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关于绩效考核兑现测算过程的算法体现及相应操作规程摘要:本文运用数学工具,对 2011 年度的我县绩效考核办法(试行) 中的” 结果应用”部分的绩效考核兑现过程进行了剖析,结合实际工作,详细论述了初分配、再分配绩效奖兑现、补发预发绩效奖等过程的算法,并给出 vfpre脚本程序和测算绩效时相应的操作规程。本文另讨论了绩效奖每分值的问题、对某月区间预发绩效奖多退少补问题。在应用本操作规程和相关程序后,克服了之前在测算绩效奖工作中操作繁复、劳动强度高、易出错等缺点,实现了在绩效考核结果的兑现过程中操作简便、快速以及测算结果精确的目的,从而有力地支持了公司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管理。第一篇 算法体现根据绩
2、效考核办法(试行)第七章结果应用规定予以用数据语言进行表达,以下“”内的文字系该文件中规定的内容:第二十一条 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奖挂钩。根据业务性质,绩效工资实行划块兑现,共划分 为烟叶、专卖、 销售、综合四 块。各块得分为考核办抽查考核的平均分。绩效奖分配总额= 市局预发绩效奖总额-其它奖惩各 块 绩 效 奖 基 数 =绩 效 奖 分 配 总 额 之转换为数学语言的形式为:假令绩效奖分配总额为 T=T0+T1+T2+.+Tn块 i 绩效奖基数= T 0iJ块2(一)各块绩效奖分配1. 各块绩效奖初分配:得分高于 1000 分时,按满分兑现;各块得分低于 1000 分时,按比例扣发绩效奖,即:
3、 高于 1000 分块的绩效奖=本块绩效奖基数低于 1000 分块的绩效奖=本块绩效奖基数 10之 转换为数学语言的形式为:令:块 i 初分配=块 i 绩效奖基数*块 i 初分系数-公式 1其中:f=块 i 初分系数= if(块 i 考核得分=1000,1, 块 i 考核得分/1000)2.各块绩效奖再分配:对各块扣发的绩效奖、市局(公司)实际兑现绩效奖与预发绩效奖的差额部分,按以下标准进行再分配:各块绩效奖再分配额=(各块扣发绩效奖(之和)+ 市局兑现绩效奖差额)( )之之 转换为数学语言的形式为:则:块 i 扣发绩效奖= 块 i 绩效奖基数*(1-f)设各块扣发绩效奖之和、市局多次兑现绩效
4、奖差额等再分配额分别为T1,T2,Tn即再分配额总额=T1+T2+Tn令“J 块 i“代表块 i 的员工绩效系数之和, “F 块 i”代表块 i 的分数,则块 i 再分配总额=(T1+T2+Tn)* =(T1+T2+Tn)*块 i 再分块 数 块块 块块1*iiJi系数-公式 2则所有块再分配总额= =(T1+T2+Tn)*1 块 数 再 分 配 总 额块1i33. 各块绩效奖分配额=初分配额+ 再分配 额 转换为数学语言的形式为:块 i 绩效奖分配额=块 i 初分配额+块 i 再分配额=(据公式 1、2 得)= 块 i 绩效奖基数*块 i 初分系数+(T1+T2+Tn)*块 i再分系数-公式
5、 3(二)块内部门绩效奖分配:部门绩效奖= 本块分配额( )之之 转换为数学语言的形式为:在块 i 中:部门 a 绩效奖分配额=块 i 绩效奖分配额=块 i 绩效奖分配额 部门 a 分配系数该 块 部 门 数 该 块 中 部 门该 块 中 部 门 该 块 中 部 门该 块 中 部 门1*a aFJ-公式 4(三)部门内员工绩效奖分配员工绩效奖=本部门 分配额 ( )之之 转换为数学语言的形式为:在部门 a 中:员工 b 的绩效奖 =部门 a 绩效奖分配额 该 部 门 中 员 工 数 该 部 门 中 员 工该 部 门 中 员 工 该 部 门 中 员 工该 部 门 中 员 工1*b bFbJ=部门
6、 a 绩效奖分配额员工 b 分配系数 -公式 54依据公式(5) (4) (3):则块 i 部门 a 中的员工 b 的绩效奖=块 i 绩效奖分配额部门 a 分配系数员工 b 分配系数=(块 i 绩效奖基数*块 i 初分系数+(T1+T2+Tn)*块 i 再分系数 i) 部门 a 分配系数员工 b 分配系数则分解后即为:员工 b 初分配=块 i 绩效奖基数*块 i 初分系数(员工 b 所在)部门 a 分配系数员工 b 分配系数 .公式 6员工 b 对于各块扣发绩效奖 T1 的再分配=T1*(员工 b 所在)块 i 再分系数(员工 b 所在)部门 a 分配系数员工 b 分配系数.公式 7员工 b
