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闻专题论文.doc

上传人:lufeng10010 文档编号:1533043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专题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闻专题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闻专题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闻专题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闻专题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网络新闻专题制作探析作为网络新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网络新闻专题通常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在固定的网络页面中,结合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网络传播方式对主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详尽、深入的立体式综合报道,被喻为是最具网络媒体特色,最能发挥网络媒体新闻报道优势的表现形式。 按照专题新闻来源和性质的不同,国内新闻界普遍认可将网络新闻专题划分为新闻事件类专题、主题类专题、研究类专题、资讯服务类专题。依据类型不同,在制作方法上有所区别。新闻事件类专题:最大程度体现新闻性 新闻事件类专题以报道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为主要内容,可分为自然性重大突发事件和社会性重大突发事件两种。这类专题着重于对报道主题的延伸性挖掘

2、,需要及时添加、更新大量的新闻事实,追踪整个事件的发展态势,同时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佐证事件的意义,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 2004 年末,印度洋突发地震海啸。新浪网、中新网、新华网等国内知名新闻网站纷纷精心制作了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重大伤亡 、 印尼强震海啸席卷数个国家 、 东南亚和南亚数国发生地震海啸等专题新闻,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网民的点击率居高不下。在这场激烈的新闻争夺战中,新浪网开辟的热点专题印度洋地震海啸以报道迅捷、量大质优、更新及时、制作精良深受网民好评。通过比较发现,在新浪网专题新闻印度洋地震海啸中,设有最新消息 、 现场目击 、 关注同胞 、 中国援助 、 评论分析 、 各方反应

3、 、 相关资料 、 滚动新闻等 10 多个子题,报道范围几乎涵盖了关于此次海啸的全部信息。网民可以在通过浏览专题新闻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印度洋地震海啸发生后的部分遇难者信息、受灾地区人民的医疗和生活状况、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积极开展人道主义援助等各个方面的大量消息,还可以轻松获取介绍地震海啸发生前因后果的知识性背景材料。在这个专题中,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网络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传播手段,为网民提供了多种获取新闻的选择方式。值得一提的是,该专题在醒目位置公布了中国救灾专用帐户、外交部查询热线电话等提供救助的渠道,与其他新闻类网站仅发布海啸灾情相比,新浪网的新闻专题制作人员明显技高一筹。 通常情况下

4、,制作新闻事件类专题不需要花太多的选题功夫,只需要依照事件本身的大小和影响范围,决定是否采用专题的形式给予综合报道。例如,新华网两岸对飞盼望天天有 、千龙网公安部 A 级通缉嫌犯马加爵落网 、中新网河南大平煤矿爆炸 、人民网爆炸又劫持俄罗斯恐怖事件连连就是新闻网站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新闻事件原貌,并经过快速详尽的分析、解读和整合相关新闻资源,最终形成专题,呈现在网民们眼前的。主题类专题:全力打造主流媒体权威形象 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认为目前中国的主流网络媒体主要是以新华网、人民网等为代表的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型新闻网站。该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表明,判断主流媒体有六条标准:、具有党、政

5、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具有一般新闻媒体难以相比的权威地位和特殊影响,被国际社会、国内社会各界视为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声音、主张的权威代表;、体现并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在我国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坚持并引导社会发展主流和前进方向,具有较强影响力;、具有较强公信力,报道和评论被社会大多数人群广泛关注并引以为思想和行动的依据,较多地被国内外媒体转载、引用、分析和评判;、着力于报道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动向,是历史发展主要脉络的纪录者;、基本受众是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群;、具有较大发行量或较高收听、收视率,影响较广泛受众群。据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6、,主题类新闻专题作为新闻网站全力打造主流媒体权威形象的核心竞争力,其优势和主导作用不容忽视。与单条新闻传递消息相比,主题类新闻专题较容易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和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贴近性,进而最大限度地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凸显主流媒体魅力。以新华网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人民网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 深入中国“两基”攻坚前沿 ,千龙网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专题为例,不仅报道及时、深入,而且着重在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党务政务信息报道、国际重大事件报道、热点问题报道上下足力气,使网站获得很高的网民认知度,极大提升了网站品位。

