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拿科一区出科考试试卷 年 月姓名 一、解词:(每题分,共分)、伤筋 :、拿法 : 3、运法:4、七节骨 : 5、三关:二、填空:(每空 0.5 分,共分)、推拿古称、。推拿这一名称首见于代。、推拿对伤筋的治疗原理有、。、古人对手法频率与补、泻关系也有记载,周于蕃曰:为补,为泻。、推拿散法,一般以及类手法为主,手法要求。、推拿直接放松肌肉的原理有三方面,即、。、半月板损伤的主要症状有:、。、踝关节扭伤在损伤的急性期,手法要,以 加重,恢复期手法宜,特别对血肿机代产生粘连,踝关节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应以,以恢复功能。、漏肩风口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和两方面。、颈椎增生而产生症状,有两种情况:一是,二
2、是。10、小儿推拿常用穴板门的位置在。三、判断:(正确的在题后打“”号,错误的打“”号,每小题分,共分)、一般说,最敏感的压痛点往往在筋膜,肌肉的起止点,两肌交界或相互交错的部位。、金代张从正把推拿列为汗法之一。、一般摩擦类手法起清法的作用。、握拳试验阳性提示腕管综合征。、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可以推接阳溪穴作为一重要治法。、指部腱鞘可出现弹响及“扳机状”现象。、受寒本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之一。、推拿治疗颈椎病手法须轻柔和缓,力量大的手法不可应用。、胃脘痛剧烈者,可先在背部脾俞、胃俞附近压痛点治疗,待疼痛缓解后,再辨其证而治之。、 小儿推拿穴位,有“点”状,“线”状,但一般无“面”状穴位。四、
3、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分,共分)、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是:、黄帝歧伯按摩十卷 、黄帝内经、小儿推拿表诀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保赤推拿法、最早应用按摩法催产的是:、孙思邈 、张景岳 、庞安时、葛洪 、张仲景、“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若”,方称为手法也,见于:、千金要方 、医宗金鉴、肘后备急方 、外台秘要、金匮要略、网球肘试验阳性提示:、肱骨内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肘关节脱位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腕管综合征、关于和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和法即和解之法 、和法手法频率稍快、和法手法平稳 、和法含有调和之意、和即缓和紧张、“膏摩”最早见于:、黄帝内
4、经 、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 、圣济总录 、肘后备急方、关于振法叙述不正确的是:、运用肌肉强力地静止性作用力 、操作时力量要集中于着力部位、振动的频率较高 、着力稍轻、有指振法和掌振法之分、对肝阳头痛治疗不正确的叙述是:、推桥弓自下而上 、用扫散法治头侧胆经循经部自前上向后下方操作、按、揉两侧太冲、行间 、擦两涌泉,以透热为度、推桥弓左右交替进行、脾胃虚弱型泄泻摩腹重点在:、天枢 、胃脘部 、神阙 、气海 、关元、可见鞍区麻痹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类型是:、向后突双侧型 、向后突中央型 、向后突单侧型、成熟型 、移行型、晨起症状重,稍活动则症减,但活动稍欠,尤其疲劳后,症状加重的疾病
5、是:、急性腰肌扭伤 、慢性腰肌劳损 、退行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骨错缝、一般不用于急性腰肌扭伤的方法是:、腰部后伸被动活动 、弹拔法 、腰部斜扳法、牵引腰部 、腰部擦法、不属于退行性脊柱点范畴的病变是:、颈椎骨质增生引起的颈椎病 、增生性脊椎炎、肥大性脊椎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椎骨性关节炎、一颈椎病患者,症状颈肩痛,上臂放射痛,手指麻木,肢冷,上肢无力,属:、神经根型 、脊髓型 、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 、混合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不正确的叙述是:、肱二头肌舒缩时,常触及轻微的磨擦感 、提物时疼痛明显、慢性劳损者,肩关节活动除上臂外举再向后作背伸时疼痛外,其它方向活动也多疼痛 、
6、抗阻力试验阳性 、内旋试验阳性、敲击法治疗腱鞘囊肿适用于:、一般囊肿 、囊肿大而坚硬者、质坚较小而扁平的囊肿 、囊肿小而柔软 、囊肿肿大而柔软者17、下列哪一组手法常用于胃下垂的腹部治疗:A、扌 衮 法、按法、揉法、摩法 B 、一指禅推法、摩法、振法、托法C、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摩法 D、捏法、揉法、摩法、托法E、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托法18、小儿推拿推法的正确叙述是:A、一般推法有直推法,横推法、旋推法 B、操作时需用介质C、推动的频率为 100120 次 /分钟 D 、推动方向与利泻关系不大E、用力以重为宜19、下列正确的叙述是:A、用推法自大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扳门推向横纹B、 推
7、下七节骨能温阳止泻C、肾经穴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D、 天河水用食、中二指面自肘推向腕,称清开河水E、 用拇指面自腕推向肘,称退六腑20、被动活动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作用是:A、松解粘连 B、舒筋活血C、益气养血 D、活血化瘀E、理气活血五、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中,每题 1 分,共 10 分)1、明代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出现的著作有:A、小儿推拿广意 B、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C、保赤推拿法 D、小儿推拿秘诀 E、小儿推拿直录2、推拿“动”的作用包括:A、胃肠蠕动 B、促进肢体组织的运动 C、促进气血的流动 D、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