7、对于市公司兑现奖 Tn 的再分配=Tn*(员工 b 所在)块 i 再分系数i(员工 b 所在)部门 a 分配系数员工 b 分配系数.公式 8由于 Tn= 所 有 员 工 数 的 分 配对 于员 工1bTn= 所 有 员 工 数 分 配 系 数员 工所 在 部 门 分 配 系 数员 工所 在 块 的 分 配 系 数员 工1 *Tnb bb=Tn*所 有 员 工 数 分 配 系 数员 工所 在 部 门 分 配 系 数员 工所 在 块 的 分 配 系 数员 工故:1= 所 有 员 工 数 分 配 系 数员 工所 在 部 门 分 配 系 数员 工所 在 块 的 分 配 系 数员 工1 *b bb(四)
8、关于应考核人员却实际未填写考核分数人员的平均分数的测算。本问题属于在实际工作中的发现的问题,某些部门因种种情况对部门负责人、某个特殊员工不予考核,而分配时应按该部门考核分配,即应赋予其一个考核分数 X,使其分配数值等于当该部门各人员只按绩效系数(即忽略考核分数)时的情况进行分配的数值。即: =该 部 门 中 员 工 数 该 部 门 中 员 工该 部 门 中 员 工该 部 门 中 员 工1*b bFbJ 该 部 门 中 员 工 数该 部 门 中 员 工该 部 门 中 员 工1bbJX5=XJbFJXb *1员 工员 工员 工 之 外该 部 门 中 员 工 数 除 员 工 XJbXb员 工员 工
9、之 外该 部 门 中 员 工 数 除 员 工 1则 X= 之 外该 部 门 中 员 工 除 员 工之 外该 部 门 中 员 工 除 员 工 员 工 员 工员 工 XbJ1第二篇 程序应用根据以上数学模型,结合实际绩效奖测算的过程,分别制定四套程序,分别为每月份预发绩效奖的计算、根据各月份考核结果对已预发绩效奖进行初分配和各块扣发绩效奖的再分配(依据公式 6、7 ) 、市公司兑现考核奖的再分配(依据公式 8) 、对预发绩效奖的多退少补兑现。各 vfpre 脚本程序如下:1、每月预发绩效奖的测算 Jj2011.prg:(以 2011 年 8 月份的预发绩效奖测算为例)*s091015a 系薪酬套改
10、以后大学毕业或复退军人的绩效系数(据临烟人200941 号)*数据表 jj*:姓名、部门、职务、人员类别、备注、机器登记号、扣预发绩效、预发绩效奖、绩效基数、绩效系数、考勤系数、处分系数、政策系数*枚举开始(1101,1108),(1012,1107)*根据上月的考勤表、处分记录处理上个月预发绩效奖时的考勤系数和处分系数,得到上个月应扣发的预发绩效,并在本月工资发放预发绩效奖时予以扣出,以便体现制度管理的及时性。数据表名称=gzbf2000jj1012计算范围=数据表与计算范围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若有重复的记录只处理第一个=否计算公式=考勤系数 =iif(IN(年月=“201012“),
11、(年月=“201012“).绩效奖 ,1),处分系数 =iif(IN(年月=“201012“),(年月=“201012“).绩效奖 ,1),扣预发绩效 =预发绩效奖- 绩效基数*绩效系数*考勤系数*处分系数*政策系数6数据表与计算公式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生成文件=表字段计算*清空数据表(“D:GZBF2000jj1101.DBF“)*部门使用当前月份借调后部门的人员(jd1101)中的人员,且当前月份的人员数据表 zc1101 中必须具有字段:绩效基数、绩效系数数据表名称=d:gzbf2000jj1101欲追加的记录集=(条件.公司考核人员 OR “内退“$备注 AND 姓名(“主挂“$
12、备注),“在册在岗 1“,“在册在岗 2“),处分系数=iif(IN(年月=“201101“),(年月=“201101“).绩效奖,1), 政策系数=iif(IN,min(iif(.计内工类别=“复退军人“,0.30+int(当前数字型年月()-.绩效始年月)*0.10,0.3+val(substr(“ 0.20.50.7“,min(3,int(当前数字型年月()-.绩效始年月)*3,3),1),1),部门=iif(IN,.部门,部门)追加记录集*因当月预发时无法确定本月考勤情况,先把所有员工的考勤系数暂定为 1*数据表名称=gzbf2000jj1101计算范围=数据表与计算范围中所含表的关联
13、字段表达式=若有重复的记录只处理第一个=否计算公式=预发绩效奖 =绩效基数 *绩效系数*1*处分系数*政策系数数据表与计算公式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生成文件=表字段计算*枚举结束程序结束72、根据各月份考核结果对已预发绩效奖进行初分配和各块扣发绩效奖的再分配,以根据 2012 年 4-6 月份考核分数对该期间预发绩效奖重新测算进行初分配和再分配为例,程序 jj2012a.prg 内容如下 :*枚举开始(jj2011a01,jj2012a04,jj2012a05,jj2012a06),(jj1101,jj1204,jj1205,jj1206)*出现为空记录或出现重复的人员,出现此事请返回后重
