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南市2016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南市2016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版】1: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设计教学法 2:根据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感性知识D、理性知识 3: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文化教育B、科技发展C、计划生育的实施状况D、基础教育的状况如何 4:采用掌握学习进行教学,学生的成绩没有差异。 () r判断题对错 5:下列名言与出处,对应正确
2、的是()。单项选择题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管子)B、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子)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D、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6: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零星的、无计划的、没有系统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判断题对错 7: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具体表现在()。 对教育目的的认识不同面向的教育对象不同 选学的教育内容不同教育评价的标准不同 运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单项选择题A、B、C、D、 8:对学生产生经常而有效影响的各种非正式学习要素是()。单项选择题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 9: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多项选择题A、 主观主义B、 客观主义C、 环境主义
3、D、 强化E、 发现学习 10: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 )。单项选择题A、尊重儿童的个性B、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体验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 11:在Word中,如果用户选中了大段文字,不小心按了空格键,则大段文字将被一个空格所代替,此时可用()。操作还原到原先的状态。单项选择题A、粘贴B、替换C、撤销D、恢复 12: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单项选择题A、效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B、循序渐进原则中的“序”包括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C、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选修课程,其
4、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D、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3: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多项选择题A、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B、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C、民族文化及传统道德D、经济发展水平E、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14:陈经理今天将乘飞机赶回公司参加上午10点的重要会议。秘书小张告诉王经理:如果陈经理乘坐的飞机航班被取消,那么他就不能按时到达会场。但事实上该航班正点运行,因此,小张得出结论:陈经理能按时到达会场。王经理回答小张:“你的前提没错,但推理有缺陷;我的结论是:陈经理最终将不能
5、按时到达会场。” 以下哪项对上述断定的评价最为恰当?()单项选择题A、王经理对小张的评论是正确的,王经理的结论也由此被强化B、虽然王经理的结论根据不足,但他对小张的评论是正确的C、王经理对小张的评论有缺陷,王经理的结论也由此被弱化D、王经理对小张的评论是正确的,但王经理的结论是错误的 1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旬叫对句B、绝句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唐朝诗人王昌龄,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的美称C、词是唐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6、有曲子、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别称D、散曲是曲的一种体式,在戏剧作品中,供状物叙事之用,是戏剧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16:()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单项选择题A、能力B、性格C、态度D、气质 17:目前我国小学开设语文、数学、社会、自然等课程,总共是()单项选择题A、八门课B、九门课C、十门课D、十一门课 18: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 )。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B、苛勒的顿悟说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D、杜威的分阶段说 19:下列那种技能不属于心智技能()单项选择题A、书写技能B、阅读技能C、写作技能D、心算技能 20:记忆过程包括()。单项选择
7、题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1: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这是()。单项选择题A、系统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量力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2:小明急需查一本书中的内容,按最佳方案,他第一个应选择的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到因特网上查找能否下载此书中的内容B、找同学咨询,到指定书店购买C、找书店营业员咨询并购买D、到书店的电脑查询系统上查找并购买 23: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低到高依次排成一定的层次,其基本需要有()单项选择题A、三种B、四种C、五种D、六种 24:“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的
8、教学技术。单项选择题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25:课程设计的第一个层次是()。单项选择题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课程文件D、课程标准 26: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单项选择题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 27:夸美纽斯教学论的基础是()。单项选择题A、心理学统觉论B、伦理学C、整体认识论D、个体认识论 28:以下关于教学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题A、两者没有关系B、两者既有关系又有区别C、两暑完全等同D、教学评价以测量、测验的客观描述为基础E
9、、测量和测验的结果通过教学评价来判断 29:教学信息转换就是把课本卜的书面表达形式转换为口语、体态、板书等表达形式。()判断题对错 30: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形成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这是()单项选择题A、学习动机B、学习需要C、学习态度D、学习方法 31: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有()。多项选择题A、观察法B、谈话法C、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D、调查访问 32:直观教具可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类。()判断题对错 33:若“并非所有的鸟都是卵生动物”这一判断为真,则下列为真判断的是()。单项选择题A、有的鸟是卵生动物B、有的鸟不
10、是卵生动物C、并非有的鸟不是卵生动物D、并非有的鸟是卵生动物 34:关键期的提出体现了心理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差异性 35:“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单项选择题A、华生B、霍尔C、高尔登D、洛克 36: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单项选择题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上层建筑 37:“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对人的重要影响。单项选择题A、教育B、环境C、遗传D、家庭教育 38: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包括()。多项选择题A、自我中心阶段B、相对功利阶段C、权威阶段D、可逆性阶段E、公正阶段 39: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是因为应试教
11、育的性质是()。单项选择题A、选拔性、淘汰性B、目标性、水平性C、参照性、差异性D、常模性、个别性 40:教学评价一般来说包括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判断题对错 41: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单项选择题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 42:有些教师经不起金钱物欲的诱惑,把教书作为向学生索取钱物的条件,以职谋私,这违背了( )的要求。单项选择题A、关爱学生B、教书育人C、爱岗敬业D、为人师表 43:我国教师法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单项选择题A、事务员B、工作人员C、公务员D、专业人员 44: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
