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20180704126.ppt--点击预览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20180704127.ppt--点击预览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醉翁亭记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20180704129.ppt--点击预览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醉翁亭记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20180704130.ppt--点击预览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课件新人教版20180704132.ppt--点击预览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新人教版20180704134.ppt--点击预览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行路难课件新人教版20180704135.ppt--点击预览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新人教版20180704133.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0 岳阳楼记岳阳楼记范仲淹范仲淹第一课时一、新课引一、新课引入入 封建时代许多有志的文人士大夫都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他们为官时积极从政,力主改革,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贬时,则寄情山水,独善其身。苏轼、柳宗元、范仲淹都是其中的代表。特别是范仲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更是表现出了他阔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他也因此成为天下人的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 《 岳阳楼记 》 。 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作者简介范仲淹 (989~ 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 27岁中进士,为官敢于直谏,曾负责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后任参知政事 (副宰相 ),提出革新朝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到贬谪。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文代表文学创作的进步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死后谥号文正,著作有 《 范文正公集 》 。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 (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 (副宰相 )的职务,贬放邓州 (现在河南省邓县 )。第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 《 洞庭晚秋图 》 。千古名篇 《岳阳楼记 》 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岳阳楼岳阳楼在湖南岳阳西北的巴丘山下,楼高三层,下临洞庭湖,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 阅兵 台。唐玄宗开元四年( 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 “ 岳阳楼 ” ,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检查预习谪( )属( ) 汤汤( ) 晖( )夫( )淫( ) 霏霏( ) 号( ) 樯( )楫( ) 冥( ) 谗( )顷( )芷( ) 汀( ) 皓 ( )偕( )嗟( )zhé zhǔ shāng huī fú yín fēi háo qiáng jí míng chánqǐng zhǐ tīng hàoxié jiē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研读第一段第二年。 被贬官,降职。1.对照书下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越 明年 :谪:守:增:制:属:作文:重点词做州郡的长官。扩大。规模。通 “ 嘱 ” ,嘱托、嘱咐。 写文章。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研读第一段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1.对照书下注释,理解重点词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点句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研读第一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 “ 记 ” 的缘由。2.思考讨论(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内容?滕子京虽被贬岳州,却积极从政,政绩斐然。范仲淹写 《 岳阳楼记 》 既是为了称赞好友不以个人沉浮为意,一心寄情于民的高尚情怀,也是为了勉励他像 “ 古仁人 ” 那样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所以,勉人的同时,也是自勉。( 2)作者开篇用 “ 谪 ” 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可见滕被谪以后心情不会太好,作者开篇直指,有何用意?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研读第二段指示代词,那。胜景,好景色。1.对照书下注释,理解重点词句。夫:胜状:晖:备:然则:极:骚人:得无 异乎:重点词日光。既然如此,那么。尽。诗人。恐怕,是不是。详尽,完备。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研读第二段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1.对照书下注释,理解重要的词句。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重点句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他们 )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研读第二段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思考讨论( 1)找出本段概括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作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开阔的景致描写,引出 “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 ,由此提出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景物之 “ 异 ” 和感受之 “ 异 ” ,为结尾的议论作了铺垫。