14、新调整部门内部个人考核数据记录集=,标记=iif(empty(机器登记号),0,1),机器登记号(标记.(绩效系数*绩效基数*政策系数*考勤系数* 处分系数), 各口名称= 字段 .部门.201201 后考核各口数据表与计算公式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生成文件=表字段计算*以下两句是解决那些懒得拉下考核自己的部门长们、或员工的考核分数 =该部门考核人员的加权分数*其数学原理依据于前第一篇(四)*数据表名称=gzbf2000jj2011a01a5欲追加的记录集=(!“内退“$人员类别 AND 是否主挂=0 AND !IN)是否计算并追加后按主键值汇总=否是否将所追加的记录集的所有字段合并到数据
15、表中=否限定追加记录集的字段列表=公式列表=追加记录集*数据表名称=gzbf2000jj2011a01a5计算范围=个人分数 =0数据表与计算范围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若有重复的记录只处理第一个=否计算公式=个人分数 =(个人分数#0),因子=绩效系数和*个人分数, 部门.(因子/绩效系数和)数据表与计算公式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部门 部门生成文件=表字段计算*9*以上两句是解决其缺省加权考核分数完毕。*数据表名称=gzbf2000jj2011a01a5计算范围=数据表与计算范围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若有重复的记录只处理第一个=否计算公式=个人系数 =绩效系数和 *个人分数/(IN
16、), 因子=绩效系数和*个人分数 ,部门.因子数据表与计算公式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部门 部门生成文件=表字段计算*2:各口绩效系数和、初分口系数、再分口系数*数据表名称=gzbf2000jj2011a01a2计算范围=数据表与计算范围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若有重复的记录只处理第一个=否计算公式=绩效系数和 =(IN),各口名称.绩效系数和数据表与计算公式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各口名称各口名称生成文件=表字段计算*10*3:各部门绩效系数和、部门系数、*数据表名称=gzbf2000jj2011a01a3计算范围=数据表与计算范围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若有重复的记录只处理第一个=
17、否计算公式=绩效系数和 =(IN),部门.绩效系数和数据表与计算公式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部门 部门生成文件=表字段计算*2.add*数据表名称=gzbf2000jj2011a01a2计算范围=数据表与计算范围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若有重复的记录只处理第一个=否计算公式=各口分数=,因子=绩效系数和*部门分数,字段.部门.201201 后考核各口.(因子/绩效系数和)数据表与计算公式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各口名称字段.部门.201201 后考核各口生成文件=表字段计算*数据表名称=gzbf2000jj2011a01a211计算范围=数据表与计算范围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若有重复
18、的记录只处理第一个=否计算公式=初分口系数 =min(1000,各口分数)* 绩效系数和/,因子=min(1000,各口分数)* 绩效系数和.因子,再分口系数=各口分数*绩效系数和/,因子=各口分数*绩效系数和 .因子数据表与计算公式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00生成文件=表字段计算*3.add*数据表名称=gzbf2000jj2011a01a3计算范围=数据表与计算范围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若有重复的记录只处理第一个=否计算公式=部门系数=部门分数*绩效系数和/, 因子=部门分数*绩效系数和,字段.部门.201201 后考核各口.因子数据表与计算公式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字段.部门.
