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授课教师 龚进宏 NO. 12 授课题目 第 10 课 履行义务 承担责任 授课形式 讲议授课时间 2012 年 5 月 7-10 日 授课学时 2教学目的与 要 求认知:理解履行政治义务的意义,懂得作为公民应如何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怎样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及如何维护民族团结。情感态度观念:增强履行政治性义务的意识,增强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意识,增强公民的责任感、义务感的意识,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运用: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自觉承担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严格执行国家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基本内容一、公民的政治性义务;二、自觉参与政
2、治生活。重 点难 点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自觉参与政治生活;我国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主要教学媒 体教材,教参,教案,教学板书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宗教自由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参考百度及百度文库教研室审查意见课后分析通过系统的讲授、学生讨论和思考,使学生了解选举,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激情,逐步提高政治参与的本领。注:“NO. ”所填内容应与授课计划表(续页) 中课次一致。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一、组织教学提示上课,起立并相互问候,清点出席人数。二、复习知识三、导入新课我国的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但是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一次课我们学习我国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主要包括哪些?四、讲授内容第 10 课 履行义务 承担责任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的同时,必须自觉理性义务,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严格执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自觉承担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一、公民的政治性义务(一)体味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教材 P94 也情景导入,回答其两个问题?图“女兵方队”所反映的是公民在履行保家卫国的义务;图“学生上街进行法制宣传”所反映的是公民在遵纪守法的义务。公民履行上述义务的政治性意义是:有利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得到广泛充分体现;有利于提高
4、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有利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国家的长久治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3590公民享有民主权利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人民政府为人民广泛的政治权利与自由行使监督权的主要途径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形式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感受服务型政府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在享有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政治性义务。(二)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1、政治性义务的含义政治性义务是指公民依据法律、法规必须履行的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公民在享有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政治性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社会和国家对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2、我国公民的
5、政治性义务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性义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我国宪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这是我国宪法对公民要求的首要义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因此,每个中国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地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和睦,始终是人心所向,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把各民族的兴衰荣辱牢牢的维
6、系在一起。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的具体要求:维护国家主权不被侵犯、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维护国家政权的统一、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2)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我国宪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国家荣誉,包括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国家的名誉不受侮辱。国家利益,包括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和国家安全。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
7、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具体要求:严守国家秘密,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同一切损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教材 P95“走进生活”金晶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维护国家荣誉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每个公民应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当祖国需要时,要勇于承担责任。(3)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也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我国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
8、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公民履行兵役义务有服兵役、服预备役、参加民兵组织、高级中学和高等院校的学生实施军事训练等四种形式。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简图(三)公民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的意义1、有利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得到广泛充分体现在法律关系中,其主体所拥有的权利,一部分以他人履行义务而获得,一部分以自己履行义务而获得。公民自觉地履行义务,必然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2、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规范、引导和保障功能,主要是通过权利义务机制实现的。公民在法律框架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权 利选举权
9、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义 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公民权利义务观念,在法制轨道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同时,公民只有自觉履行义务,才能在具体实践中,增长参与政治生活的知识和能力。3、有利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公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有利于树立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4、有利于国家的长久治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兴我荣、国衰我耻” 。我们每个人公民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和民族兴亡
10、紧密连在一起,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才能维护国家稳定、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才能推动现代化建设和其他事业单位顺利进行。教材 P98“走进生活”通过此案,我们可以领悟到:一是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社会大力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二是我们每个青少年必须学法、懂法,才能守法、用法,才能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二、自觉参与政治生活(一)关注身边政治生活教材 P98“情景导入”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看法:首先,公民应有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应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其次,必须有序的参与政治,合理、合法地参与政治生活。我们身边的政治生活有:选举投票、两会召开、听证会、媒体监督、评议政府工作、公益活动等。小结:作为社会的一
11、员,应该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二)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1、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政治意愿,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决策、参与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2、有序的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既是公民的一种权利,也是公民的一种责任,公民应当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范围内,通过正常的渠道和途径表达政治愿望和要求,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有序的政治参与的特征:第一、公民有序参与是合法的、制度化的参与;第二、公民有序参与是理性化的参与;第三、公民有序参与是由层次的参与;第四、公民有序参与是
12、适度的参与。3、有序的政治参与的必要性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教材 P100“情景导入” ,回答其问题?图“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在投票” ,我们可以体会到民族平等原则和政策。图“宗教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 ,我们可以体会到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积极引导宗教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1、我国的民族政策(1)实行民族政策的意义能不能实现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发展,直接关系到我
13、们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的发展、边防的巩固。(2)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我国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公民应如何维护与增进民族团结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把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2、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的本质,宗教
14、产生的根源。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根源一是自然根源,二是社会根源。世界三大宗教目前在世界上流行最广,影响最深的主要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成为世界性宗教。佛教 起源于公元前 65 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现有佛教徒约 3.5 亿人,其经典是大藏经 。基督教起源于公元 1 世纪中叶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创始人是耶稣,经典是圣经 ,全世界基督徒约 10 亿人。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 7 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创始人为麦加人穆罕默德,经典是古兰经 。宗教问题上,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
15、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我国宪法还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1)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第一、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第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第三、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第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2)公民应如何对待宗教的信仰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包括: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
16、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是:要切实保证宗教信仰自由,保证正常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保护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3)中职生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弘扬科学精神无论是信仰宗教还是不信仰宗教,大家一律平等,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团结、和睦相处,共同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有害公民健康、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利益的活动。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课堂小结:本次课所讲授的重、难点是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自觉参与政治生活、我国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课堂知识小结如下:课后作业:1、了解我国宗教的概括。2、我国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是什么?3、课后复习本课的重点、难点,预习下次课的内容。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自觉参与政治生活体味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履行政治性义务的意义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关注身边政治生活我国的民族政策与宗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