(2)这一节的写景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三、归纳小结三、归纳小结《 岳阳楼记 》 的第一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 “ 记” 的缘由。第二段,作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开阔的景致描写,引出 “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 ,由此提出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景物之 “ 异 ” 和感受之 “ 异” ,为结尾的议论作了铺垫。四、强化训练四、强化训练1.解释蓝色字体的词语意思。越 明年: 政通人 和 :百废 具 兴:迁客 : 多 会 于此:览 物之情:到了,及。 和乐。 通 “ 俱 ” ,全,皆。被贬谪流迁的人。聚集。观看,欣赏。2.翻译句子。(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前两段。2、疏通课文后三段。10 岳阳楼记岳阳楼记范仲淹范仲淹第二课时一、新课引一、新课引入入岳阳楼的景致宏大而又气象万千。它的晴天和阴天的景致有什么不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又有何不同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范仲淹的 《 岳阳楼记》 。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学习第 3-4段1.对照书下注释,理解重点词句。霪雨: 霏霏:开: 排:樯: 楫:重点词连绵不断的雨。雨(或雪)繁密的样子。这里指天气放晴。 冲向天空。桅杆。 船桨。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学习第 3-4段1.对照书下注释,理解重要的词句。薄: 冥冥:景: 一:集: 芷:汀: 而或:重点词迫近。 昏暗的样子。日光。 全。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香草的一种。小洲 ,水边平地。 有时。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学习第 3-4段1.对照书下注释,理解重点词句。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重点句(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学习第 3-4段1.对照书下注释,理解重点词句。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重点句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学习第 3-4段1.对照书下注释,理解重要的词句。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重点句(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这一段描写了洞庭湖景色阴晴的变化以及迁客骚人登楼时不同的心情。这段内容紧扣上段概述的洞庭湖 “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和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的意思来写: 先写了霪雨霏霏中洞庭湖上萧条凄凉的景象,很自然地引出了迁客骚人远离京都,怀念故土的失意、忧虑、悲苦的情感。表现了迁客骚人 “ 物悲则己悲 ” 的思想感情,照应上文 “ 异 ” 字的一个方面。 其次,描写洞庭湖春和景明时的明媚景象,很自然地引出迁客骚人此时的喜悦之情。这一段主要表现迁客骚人 “ 物喜则己喜 ” 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 “ 异 ” 字的又一方面。2.思考论以上两段合在一起是文章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和上文有什么联系 ?学习第 3-4段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学习第 5段1.对照书下注释,理解重点词句。尝: 求:古仁人: 心:或: 为:重点词曾经。 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思想感情。或许,也许。 这里指心理活动。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学习第 5段1.对照书下注释,理解重点词句。以: 是:进: 退:然则: 先:后: 微:重点词因为。 这样。在朝廷做官。 不在朝廷做官。既然这样,那么。 在 …… 之前。在 …… 之后。 没有。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学习第 5段1.对照书下注释,理解重点词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重点句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学习第 5段1.对照书下注释,理解重点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重点句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他们 “ 以物喜,以己悲 ” 。古仁人则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2.思考讨论( 1)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学习第 5段( 2)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他们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不是忧 “民 ” ,便是忧 “ 君 ” —— 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 “ 进亦忧,退亦忧 ” ,可见他们的 “ 忧 ” 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可见他们的忧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忧乐而转移的。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 “ 古仁人之心 ” 。 2.思考讨论( 3)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学习第 5段( 4)怎样理解 “ 微斯人,吾谁与归 ” 这句话的内涵。 表达了作者曲高和寡的孤独之感。 三、归纳小结三、归纳小结《 岳阳楼记 》 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 “ 迁客骚人 ”“ 览物之情 ” 的分析,表达了作者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的旷达胸襟和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之意。