7、研究类专题:策划为先 重在研究 研究类专题是对同一事件、不同观点的辩论争锋,或对同一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不同的分析解读。因此,这类专题的选题通常需要进行前期的周密策划。首先,选题要具独创性和开拓性。每一个选题都应该有新的构思,形成鲜明的个性特色。确定好选题后,还需从编辑思路、受众需求、社会影响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 “精加工”新闻资源,从新闻中提炼出观点,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进而得出新的观点,最终达到让受众看到新闻背后的新闻,领悟到新闻事件实质的目的。因此,在进行专题报道前,必须悉心准备、精心策划,才能达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新闻传播效果。 受众需要了解新闻,更需要了解新闻背后的

8、信息,了解新闻的意义,了解新闻的发展趋向。通览新华网春运涨价怪圈何时打破 、 “艺考热”为何高热不退 ,人民网中日关系将走向何方? 、 伊拉克:和平之路难见曙光 ,中新网聚焦台岛“5“20” ,新浪网关注全球非法移民现象等研究类专题,不难发现,都是由编辑先行确定选题,再进行综合报道、分析、研究的。应当说,研究类专题取材范围最广,但要确定下来也最不易。如经济振兴问题、教育问题,环境问题,社会保障问题,腐败问题等都是这类专题的极佳选题。但往往这些问题都关系到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的进程和社会的稳定,处理时稍有不当,不但不会为党和国家的团结稳定与发展建设加油鼓劲,相反还有可能制造矛盾,引起不

9、必要的麻烦。因此,作为强势媒体的新闻网站,无疑承担着去浊涤清、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的责任。专题报道可以集纳专家意见、受众呼声、业界反馈等多方观点,发挥几方面舆论合力的效应,使报道处处洋溢着崭新的观察视点和理念,有助于引导受众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比较,进一步看清事件的本质和核心。资讯服务类专题:融知识与服务于一体 资讯服务类专题的特点可以用一言概之,即“以新闻传知识,以服务广新闻” 。需要明确的是,重视和坚持专题的指导性、导向的积极作用无庸置疑,但是服务性也极为重要。专题若具有较强的传播知识与提供服务的功能,就能在网站与受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受众就会感到自己登陆的网站不但有新闻可读,还有资讯

10、“可用”,从而产生更多的依托感,网站也会获得更多的支持。 这类专题一般源自于不特定的事件、人物,但围绕同一个主题,持续周期往往是长期的,其功用接近于网站的固定栏目。新华网元旦节帮你养“心”护“胃” 、 别让工作拖垮你的身体 ,人民网世界军车概览 、 科学日知录 ,千龙网家具色彩方案 、 2004年考研全攻略 ,新浪网经济适用房全攻略 、 2005 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问答等专题,都是尽量贴近网民生活所需、投资所需、日常所需,在体现社会化、生活化、平民化的共性基础上,讲究实时性、服务性、实用性。比如在制作涉及健康休闲内容的服务类专题时,应该着重介绍时尚保健休闲潮流,提供大众健康资讯,倡导健康生活理

11、念,宣扬绿色生活品质的观念和知识,引导受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制作涉及大学生创业内容的专题时,则应侧重介绍相关政策出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提供市场投资策略、大学生创业案例与实战指导等,并集合关乎大学生创业的实用和备查信息,方便网民查阅。组织和策划网络新闻专题的原则- -Tag: 网络新闻专题 发稿:中国新闻研究中心作者:闻学峰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地址:成都市青羊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邮编:610072网络新闻专题是网络媒体以互联网为平台,对某个关注程度较高的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新闻事件、人物、现象、问题等进行的集合式的报道。网络新闻专题的组织和策划就是网络媒体在一定的时