19、201201 后考核各口 字段.部门.201201 后考核各口生成文件=表字段计算*以后 jj2011a01a5 代入/部门系数/ 各口系数12*数据表名称=gzbf2000jj2011a01a5计算范围=数据表与计算范围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若有重复的记录只处理第一个=否计算公式=部门系数 =.部门系数,部门分数=.部门分数数据表与计算公式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部门 部门生成文件=表字段计算*数据表名称=gzbf2000jj2011a01a5计算范围=数据表与计算范围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若有重复的记录只处理第一个=否计算公式=初分口系数 =.初分口系数,再分口系数=.再分口系数
20、,各口分数=.各口分数数据表与计算公式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各口名称各口名称生成文件=表字段计算*,初分配和再分配,其中各系数可仿照进行再次分配。13*数据表名称=gzbf2000jj2011a01a2计算范围=数据表与计算范围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若有重复的记录只处理第一个=否计算公式=初分配 =(IN(IN).预发绩效奖*绩效系数和 /.绩效系数和,扣发金额=初分配*(1-min(1000,各口分数)/1000),初分配= 初分配- 扣发金额,再分配=扣发金额数据表与计算公式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00生成文件=表字段计算*全部初分配额,再分配额*数据表名称=gzbf2000jj
21、2011a01a5计算范围=数据表与计算范围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若有重复的记录只处理第一个=否计算公式=初分配 =.初分配*个人系数*部门系数*初分口系数,再分配=.再分配*个人系数*部门系数*再分口系数数据表与计算公式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11生成文件=表字段计算*数据表名称=gzbf2000jj2011a01a5计算范围=数据表与计算范围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若有重复的记录只处理第一个=否计算公式=预发绩效 =.(预发绩效奖-扣预发绩效),各口名称=iif(IN, 各口名称,“离退待办“)数据表与计算公式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生成文件=14表字段计算*枚举结束3、市局公司
22、等考核兑现的再分配: 其分配方案为:(1)先对市公司所兑现的月份应予考核再分配的人员按目前人员状况进行人员类别分组。对于当时的主挂人员则类别为“主挂”;对于当前已退休、调离、死亡的非主挂人员则一律将类别设为“离退待办”,以方便工资制表。(2)对于主挂人员,按每人的各月绩效标准系数累加值的权重分配;对于非主挂人员,先按各月绩效标准系数累加值的权重分配内退人员和在岗人员数额,再对所有在岗人员按沂烟20105 号文件中的规定按每月的考核分数、绩效标准系数进行再分配。以 2011 年 8 月份时兑现临烟人函201115 号 4 月份沂水考核奖为例, 程序jj2011b.prg 内容如下: :对市公司
23、4 月份主挂 16473 和非主挂 136583 进行再分配操作为例。程序开始:*对非主挂人员:先按绩效标准系数的权重分配内退人员和在岗人员的绩效奖,再对在岗人员所分的绩效奖按绩效系数考核分数进行再分配。参 s101216a.prg*说明:s110821a.dbf 系进行再分配操作、记录再分配结果的数据表 for april*说明:s110920a.dbf for may/june* s111121a for july* s111125a for august/september*枚举开始(s110821a,s111121a)*15*清空数据表(“GZBF2000S110821A.DBF“)*