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胸怀天下,以天下事为己任,努力成才,勇担责任,为国家的富强作出贡献。四、强化训练四、强化训练1.解释下面句子蓝色字体的词的意思。① 政通人和,百废 具 兴 ② 去 国怀乡 ③ 把 酒临风 ④ 不 以 物喜,不以己悲同 “ 俱 ” ,全,皆。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离开。持、执 (端、拿 )。因为。2.把 “ 微斯人,吾谁与归 ” 翻译成现代汉语。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积累古人忧国忧民的名言。11 醉翁亭记醉翁亭记欧阳修欧阳修第一课时一、新课引一、新课引入入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 。中国古人历来有一种山水情怀。他们寄情山水,抒怀言志,山水亦因人而胜,因文而名。安徽滁州琅琊山的醉翁亭,便是因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千古美文 《 醉翁亭记 》 而闻名于世的,就让我们循着先生的记述,做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景,去聆听先生的心音。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作者简介欧阳修 (1007—1072),字永叔, 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宋仁宗天圣八年( 1030)进士及第。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 唐宋八大家 ” 之一。卒谥文忠。著有 《 欧阳文忠公集 》 。 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相关链接欧阳修文章写得很出色,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 画荻教子 ” 的故事。欧阳修被贬滁州之后,励精图治,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但是当时整个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 醉翁亭记 》 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疏通文意环 滁( chú)皆山也。 其 西南 诸 峰,林 壑( hè)尤 美,望之 蔚然 而深秀者, 琅琊( láng yá) 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 潺( chán)潺, 而 泻 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 ,有亭 翼然临 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 之者谁?太守 自谓 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 zhé) 醉,而 年 又最高,故自 号 曰醉翁也。醉翁之 意 不在酒,在 乎 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 之心而 寓 之酒 也。环绕 代指滁州许多 山谷 尤其 茂盛的样子拟声词,水声倾泻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居高面下 修建命名 用自己的别名“ 醉翁 ” 命名副词,就年纪 取号 意趣,情趣介词,于得到,领会 寄托副词,就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疏通文意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望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 “ 醉翁 ”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疏通文意若夫 日出而林 霏( fēi) 开,云归而岩穴 暝( míng) , 晦( huì) 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 芳 发而幽香,佳木 秀 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 四时 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发语词,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弥漫的云气昏暗 暗香花 茂盛 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四季像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这就是山中清晨和傍晚的景象。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山溪水落,涧石显露,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疏通文意至于 负者 歌于途,行者 休于树 ,前者呼,后者应, 伛偻( yǔ lǚ) 提携 , 往来 而不 绝 者,滁人游也。 临 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 为 酒,泉香而酒 洌( liè) , 山肴野蔌( sù) , 杂然 而前 陈 者,太守宴也。宴 酣( hān) 之乐,非 丝 非 竹 , 射 者中, 弈( yì) 者胜, 觥( gōng) 筹 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 白发, 颓然 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连词,用于句首,表示过渡另提一事背着东西的人在树下休息弯腰曲背,指老人牵扶,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来来往往,形容人多断绝 居高面下酿造清 野味野菜。蔌,菜蔬陈列,摆开尽兴地喝酒弦乐器管乐器指投壶下棋 酒杯 酒筹脸色苍老的样子精神不振,这里形容酒醉纷然,各色各样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疏通文意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野味野菜,一样一样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疏通文意已而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 从 也。树林阴 翳( yì) , 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 乐其乐 也。醉能同其 乐 ,醒能 述以文 者,太守也。太守 谓 谁?庐陵欧阳修也。。不久 跟从 遮盖飞鸟上上下下鸣叫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动词,享受乐趣转折连词,可是用文章记叙是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疏通文意不久,太阳下山了,游人影子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鸟儿上上下下鸣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1.名 之者谁 2.