12、间跨度内,运用消息、通讯、背景资料、评论等多种体裁,调用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结合电子公告板、在线调查等互动手段,对某个新闻主题进行连续的、立体的、深入的报道,最终形成一个网络新闻专题的过程。网络新闻专题是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和网络新闻业务的渐趋成熟而兴起的。由于网络新闻专题具有跨时空、超文本、多媒体、容量巨大、互动传播、影响力强等特点和优势,目前它已成为各个网络媒体进行新闻报道和引导舆论的“重型武器” ,成为它们提高访问量和增强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因而,各个网络媒体在搞好单篇新闻报道的同时,纷纷加强了对专题的组织和策划,从总体上看,目前网络新闻专题不仅种类丰富、数量庞

13、大,质量也越来越高。但是,无庸讳言,在专题的组织和策划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在舆论导向上出现偏差;雷同的专题多,富有个性的和独家性的少;有的不从实际出发,盲目的组织和策划专题,等。组织和策划网络新闻专题不是随意的,它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笔者认为,下面几个原则是组织和策划任何网络新闻专题都必须坚持的。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根本指导方针。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要坚持这一根本指针。网络新闻专题作为网络媒体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方式,同样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而且,由于网络新闻专题具有交互性、参与

14、性、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强,在舆论导向问题上更应该慎之又慎。笔者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一)在组织和策划专题的时机上。-时间新闻是讲求时效的,加上网络媒体比传统媒体在传播上更具有快捷性,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也就更强。所以,通常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网络媒体迅速组织和策划专题是正常的,也是合乎新闻传播规律的。但是,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特别是灾难性事件,由于事件本身的复杂性,我们就不能片面的抢速度、一味的求快,而需要缓一缓、等一等。等事态基本明朗、事实基本清晰之后再去组织和策划专题。否则,可能会传递出一些不实的甚至是完全虚假的报道。今年 4 月 22 日,朝鲜龙川两火车相撞,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发生后不久,

15、有些网络媒体根据外电的报道,不仅以单篇新闻的形式进行滚动报道,还迅速组织和策划了“朝鲜龙川两火车相撞 死伤约 3000 人”之类的专题,专题中的“死伤约 3000 人”等一些不准确的、失实的报道一时间在网上和网民中广为传播。(二)在新闻和资料来源的选取上。-内容由于网络新闻专题要对一个新闻事件、问题作连续、立体、深入的报道,加上其容量巨大、采用超文本结构,所以在一个专题内需要容纳大量的新闻和背景资料。通常这些新闻和资料的来源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广播、电视、报刊等不同形态的媒体,也可以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媒体。但是,专题在涉及重大政策、重大突发性事件、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特别敏感而又事关全局

16、的问题时,其新闻和资料的选取一定要按照宣传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去做,要遵守宣传纪律。即使宣传主管部门没有提出要求,自己也要自律,要严格把关,不能随意转载、恶意炒作。有些网络媒体为了取得所谓的轰动效应、提高访问量在这方面常打擦边球甚至不听招呼。(三)在互动性栏目的策划和监管上。-目前许多网络新闻专题都设有电子公告板和在线调查之类的互动性栏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推动和引导网民就专题中的热点谈谈自己的看法,以达到聚拢人气、察看民意、引导舆论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电子公告板还是在线调查,都不能设立不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不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利于维护公共利益的话题来让网民讨论。对于网民发

17、表的观点和意见要及时监看,严格审查,对那些不利的、有害的帖子应该及时删除。二、永远追求创新通常,在重大新闻事件上各个网络媒体是很容易达成共识的,各家都会推出自己的专题,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很容易出现专题雷同的现象。目前网上雷同的专题越来越多,富有个性的、有独家特色的越来越少。有人认为,网络新闻专题没有独家之说,只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笔者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它不符合实际。专题的组织和策划当然能够做到创新,能够形成自己的独家或独家特色。创新的途径有多种,可以从选题、风格、栏目、报道角度、报道方式等各个方面去考虑。笔者这里仅从栏目的设置和加强原创性这两个方面来简单的谈一谈。(一)栏目的设置。栏目是构成专

