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课件+学案)(打包6套)新人教版必修3.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8-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课件学案打包6套新人教版必修3.zip2018-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课件学案打包6套新人教版必修3.zip
2018_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20180710337.doc
2018_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20180710336.ppt
2018_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20180710335.doc
2018_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20180710334.ppt
2018_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20180710333.doc
2018_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20180710332.ppt
  • 全部
    • 2018_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20180710337.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20180710336.ppt--点击预览
    • 2018_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20180710335.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20180710334.ppt--点击预览
    • 2018_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20180710333.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20180710332.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提升专题一 区域特征分析与比较1.区域特征分析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下所示:2.区域差异比较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也包括人文地理要素的差异,在进行区域差异比较时可从下表所示方面加以分析:2要素 主要内容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温度带、气候的光热条件的差异;海陆位置(沿海、内陆、岛国等)→气候的大陆性与海洋性差异;板块位置→地壳稳定性的差异气候 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成因、光照、气象灾害等地形 组成、地势、山脉及走向等水文河湖类型,河流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流域面积、长度、流速等地质 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地层稳定性等植被 植被类型、覆盖率等土壤 土壤类型、肥力状况等自然地理要素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种类、数量、组合状况等人口 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及人口变化等科技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交通、通讯 交通、通讯的通达度政策 政策的合理性、对外开放程度城市 城市的数量、规模、布局及发展、影响农业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农产品种类、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人文地理要素工业工业发展水平、工业部门、工业地域、工业布局及工业结构调整方向等【对点训练 1】 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比较图中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中国西部、美国西部在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方面的异同,完成表格。3不同点相同点中国西部 美国西部地理 纬度位置 海陆地形气候植被资源(2)比较两国西部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3)按可持续发展观点,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经验,你认为中国西部开发应采取哪些措施?解析 第(1)题,比较自然环境特征。 自然环境特征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植被等方面,而地理位置又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第(2)题,分析影响一个地区开发的区位因素,主要从资源、能源、交通状况及自然特征等方面分析。第(3)题,考查中国西部开发中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的发展及保护环境的措施。联系美国西部开发的经验,就可得出结论。答案 (1)不同点相同点中国西部 美国西部纬度纬度接近,位于温带和亚热带约 20°N~50°N,跨纬度较大约 30°N~50°N,跨纬度较小地理位置海陆 地处内陆 濒临海洋地形 均以高原、山地为主 山脉东西走向为主 山脉南北纵列气候 大部分地区干旱缺失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西岸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植被 荒漠为主 高山上有森林 沿海及高山有森林资源 能源丰富 铁矿和稀土丰富 缺少稀土和铁矿(2)开发的有利条件:共同点是两国西部能源、有色金属矿产丰富;不同点是美国西部濒临太平洋,海运方便,中国西部地处内陆,利用铁路(或第二亚欧大陆桥)与国外联系。4开发的不利条件;两国西部多山、气候干旱、水资源紧张。(3)①立法管理,加强国土法,实行科学管理;②保护环境,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或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③农业:农业专业化,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④工业: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能源、冶金工业;⑤交通:利用陆上交通优势,促进对外贸易;⑥城市: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化进程。专题二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其影响根据气候、地形以及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这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环境总体特征分别是季风气候显著、干旱和高寒。