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萨市主城区范围内街景改造工程工作情况汇报拉萨市副市长 阿布(2009 年 8 月)西藏民主改革 50 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拉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近年来,拉萨市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努力改善城市人文环境,拉萨正在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2009 年 3 月 27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观“西藏民主改革五十年大型展览”时对进一步加快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建设团结、民主、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
2、领导的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拉萨城市建设,将拉萨市主城区打造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根据自治区主要领导的批示,2009 年 4 月,拉2萨市决定实施主城区范围内街景改造工程。拉萨市主城区西起罗布林卡路、东至江苏东路、北起当热路、南至江苏路。拥有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等 3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和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以及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是拉萨市物质文化遗产最为集中的地区。随着主城区人口和商业活动的不断增多,加之主城区建筑物的逐年增加,致使主城区范围内街景比较凌乱,对拉萨作为优秀旅游城市的形象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为了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从 2005 年开始,拉萨市政府对主城区中
3、心地带的部分道路沿街建筑实施了街景改造试点工程。截止目前,共改造了宇拓路、朵森格路等 7 条市政道路的沿街建筑,改造长度 15.7 公里。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使拉萨市主城区中心的街景得到了有效改善,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为即将实施的拉萨市主城区范围内其它道路的街景改造工程积累了经验。一、街景改造范围及计划拉萨市主城区范围内街景改造工程将对拉萨主城区范围内 22 条道路的沿街建筑分三年进行街景改造,改造长度33.08 公里。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拉萨市主城区范围内主要道路的街景得到改善,从而基本上解决拉萨主城区范围内脏、3乱、差的现象,把拉萨主城区打造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的历史文
4、化街区。具体实施计划为:2009 年将对德吉南路、北京中路、娘热南路、林廓北路、林廓西路、罗布林卡路和林廓东路等 7 条道路沿街建筑进行街景改造,改造长度 11.786 公里。为了避开旅游旺季,工程计划于 9 月初开工,11 月中旬完工。2010 年,计划对民族路、天海路、巴尔库路、雪新村路、娘热中路、当热中路、罗布林卡北路等 7 条道路沿街建筑进行街景改造,改造长度 10.981 公里。工程前期所有工作于 2010 年 2 月底前完成,2010 年 3 月开工实施。2011 年计划对北京西路、罗布林卡南路、支路、德吉北路、当热西路等 8 条道路沿街建筑进行改造,改造长度10.313 公里。为
5、了充分调动街景改造工程涉及到的单位的积极性,拉萨市将在街景改造工程实施前,组织召开一次动员大会,届时将请自治区主要领导参加此次会议,指导我们的工作。二、前期工作开展情况为了做好该工程的设计工作,2009 年 5 月,拉萨市设计院组织相关设计人员赴成都、上海、杭州、海口等街景改造较为成功的城市进行了考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在借鉴4内地街景改造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依据新修编的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 ,拉萨市设计院于 2009 年 6 月完成了拉萨市主城区范围内 2009 年计划进行街景改造的 7条道路的初步方案设计,并于 2009 年 6 月 17 日邀请自治区建设厅、旅游局、建
6、筑勘察设计院、拉萨市建设局、规划局、发改委等部门的专家,对初步设计方案召开了专家评审会。2009 年 7 月 17 日,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了拉萨市主城区范围内 2009 年计划实施街景改造的 7 条道路的设计方案,会议原则通过拉萨市设计院的设计方案,并要求在现有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根据会议所提建议对设计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采用“专家咨询、群众参与、领导决策”的方式,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突出设计的特色和靓点,但杜绝设计方案千篇一律,根据市长办公会议精神,拉萨市设计院又对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2009 年 7 月 24 日,为了进一步做好该工程的方案设计工作,确保该
