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2.2 完全平方公式.doc

上传人:路遥知马力2001 文档编号:1539214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2.2 完全平方公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2.2 完全平方公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2.2 完全平方公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2.2 完全平方公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2.2 完全平方公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4.2.2 完全平方公式第 1 课时 完全平方公式【教学目标】1.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基本特征,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2.会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3.经历完全平方公式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4.通过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体会公式中字母的含义,渗透整体、数形结合、类比的数学思想.【重点难点】重点:1.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结构特点,几何解释;2.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难点: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及整体思想的渗透.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设计问题,导入新课问题 1:教师开门见山: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和平方差公式,请同学们计算:(1)(2x1)(x3); (2)(m2n

2、)(m3n);(3)(3a2b)(3a2b); (4)(2x3y)(2x3y).并回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和平方差公式.问题 2:请同学们计算:(1)(p1) 2(p1)(p1)_;(2)(xy) 2_;(3)(p1) 2_;(4)(xy) 2_.学生通过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进行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发现计算中的问题给予个别指导.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一样,都是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特殊形式,因此通过设置复习,计算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为公式的发现、证明奠定基础.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问题 1:通过计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请类比上节课平方差公式

3、的学习过程,试着用语言叙述或式子表达出来.学生交流,讨论.文字叙述: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 2 倍.符号叙述:(ab) 2a 22abb 2;(ab)2a 22abb 2.问题 2:怎么验证这一规律?1.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来验证;2.如学生想不到通过面积法,教师提示上一节课平方差公式的面积验证过程,提示如何验证(ab)2a 22abb 2?先看图 1,可以看出大正方形的边长是 ab,还可以看出大正方形是由两个小正方形和两个矩形组成,所以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这四个图形的面积之和.阴影部分的正方形边长是 a,所以它的面积是 a2.另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 b,所

4、以它的面积是 b2.另外两个矩形的长都是 a,宽都是 b,所以每个矩形的面积都是ab;大正方形的边长是 ab,其面积是(ab) 2.于是就可以得出:(ab) 2a 22abb 2.3.学生尝试验证(ab) 2a 22abb 2,分组交流,各组展示:如图 2 中,大正方形的边长是 a,它的面积是a2;矩形 DCGE 与矩形 BCHF 是全等图形,长都是 a,宽都是 b,所以它们的面积都是 ab;正方形 HCGM 的边长是 b,其面积就是 b2;正方形 AFME 的边长是(ab),所以它的面积是(ab) 2.从图中可以看出正方形 AEMF的面积等于正方形 ABCD 的面积减去两个矩形 DCGE 和

5、BCHF 的面积再加上正方形 HCGM 的面积,也就是(ab) 2a 22abb 2.教师小结:这两个公式叫做完全平方公式,从刚才的推理可以看出,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于是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完全平方公式也是多项式乘法运算中一个重要的公式,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接触过平方差公式推导的思路和方法,所以在此引导他们再次自主推导即可.在完全平方公式的验证过程中,通过对类比平方差公式的面积验证,抓住机遇,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类比的思想,渗透“特例归纳猜想验证用数学符号表示”的一般过程.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1)(3m2n) 2;2.运用完全平方

6、公式计算:(1)1012;(2)98 2.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第一步先选择公式;第二步准确代入公式,确定好公式中的 a,b;第三步化简.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数的简便运算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完全平方公式,体会符号运算对解决问题的作用,教学时可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此问题,让学生通过应用举例,达成本节课的基本学习目标.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困惑?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教材第 112 页 第 2,4 题【板书设计】完全平方公式(ab) 2a 22abb 2(ab) 2a 22abb 2【教学反思】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从归纳猜想、随堂

7、练习到公式验证、巩固提高,都渗透着从学生自主探索,再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学习,都突出了学生是探索性学习活动的主体这一理念.此外,还充分挖掘本课时教材中的隐含的各种数学思想,在教学中渗透如数形结合思想、换元思想、化归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 课时 添括号法则【教学目标】1.利用添括号法则灵活应用乘法公式进行运算.2.利用去括号法则得到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3.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精神.【重点难点】重点:利用添括号法则灵活应用乘法公式进行运算.难点:根据式子特点灵活添加括号,使其符合乘法公式特点

8、.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计算:(1)(2x1)(2x1);(2)(2a3b)(3b2a);(3)(2x3y) 2;(4)(4ab) 2.2.结合上题回答:(1)具备什么特点的式子可以应用平方差公式或完全平方公式?(2)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中字母代表什么?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是什么?4.计算:(1)(2xy1) 2;(2)(3a2b4c)(3a2b4c).师生活动:1 题学生独立计算,订正答案,结合第1 题回答第 2 题;回答第 3 题后,独立计算.乘法公式是特殊化的多项式乘法,而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广可以简化运算,第 4 题的运算过程与结果

9、学生会有模糊的感知,从而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二、师生互动,运用新知问题 1:计算:(1)(2xy)1 2;(2)(3a2b)4c(3a2b)4c.通过计算,说说你的发现.学生计算,结合刚才第 4 题,对比分析,小组内交流、归纳、发言.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中字母可以代表一个数,一个字母,一个单项式,也可以是一个多项式;对于某些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只要符合一定要求,就可以运用乘法公式进行运算.追问:观察(1)(2xy1) 2、(2)(3a2b4c)(3a2b4c)与(1)(2xy)1 2、(2)(3a2b)4c(3a2b)4c有了什么变化?归纳:后两式子添加了括号.问题 2:同学们完成下列运算并

10、回忆去括号法则.(1)4(52); (2)4(52); (3)a(bc);(4)a(bc).去括号法则: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是正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每一项都不改变符号;如果括号前是添括号的学习结合去括号进行,加强对比,学生容易认可负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也就是说,遇“加”不变,遇“减”都变.问题 3:你能总结出添括号法则吗?(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总结)学生:添括号其实就是把去括号反过来,所以添括号法则是: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也是:遇“加”不变,遇“减”都变.巩固:请同学们利用添括号法则完成

11、下列练习.在等号右边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项:(1)abca( ); (2)abca( );(3)abca( ); (4)abca( ).学生尝试或独立完成,然后与同伴交流解题心得.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同学.总结:添括号法则是去括号法则反过来得到的,无论是添括号,还是去括号,运算前后代数式的值都保持不变,所以我们可以用去括号法则验证所添括号后的代数式是否正确.和接受,并且互相印证,互相检验,可减少应用中的失误.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公式计算:(1)(x2y3)(x2y3);(2)(abc) 2;(3)(x3) 2x 2;(4)(x5) 2(x2)(x3).

12、(让学生充分讨论,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运算,从而达到灵活应用公式的目的)此处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可设计大量的例子让学生做转化练习,并让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这样设计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公式的理解,也会开阔学生的视野.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和体会?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教材第 114 页 第 3,4 题巩固本节所学知识,并通过作业进一步理解和消化相关内容【板书设计】添括号法则添括号法则:遇“加”不变,遇“减”都变.【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之后进行的,本课时中的内容不多,但对知识的要求较高,难点也较多,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所以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要求就更高.因此在设计活动时,紧紧围绕着乘法公式的形式展开,并根据活动情况不断地变换问题,以问题为核心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