三者之间的差异体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对比如下:区域要素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海拔较低,第二、三级阶梯,有三大平原、两大高原、低山、丘陵和盆地海拔较高,差别显著,第二级阶梯,有高原、山地、盆地海拔最高,第一级阶梯,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5~9 月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温差大,多大风天气高山和高原气候,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温差大植被、土壤以森林为主,土壤淋溶作用强,多为钙质土以草原、荒漠为主;荒漠和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分含量高主要是荒漠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浅薄,冻土广布代表性动物家养畜禽,如猪、牛、羊、鸭、鹅、鸡骆驼、羊等 牦牛、藏羚羊水文外流河(湖),多大江、大河,雨水补给为主以内流河(湖)为主,雨水、冰雪融水补给,河流短小多冰川、湖泊,西北部为内流河,东南部多大江、大河源头农业 重要农耕区 牧业、绿洲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5城市城市密集,约占全国城市数目的 91%城市稀少,约占全国城市数目的 8%城市很少,约占全国城市数目的 1%人口人口稠密,占全国人口的94%以上人口稀少人口很少,有大面积的无人区【对点训练 2】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1)~(2)题。(1)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2)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解析 第(1)题,我国东部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包括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其中暖温带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玉米等,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这条界线以南包括亚热带和热带,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2)题,这种差异主要是热量条件的差异,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明显。答案 (1)B (2)C专题三 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别与选择1.RS、GIS、GPS 之间的区别项目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概念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对地物进行感知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系统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小、获取信息量大等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图形化、可视化、更新快、内容更丰富灵活等应用资源普查、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海等科技领域,并拓展广泛应用于测绘、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灾害监测、6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洋渔业到交通、探险领域等各行各业城乡规划、市场分析等领域。其中城市管理是应用最早的领域之一2.“3S”技术的应用选择技巧“3S”技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选取某一技术难度较大,因此具体选择时应分清三者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把握三者的本质区别:(1)遥感(RS)——人视力的延伸,它是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通过飞机或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接收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获得信息,并经过简单处理后获得资料,如航片、卫星云图等,因此遥感本质上是“看”的过程。(2)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一定的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得出有益于人类生产、生活的结论,它侧重于“分析、计算” ,相当于“想、算”的人的活动。如气象卫星在高空收集到云系等信息传输到地面,这是 RS 技术的应用,而将卫星云图与地面上实测的气温、湿度、风向等信息经过分析、处理,得出天气情况预测的是 GIS 技术的应用。(3)全球定位系统(GPS)——相对应用途径单一,即定位,并通过多次定位计算速度等,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 ,明显区别于 RS 与 GIS 技术的工作对象——“面” 。(4)在做“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之类的题目时,首先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 。是“点”则选用 GPS,如导航、珠峰高度测量等;如果是“面” ,则需看是突出监测方面还是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如果监测森林火灾则应选用 RS 技术,要在某城市选取大型商业中心区位应选用 GIS 技术。同时,一项工作可能在某次使用的是一种技术,而另一次则使用了另一种技术,甚至是同时使用了多种技术,因此,要认真审清题目,提炼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如“某山区森林火灾发生后,扑救工作动用了卫星监测定位,并运用计算机软件对火势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报”这一事件中,使用卫星监测是 RS 技术的应用,卫星定位则是 GPS 技术的应用,计算机处理预报信息则是 GIS 技术的应用。【对点训练 3】 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通过自己的卫星,它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对全球范围内的 4 500 多家分店的每种商品的库存、销售量全部盘点一次,为高效的配送系统提供保证。沃尔玛的物流配送系统可以保证任何一家卖场的配送时间不超过 4 个小时,7使它可以维持极少的库存甚至零库存,但可以保证正常销售,节约了大量的储物空间和费用。据此回答(1)~(2)题。(1)目前,沃尔玛在中国 53 个城市开设了 102 家商场。沃尔玛总部要查询其商场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ISC.GPS D.WPS(2)沃尔玛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其运输车队的合作密切,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解析 第(1)题,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GIS 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沃尔玛总部要查询其商场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需要应用 GIS 技术。第(2)题,沃尔玛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其运输车队的合作密切,车队的位置要用全球定位技术,而沃尔玛的物流配送的相关数据分析要用地理信息系统。答案 (1)B (2)C章末整合提升专题 一 区域特征分析与比 较1.区域特征分析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 应 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下所示:2.