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名山中学教师招聘2019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名山中学教师招聘2019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1: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著作是()。单项选择题A、中庸B、礼记C、论语D、学记 2: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判断题对错 3:文化发展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关系是()。单项选择题A、文化发展在前,教学内容变化在后B、同步进行C、二者没有直接的关系D、教学内容变化在前,文化发展在后 4:少年期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是()单项选择题A、形象思维B、经验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辩证思维 5:李老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
2、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单项选择题A、教学监控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教学认知能力D、教学反思能力 6: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单项选择题A、斯密斯B、泰勒C、科尔伯格D、皮亚杰 7: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单项选择题A、遗传因素B、社会环境C、教育活动D、自然环境 8: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最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动机水平是()单项选择题A、低水平B、高水平C、中等水平D、极高水平 9:程序教学的创始者是()。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普莱西C、加涅D、布鲁纳 10: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单项选择
3、题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 11: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多项选择题A、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B、讲授要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C、讲授要符合知识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D、教师要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12: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单项选择题A、专业知识B、教育学知识C、心理学知识D、相关学科知识 13: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三阶段是()多项选择题A、认同B、内化C、质疑D、顺从E、理解 14: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单项选择题A、系统性B、预见性C、结构性D、实效性 15: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单项选择题
4、A、备课B、上课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D、课外辅导 16: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主要包括()多项选择题A、教师义务B、教师良心C、教师公正D、教师荣誉 17:20世纪以后的教育呈现出的新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多项选择题A、全民化B、民主化C、教育技术的现代化D、多元化 18:某县要修水电站,县政府下发文件要求每个公职人员都要参加电站集资。某镇小学校领导按照文件要求,在领工资之前,从每位教职工的工资中分别扣除了文件规定上交的集资款。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校长办事积极果断,工作能力强B、侵犯了教职工的获取劳动报酬权C、违反了国家要求的不得对学校和教师乱摊派的规定D、侵犯了教职工的个人
5、财产自主权 19:下列不是讲授法的优点的是()单项选择题A、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B、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C、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较多的间接知识D、有助于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0:如果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那么他的年龄是()。单项选择题A、02岁B、27岁C、711岁D、1115岁 21:工具书的排检方法主要有字顺法、分类法、时序法、()和主题法。单项选择题A、音序法B、形序法C、号码法D、地序法 22: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是鉴别功能。()判断题对错 23: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 24: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论述教学的专
6、著是()。单项选择题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学记D、论语 25:个体在了解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后,试图尝试做出某种动作行为属于()。单项选择题A、操作熟练B、操作整合C、操作模仿D、操作定向 26: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杜威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D、赫尔巴特 27:教学口语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语音和吐字B、音量和响度C、语速D、语调和节奏E、词汇和语法 28: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有序材料进行的课堂教学称为()。单项选择题A、发现教学B、指导教学C、程序教学D、合作教学 29:运用谈话法和自学法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7、?()判断题对错 30: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判断题对错 31: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判断题对错 32: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单项选择题A、行为参照B、省力C、服从D、强迫 33:学业成绩考试主要是利用测验这一工具来进行的。()判断题对错 34:属于口语表达修饰要素的有()多项选择题A、语音B、语速C、声调D、节奏E、词汇 35:着眼于人的完整性,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追求教学目标的三维统一,即将知识与技能、()三者统一起来。多项选择题A、理性与感性B、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C、过程与方法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6:一个国家的人口()是确定该国教
8、育规模的基础因素。单项选择题A、数量B、增长率C、质量D、分布 37: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B、每一个班级都是一个集体C、班级具有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矫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D、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 3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单项选择题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 39:阿特金森的研究表明,力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判断题对错 40:()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单项选择题A、叙事研究法B、调查法C、观察法D、行动研究法
9、4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单项选择题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42:英国哲学家洛克强调教育的自然性。()判断题对错 43: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提出“学校即社会”的主张,试图调和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分歧,做到个人与社会两者兼顾。但是,他的努力不能说是成功的。单项选择题A、杜威B、卢梭C、马克思D、孔德 44: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多项选择题A、非投影视觉辅助B、投影视觉辅助C、听觉辅助D、视听辅助E、远程辅助 45:由于对某种具体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是()单项选择题A、想像的道德情感B、情境的道德情感C、直觉的道德情感D、理性的道
10、德情感 46: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课程是()。单项选择题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 47: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是()单项选择题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动作技能D、言语信息 48: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多项选择题A、受教育的权利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E、人身自由权 49:微格教学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单项选择题A、特罗特B、德瓦特爱伦C、莫利D、拉萨尔 50:在“对话一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单项选择题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容
