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某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简介*乡位于*县西部,全乡辖 9 个行政村 33 个自然村,总人口 2866 户 13750 人,贫困人口 896 户 4115 人,2017 年人均纯收入 5860 元。近年来,该乡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方针,将新型城镇化与易地搬迁有机结合起来,实施新镇开发建设,实现了人口、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的聚集效应,助推了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开发模式新。现镇区开发地段在稠泥河林河段,之前为荒滩地,受客观条件限制,开发利用价值低,*乡小城镇建设也面临着建设无地可用的难题。面对这一实际,乡党委、政府提出了“改河增地”的思路,争
2、取项目资金 290 万元实施稠泥河林河段改道工程 1200 米,新增可开发建设用地 64 亩,有力拓展了城镇建设空间。同时,结合易地搬迁项目实施,将有搬迁需求的贫困群众向小城镇集中,既达到了贫困群众“挪穷窝、拔穷根”的目的,又增加了城镇常住人口,发挥了人口的拉动效应。 二是规划档次高。项目建设前,该乡立足地理交通、人文经济特点,统筹考虑当前建设和今后发展,高标准制定了小城镇发展规划。并结合稠泥河流域经济发展现状,突出教育、环保、文化等方面的专项规划。项目全部建成后,污水管网、垃圾收集、供暖供水等基础设施和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将同步到位,为小城镇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建设规模大。坚持走
3、市场化投资的路子,由天水乐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 1.2 亿元开发建设住宅楼 10 栋 3.8 万平方米。项目自 2017 年 4 月份启动实施,目前正在实施楼房主体建设,计划于今年 12月底前竣工并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将搬迁安置群众 420 户。目前该项目的资金投入、用地面积、开发数量和带动能力均在全县小城镇建设前列。四是基础功能全。项目建设中,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坚持对标城市居住小区标准,将配套建设地下排污排水、集中供热、公共道路、绿化亮化等附属工程,新建标准化幼儿园 1 所、3000 平方米农商贸市场 1 个、2000 平方米休闲广场 1 个,投资 120 万元新建便民桥1 座,补齐了乡村发展短板,提升了小城镇建设档次,缩小了城乡建设差距,最大限度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