区域差异比 较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也包括人文地理要素的差异,在 进 行区域差异比 较时 可从下表所示方面加以分析: 要素 主要内容自然地理要素地理位置纬 度位置 → 温度 带 、气候的光 热 条件的差异;海 陆 位置 (沿海、内陆 、 岛 国等 )→ 气候的大 陆 性与海洋性差异;板 块 位置 → 地壳 稳 定性的差异气候 气候 类 型及分布、特征、成因、光照、气象灾害等地形 组 成、地 势 、山脉及走向等水文 河湖 类 型,河流径流量、含沙量、汛期、 结 冰期、流域面 积 、 长度、流速等地 质 地 质 构造、地貌形 态 、地 层稳 定性等植被 植被 类 型、覆盖率等土壤 土壤 类 型、肥力状况等矿产资 源 矿产资 源的种 类 、数量、 组 合状况等人文地理要素 人口 人口数量、人口素 质 、人口 结 构及人口 变 化等科技 科学技 术发 展水平交通、通 讯 交通、通 讯 的通达度政策 政策的合理性、 对 外开放程度城市 城市的数量、 规 模、布局及 发 展、影响农业 农业发 展水平、 农业结 构、 农业 地域 类 型、 农产品种 类 、 农业发 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工 业 工 业发 展水平、工 业 部 门 、工 业 地域、工 业 布局及工 业结 构 调 整方向等【 对 点 训练 1】 美国和中国分 别 是世界上 经济 最 发 达的国家和最大的 发 展中国家。比 较图 中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 环 境等方面的特征,回答下列 问题 。(1)比 较 中国西部、美国西部在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方面的异同,完成表格。相同点 不同点中国西部地理 纬 度 位置 海 陆 地形 气候 植被 资 源 美国西部(2)比 较 两国西部开 发 的有利和不利条件。(3)按可持 续发 展 观 点,借 鉴 美国西部开 发经验 ,你 认为 中国西部开 发应 采取哪些措施?解析 第 (1)题 ,比 较 自然 环 境特征。 自然 环 境特征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资 源、植被等方面,而地理位置又包括 经纬 度位置、海 陆 位置等。第 (2)题 ,分析影响一个地区开 发的区位因素,主要从 资 源、能源、交通状况及自然特征等方面分析。第 (3)题 ,考 查 中国西部开 发 中工 业 、 农业 、交通、城市的 发 展及保 护环 境的措施。 联 系美国西部开 发 的 经验 ,就可得出 结论 。答案 (1)相同点 不同点中国西部 美国西部地理位置纬 度纬 度接近,位于温 带 和 亚热带约 20°N~ 50°N,跨 纬 度 较 大约 30°N~ 50°N,跨 纬 度 较 小海 陆 地 处 内 陆 濒临 海洋地形 均以高原、山 地 为 主 山脉 东 西走向 为 主 山脉南北 纵 列气候 大部分地区 干旱缺失大 陆 西岸的气候 类 型,是温 带 大 陆 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西岸有温 带 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植被 荒漠 为 主 高山上有森林 沿海及高山有森林资 源 能源丰富 铁矿 和稀土丰 富 缺少稀土和 铁矿(2)开 发 的有利条件:共同点是两国西部能源、有色金属 矿产 丰富;不同点是美国西部 濒临 太平洋,海运方便,中国西部地 处内 陆 ,利用 铁 路 (或第二 亚 欧大 陆桥 )与国外 联 系。开 发 的不利条件;两国西部多山、气候干旱、水 资 源 紧张 。(3)① 立法管理,加 强 国土法, 实 行科学管理;② 保 护环 境,退耕 还 林,退耕 还 牧 (或保 护 水 资 源,提高水 资源利用率 );③ 农业 : 农业专业 化,利用 现 代科技提高 劳动 生 产 率;④ 工 业 :利用 资 源 优势 ,因地制宜 发 展能源、冶金工 业 ;⑤ 交通:利用 陆 上交通 优势 ,促 进对 外 贸 易;⑥ 城市:因地制宜,推 进 城市化 进 程。专题 二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地理 环 境差异及其影响根据气候、地形以及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可以将我国划分 为东 部季 风 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 这 三大自然区的地理 环 境 总 体特征分 别 是季 风 气候 显 著、干旱和高寒。三者之 间 的差异体 现 在自然 环 境和人类 活 动 两方面, 对 比如下:区域要素 东 部季 风 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地形海拔 较 低,第二、三 级阶 梯,有三大平原、两大高原、低山、丘陵和盆地海拔 较 高,差 别显 著,第二 级阶梯,有高原、山地、盆地海拔最高,第一级阶 梯,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气候热带 、 亚热带 、温 带 季 风 气候,降水多集中在 5~ 9月温 带 大 陆 性气候,降水少,温差大,多大 风 天气高山和高原气候,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 辐 射强 ,日温差大植被、土壤以森林 为 主,土壤淋溶作用 强 ,多 为钙质土以草原、荒漠 为 主;荒漠和草原土壤,有机 质 含量低,可溶性盐 分含量高主要是荒漠土壤, 发 育程度低,土 层 浅薄, 冻 土广布代表性动 物家养畜禽,如猪、牛、羊、 鸭 、 鹅 、 鸡 骆驼 、羊等 牦 牛、藏羚羊水文外流河 (湖 ),多大江、大河,雨水 补给为主以内流河 (湖 )为 主,雨水、冰雪融水 补给 ,河流短小多冰川、湖泊,西北部 为 内流河, 东 南部多大江、大河源 头农业 重要 农 耕区 牧 业 、 绿 洲 农业 以畜牧 业为 主城市城市密集, 约 占全国城市数目的91%城市稀少, 约 占全国城市数目的8%城市很少, 约占全国城市数目的 1%人口人口稠密,占全国人口的 94%以上人口稀少人口很少,有大面 积 的无人区【 对 点 训练 2】 秦岭 — 淮河一 线 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据此完成 (1)~ (2)题 。(1)有关 这 条分界 线 南北两 侧 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 — 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 为 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 — 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 为 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 — 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 亚 寒 带针 叶林D.秦岭 — 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 热带 季雨林(2)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 B.海 陆 位置不同C.纬 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 挡 作用解析 第 (1)题 ,我国 东 部地区,秦岭 — 淮河以北包括暖温 带 、中温 带 和寒温 带 ,其中暖温 带 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玉米等,典型植被是温 带 落叶 阔 叶林; 这 条界 线 以南包括 亚热带 和热带 ,典型植被 为亚热带 常 绿阔 叶林。第 (2)题 , 这 种差异主要是 热 量条件的差异,受 纬 度位置的影响明 显 。答案 (1)B (2)C专题 三 地理信息技 术 的区 别 与 选择1.RS、 GIS、 GPS之 间 的区 别项目 遥感 (RS)全球定位系 统(GPS) 地理信息系 统 (GIS)概念利用一定的技 术 装备 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 对 地物 进 行感知利用 卫 星在全球范 围 内 实时进 行导 航、定位系 统专门处 理地理空 间数据的 计 算机系 统特点探 测 范 围 大、 获 取资 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小、 获 取信息量大等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 连续性、 实时 性图 形化、可 视 化、更新快、内容更丰富灵活等应用资 源普 查 、灾害 监测 、 环 境监测 、工程建设 及 规 划、 军事 侦 察、海上交通、海洋 渔业广泛 应 用于 军事、航空、航海等科技 领 域,并拓展到交通、探 险领 域等各行各 业广泛 应 用于 测绘 、 资 源管理、 环 境保 护 、灾害 监测 、城乡规 划、市 场分析等 领 域。