11、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D、都是客体 51:周老师人职以来,积极参加市里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及培训活动,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这表明周老师具有()。(2014年下半年)单项选择题A、尊重学生的理念B、终身学习的意识C、教学管理的能力D、课程开发的能力 52:从()人手来培养创造性是促进创造性产生的一条有效途径。单项选择题A、个性B、好奇心C、独立性D、创新精神 5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老子。()判断题对错 54: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划分为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单项选择题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创造性
12、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 55: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单项选择题A、知识、智力、能力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_=(_)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知识、智力、情感 56:从课程的发展来看,制约学校课程制定的主要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社会、儿童、学校B、社会、儿童、知识C、儿童、知识、学校D、社会、学校、知识 57:中学教师的研究课题一般应来自于学术前沿中的问题。()判断题对错 58:看到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单项选择题A、色觉B、知觉C、感觉D、痛觉 59: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前提,因此备课在上课前就全部完成了。()判断题
13、对错 60:学校是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年轻一代进行培养和教育的场所。()判断题对错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答案错误 解析 这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包括百分制考试本身没有错,要说错的话,那就是在应试教育中使用者将其看作是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寸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 3:答案A 解析 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相对文化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文化发展在先,教育内容随后才发生变化。 4:答案C 解析 5:答案C 解析 教学认知能
14、力是以教学系统为认知对象,对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教学情境等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6:答案B 解析 泰勒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 7:答案C 解析 8:答案C 解析 9:答案B 解析 程序教学始创者是普莱西,但直到斯金纳发起新的程序教学运动而为人知。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A,B,C,D 解析 12:答案A 解析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 13:答案A,B,D 解析 14:答案B 解析 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以学生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A,B,C,D 解析 17:答案A,B,C,D 解析 18:答案A 解析
15、 该校长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 19:答案B 解析 讲授法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讲述、讲解、讲演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地方法,也成为课堂讲授法。讲授法的优点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较多的间接知识,有助于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讲授法的缺点: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地被动;不能使学生直接体验知识;讲授对记忆的影响较差,不利于学生记忆知识,对较长课时地课程尤其明显。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20:答案C 解析 具体运算阶段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认知发展四个阶段中的第三个,在前运算阶段之后,从大约7岁到11岁。 21:答案D 解析 工具书的排
16、检方法主要有字顺法、分类法、时序法、地序法和主题法。字顺法可分为形序法和音序法两类,号码法是形序法的一种变形。 22:答案错误 解析 23:答案B 解析 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的组织教学,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C 解析 定向阶段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而模仿阶段则试图尝试做出某种动作。 26:答案B 解析 巴班斯基是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 27:答案A,B,C,D,E 解析 28:答案B 解析 29:答案正确 解析 谈话法只适用于从已知到未知,而不适用于从不知到知,所以,不是所有教学活动都可以运用谈话法。运用谈话法和自学法的前提是学生必
17、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这观点是对的。(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30:答案正确 解析 31:答案正确 解析 32:答案A 解析 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即以他人行为为行为参照;二是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 33:答案正确 解析 根据学习生活经验可以判断,学业成绩考试主要是利用测验这一工具来进行的。注意这儿说的是“主要”,而不是“唯一”,所以是正确的。(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4:答案B,C,D 解析 35:答案C,D 解析 36:答案A 解析 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数量的多寡、质量的优劣、迁移和分布等都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人口的数量是确定一国
18、教育规模的基础因素。故选A。 37:答案B 解析 略 38:答案C 解析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39:答案错误 解析 避免失败者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40:答案D 解析 行动研究法的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它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 41:答案B 解析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教育思想。 42:答案错误 解析 夸美纽斯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十分强调教育的自然性。 43:答案A 解析 44:答案A,B,C
19、,D 解析 【解析】远程辅助不属于学校中的教学媒体。 45:答案C 解析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二是想像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像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因此。答案为C。 46:答案A 解析 47:答案A 解析 48:答案A,B,C,D,E 解析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儿童享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人身权除了一般保护外,还有对身心健康权、人权自由、人格尊重、隐私、名誉、荣誉等权利的特殊保护。 49:答案B 解析 50:答案C 解
20、析 此题主要考查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念是否发生了转变,是否真正认识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及其关系。 51:答案B 解析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能够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题目中,周老师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正是终身学习的体现。 52:答案A 解析 个性与创造性互为因果关系,因此可从个性人手来培养创造性。 53:答案错误 解析 54:答案D 解析 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划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直觉动作思维指依据实际行动来解
21、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具体形象思维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抽象逻辑思维是指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55:答案C 解析 “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6:答案C 解析 儿童、知识、学校是制约学校课程制定的主要因素。 57:答案错误 解析 58:答案B 解析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题干中人看见并认识玫瑰花就是人对玫瑰花整体的反映。 59:答案错误 解析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前提,但备课不仅包括上课前对课程讲授的准备,还包括上课时根据需要对课时计划的调整。(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60:答案正确 解析 学校是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年轻一代进行培养和教育的场所。因此,本题的观点是对的。 1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