18、题的基本框架,在栏目设置上的哪怕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就能考验一家网站的功力,也能显现出创新的水平。独家的栏目往往意味着独家的报道视角和与众不同的内容。这就要求专题的栏目设置不能亦步亦趋,只是一味的去模仿别人,这样会既缺乏新鲜感,又缺乏创造性;也不宜过于笼统,否则会大而化之,指向性不强。各网络媒体应该根据自己的性质、定位、特点和优势,设置富有个性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栏目。比如,同样是关于 2004 年全国“两会”的专题,但新浪网、新华网和人民网的栏目设置各有自己的独家特色,都有自己的独家栏目。新浪网有“建设成就展” 、 “人大知识解读” 、 “政协知识解读”等;新华网有“两会调查” 、 “嘉宾访

19、谈” 、 “会外热议” 、 “新华时评”等;人民网有“人物写真” 、 “书记省长在线” “市县领导访谈” 、 “基层声音”等。(二)加强原创性。原创性是网络新闻的必经之路,原创的东西更容易获取创新的机会,更容易形成自己的独家。专题的组织和策划可以从两个方面加强自己的原创性。1、条件许可的话,多做采访型的专题。所谓采访型的专题是网络媒体针对某个新闻事件、问题或活动通过自己组织力量进行采访报道而组织和策划出来的。这类专题最能体现出原创性,若组织和策划得好的话,能够产生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2、多做话题类专题。这类专题的素材虽然主要不是通过网络媒体自己的采访得来的,但也主要不是从其他媒体转载的,而是自

20、己开发、创造的。网络媒体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去洞悉和捕捉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进而组织和策划出来的专题就是话题类专题。比如,新浪网在 2003 年 8 月相继组织和策划的文化观察性的专题“网络交友在阵痛中蜕变” 、 “文科状元不能上大学?”等,这些专题中的“新浪专访” 、 “新浪时评” 、 “在线调查”和“网民讨论”等内容都是新浪网独家的、原创的。创新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它永无止境,创新的方式和手段需要网络媒体及其编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总结。三、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由于网络新闻专题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优势,各个网络媒体普遍都重视它,并加强对它的组织和策划,这值得肯定和提倡。但在此过程中同

21、时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有些网络媒体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盲目的去组织和策划专题,结果搞出来的许多专题效果并不好。专题的组织和策划仅有激情和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理性。应该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唯有如此,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那么,这个“实际”具体指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至少包括:(一)网络媒体自身的定位。网络媒体的定位不同,意味着它所具有的性质、发挥的作用、受众群体、内容选择等也不同。因此,专题的组织和策划应当与网络媒体的定位相协调相一致。新华网能够做的专题,并不一定适合新浪网去做,反之亦然。(二)网络媒体的人力资源状况。任何专题的组织和策划都是要由人去完成的。由于网络媒体的

22、性质、背景、规模和经济实力等存在差异,不同的网络媒体在人力资源状况上也是有差异的。有的网络媒体不仅人多,人的素养和能力也普遍较高。而有的不仅规模较小,人手较少,素质较高的人员也少,所以,全面出击,不管是哪一类专题统统都拿过来做的作法,对于这类网络媒体是不合适的。一些地方性网络媒体全面模仿新浪和新华网,去做一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专题而又没取得多大效果就是这方面的例证。(三)网络媒体的传播技术条件。在专题的组织和策划过程中,网络媒体自身的传播技术条件也应予以充分考虑,否则就会影响专题的整体传播效果。比如在带宽不够的情况下,若在专题中使用大量的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开展网上直播,就会使页面的