其中城市管理是 应 用最早的领 域之一2.“3S”技 术 的 应 用 选择 技巧“3S”技 术 既相互区 别 又相互 联 系, 选 取某一技 术难 度 较 大,因此具体 选择时应 分清三者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把握三者的本 质 区 别 :(1)遥感 (RS)—— 人 视 力的延伸,它是 侧 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通 过飞 机或 卫 星上携 带 的 传 感器接收地物 辐 射或反射的 电 磁波来 获 得信息,并 经过简单处 理后 获 得 资 料,如航片、 卫 星云 图 等,因此遥感本 质 上是 “ 看 ” 的 过 程。(2)地理信息系 统 (GIS)—— 是在一定的数据源的基 础 上 进 行分析、 对 比、 计 算,得出有益于人 类 生 产 、生活的 结论 ,它 侧 重于 “ 分析、 计 算 ” ,相当于 “ 想、算 ” 的人的活 动 。如气象 卫星在高空收集到云系等信息 传输 到地面, 这 是 RS技 术 的 应 用,而将 卫 星云 图 与地面上 实测 的气温、湿度、 风 向等信息 经过分析、 处 理,得出天气情况 预测 的是 GIS技 术 的 应 用。(3)全球定位系 统 (GPS)—— 相 对应 用途径 单 一,即定位,并通过 多次定位 计 算速度等,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 对 象是一个 “ 点” 或 “ 多个点 ” ,明 显 区 别 于 RS与 GIS技 术 的工作 对 象 —— “面 ” 。(4)在做 “3S”技 术 中 选 取适当手段之 类 的 题 目 时 ,首先看其工作 对 象是 “ 点 ” 还 是 “ 面 ” 。是 “ 点 ” 则选 用 GPS,如 导 航、珠峰高度 测 量等;如果是 “ 面 ” , 则 需看是突出 监测 方面 还 是需 处 理 计 算才能得出 结 果。如果 监测 森林火灾 则应选 用 RS技术 ,要在某城市 选 取大型商 业 中心区位 应选 用 GIS技 术 。同 时 ,一 项 工作可能在某次使用的是一种技 术 ,而另一次 则 使用了另一种技 术 ,甚至是同 时 使用了多种技 术 ,因此,要 认 真审 清 题 目,提 炼题 目中提供的信息。如 “某山区森林火灾 发 生后,扑救工作 动 用了 卫 星 监测 定位,并运用 计 算机 软 件 对 火势 情况 进 行了分析和 预报 ”这 一事件中,使用 卫 星 监测 是 RS技术 的 应 用, 卫 星定位 则 是 GPS技 术 的 应 用, 计 算机 处 理 预报信息 则 是 GIS技 术 的 应 用。【 对 点 训练 3】 沃 尔 玛 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 业 。通 过 自己的卫 星,它可以在一个小 时 内 对 全球范 围 内的 4 500多家分店的每种商品的 库 存、 销 售量全部 盘 点一次, 为 高效的配送系统 提供保 证 。沃 尔 玛 的物流配送系 统 可以保 证 任何一家 卖场 的配送 时间 不超 过 4个小 时 ,使它可以 维 持极少的 库 存甚至零 库 存,但可以保 证 正常 销 售, 节约 了大量的 储 物空 间和 费 用。 据此回答 (1)~ (2)题 。(1)目前,沃 尔 玛 在中国 53个城市开 设 了 102家商 场 。沃 尔 玛总部要 查询 其商 场 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需要 应 用的地理信息技 术是 ( )A.RS B.GIS C.GPS D.WPS(2)沃 尔 玛 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其运 输车队 的合作密切, 应 用的地理信息技 术 有 ( )① 遥感技 术 ② 地理信息系 统 ③ 全球定位系 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解析 第 (1)题 ,地理信息技 术 中的 GIS技 术 ,是利用 计 算机 综合 处 理和分析地理空 间 数据的一种技 术 系 统 ,沃 尔 玛总 部要 查询 其商 场 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需要 应 用 GIS技 术 。第 (2)题 ,沃尔 玛 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其运 输车队 的合作密切, 车队 的位置要用全球定位技 术 ,而沃 尔 玛 的物流配送的相关数据分析要用地理信息系 统 。答案 (1)B (2)C1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程标准1.了解区域的含义。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具有的一般性特征。2.了解不同类型的区域及其划分依据。3.运用图文资料,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4.运用案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基 础 知 识 梳 理]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特征:(1)层次性: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2)差异性:区域之间具有地理差异。(3)整体性:每一个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其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4)可变性:有些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有些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地理环境差异 {生 产 、 生 活 的 特 点 差 异区 域 发 展 差 异{发 展 水 平 差 异发 展 方 向 差 异 ))2.区域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比较为例)区域因素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2经纬度 30°N 附近 43°N~48°N位置 海陆位置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地处我国东北地区中部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共性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组合好气候差异 热量丰富,降水多,水热组合好 热量少,降水少,生长期短地形 平原 平原耕地比较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地土壤肥沃的水稻土,红壤酸性强、有机质少、黏重肥沃的黑土矿产 贫乏 丰富的石油等3.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比较为例)区域经济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类型 水田耕作业、水产养殖业 旱地耕作业、畜牧业经济作物 油菜、棉花 大豆、甜菜作物 粮食作物 水稻 玉米、春小麦农业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商业贸易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入海门户,交通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深居内陆,对外联系不便,商业贸易落后工业依托农业发展轻工业,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形成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形成重化工业基地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早期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中期 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成为鱼米之乡晚期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减少,耕地被河网切割破碎,农业生产规模小,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粮棉生产在全国的地位下降【思考】1.