而不知太守之 乐 其乐也3.山 行六七里 4.杂然而 前 陈者5.翼 然临于泉上6.自 号 曰醉翁也7.鸣声 上下8.朝 而往, 暮 而归词类活用名: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乐:意动用法,以 ……为快乐。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号:名词作动词,称呼。 上下:名词作动词,到处都是。朝暮: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傍晚。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古今异义游人 去 而禽鸟乐也 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醉翁之 意 不在酒 古义:情趣 今义:意思或愿望 野 芳 发而幽香 古义:香花 今义:芳香射 者中 古义:投壶 今义:射箭 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一词多义云 归 而岩穴暝 太守 归 而宾客从也 聚拢,归集回家蔚然而深 秀 者 佳木 秀 而繁阴 秀丽茂盛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一词多义欢乐以 ……为乐山水之 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 乐不知太守之 乐 其乐也乐趣是,为太守自 谓 太守 谓 谁 称谓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一词多义望之蔚然 而 深秀者 日出 而 林霏开朝 而 往,暮 而 归 四时之景不同, 而 乐亦无穷也而 不知人之乐 表示并列,并且表顺承,就表修饰表转折,可是表因果,因而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成语积累【 水落石出 】 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觥筹交错 】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醉翁之意不在酒 】 醉翁的兴趣并不在于喝酒。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成语积累【 前呼后应 】 前面吆喝,后面呼应。【 山肴野蔌 】 指野味蔬菜。【 峰回路转 】 现比喻局势发生变化。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概括段意第一段:写醉翁亭的位置和形势,以及命名缘由。第三段:写滁州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第二段: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第四段:写作者游醉回归的愉快心情,点明全篇主旨。三、归纳小结三、归纳小结《 醉翁亭记 》 是一篇饶有诗情画意、格调清丽的抒情散文。 “ 而 ”“ 也 ” 这些虚词的出现,使文章读来更加韵味十足,余音袅袅。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我们初步了解了作者,疏通了文意,大体感知了文章的内容。四、强化训练四、强化训练2.翻译下列句子。①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②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B2.①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 ②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1.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 )A 暮:朝而往,暮而归 苍然暮色B 发:苍颜白发 野芳发而幽香C 乐:宴酣之乐 而乐亦无穷也D 往:朝而往,暮而归 往来而不绝者 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1.背诵 《 醉翁亭记 》 。2.本文用了 21个 “ 也 ” 字,找出来朗读,结合上下文体会 “ 也 ” 字表达的语气。11 醉翁亭记醉翁亭记欧阳修欧阳修第二课时一、新课引一、新课引入入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的散文名篇《 醉翁亭记 》 。这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此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其中。那么人们因何而醉?本文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让我们继续欣赏这篇美文吧!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本文的内容可以用哪三个字概括?美 醉 乐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赏其美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其二,朝暮变化之美;其三,四季变幻之美。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第 1段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 “ 推出 ” 醉翁亭的?这样写有什么效果?作者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逐步推进。这种写法使新的景物不断出现,着墨点和视点逐渐缩小,当主体 ——醉翁亭出现,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同时更有助于在读者脑海中呈现出醉翁亭整体的环境。滁州 西南诸峰 琅琊山 醉翁亭酿泉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第 2段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 “ 野芳发而幽香 ” 春意盎然; “ 佳木秀而繁阴 ” 暑气逼人; “ 风霜高洁 ” 秋高气爽; “ 水落石出 ” 一片寂然。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品其醉作者自号曰 “ 醉翁 ” ,文中的 “ 醉 ” 是指 “ 酒醉 ” 吗?应该怎样理解 “ 醉 ” ?不是酒醉,而是陶醉,作者被醉翁亭美丽风光所陶醉,被滁州百姓和乐幸福的生活图景所陶醉,也是借寄情山水来排遣内心抑郁的心情,醉是表象,乐是实质,作者以醉写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悟其乐文中多次提到 “ 乐 ” ,主要表现了哪几种 “ 乐 ” ?山水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宾客之乐太守之乐乐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能够与民同乐,并且记述这种美好的自豪之情。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 与民同乐 ” 是他的理想,这正是他在失意中仍坚守自己的理想之后所得到的心理慰藉。这种 “乐 ” 也许并不为别人所知晓,也不需要别人都知晓,而他自己却愿意自得其乐。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归纳文章主旨醉翁亭美好山川 与民同乐本文通过对( )美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 )的热爱和( )的情怀。