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评诉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lufeng1000 文档编号:1534503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诉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评诉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评诉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评诉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评诉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评诉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引言 从 2002 年 4 月份以来, 中国人民银行上报的利率市场化方案一直被搁置, 为此 市场上的议论不时传来, 甚至有海外媒体将其原因归纳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 阻挠。但从国有商业银行及人民银行相关人士获悉, 利率市场化短期不可能实 现。至于利率市场化受阻, 则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关联不大。 二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从微观层面来看, 作为资金供求主体的企业、银行、居民对利率的变动 缺乏弹性。 这就大大制约了利率作用的发挥。八次降息效果的实证研究表明, 我 国居民的储蓄存款对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均无弹性, 同时银行贷款的增长对名

2、义 利率、 实际利率也没有弹性。 因此, 利率的下降对刺激经济效果并不明显 , 造成 微观主体对利率变化缺乏弹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从储蓄主体的角度来看, 储蓄对利率缺乏弹性主要是因为: 第一, 长期以 来我国的金融资产结构单一, 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占了绝大部分比 重。 这限制了人们选择金融资产的范围, 使利率的变动不能充分体现到人们所持 金 融资产的结构转换中去, 这必然会使储蓄的利率弹性下降。 第二, 我国改革过程 中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增加了人民预期消费的支出, 使即 期消费倾向下降。 这些制度性因素所引起的消费刚性及消费倾向下降无法通过利 率变动而加以弥补

3、, 从而必然导致储蓄的增长与利率的变动相脱节。 2、从投资主体的角度来看, 我国目前的投资主体主要有六类, 即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和私人企业, 前三类主体由于产权关 系不明晰、 预算软约束等原因, 其投资往往缺乏利率弹性 ; 后三类主体的投资对 利率变动具有较大弹性。 但长期以来, 前三类主体在我国的投资中占了绝大部分 比重, 因而, 从根本上讲, 投资对利率变动也缺乏应有的敏感性。 如果微观经济 主体不能根据利率变化进行理性经济活动, 利率机制就会失去微观经济基础而 难以发挥作用。 真正的市场主体要求实行预算硬约束, 否则, 就不可能在分析成 本收益的基础上经营

4、。 而国有经济恰恰是在缺乏预算硬约束的情况下参与市场竞 争的,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大多投向这些相对低效率的国有企业。 真正的市场主体 还要有完善的产权制度, 以促使其责权利的有机统一, 激发其实现利润最大化 的动力。 历史上, 由于地方政府掌握着企业的经理人事任免权, 主要投资项目的 审批权和税收权等剩余控制权, 使得企业只能听命于地方政府。 而地方官员的行 为又具有典型的短期性特征, 由此决定了企业经营者的行为也是如此。 更为要命 的是, 地方官员和企业的经理人员不对企业决策最终负责, 卸任以后其决策后 果与己无关, 继任者又不对前任负责, 并且展开新一轮的资金要求。 国有企业有 个怪圈, 以

5、前是企业缺乏自主经营条件; 自主经营权扩大后, 又缺乏必要的自 我约束。于是负债率高, 产出水平低下, 一直伴随着国有企业这个庞大的 身躯。 国有企业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 自我激励和约束力差, 投资利率弹性 很小。 在这种情况下, 利率难以起到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如果实体经济部门对 于市场化的利率没有灵敏的反应, 那么利率市场化只能落于“做秀” 的境地。 3、 从联系储蓄和投资主体的中介 银行体系本身来看, 银行部门尚缺乏自负盈亏的内在压力和规范经营的自律能力。 在市场化利率制度中, 商业银行一方 面要充当央行货币政策中介, 另一方面又要根据货币政策的意图调控企业和居 民行为。 商业银行这

6、一中介地位, 要求它们必须是自负盈亏和以追逐利润最大化 为目标的经济实体, 否则无法起到中介作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本身作为国企, 其治理结构同样未尽完善, 从本质上有别于一个真正的商业机构。 历史上曾提供 大量政策性贷款, 甚至是“ 致于贷款”,安定团结, “贷款, 政企不分” 的年代 是敢恕不敢言。 信贷体制改革后, 这一现象有所好转, 银行纷纷开始注重贷款的 效益观念, 甚至为了贷款安全而出现惜贷现象。 但是, 多年的陈疾毕竟难以在短 时间内连根除尽, 商业银行能否对市场化的利率作出市场化的反应, 又是一处 问题。 恐怕银行还没有真正准备好市场化后所要面临的利率风险。另一方面, 在 利率管