8、E、津液的流通3、推拿手法的治疗作用取决于:A、手法作用的性质和量 B、散法、汗法C、作用部位的特异性 D、温法、补法E、清法和泻法4、下列哪些疾病可出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A、腰椎间盘突出症 B、梨状肌综合征C、慢性腰肌劳损 D、髂胫束紧张E、退生性脊柱炎5、下列哪几项可鉴别肩周炎与肩部扭挫伤:A、肩关节疼痛 B、明显外伤史C、年龄因素 D、局部压痛E、功能活动受限6、肩峰下滑囊炎的推拿作用治疗是:A、急性期宜滑利关节法、手法宜重 B、慢性期宜消瘀止痛、手法宜轻柔C、揉、擦患部 D、治疗后可热敷E、肩关节的被动运动7、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时治疗宜:A、新鲜损伤,肿痛明显者手法宜重 B、手法先点
9、按血海,阴陵泉等穴C、损伤部位上、下方施摩法、擦法 D、随着肿胀消退,手法可逐渐减轻E、治疗时伤肢伸直并外旋8、颈椎病可出现:A、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B、屈颈试验阳性C、压顶、叩顶试验阳性 D、踝阵挛E、直腿抬高试验阳性9、胃脘痛的基本治法中,胃脘部操作方法有:A、一指禅推法作用于胃脘部 B、摩法作用于胃脘部C、按、揉中脘、气海、天枢等穴 D、配合按、揉足三里E、轻弹拔压痛点10、下列特定穴中,具有疏风解表功效的有:A、推攒竹 B、推坎宫 C、推、揉太阳 D、推耳后高骨E、按揉百会六、问答:(共 26 分)1、试述一指禅推法的动作要领和操作要求(6 分)2、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治疗疗法。
10、(10 分)3、试述脾胃虚弱型婴儿腹泻的治则、处方、方义。(10 分)七、病案:(14 分)王 ,女,40 岁,干部。主诉:睡眠时间减少 1 周。患者平素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眠,心悸健忘,神疲乏力,饮食量少。1 周前因劳累诸症加重,现睡眠时间减少,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要求写出:(1)诊断及分型 (2)治则 (3)推拿基本治法答案(3)一、解词:、 伤筋:凡是人体各个关节、筋络、肌肉受外来暴力撞击、强力扭转,牵拉压迫或因不慎而跌扑闪挫、或体虚、劳累过度及持续活动,往久积劳等因素所引起的损伤,而无骨折、脱位或皮肉破损的均称为伤筋。、 拿法: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
11、指作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和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的推拿手法。、 运法:小儿推拿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至穴位上由此往 作弧形成环形推动。、 七节骨:小儿推拿特定穴,位于第四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 三关:小儿推拿特定穴,位于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二、填空:1、按摩、按跷、按扤。明代2、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祛瘀3、缓摩、急摩4、摆动、摩擦、轻快柔和5、加强局部循环,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在适当的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将紧张挛痉,消除疼痛。6、关节肿胀,关节复锁,肌肉萎缩、关节滑落感、压痛点。7、轻柔灵巧、出血、稍重、较重手法剥离粘连。8、疼痛,功能活动受限。9、增生物直接
12、压迫神经、血管、增生物间接压迫神经、血管10、手掌大鱼际平面三、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四、单项选择题1、A 2、C 3、B 4、B 5、 B 6、B 7、D 8、A 9、B 10、B11、C 12、D 13、D 14、A 15、C 16、B 17、B 18、B19、A 20、A五、多项选择题:1、BD 2、CD 3、AC 4、ABD 5、BC 6、CDE 7、 BCE 8、ACD9、ABCD 10、ABCD六、问答1、动作要领:用大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肘关节略低于手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
13、,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作屈伸活动。操作要求:腕部摆动时,尺侧要低于桡侧,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上,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手法频率每分钟 120160 次。2、解除腰臀部肌肉痉挛:以轻柔的扌 衮 、按等手法在腰臀部及下肢治疗。拉宽椎间隙、降低盘内压力:以手法或机械进行骨盆牵引。增加椎间盘外压力:双手有节奏地按压腰部,使腰部振动。再施以后伸板法。调节后关节,松解粘连。用腰部斜扳或旋转复位手法。再在仰卧位,施以直腿抬高法。促使受损伤的神经根恢复功能。治受损神经根及其分布用滚、按、点、揉、拿等法。3、治则: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方义:补脾经、补大肠健脾益气、固肠通便。推三关、摩腹、揉脐、捏脊温阳补中,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以温阳止泻。七、病案:诊断及分型:失眠;心脾两虚型治则:健脾安神,滋阴养血推拿基本治法:头面及颈肩部操作:用一指禅推法或揉法,从印堂开始向上至神庭、往返 5-6 次,再从印堂沿两眉弓至太阳穴往返 5-6 次,用一指禅推法沿眼眶周围治疗,往返 3-4 次,从印堂沿鼻两侧向下经迎香治颧骨至两耳前,往返 2-3 次。沿上述部位用双手抹法治疗。用扫散法在头两侧胆经循行部位治疗,从头顶开始用五指拿法,到枕骨下部转用三指拿法,配合按、拿两侧肩井。腹部操作:顺时针方向摩腹,同时配按、揉中脘、气海、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