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在工作时间突发疾病死亡能否认定工伤.doc

上传人:liyang3100 文档编号:1542619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工作时间突发疾病死亡能否认定工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工作时间突发疾病死亡能否认定工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工作时间突发疾病死亡能否认定工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工作时间突发疾病死亡能否认定工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工作时间突发疾病死亡能否认定工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在工作时间突发疾病死亡能否认定工伤裁判要旨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 48 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视同工伤。案情东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王桂彩的申请,于 2006 年 12 月 31 日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书,认定:孙家岭(系王桂彩的丈夫)与山东金宇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之间劳动关系明确。2006 年 8 月 23 日 7 时 10 分,孙家岭在工作过程中突发疾病。2006 年 8 月 23 日 8 点 30分,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脑出血破入脑室、脑疝、动静脉畸形,当日给予手术治疗。其家属王桂彩于 2006 年 8 月 25 日放弃治疗,凌晨 1 时孙家岭死亡。东营市劳动和

2、社会保障局认为孙家岭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医疗机构初次诊断时间为 2006 年 8 月 23 日 8时 30 分,死亡时间为 2006 年 8 月 25 日凌晨 1 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 48 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视同工伤。于是认定孙家岭的死亡应视同工伤。山东金宇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不服东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决定,向东营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孙家岭于 2006 年 8 月 23 日上午 7 时 10 分在公司工地突发疾病,被及时送往医院后诊断为脑溢血并立即手术,手术记录中明确记载术后患者病情稳定并安返病房,医

3、院按医疗方案继续进行治疗,并反复向家属交待病情,但家属却向医院递交了拒绝治疗申请书,拔除患者治疗设施,强行出院,致使患者于 25 日上午 10 时死亡。“拒绝治疗”致患者死亡,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抢救无效死亡”有本质的区别,且已超出了法定的 48 小时的期限,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王桂彩述称,孙家岭于 2006 年春季到山东金宇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处打工,2006 年 8 月 23日 7 时 10 分,在工作过程中突然晕倒被送往医院,诊断为脑出血破入脑室和脑疝,于 2006年 8 月 24 日凌晨 1 时脑死亡,仅凭呼吸机维持,2006 年 8 月 25 日凌晨 1 时,经抢救无效死亡。孙家岭的死

4、亡符合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山东金宇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裁判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人民法院认为,综合本案的有效证据,能够认定孙家岭是在工作过程中突发疾病,经医院抢救无效,在 48 小时内死亡的事实。孙家岭的家属向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递交的拒绝治疗或者检查申请书,经审查,该申请书是医院事先拟定好的格式,不能体现患者的真实病情,在患者只能靠呼吸机维持呼吸、升压药维持血压的情况下,其亲属感到生命无望时主动放弃治疗,对此,法律上并未禁止,并且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内容也明确认定患者是经抢救无效死亡。因此,用人单位认为孙家岭的死亡是基于第三人王桂彩主动放弃治疗的原因导致

5、的主张,没有事实根据。东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作出的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规正确,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之规定,判决:维持东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一审宣判后,山东金宇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不服,以一审法院认定事实的证据不足为由,向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请求撤销原审判决,撤销该工伤认定决定书。被上诉人东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原审第三人王桂彩同意一审判决。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东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交的证据,能够认定孙家岭的死亡情形符合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在孙家岭缺乏自主呼吸、靠升压

6、药维持血压、救治无望的情况下,其亲属放弃治疗,确属无奈之举,并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综上,东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规正确,应予维持。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上诉主张不予支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之规定,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评析一、对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的理解(一)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体现了立法者对劳动者的保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 48 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视同工伤。在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的近 5 年

7、的时间里,该条款规定在实践中暴露问题较多。大家的质疑声集中体现在对“48 小时”的规定的理解上。如果 48 小时没有死,第 49 小时死亡了,能否认定工伤?有的甚至说是如果第 48 小时零1 分死亡,难道就不认了?笔者认为,该条款的设定实际体现了立法者对劳动者群体的保护精神。对劳动者而言,“病”和“伤”的保护一般是属于不同的法律规范和政策调整范畴的,工伤保险条例保护的是因工作中遭受事故而发生伤害的情形,而疾病应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保护的范围。立法者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中将“突发疾病”纳入工伤保护的范畴,虽然限定了一些条件,但这样的立法即使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立法相比,也是有所突破和超

8、前的。“48 小时”是立法者为了避免将突发疾病无限制地扩大到工伤保险的范围而作出的限制性规定,“48 小时”可能不具备太多的科学依据,但对于异常复杂的疾病来讲,总得设定个时间予以限制。法律往往无法做到绝对的公平,只能是相对公平。(二)“视同”条款应严格执行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是可以“认定工伤”的情形,而第十五条规定的是可以“视同工伤”的情形。对劳动者而言,不管是“认定工伤”还是“视同工伤”,对其最终享受的工伤待遇是没有任何影响的。立法者之所以使用了不同的用词,应该讲,更多地是来约束执法者和司法者的。所谓视同工伤,也就是说,这类情形本不应属于工伤的保护范畴,但考虑到其与工作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9、,从而作为工伤对待。那么也就意味着立法者在对这种情形作出立法时,其立法的天平已经有所倾斜,作为执法者在适用这些条款的时候,就应当严格依据法条的规定。(三)死亡时间的认定应以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为准关于“突发疾病”及“48 小时”的起算时间问题,劳动保障部 2004 年第 256 号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作了明确规定,即“突发疾病”是指各类疾病;“48 小时”的起算时间,以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疾病起算时间。如果鉴定机构对死亡时间的认定与医疗机构的不一致,笔者认为应以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为准。作为医疗机构,亲临了对患者的救治过程,其对患者死亡的宣布,一般是在死者亲属等均在场的

10、情况下,通过医疗器械的显示作出宣告,相对更为客观。而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首先时间要滞后,鉴定手段是通过做病理分析,且可能存在一些人为干预的因素。所以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相对医疗机构的证明并没有明显优势。二、对家属放弃治疗的行为应严格审查劳动部门和法院应如何审查家属做出的放弃治疗行为?笔者认为,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形下,应当首先符合社会整体的道德观念。应当说,积极救治的行为是更符合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基于这样一种标准,行政机关在对这一事实进行审查时,应当依法取得以下证据:1.医院病历。医院病历无疑是认定事实的最关键的证据。病人是否到了无法救治的程度,医疗机构制作的病历中会有比较翔实的记载。2.对

11、治疗医生的调查笔录。调查的内容应当是病人当时的病情及家属放弃治疗的过程。3.就病人与家属之间关系做的一些调查,主要用来排除家属放弃治疗可能与双方关系恶劣有关。实践中,劳动部门一般都能调取到医院的病历及有关诊断证明,但极少会对治疗医生及病人与家属关系状况做调查,认为做这些调查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亦没有必要。笔者认为,这两份证据对于裁判者全面了解案情,增加内心确信都是不可或缺的。本案在劳动部门作出了认定工伤的决定,一审法院判决维持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况下,在二审审理期间,审判法官从严审查,根据调查的情况,能够证实在医院告知孙家岭家属孙家岭已没有继续存活的可能的情况下,其家属才放弃抢救,家属与孙家岭间关系正常。由此能够认定,家属的放弃治疗确属无奈之举。二审遂作出维持判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