7、制的情况下, 商业银行只贷与不贷的权力, 只有中央银行才有贷款价格 制定权, 但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 商业银行有了货与不贷权和贷款价格制定 权两个权力, 这时往往有的金融机构不严格根据风险加成的原则对贷款利率实 行合理定价, 而出现“人情利率 ”“关系利率”等现象, 这其中就蕴含着金融腐 、 败的风险。可能会带来金融风险加剧, 使金融环境更为动荡。 ( 二) 从宏观面来看, 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 我国的货币市场发育还很不 善, 这不仅影响了资金的配置效率, 并且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成为利率 市场化进程的主要障碍之一。具体来说, 我国货币市场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我国的货币市场主要由银

8、行同业拆借市场和国债回购市场构成。两个市 场的规模较小, 参体较小, 虽然从 1994 年以来货币市场的交易量与 GDP 的比值 已有很大上升, 但比值仍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2、货币市场的各个子市场之间, 同一子市场的不同区域间严重分割, 二级 市场缺位, 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国债市场, 我国国债流动市场呈现银行间市场、 上海交易所市场、 深圳交易所市场并存的格局, 而且同样的券种在相同的时间在 不同的市场有着不一样的人价格。这种分割带来了市场价格的扭曲, 利率结构的 不合理。 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国家法定利率水平, 尤其是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和债券 市场发行利率较高, 不符合资金市场运作规律, 国

9、债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 率, 甚至绝大部分个人购买的国债、企业债券利率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由于 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中的各种金融工具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合理, 影响了通过市场机制对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 双轨制的利率结构扭曲了市场资 金价格并且提供了“寻租”机会, 提供了滋生腐败的温床。 货币市场的不健全不仅影响了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效果, 使中央银行对利 率的调节停留在直接控制的层次上, 而且使金融机构的利率制定失去了宏观依 据, 因此已成为利率市场化的重要阻碍因素之一。 三 进一步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我国现有的利率管理体制和阻碍利率进一步走向市场化的因素构成利率市 场化的环境约束

10、。 因此, 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核心问题在逐步改善制约因素的基础 上找到一条成本最低的利率市场化道路。 ( 一) 针对利率市场化进程所遇的主要障碍, 笔者认为, 外部环境的改善主 要应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要进一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进程,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 主体, 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对于提高利率在资金配置中的作用具有极为重 要的意义。 我国的国有银行长期以来积累了很多不良资产, 但这主要是由于制度 因素所引起的。 因此一方面, 对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应逐步加以剥离和消化, 另一方面, 要加强国有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安排, 并且 在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过程中逐

11、渐放宽对其的利率管制。 转换商业银行经营机 制, 消除利率传导障碍。深化商业银行改革, 使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 并按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开展经营活动。 2、应加快发展货币市场, 不仅要扩大市场的规模, 放宽准入限制, 而且要 增加货币市场的种类。 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 同业拆借市场和短期国债市场是关 键。 同业拆借利率最能反映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 利率导向作用极强。当前同业 拆借利率已经成为全国统一的, 基本由市场供求力量决定利率。 但要进一步放开 同业拆借市场, 允许更多的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进入, 增加资金交易量。 制定更 为明确的交易规则和监管办法,

12、理顺同业拆借利率与央行再贷款利率的关系。 要 努力培育规模大、流动性高, 期限结构合理的国债市场, 建立银行间债 券市场与交易所交易的有效联系, 沟通货币市场, 推动国债发行机制的市场化。 3、要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 包括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非国有金融机构 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 尤其是股票市场正以相当快的速度发展, 这有利 于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并且使金融资产多样化。 从而扩大利率的作用范围, 同 时非国有金融机构也应得到发展, 这不仅有助于改变目前资金分配不均衡的局 面, 使更有活力的非国有经济得到金融支持, 而且非国有金融机构与国有金融 机构的竞争能使利率更接近于市场均衡水平