23、载入速度过慢,从而影响网民的浏览和阅读。(四)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事件、问题或现象都适合用来组织和策划成专题,只有那些在一定的时间内受到关注度高的才具备条件。有些网络媒体出于炒作的目的,往往会自己或联合他人去组织一些新闻价值不高的活动,从而相应的在网上组织和策划相关的专题。这种专题虽然耗费的人、财、物不少,但访问量和影响力均不大。四、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特点和优势网络新闻专题是依托于互联网的一种全新的新闻报道样式,它的所有的特点和优势都是互联网所赋予的。所以,从理论上讲,网络新闻专题是能够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特点和优势的。目前,各个网络媒体的新闻专题的总量不少,有一部分做得质量也很

24、高。但是,也有一部分专题仅仅是对相关的新闻、评论、图片和资料进行简单的罗列与拼凑,显得粗制滥造,根本就没有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具体表现在:(一)专题更新不及时,专题的滚动性、连续性不强。有的网络媒体把一些专题组织和策划出来以后,没有细心的去维护和经营,在更新上不及时,甚至很少更新以致使其处于“荒芜”状态,结果专题缺乏滚动性和连续性。这种现象在一些地方性网络媒体常常可以见到。实际上,跨时空、大容量是网络媒体的重要特点和优势。随着新闻事件、问题向纵深发展,可以不断的向专题中充实最新最快的新闻信息,争取以尽快的速度跟进事件的发生发展,同时将与新闻事件相关的横向报道和背景资料等容纳在专题中,

25、从而形成专题的滚动性、连续性。(二)互动性栏目欠缺,专题的交互性、参与性不强。很强的交互性和参与性是网络媒体的又一个重要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在专题的页面上设置电子公告板和在线调查等互动性栏目,网络媒体可以与读者展开全方为、全时段的网上交流,也可以聚拢人气,引导舆论。有些专题中没有互动性的栏目,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其实质上还是沿用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对受众进行单向传播,专题的传播效果可能会因此大打折扣。(三)多媒体手段运用得不够。多媒体性也是网络媒体的重要特点和优势。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够使网络新闻专题做到图文并茂、视听共赏,它还为网络媒体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目前许多专题的多媒

26、体手段单一,仅有文字和图片。这固然与网络媒体的传播技术条件、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多媒体的制作成本等有关,但也与网络新闻编辑对多媒体的理解不无关系,他们往往认为多媒体就是音频视频,而一旦音频视频的素材采集困难时,就可能会只使用文字和图片,而没有认识到各种图表及 flash 动画等也是可以加以充分利用的多媒体手段。试论网络“恶搞专题”的合理性与非主流- 陈力丹 (2007-03-02 16:56:35.0) 本文作者:陈力丹 李彦 内容摘要:网易新闻频道推出的“恶搞专题” ,一定程度适应了网民的接受心理。但是,“恶搞专题”只能是网络新闻竞争之初的一种手段,不可能成为成熟后网络新闻的主流模式。这种专题

27、模式的出现,是商业竞争的产物,带有我国传播政策的反讽色彩,客观上推动了网络新闻的发展。 关键词:恶搞专题 娱乐化 网络新闻 “恶搞专题”是网易 2005 年推出的一种新的专题模式,置于新闻专题栏目之下,起名为“恶搞专题” 。网易的“恶搞专题”很大程度是一种新闻的娱乐化制作,但是由于专题内容的特殊性,又使这种“娱乐化”带上了批判的色彩。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应该是存在的。这句黑格尔颇有辩证法的名言,是我们用来分析这种网络新闻专题的基调,即分析它为什么会存在,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讨论一下这种合理存在的可能的暂时性和非主流。 一、 “恶搞专题”的形式特点 “恶搞专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28、: 1反讽的语言风格。专题采用反讽、调侃、幽默的语气来评论一件或是几件相关的事件,大多采用反话正说的方式,来达到或批判或嘲讽的目的,体现网易对此事的立场。例如在“实话实说”这个专题中,网易如此评价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国新办记者会上表示的“石油电信电力等行业中几乎没有垄断”:石油电信电力都没垄断,都是在为人民服务,他们引进竞争,提升了技术含量,国有企业突飞猛进,包袱扔出去了,外资进来了,利润增加了,民企打跨了,油价疯涨了,电费提价了。而且电力电信的员工福利好,在带领中国人民奔小康的奋斗路上起到了模范先锋作用,贯彻落实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指导方针。这种语言风格在恶搞专题中属于主导型,不仅在专题内容上