12、次,张榜公布,或让学生分发试卷,此行为侵犯了学生的()。单项选择题A、隐私权B、名誉权C、受教育权D、人身自由权 45:眼镜:镜片单项选择题A、饮水机:桶装水B、汽车:轮胎C、墙体:开关D、公园:园丁 46: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单项选择题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 47:教学中“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 48: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最首要的环节是()。单项选择题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 49:导致儿童言行不一致的原因有()。多项选择题A、虚荣心强B、不
13、加选择地盲目模仿C、只会说,不会做,缺乏行为技能D、缺乏主动调控自己言行的意识 50:下列属于“判断”这一思维形式的语句是()。单项选择题A、你是新来的吗B、年轻人应当表现得更积极C、啊!我们又赢了一场球D、这事不可能是小王干的 51: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教材为学习提供了基本材料,也是最佳的典型设计方案。()判断题对错 52:下列活动中,属于心智技能活动的是()单项选择题A、下棋B、体操C、书法D、游泳 53:小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具有从自律到他律的特点。 ( )判断题对错 54: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多项选择题A、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B、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灵魂C、 衡量教师个人
14、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D、 不同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相区别的根本标志E、 贯穿职业道德的一根红线 55:对“卢沟桥事变”等历史事件的学习属于()。单项选择题A、规则学习B、概念学习C、符号学习D、命题学习 56:一般说负迁移是暂时性的,经过练习可以消除。()判断题对错 57:使用最广泛的课堂观察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目视法B、扫视法C、巡视法D、提问法 58: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包括()。多项选择题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相对功利水平E、普通伦理取向水平 59:启发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判断题对错 60:王军外出时总是怀疑自己家里的门没上锁,常常
15、要反复检查,这种心理现象属于()。单项选择题A、抑郁症B、恐惧症C、强迫症D、焦虑症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班级授课制具有其他教学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是目前我国学校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2:答案A,B 解析 由于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3:答案D 解析 基础教育是奠定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4:答案错误 解析 采用掌握学习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仍有差异,不过这种差异表现在他们学习所花的时间上。 5:答案D 解析 AB两项出自论语;C项出自周易。故选D。 6:答案正确 解析 7
16、: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二者区别具体表现在:(1)从教育目的上看:应试教育只追求学生成绩的提高以应付眼前的升学;素质教育则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的社会。(2)从教育对象上看: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面向全体,重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3)从教育内容上看:应试教育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轻“德”、缺“体”、少“美”、砍“劳”,是一种不完全的畸形教育;素质教育则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 8:答案D 解析 9:答案B,C,D 解析 行为主义基本主张有客观主义、环
17、境主义和强化。 10:答案D 解析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通过对比主要强调了最后一句“我做了就理解了”,说明儿童只有经过动手操作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11:答案C 解析 撤销可以取消用户误操作,恢复原来的内容。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A,B,C,E 解析 14: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根据“如果陈经理乘坐的飞机航班被取消,那么他就不能按时到达会场”,和“事实上该航班正点运行”,既不能推出“陈经理能按时到达会场”,也不能推出“陈经理不能按时到达会场”。因此,小张和王经理两人的结论都根据不足,相应的推理都不成立。B项恰当地评价了这一点。 15: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18、 【名师点睛】散曲作为曲的一种体式,是不进入戏剧的散篇作品,供清唱吟咏之用,以抒情为主,也称清曲。 16:答案C 解析 态度是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C 解析 略 19:答案A 解析 20:答案D 解析 再认或回忆是属于一个过程,是两种表现形式,所以选择答案D。 21:答案B 解析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故正确答案为B。 22:答案A
19、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到因特网上查找能否下载此书中的内容是最快捷、方便的方法。 23:答案C 解析 24:答案B 解析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A 解析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指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消除阶级偏见,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故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劳动起源论。 27:答案D 解析 夸美纽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创立了他的教学论。 28:答案B,D,E 解析 教学评价和测验测量既相区别、
20、又相联系。测量、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教学评价的主观判断必须以客观描述为基础,测量和测验的结果必须通过教学评价来判断。 29:答案正确 解析 30:答案A 解析 定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形成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1:答案A,B,C,D 解析 ABCD四项均为班主任了解学生采用的一般方法。 32:答案正确 解析 33:答案B 解析 “并非所有的鸟都是”的意思是“有的鸟不是”。所以选B项。 34:答案B 解析 35:答案C 解析 “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高尔登
21、,他的典型论调是:“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正如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 36:答案C 解析 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7:答案B 解析 孟母三迁主要体现了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说明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38:答案A,C,D,E 解析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包括自我中心阶段 权威阶段 可逆性阶段 公正阶段(本解析由233网校学员提供) 39:答案A
22、解析 40: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1:答案D 解析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42:答案D 解析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故选D。 43:答案D 解析 44: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教师未经学生同意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张榜公布,此行为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45:答案B 解析 镜片是眼镜的一部分;轮胎是汽车的一部分。桶装水不能算是饮水机的一部分,排除A项。故答案选B。 46:答案D 解析 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47:答案A 解析 48:答案A 解析 49:答案B,C,D 解析
23、一般来讲,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以上选项均为导致言行不一致的原因。 50: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构成。故正确答案是D。 51:答案错误 解析 52:答案A 解析 A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下棋属于心智技能活动,体操、书法、游泳属于动作技能。 53:答案错误 解析 小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具有从他律到自律的特点。(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4:答案C,D 解析 55:答案C 解析 符号学习包括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即学习一组符号(语言或非语言)所表示的某一具体事实。例如,历史课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地理课中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均属于事实性知识的学习。 56:答案正确 解析 略。 57:答案A 解析 58:答案A,B,C 解析 略。 59:答案错误 解析 60:答案C 解析 【更多资料请加入会员学习。】如何加入会员?一、用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 。二、领取100元现金代金券三、购买年度VIP会员四、购买成功后,就可以开始一年的学习了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