区域之间的界线都是明确的吗?试举例说明。3提示 不一定。区域之间的界线往往是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但其位置不一定是明确的。如国家、行政区等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之间的界线是十分明确的;但气候区、植被区等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具有过渡性的特点。2.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地广人稀。3.我国北方园林普遍规模宏大,气势恢弘,而且景物包罗万象,不拘一格;南方园林紧凑巧妙,以水为核心,以花草奇石为主要景观。造成这种园林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我国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预 习 效 果 自 测]1. 下列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有明确的界限B.区域是自然生成的C.区域内部有相似性和连续性D.区域之间不发生任何关联解析 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界线,但有的界线是明确的,有的界线是模糊的;区域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与区域之间虽有明显差异,但是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不仅能促进其内部经济的发展,还能影响到周边区域。答案 C2.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与图示区域 a 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①国界 ②省界 ③热量带 ④干湿区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解析 图中区域 a 的边界为明确界线,国界与省界这类政区的界线都是十分明确的。答案 C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聚落景观和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回答 3~5 题。43.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B.从北到南,房屋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泄和屋内通风纳凉C.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 D.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4.下列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 )A.农业 B.工业C.金融贸易 D.服务业5.下列建筑设计符合当地区域特征的是( )A.温带大陆内部区域的房屋墙壁较厚B.我国广东省楼房的间距应大于黑龙江省C.西欧沿海国家多建平顶房屋,以便利用其空间进行物品晾晒D.北京文化、艺术建筑应多利用玻璃做屋顶,以便使其四季通透,加强采光效果 解析 第 3 题,A 项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是为了充分利用光照条件,A 错误;C 项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主要是由于北方寒冷,建筑物墙厚窗小,C 错误;D 项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是因为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D 错误。故选 B 项。第 4 题,主要的环境因素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资源条件等,其中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对农业的影响最为突出;工业、金融贸易、服务业主要受人文因素(如技术、劳动力素质、信息通达度等)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第 5 题,温带大陆内部冬季寒冷,因此房屋墙壁一般较厚以御寒;由于广东省比黑龙江省纬度低,因此楼间距应比黑龙江小;西欧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屋顶较尖,利于排水;北京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年较差较大,且夏季多暴雨,从安全角度考虑,不应利用玻璃做屋顶。答案 3.B 4.A 5.A探究点一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探究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答案 (1)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纬度较低,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年平均气温高;松嫩平原纬度较高,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年平均气温低(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年降水量从南向北递减,主要是因为该地南部距夏季风源地近,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丰富,而北部降水有所减少;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是因为该地区从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也越来越少。(3)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度大,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6也较低;而松嫩平原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高。【反思归纳】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及影响(1)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区气候、土地和资源状况。(2)气候条件:影响该地区的水热状况和种植制度。(3)土地条件:影响该地的土地生产能力。(4)矿产资源条件:影响该地区资源型工业的发展。2.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对生产活动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水热条件 良好 较差水源条件 河网密布,灌溉便利 河流较少,灌溉条件差主要作物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耕地类型 水田 旱地农业生产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交通条件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口,对内、对外联系方便有便利的公路、铁路运输原料、燃料 缺乏,从国内外运入 石油及周边的煤、铁等资源丰富工业生产 工业类型 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化工业基地商业贸易 发达 规模相对较小点拨提升 区域差异的分析思路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7【即时巩固】1.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类活动的差异。据此回答(1)~(3)题。(1)广东人经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植被 B.土壤 C.气候 D.