位优先
23、安排在贫困人口比较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非贫困村,具体安排由镇与挂点的县直帮扶单位协商确定。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充分利用定点扶贫部门单位的优势,有针对性地争取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28.开展社会帮扶。继续实施“百企帮百村”行动,发挥社会扶贫作用,鼓励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将实力突出和与农村发展有紧密联系的企业调整到贫困村结对帮扶,以市场化手段为主、慈善捐助为辅,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启动“百企帮千户”工作,发挥学校、群团、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社会组织作用。重点深化社会扶贫网推广工作,围绕“三度”即:用户的活跃度、群众的参与
24、度、帮扶的精准度,大力提升社会扶贫网统筹整合社会帮扶资源功能。 六、在组织服务上下功夫,提供脱贫攻坚保障支撑 29.强化组织保障。要充分发挥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继续强化十三个专职领导小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检查考核的职能。进一步压实行业部门和镇脱贫攻坚责任,县、镇、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行业部门、镇、村定期述职和考核监督机制,坚持一季一调度、半年一检查、一年一考核。继续完善镇、村扶贫工作室规范化建设,确保“有人干事、能干成事”。 30.强化调研督查。深入学习贯彻_总书记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影响
25、脱贫攻坚成效的突出问题。建立脱贫攻坚督查制度,配合相关行业部门成立综合督查组,加大对行业部门工作落实、扶贫资金监管、涉农资金整合、农村危房改造、驻村帮扶等重点工作进行对接,促进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落地。 31.强化能力建设。着力加强扶贫一线党员干部培训,以增强理想信念和提高能力素质为目标,抓好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村干部等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发挥农村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着眼脱贫攻坚重点工作任务,加强对扶贫系统干部、行业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干部和镇村干部的培训力度,全力提升各级干部的业务能力及实际工作水平。利用村“两委”换届契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搭建党组织推进脱贫攻坚有效平台,全
26、面升级改造完善村级阵地建设。 32.强化舆论宣传。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加强扶贫开发宣传作为扶贫攻坚行动的重要抓手,多层次、多形式广泛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开发方针政策。深入挖掘宣传精准扶贫代表人物、典型事例,及时总结提炼各村可推广、可借鉴的典型经验以及特色亮点工作,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总结扶贫开发经验,展示扶贫开发成果,积极宣传扶贫开发典型。认真组织开展“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建立健全重大涉贫事件处置反馈机制,加强扶贫舆情管理。 33.强化作风建设。结合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配合县纪委监委、审计、财政、扶贫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开展扶贫领域项目资金专项督查,严肃查处随意贪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持续开展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专项行动。认真办理“12317”扶贫监督电话和群众来信来访举报事项。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