13、, 从而反映资金稀缺性, 这是利率 市场化的内在要求。 4、应逐步完善其他的制度建设, 如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 社会保障体制的 改革,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等等。 ( 二) 在程序安排上, 随着外部制约因素的逐渐完善, 对利率的管制也应 逐渐放开, 最终实现向市场化方向的过渡。 大体来说,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思路是: 放开利率先从货币市场开始; 存贷款利率改革的思路是: 先外币、 后本币, 先贷款、 后存款, 先长期、 后中期, 其中贷款利率先扩大浮动幅度, 后全面放开; 存款利率先放开大额长期存款利 率, 后放开小额和活期存款利率, 其中小额和活期存款利率的全面放开估计需 要 510 年的时

14、间。在具体操作上: 1、放开货币市场的利率。目前, 我国货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已经比较 高, 因而重点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国债回购市场 和票据市场的管制。 2、对银行利率来讲, 应先贷款后存款, 先长期后短期。这是因为, 贷款过 程的主动权在借款人。 商业银行在贷款竞争方面, 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受到借款人 行为的制约比较明显。如果借款人不愿借款或者贷款银行提出的利率要求太高, 借款人的借款需求自然下降。 而存款市场竞争过程的主动权在存款银行。对于单 价商业银行来说 , 存款至关重要, 先有存款增长, 才可能有贷款的增长, 而存 贷款过程又往往是分开的。 如果商业银行没

15、有自我约束力, 高息揽储, 最容易出 现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 商业银行恶性存款竞争, 必然导致严重亏损。由此会导 致一系列不良后果。 为什么要先长期后短期呢? 因为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控制商 业银行和企业的流动性风险。 先长期后短期, 有利于商业银行和企业资金来源趋 于长期化。若先短期, 后长期, 则可能使商业银行和企业资金来源趋于短期化, 资金的稳定性必将趋弱 , 流动。 3、应放开资本市场的利率比价机制, 使货币市场的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间 的利率传递机制更为畅通。 不仅可以培育新兴产业群, 而且可以直接或间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而有效地创造新型职业、 激发岗位需求, 大量提供劳

16、动就业机会。根据权威部门测算 , 每增加 1000 平方米的展览面积, 就可创造近 百个就业机会。 目前, 全国 147 家展馆拥有职员 200 人至 700 人不等, 从 业人员约 7 万人; 具有办展资格的公司 230 余家, 每家拥有职员 40 人至 180 人, 从业人员约 2. 5 万人; 新型职业如展览模特从业人数约 2500 人, 展台搭建从 业人数约 4000 人, 保洁业从业人数约 6000 人; 其他如运输、 旅游、 酒店、 餐饮、广告、电信等就业情况随地域分布及展会淡旺季波动, 综合就业人数约 4 万人。 会展业总就业人数已达到 15 万人。总体来讲, 会展经济为提高城市

17、就业水平、 稳定社会局面、增加城镇居民收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 未来的发展思路 中国是世界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 在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全球化的推动下, 我国的会展经济也必然要融入世界会展经济之中, 在机遇与挑战中探索自身的 出路和方向。对于会展经济的未来发展, 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十分重要: 第一、制定行业法规, 加强会展业的规范与管理 尽快建立国家级展览管理机构, 在各省市成立会展业协会, 制订行业法规, 加强行业自律, 规范运作行为, 实现统一管理, 营造良好的展览环境和竞争秩 序, 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防止盲目办展、重复办展和恶性竞争, 做到高起 点、高品质健康发展。第二、实现品牌化经营

18、 品牌是会展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 也是中国会展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会展业是一种需要长期市场选择、 最终形成稳定市场布局的行业, 必须依托具有 自身特色的品牌展览会( 比如说广州 “广交会” 昆明 、 “世博会” 厦门 、 “投洽会” ),在特定地域和行业产生重要影响之后, 才能确立自身在会展业中的中心城市地 位。因此, 进行区域专业划分和定位、创办名牌展览会、塑造名牌展览公司、实 现品牌化经营是中国会展业培育国内外市场、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第三、坚持产业创新, 走全球化发展道路 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 会展业作为中国新世纪三大无烟产业之一的一 项新兴经济产业, 在中国加入 WT O 的大环境下 , 唯有不断创新才能突出特色、 扩大规模、 创造品牌。同时, 应努力与国际惯例接轨,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借鉴 国外先进经验, 实现经营观念、会展品种、运作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的不断创 新, 全方位培育知名展览品牌, 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将中国会展业做大做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