地形(2)我国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形成这种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降水 B.地形 C.土壤 D.热量(3)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和当地民居搭配不相符的是( )A.西双版纳——竹楼 B.江南地区——尖顶屋C.陕北延安——窑洞 D.云贵高原——蒙古包解析 第(1)题,广东人经常喝凉茶是因为广东气候炎热,喝凉茶解暑降温;四川人喜欢吃麻辣是因为四川盆地气候潮湿,吃麻辣可以预防潮湿对身体产生的不利影响。第(2)题,不同的地方选择发展水田、旱地农业还是畜牧业主要依据当地降水的多少。第(3)题,蒙古包是蒙古高原的民居。答案 (1)C (2)A (3)D2.下图所示为我国三个平原地区。读图回答(1)~(2)题。(1)从农业角度来看,A、B、C 三个平原地区的共同点是( )A.光照较丰富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8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2)B 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荒漠化 B.荒漠化、盐碱化C.盐碱化、酸雨 D.酸雨、水土流失解析 第(1)题,读图,根据经纬度可知,A 是三江平原,B 是宁夏平原,C 是华北平原,从农业角度来看,三个平原地区的共同点是光照较丰富;宁夏平原面积小,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第(2)题,B 平原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属于半干旱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盐碱化;该地降水少,水土流失问题、酸雨问题少。答案 (1)A (2)B探究点二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探究活动】 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当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江南卑湿,丈夫早夭” ,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读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河湖与沼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时该地的地理环境有何特点?限制当时该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当时该地区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原因是什么?(3)“苏湖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曾经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主要原因是什么?(4)在农业生产走向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全国粮仓”地位已经下降。原因是什么?答案 (1)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开垦困难。 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发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2)①在开发早期,人们只能制造简单的生产工具(木棒、石器等)从事农业活动。黄河中下游地区土质疏松,利于简单工具的耕作;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土质黏重,开垦困难。②黄河9流域气候比较干燥,人们可以利用较早掌握的灌溉技术发展农业;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沼泽较多,排水难度大。③黄河流域平原广阔,利于发展交通运输;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网,成为交通的阻隔。(3)雨热条件好,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4)①稠密的水网使耕地破碎,因此农业生产规模小,机械化难推广;②建设用地增加,人均耕地减少;③农业结构的调整。【反思归纳】 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影响2.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3.现代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4.不同发展阶段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变化特点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格局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农业经济比重相当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一、二、三或一、三、二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二、一、三或二、三、一10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三、二、一规律方法 分析区域差异的四大步骤第一步:搜集区域的相关资料。(1)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2)人文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等)。第二步: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文字整理归类:成因分析、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第三步:区域差异分析、比较。(1)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2)区域经济分析。(3)区域发展阶段评价。第四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可持续发展模式。【即时巩固】1.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1)~(2)题。(1)下列有关图示区域从阶段Ⅰ到阶段Ⅲ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从阶段Ⅲ到阶段Ⅳ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图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政策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市场解析 第(1)题,从阶段Ⅰ到阶段Ⅲ,林地面积减少,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变差,河流丰水11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聚落由村庄发展为小城镇、中等城市,说明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属于城市化现象。第(2)题,从阶段Ⅲ到阶段Ⅳ,靠近城市的农业用地由耕地变为花卉、蔬菜用地,是城市人口增加、市场扩大的结果。答案 (1)A (2)D2.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发展条件的差异,在发展速度、发展进程上也有明确反映。因此,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因地、因时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规划。读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差异示意图,完成(1)~(2)题。