7、工程尽快实施,由自治区建设厅组织,邀请孟德利副主席及自治区相关部门的专家对拉萨市主城区范围内 2009年计划改造的 7 条道路的设计方案再次进行了论证,在充分肯定设计成果的同时,与会领导和专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拉萨市设计院依据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再次修改,形5成了目前的设计方案。三、街景改造的主要内容和做法(一)街景现状拉萨市主城区范围内人口密集,商业繁荣,是拉萨市主要旅游景点所在地。但由于历史积留问题及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使主城区范围内建筑风格各异,既有早期简陋单调的建筑形式,也有现代感很强的新型商业建筑,且相互间缺少呼应和联系,缺乏统一的设计,很多建筑完全没有藏式民族特色。加之时间久远,
8、维护不善,相当数量的建筑存在着外观残旧、结构老化、装修风格杂乱等问题,严重破坏了整个街区的文化氛围和协调性。目前现有建筑大致可以分为五类:(1)纯粹的现代建筑;(2)局部具有传统藏式装饰的建筑;(3)已经具有藏式传统风貌的建筑;(4)违章建筑;(5) 具有行业标准的建筑。(二)街景改造的依据依据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和拉萨市中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从街道与城市的区位关系、历史文化保护、城市重要旅游线路的保护和城市景观道路的打造等方面出发,实施本次街景改造工程。6(三)本次街景改造的主要做法藏式传统建筑,从建筑形式而言,包括了
9、宫殿建筑、寺庙建筑、庄园建筑、民居建筑四大类型,都包含了优秀的藏式传统建筑的内涵,表现出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文化融合的痕迹, 是艺术、人文和建筑技术的综合体现,藏式传统建筑形式也是在传承中继承、发展和创新。 藏式传统建筑技术和装饰中充分运用了平衡、对比、韵律、和谐、统一等构图规律和审美思想,在拉萨地区藏式传统建筑中墙体多采用石材,砌筑方式多为用块石砌斜墙、厚墙或块石与小石子相辅助;柱头多采用雀替、斗拱,上面加以雕刻彩绘;屋顶檐口多采用石材、刺草、黏土等材料,颜色有藏红、白色、黑色等;门饰有如意头、角云子、铜门环和松格门框等装饰;窗饰有藏式窗格、黑色窗套、传统窗楣等装饰;外装饰的艺术形式和手法有铜雕
10、、泥塑、石刻、木雕和绘画等;建筑色彩以白色为主,局部有藏红色、黄色、黑色、蓝色等。这些都是藏式传统建筑的主要精华部分。本次街景改造工程必须在保证现有建筑空间体系和主体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在建筑的外墙、檐口、窗户、门饰、柱头、门牌等方面,运用以上藏式传统建筑做法和装饰手法,改变部分建筑外墙材7料,增加传统藏式构件符号,结合现代材料做法加以继承。将从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角度出发,立足本土文化,兼收并蓄,以创造有藏式传统地域风格的建筑形式作为弘扬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结合以往的改造经验和国内已成功的街景改造做法,充分结合原有建筑的实际,体现街区特色、民族特色、科学设计、突出重点、逐步实施。具体
11、为:(1)对已经具有传统风貌的建筑,我们加以保护和翻新;(2)对局部具有传统藏式装饰的建筑,将对装饰的内容加以补充和完善,使其更具民族特色;(3)对纯粹的现代建筑,将全方位的进行重新设计,增加传统构件和装饰;(4)对具有行业标准的建筑和党政机关、公检法办公楼、学校等特定建筑,除保留基本的行业标志和颜色外,将结合现有建筑形式把现代和藏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设计;(5)对违章建筑物将予以拆除;(6)在沿街广告牌设置方面,广告牌可采用木雕、铜雕、石雕、镂空、直接悬挂等不同方式来进行设计,根据所销售的商品和经营内容加以区别对待,避免雷同,减少大型广告的设置。同时,本次街景改造将增设建筑夜景照明,在北京中
12、路-北京东路景观大道和选择的 4 个景观节点上(民族路的十字路口、林廓西路的十字路口、娘热南路的十字路口、林廓东8路的十字路口)构筑拉萨的特色城市夜景,与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夜景连成一线,打造具有高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城市夜景。(四)街景改造的主体原则上街景改造的主体为建筑物所属单位,负责改造工作的实施,并自行解决改造经费;拉萨市建设局将负责委托监理公司对改造工程实施全程监理,并负责改造设计的解释及完善和修改工作。四、需要自治区党委、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在街景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恳请自治区党委、政府能够协调解决。(一)街景改造涉及到的单位较多,对于涉及到的部队、中直单位、部分区直单位,希望自治区党委、政府能够予以协调。(二)随着阳光工程的逐步实施,所有单位商品房的收入全部上缴财政,街景改造涉及到的单位在改造过程中无经费来源。同时,部分困难企业、私人房屋由于缺少资金,也很难实施改造工程,因此,恳请自治区党委、政府能够帮助解决经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