24、枚举开始(1001,1107),(jj2011a01,jj2011a07),(zc1106,zc1111)*数据表名称=gzbf2000s110821a欲追加的记录集=*是否计算并追加后按主键值汇总=否是否将所追加的记录集的所有字段合并到数据表中=否限定追加记录集的字段列表=公式列表=类别 =iif(IN(“主挂“$备注),“主挂“,iif(IN,iif(IN,“非主挂在岗“,“非主挂内退“),“ 离退待办“),月份=“1001“,绩效系数=iif(IN(年月=“201001“),( 年月=“201001“).绩效奖,1)*绩效系数 追加记录集*枚举结束*枚举开始( 月份 =“1001“),(
25、月份=“1107“),(12342,3947),(87679,39227)16*第三个枚举子系最新的工资发生月份有劳动关系人员的数据表。*以下句按绩效标准系数分为内退人员、主挂人员所得分配额*数据表名称=gzbf2000s110821a计算范围=(月份 =“1001“)数据表与计算范围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若有重复的记录只处理第一个=否计算公式=初分配 =iif(类别=“主挂“,12342*(绩效系数/(月份=“1001“) AND 类别=“主挂“).绩效系数),87679*(绩效系数/(月份=“1001“) AND “非主挂“$类别).绩效系数)数据表与计算公式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
26、11生成文件=表字段计算*以下句按个人系数部门系数再分口系数算出非主挂在岗及原在岗现在离退待办人员再分配额*除非主挂内退之外的非主挂在岗或原应参与分配的人员(现按离退待办类别)按非主挂在岗人员的标准分配17*数据表名称=gzbf2000s110821a计算范围=(月份 =“1001“) AND (个人系数+部门系数+再分口系数 0)数据表与计算范围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若有重复的记录只处理第一个=否计算公式=再分配 =(月份=“1001“) AND 个人系数+部门系数+再分口系数0),系数积=个人系数 *部门系数 *再分口系数.(初分配/系数积)*(个人系数*部门系数*再分口系数)数据表与
27、计算公式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11生成文件=表字段计算*枚举结束*未参与考核分数分配的人员为按绩效系数分配获得的初分配额*18数据表名称=gzbf2000s110821a计算范围=个人系数 +部门系数 +再分口系数=0数据表与计算范围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若有重复的记录只处理第一个=否计算公式=再分配 =初分配数据表与计算公式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生成文件=表字段计算*程序结束4、在月工资制表程序中,每月预发绩效奖和上月扣发绩效奖的兑现、以前季度绩效奖初分配、再分配的兑现程序如下:以 8 月份工资制表时进行了 2011 年 8 月份预发绩效奖、对 2011 年 7 月份扣发绩效奖、
28、对 2011 年 4-6 月份的预发绩效奖予以初、再分配后多退少补、对市公司 1-3 月份考核奖予以再分配的操作程序代码为例:* 数据表名称=d:gzbf2000k110810计算范围=数据表与计算范围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若有重复的记录只处理第一个=是计算公式=绩效奖 =.预发绩效奖-.扣预发绩效,预绩再分配=+,机器登记号.(初分配+再分配-预发绩效)+ (IN)+(IN)+(IN),机器登记号.扣预发绩效,市考核季奖=,机器登记号.再分配数据表与计算公式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生成文件=表字段计算*19使用时将以上代码粘贴于工资制表程序并修改相应数据即可。说明(1)k110810
29、是工资数据表;(2 )在预发绩效奖的再分配中,应用了公式:预绩再分配=初分配 +再分配-预发绩效+扣预发绩效。由于在计算初分配和再分配过程,已因考勤系数、处分系数的因素得到了扣预发绩效奖之后的实得预发绩效奖,因此原上月“扣预发绩效”需要返还。5、对 N 月至 M 月的预发绩效奖多退少补。例如每年 M+1 月份调整自 N 月(N=0)之后的月份进行。则:预发绩效奖多退少补=调整后应净预发-调整前已净预发= AN-BN+AN+1-BN+1+.+AM-BM- (aN-bN+aN+1-bN+1+.+aM-bM)= AN-BN+AN+1-BN+1+.+AM-BM-( bN-1+ (-bN-1 +aN)