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质疑再探请说说本文 “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中的 “ 乐 ” 与范仲淹 《 岳阳楼记 》 中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中的 “ 乐 ” 的相同点,并分析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两篇散文都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 济世安民、与民同乐 的情怀。他们的这种 不以个人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的思想, 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心系人民,关注民生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归纳小结三、归纳小结这篇游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百姓生活的和平宁静,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游赏宴饮的乐趣,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四、强化训练四、强化训练1.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情景名句填空。答案: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假如你是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醉翁亭呢?结合 《 醉翁亭记 》 写一篇导游词。不少于 300字。12 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张张 岱岱一、新课引一、新课引入入有人说,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在前人的笔下,西湖的阴晴风雨已经被描绘得变幻多端、摇曳生姿了。西湖的雪景又将有怎样一番动人的意韵呢?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作者简介张岱 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晚明文学家、史学家,崇老庄之道,喜清雅幽静。不事科举,不求仕进,著述终老。精小品文,工诗词。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之一,其最擅散文。 《 西湖七月半 》《 湖心亭看雪 》 是他的代表作。著有 《 陶庵梦忆 》《 西湖梦寻 》《夜航船 》《 琅嬛文集 》《 快园道古 》 等绝代文学名著。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背景链接张岱生于仕宦世家,早年为富贵公子,过着游山玩水的生活。本文是作者追忆自己在西湖游览的经历。明朝灭亡,张岱那种锦衣玉食的繁华生活就一去不复返了,成了一场永远的梦。 《 湖心亭看雪 》 表面上是写景,实则是作者将自己对故国往事的眷恋之情融入自然山水之中。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字词注音毳 ( cuì)衣 雾 凇 ( sōng) 沆 ( hàng) 砀 ( dàng) 一 芥 ( jiè) 长 堤 ( dī) 毡 ( zhān)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大雪 三日 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是金陵人, 客 此 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拥毳衣 炉火 名词活用作动词,带着炉火。与余舟一 芥 小草,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小草一样。词类活用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余 住西湖 古义:我。今义:剩下。古今异义余强饮三大 白 而别 古义:名词,古代罚酒用的酒杯。今义:白色。是 日更定矣。 古义:这。今义:判断词(与 “ 非 ” 相对)。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是 日更定(这)是 金陵人(判断动词,是)一词多义是日 更 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湖中焉得 更 有此人(还)上下一 白 (白色)余强饮三大 白 而别(泛指酒杯)见余 大 喜(非常)余强饮三 大 白而别(大)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 1)交代游湖环境,为下文写雪景和游人作铺垫。 概括段意( 2—4)描绘西湖雪景,与亭中游人赏雪同饮。 ( 5)借舟子之口,含蓄地表达作者的志趣。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突出天气严寒;为下文写到湖心亭看雪埋下伏笔。“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从 “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 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这么冷的天气,晚上八点左右,作者独自到湖心亭看雪,表明作者的孤怀雅兴,孤高自赏。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赏雪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白描手法,抓住景物的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遇知己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作者亭中遇知己,饮酒畅谈,作者虽不擅长饮酒,却 “ 强饮三大白 ”,真是 “ 酒逢知己千杯少 ” 。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悟雪情舟子喃喃曰: “ 莫说相公 痴 ,更有 痴 似相公者! ”痴情:知己之乐 陶醉自然痴行:大雪 独行痴景:上下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陶醉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三、归纳小结三、归纳小结作者借写观赏西湖湖心亭雪景,表达了自己遗世独立的情怀与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文章笔法淡雅流畅,自然无奇,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因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其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四、强化训练四、强化训练翻译下列句子。(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湖里哪能还有这样的人!