(1)关于 t2时刻各区域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 1 进入快速发展阶段B.区域 2 处于发展后期阶段C.区域 3 进入起步阶段D.图示三区域所处发展阶段相同(2)若用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分析图示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现阶段我国各区域对资源依赖程度不断降低B.现阶段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C.从区域 3 到区域 1 反映了我国经济从沿海向内陆的发展趋势 D.要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需宏观协调各区域的关系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在 t2时刻,区域 1 处于发展的顶峰时期,即将进入衰退阶段;区域 2 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区域 3 进入起步阶段;图示三区域所处发展阶段不相同。第(2)题,若用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根据图示信息,现阶段我国经济仍是以工业为主,多数区域对资源依赖程度仍在提高;现阶段我国区域 1 的经济发展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从区域 3 到区域 1 反映了我国经济从内陆向沿海的发展趋势;要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需宏观协调各区域的关系。答案 (1)C (2)D12知识结构晨背索引1.区域、区域的类型、区域特征、地理环境、区域发展阶段。2.区域地理位置、气候、土地、矿产资源条件是如何影响区域发展的。3.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读某区域水系示意图,完成 1~2 题。1.有关甲河流的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量较丰富,含沙量较大B.有双汛期,春汛长于夏汛C.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D.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2.有关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年湿热,适宜水稻种植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冷夏热D.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解析 第 1 题,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甲河流是黑龙江,水量较丰富,该区域植被覆盖13率高,河流含沙量较小;有双汛期,夏汛长于春汛;纬度较高,有结冰期,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所以有凌汛现象;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第 2 题,图示区域纬度较高,气候冷湿,水稻种植热量条件没有优势;该地属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为黑土分布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冷夏热;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答案 1.C 2.A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读“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图” ,完成 3~4 题。3.在区域开发早期,制约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河网密布 B.雨热同期 C.土质黏重 D.红壤广布4.该地区密集的河网对区域工业化阶段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提供工业原料 B.提供生活水源 C.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 D.提供丰富的水产品解析 第 3 题,在区域开发早期,生产力水平较低,河网密布、土质黏重、红壤广布成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雨热同期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第 4 题,河网密布能为工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答案 3.B 4.C读“工业化阶段表”及“2008 年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图” ,回答 5~6 题。工业化阶段人均 GDP(美元)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三产业比重初期 <2 000 >20% <80%中期 >2 000 <20% 80%~90%后期 >4 000 <10% >90%14长江流域 3 350 9.71% 90.29%5.2008 年,长江流域范围内的各省级区域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是( )A.湖南、安徽、重庆 B.四川、云南、江西C.上海、浙江、江苏 D.广西、湖北、云南6.关于长江流域的特征和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发展比较协调B.人文要素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C.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D.经济布局亟待优化解析 第 5 题,图中显示沪、苏、浙三省市的第二、三产业比重已超过 90%,人均 GDP 超过 8 000 美元,说明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第 6 题,图中数据显示长江流域各省(区、市)工业化程度差异很大,特别是西部地区工业化比重较低,而西部这些省(区、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所以要优化经济布局。答案 5.C 6.D课后作业一、选择题读下图,完成 1~4 题。图甲151.图甲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C.区域具有层次性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2.草原被破坏后,沙尘暴会影响到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这说明 ( )A.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B.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C.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D.区域之间无界线可言3.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4.图乙为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处(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 第 1 题,该图所示区域没有表达出面积和形状,仅表示了干湿地区的边界,在每个干湿地区的内部其降水量即干湿度是相对一致的。第 2 题,当草原放牧区的草原植被遭破坏后,地面失去保护,在大风的作用下极易产生沙尘暴。沙尘在强劲的偏北风吹动下会影响到邻近的地区,这说明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第 3 题,在不同的干湿地区,产生了不同的生产类型,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这正是我们研究区域和划分区域的根本目的所在。