30、+(-bN+aN+1) +(-bN+1+.+aM) +(-bM)=( AN+AN+1+AM )-(BN+BN+1+. +BM)-( bN-1+ tN+tN+1+tM+ AM+1-bM-AM+1)= - - -bN-1- TM+1+AM+1。 。 。 。 。 。 。公式 13MiiBit其中: - - = = -NiAMiNitMi tiBA)(MNiBiA)(MNti若于调整绩效系数后的 M+1 月份进行多退少补的操作,则 M 月的扣发绩效奖计算为 BM ,即此时公式 12 变为 TM+1=AM+1-BM,代入公式 13 则成为:预发绩效奖多退少补= -bN-1- TM+1+AM+1MNi t
31、iBA)(= - - -bN-1+ BMMNiAiBNit实例:21根据以上公式,2011 年 5 月份调整了绩效系数,而于 6 月份予以补发,则编制2011 年 6 月份时操作的补 1-4 月份预发绩效程序如下:*补 1-4 月份预发绩效数据表名称=d:gzbf2000k110610计算范围=数据表与计算范围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若有重复的记录只处理第一个=否计算公式=补 1_4 预绩=+,机器登记号.(调整后预发绩效奖-调整后扣预发绩效)-+,机器登记号.已净预发-.扣预发绩效-.已净预发+.预发绩效奖数据表与计算公式中所含表的关联字段表达式=生成文件=表字段计算*6、其它应用:关于绩
32、效奖分值的讨论:依据公式 5:则本人的每分绩效额=本员工绩效奖分配额 /F 本人考核分数= 本部门分配额*J 本人绩效系数/ ( J 个人绩效系数 *F 个人考核分数)在每人考核分数平均为 F0 情况下:本人的每分绩效额=本部门分配额*J 本人绩效系数/F0/(J 部门内个人绩效系数)公式 a其中:由于F0*(J 部门内个人绩效系数 )= (J 个人绩效系数*F 个人考核分数)=F0*(J 部门内个人绩效系数 ),则 F0= (J 个人绩效系数*F 个人考核分数)/ (J 部门内个人绩效系数),即 F0 是以绩效系数为权的加权平均分。这样也可依据公式 a 确定:22每分每单位绩效系数(以下简称
33、“每单位分绩” )的绩效额=本人的每分绩效额/J 本人绩效系数 =本部门分配额/F0/( J 部门内个人绩效系数)公式 b即某人的每分绩效奖=每单位分绩*J 某人的绩效系数 公式 C从公式 b 看出 “每单位分绩 ”绩效额与本部门分配额有关,与平均分数有关,与绩效系数和有关。(1 )当本部门分配额为预发绩效奖时,即本部门分配额=绩效基数*(J 部门内个人绩效系数)时,公式 b 可继续化简为: “每单位分绩”的绩效额=绩效基数/F0。当在执行临烟人201113 号文件后使员工绩效基数平均为 480 元,平均分数为 100 分的情况下, “每单位分绩” 的绩效额为 4.8 元。具体到个人,则绩效奖
34、每分值必须用其绩效系数*4.8,即对绩效系数 6.22 普通正式工和 2.69 的普通聘用工而言,绩效奖每分值分别为 29.86 元和 12.91 元。此数等同于其本人的预发绩效奖除以平均分数。(2)当本部门分配额为 S 时,代入公式 b 得:每单位分绩=s/F0/(J 部门内个人绩效系数)= *部 门 预 发 绩 效 奖S部 门 内 个 人 绩 效 系 数部 门 预 发 绩 效 奖JF0按(1)的结果为= *预发绩效奖每单位分绩部 门 预 发 绩 效 奖S23而绩效奖每分值=每单位分绩 *本人绩效系数而某人的 S 的绩效奖每分值=s/部门预发绩效奖*某人的预发绩效奖每单位分值结论:(1)当绩
35、效奖分配总额为本部门所有人员预发绩效奖的情况下,某员工每考核分预发绩效奖= 该员工月预发绩效奖 /本部门平均分数 其中本部门平均分数是以绩效系数为权的加权平均分。(2)当绩效奖分配总额为 S 时,某员工每考核分绩效奖=S/部门月预发绩效奖总额*某员工每考核分预发绩效奖第三篇 有关操作规程依据以上理论推导和制定出的 VFPRE 脚本程序,制定相关作业规程。以下上机操作均在 vfpre 界面下执行:一、根据上月考勤情况和处分情况,录入因考勤和处分原因只能享受部分绩效考核的人员数据。录入相应数据表的数据:(1)数据表 1:考勤.dbf:姓名、机器登记号、年月、绩效奖(比例) 、考勤系数;( 2)数据