(2)不要说相公痴情,还有跟相公一样痴情的人!作者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不多余。这是辟出另一境界,让人有一种喜逢知己的感觉。属侧面烘托,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1.收集有关 “ 西湖 ”“ 冬雪 ” 的诗歌。2.利用白描手法写人或物片段。13 诗词三首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苏轼苏轼一、新课引一、新课引入入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了许多有关月亮的诗歌,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 ?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作者简介苏轼( 1037-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诗文有 《 东坡七集 》 等,词有 《东坡乐府 》 。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写作背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 1076年),苏轼在密州当太守两年了。中秋之夜,他约几个客人在超然台上饮酒赏月,席上听人说他将调官到别地,不免感叹自己的生活动荡不定。此刻,明月高挂在东山上,光华普照大地。在这家家户户 团圆之夜,苏轼想起了弟弟苏辙,跟他分别已经有五年时间了。那时苏辙在济南当小官 ,相隔不远,但 “ 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 ” 。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写作背景苏轼一面与客人应酬,一面昂头望着明月,思绪万千,不可抑止。他在幻想中不觉飞进了清凉美丽的月宫,感到人生的遭遇不能十全十美,正如月亮有阴晴圆缺那样 ……这天夜里,苏轼与客人欢饮达旦,喝得酩酊大醉,创作了这首著名的中秋词 《 水调歌头 》 。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读准字音宫阙( ) 琼楼( ) 绮户( )婵娟( )丙辰( )quèqióng qǐchán juānbǐng chén 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重点词语解释丙辰中秋,欢饮 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 子由 。到天亮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重点词语解释明月几时有? 把酒 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 不胜 寒。 起舞弄清影 , 何似 在人间。端起酒杯经受不住月光下作者起舞的清朗身影哪里比得上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段落译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端起酒杯遥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多好的日子啊。我本想驾着长风回到天宫去,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清寒。那么,就让我在人间的月光下翩翩起舞吧,那清朗的影子也随着人在舞动。此情此景,什么地方能比得上人世间呢?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重点词语解释: 转朱阁,低 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 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雕花的窗户只是希望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那没有睡意的人。月亮啊,你跟人们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又亮又圆呢!人世间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阴晴圆缺,这样的事从古以来就是难以十全十美的。只希望我们都能生活得平安长久,那么虽然相隔千里,也都能共赏这美好的月光了。段落译文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名句赏析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运用了拟人、反问。这一问似乎是对月亮的埋怨,责怪月亮故意作弄人,给人增添离愁,其实是写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惆怅,抒发了词人对亲人的怀恋之情,含蓄地表达了对不幸的分离者的同情。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名句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几句话从个人的悲欢离合引出月亮的盈亏变化。月亮的阴晴圆缺,有如人的悲欢离合,是必然的规律。既如此,就不必感叹和悲伤了,表达了词人心胸开阔旷达的一面。三、归纳小结三、归纳小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小序作用:交代作词的缘由,总领全篇。三、归纳小结三、归纳小结内容结构下阕:难眠怀弟 ——探求人生哲理上阕:饮酒问月 ——追求美好生活三、归纳小结三、归纳小结只要人能平安幸福,生命长久,虽分隔千里,但共赏这一轮明月,并互致慰藉不也是一种团聚吗?这是词人自我安慰,也是对亲人的劝导,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抚慰,表现出词人豁达的胸襟与豪迈的情怀。主题思想三、归纳小结三、归纳小结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关合人事,表现出自然与社会契合的特点。上阕借明月自喻清高,下阕用圆月衬托离别。把 “ 天 ”“ 月 ” 人格化,亲切动人,朴实无华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既有情趣,又有理趣,极富浪漫色彩,给读者以健康的美学享受。写作特色四、强化训练四、强化训练1. 下面对本词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词人神游月宫的幻想是因在人间感到寂寞而产生的,而这寂寞感又跟中秋之夜不能跟亲人团聚有关。B“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中, “ 转 ” 和 “ 低 ” 表示夜已深,而词人无眠,故小序说 “ 欢饮达旦 ” 。C“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较 “ 隔千里兮共明月 ” 的客观描述更具情思,前者是 “ 有我之境 ” ,后者是 “ 无我之境 ” 。D“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失意而不满现实,想逃避现实,又不能决绝的心理。D四、强化训练四、强化训练2.谈谈你对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 ” 一句的认识。答案:这几句话从个人的悲欢离合引出月亮的盈亏变化。月亮的阴晴圆缺,有如人的悲欢离合,是必然的规律。