第 4 题,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 800 mm 年等降水量线吻合。答案 1.B 2.C 3.C 4.C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 5~7 题。165.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6.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7.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解析 第 5 题,甲地位于华北平原,为暖温带;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亚热带,两地耕作制度的差异是由热量条件差异决定的。第 6 题,两地都位于季风气候区,因此雨热同期为其共有的地理现象。第 7 题,甲地楼房南北间距大于乙地,这是由于甲地纬度高,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楼房影子较长决定的。答案 5.B 6.B 7.C下图是某区域不同时期示意图。读图,回答 8~9 题。8.有关该区域 20 世纪 80 年代初聚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17A.聚落沿河流、交通线分布明显B.受地形影响,聚落间联系不便C.聚落间均有便捷交通线路相连D.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9.下列不属于该区域 20 多年来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 )A.交通条件明显改善B.矿产资源得到开发C.旅游业的兴起 D.再城市化明显解析 第 8 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20 世纪 80 年代初聚落沿河流、交通线分布。第 9 题,对比 20 世纪 80 年代初和 21 世纪初可知,交通方式和布局明显改善,A 正确;煤炭和钨矿等矿产资源得到开发,B 项正确;读图可知旅游业的兴起,C 项正确,没有出现再城市化,故选 D 项。答案 8.A 9.D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 10~11 题。10.图示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A.河流、明确的 B.湖泊、模糊的C.交通线、模糊的 D.山脉、明确的11.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A.化学工业 B.建材工业 C.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解析 第 10 题,由图可知区域界线沿山脊线划分,行政区界线是明确的。第 11 题,由图可知,该地有高校园区,科技发达;有飞机场,交通便捷;有森林公园,环境优美,适宜发展电子工业。答案 10.D 11.C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18回答 12~13 题。12.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13.下图中 a、b、c 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 B.b—c—aC.c—a—b D.b—a—c解析 第 12 题,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刚刚开始,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第 13 题,a 点第二产业比重最大,b 点第三产业比重最大,c 点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由此可得出正确顺序。答案 12.B 13.C二、非选择题14.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9(1)上图所示范围的地形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 A、B、C 三大部分,其中 A 表示________,B 表示________平原。(2)简述 B 平原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3)说明西安的地理位置特征。解析 第(1)题,结合河流和等高线的分布判断,A 区域等高线数值大于 1 500 米,等高线稀疏,判断为高原地形,结合图中河流、城市可以判断为黄土高原。B 区域等高线数值多在 5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判断为平原地形,结合城市与河流信息,可以判断 B 表示渭河平原。第(2)题,影响耕作业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渭河平原后期是河流冲积形成的,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并且有渭河流经,灌溉方便;地形平坦,利于耕作;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种植业发展。第(3)题,城市地理位置主要从绝对位置以及相对位置描述。绝对位置主要考虑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相对位置主要描述与周边其他地理事物的关系,包括与城市、铁路、主要地形区等的相对位置关系。答案 (1)黄土高原 渭河(2)B 平原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丰富,便于灌溉。(3)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地区;北临渭河,南邻秦岭;位于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陇海铁路上的铁路枢纽;陕西省省会。1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示意图。材料二 荷兰 70%的花卉生产采用温室栽培,花卉生产中的温度、湿度、光照、施肥、喷药等都实现了电脑自动控制,大部分生产企业应用了无土栽培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克隆20技术等。材料三 近年来,苏州软件园区的高技术产业,如光电产业、新医药产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快速兴起。苏州工业园区通过沪宁高速公路,到上海的行车时间不到 1 小时。(1)根据材料一,分析荷兰与江苏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差异。(2)依据材料二,分析现代农业技术在荷兰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用。(3)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分析高新技术产业通常布局在机场和高速公路附近的原因。解析 第(1)题,地理位置的比较可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分析。第(2)题,现代农业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市场,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等。第(3)题,从交通、科技、市场、产业基础等方面分析。答案 (1)荷兰位于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北海);江苏省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黄海);荷兰的纬度比江苏省高。(2)改善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3)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体积小、重量轻、附加值高,适宜航空运输和(高速)公路运输;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产品需要快速占领市场;产品依赖国际市场,因而需要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