36、表 2:处分.dbf: 姓名、机器登记号、年月、绩效奖(比例) 、处分系数。二、每月预发绩效奖的操作:以对 2011 年 10 月的预发绩效奖兑现操作为例,24(1)修改 jj2011.prg 中“枚举开始(1101,1108),(1012,1107)”之句修改为“枚举开始(1101,1110),(1012,1109)” 。(2)运行前确保形成一个预发绩效奖数据表 jj1110.dbf。(3)运行 jj2011.prg,操作结束。三、根据考核块分数、部门分数、部门内个人分数对预发绩效奖进行初分配和再分配:以对 2011 年 11 月兑现 2011 年 7-9 月份绩效考核为例,(1)形成 jj
37、2011a07a2、jj2011a07a3 、jj2011a07a5 的数据表结构,其中数据表名中的”07” 即是 7 月份。依次类推,形成 8 月和 9 月的数据表结构。(2)录入 2011 年 7 月份各块分数于 jj2011a07a2、各部门分数于jj2011a07a3、部门内个人分数于 jj2011a07a5 中,依次类推录入 8 月份、9 月份的数据。录入部门时注意要以考核部门为准而不是档案部门。(3)确保 jj2011a*a2(“* ”代表“07”或“08”或“09 ”,以下同)中各口名称对应于 jj2011a*a3 中的部门并对应于 jj2011a*a5 中部门;确保jj2011
38、a*a5 中人员无重复和无空白记录;确保 j2011a*a5 的人员均能从 jj11*中找到。如果 jj11*中的人员部门与 jj2011a*a5 中的部门不一致,则以jj2011a*a5 中部门为准。(4)修改脚本程序代码 “枚举开始(jj2011a01,jj2011a04,jj2011a05,jj2011a06),(jj1101,jj1104,jj1105,jj1106)”中一句为“枚举开始(jj2011a01,jj2011a07,jj2011a08,jj2011a09),(jj1101,jj1107,jj1108,jj1109) ”。(5)运行 jj2011a.prg,操作结束。四、市局
39、公司等考核兑现的再分配:假设于 2011 年 11 月兑现 2011 年 725月市局公司给本公司的绩效奖主挂人员 11111,非主挂人员 22222;8 月市局公司给本公司的绩效奖主挂人员 33333,非主挂人员 44444 为例,操作步骤如下:(1)生成一个数据表 xxx.dbf,其结构为 s110821a.dbf 结构,修改jj2011b.prg 语句“清空数据表 (“GZBF2000s110821a.DBF“)”为“清空数据表(“xxx.DBF“)”;(2)修改语句“枚举开始 (1001,1104),(jj2011a01,jj2011a04),(zc1106,zc1108),(月份=“
40、1001“ OR 月份=“1002“ OR 月份=“1003“),(月份=“1104“),(12342,16473),(87679,136583)”中为“枚举开始(1001,1107,1108),(jj2011a01,jj2011a07,jj2011a08),(zc1106,zc1111,zc1111),(月份=“1001“ OR 月份=“1002“ OR 月份=“1003“),(月份=“1107“),( 月份 =“1108“),(12342,11111,33333),(87679,22222,44444)”(3)执行 jj2011b.prg。操作完毕。五、在工资制表过程中,补发预发绩效奖和考
41、核绩效奖的多退少补的操作过程可体现为脚本代码,可见第二篇中的有关论述。第四篇 总结本程序和规程的编制充分挖掘了计算机潜能,将绩效奖测算的工作效率提高到极致,从而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在对绩效奖结果应用部分进行数学分析后,按相应的算法编制出相应的vfpre 脚本程序,使得目前在进行绩效考核兑现时只需要按相应操作规程录入数据表考核分数和修改相应程序参数,并按不同需要运行程序即可,实现了绩效26奖计算过程的自动化。由于繁复的计算过程均通过由计算机执行脚本程序来实现,从而减轻了劳动强度,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保证了绩效奖计算的高精度,达到了操作简单和快捷、计算结果精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