既如此,就不必感叹和悲伤了,表达了词人心胸开阔旷达的一面。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写一篇作文,以 “ 月 ——团圆 ” 为主题展开。提示: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家人之间的温情。13 诗词三首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行路难(其一)李白李白一、新课引一、新课引入入你知道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吗?我们曾经学过他哪些诗呢?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 “ 诗仙” 之称。少年抱负宏大。天宝( 742年)由友人道士吴筠推荐,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学侍臣,以诗赋为朝廷点缀升平。因与权贵不和,被迫 “ 赐金放还 ” ;安史之乱起,参加永王李璘幕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逝于当涂。有 《 李太白集 》 。现存作品有 《 李太白全集 》 ,收诗九百多首。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写作背景《 行路难 》 是乐府 《 杂曲歌辞 》 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 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忧愤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题解“ 行路难 ” 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 《 乐府题解 》 云: “ 《 行路难 》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 ” 李白此作的题旨也相类,但全诗却悲而不伤,自有豪气英风在。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金樽 清酒 斗十千, 玉盘 珍羞 值万钱。写器皿贵重“ 斗十千 ”“ 值万钱 ” 极言宴饮的 丰富、奢华 。前句化用曹植 《 名都篇 》 “ 美酒斗十千 ” ;后句用 《 北史 》 “ 韩晋明好酒纵诞,招饮宾客,一席之费,动至万钱,犹恨俭率 ” 的典故。可见“ 巧铸灵运 ” 之妙。写酒馔佳美内容理解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细节描写 ——“ 停杯投箸 ”“ 拔剑四顾 ” ,写出诗人内心的 苦闷、抑郁、悲愤难奈 之情。 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冰塞川 ”“ 雪满山 ” ,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 欲渡黄河 ”“ 将登太行 ” ,象征对理想的追求。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姜太公溪边垂钓遇周文王后运用典故:姜太公溪边垂钓遇周文王后 一展宏图。一展宏图。伊尹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经过后被商汤重用。伊尹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经过后被商汤重用。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暗示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暗示古人能有的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自己对古人能有的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自己对重回朝廷抱有希望。重回朝廷抱有希望。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诗人胸中的不平,再也压抑不住了,突如洪水出闸,一发而为 “ 行路难 ” 的连声浩叹。诗人大声疾呼: “ 多歧路 ” ——那四通八达的青天大道,而今在哪里啊?写到紧要之处,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一语重出,反复咏叹,节奏急切,适应诗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的视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结句却又使诗境豁然开朗,诗人的心飞向未来,他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穿越广阔的海面,向远方驶去 ……反映了当时诗人 壮志未酬、雄心不泯 的自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翻译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结构梳理金樽 清酒斗十千, 玉盘 珍羞值万钱。 ——美酒佳肴的铺陈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 四顾心茫然。 ——停杯拔剑的苦闷欲渡黄河 冰 塞 川 ,将登太行 雪 满 山 。 ——黄河太行的设想闲来垂钓 碧溪 上,忽复乘舟梦 日 边。 ——吕尚伊尹的比况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行路艰难的感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沧海 。 ——云帆沧海的憧憬1、 3、 5句或写实或比兴,都是侧重客观现实的一面,这是第一条线索。2、 4、 6句或直言或用典,都是表现主观思想的一面,这是第二条线索。三、归纳小结三、归纳小结本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诗人不畏人生艰难,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没有消沉下去,是值得世人学习的。四、强化训练四、强化训练1.诗人在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两句中,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最后两句诗,诗人的感情陡起,请说说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应该如何理解这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 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自己的政治出路被权贵堵塞 在经过前面感情的反复回旋之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提示:从表现作者感情的句子分析。试比较陶渊明的 《 饮酒 》 和李白的 《 行路难 》 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饮酒 》 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趣,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 。《 行路难 》 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