29、,而且专题的标题也通常采用这种模式,比如说“坚决反对取消户籍制度” 、 “为官之难” 、 “私车公用造福百姓纲要” 、 “幸福生活 200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放心娱乐业 ”等等。 可以说,语言风格是“恶搞专题”形式上的突出特点,它用这种比较轻松但又尖锐的话语,于娱乐中达到讽刺、反对甚至批判的目的,体现编辑对此事的解读。 2专题的内容。这不是一般的网上“恶搞” ,而是一种“新闻专题” ,因而“专题”内的话题涉及面广泛,从国家政策、民生到人物等等,同时相对集中谈论一个方面的事物,针对当前发生的事件进行专题策划。在表现方式上,共同特点有二:一是所涉及的大多是“问题信息”或者荒诞的言论,二是选题

30、内容具备一定的时效性,比如广州地铁的“反恐言论” 、春运期间的交通、娱乐管理条例的颁发等等。 3专题的策划形式。 “恶搞专题”内容更倾向于言论,其基本的形式是对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作出评论,但是专题的内容设置采取了多种手段,不仅按传统的模式对一件事或者将几件事整合在一起进行评论,而且采用调查问卷、连环画、试卷等多种内容设置,使专题显得创意十足,生动活泼。 二、多种原因造就了“恶搞专题” 我国的传播政策不允许网站拥有直接采访新闻的权利,以正常言语表达的言论,控制十分缜密。网络“恶搞专题”的出现,给网络新闻专题的制作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操作的视角,成了网易新闻频道的特色,由于它的颠覆传统的制作形式,可读

31、性非常强,一下子就吸引了网民的眼球。网易之所以推出这种形式的专题,有其背后的原因。 1最重要的是商业竞争的压力。新浪、搜狐和网易三大门户网站一直在以各种方式竞争,在做新闻方面,网易的地位远弱于新浪和搜狐,后起的腾讯网,也在新闻方面加强了宣传和制作,再加上它独有的 QQ 软件做为传播平台,通过一种接近强制性的传播,使腾讯的新闻逐渐声势壮大。在三大门户网站中,新浪做得最大,它靠做新闻起家,培养了一大批网民的阅读习惯,因此作为后来者的网易,要想在网络新闻方面超过新浪,同时和其他门户网站形成差异,吸引更多的网民,必须有所创新。 当前,网络新闻还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三大门户网站的新闻并无明显差异,只

32、有新浪的“海量”在起主导作用,实际上各大门户网站的新闻都具备“海量”的特点,这是由于网络这种媒介本身的特色决定的,但是由于新浪的先入为主,无形中在网民的心里形成了海量新浪的观念。所以,即便网易的新闻也是“海量”的,它却不可能再打着这个旗号来吸引网民,必须再找另一个突破口。 突破新浪形成的网络新闻模式,同时形成自己的新闻风格,也就是差异化策略,培养自己的网民,这是“恶搞专题”出现的大背景。在接触中,网易新闻频道的一位编辑向我们表示,网易是一个商业门户网站,它有生存的压力,所以必须时刻有自己的动作。显然,网易“恶搞专题”的出现也同样是生存压力的产物。 2在权力对网络新闻传播限制的条件下,网易根据网

33、络传播的特点,选择受限很小的娱乐空间和可视性很强的专题形式评论时政,是一种在现有条件下的有效选择。 网易要选择差异化的方式进行新闻专题的突围,还必须考虑到网络传播本身的特点和网民上网的心理。网络和其他传统媒体相比,其传播环境更为宽容,也更为轻松随意,因此网络新闻可以更多地选择负面的信息进行报道和评论,可以更多元,也可以更尖锐,同时其制作方式也可以更为娱乐化,这是网络传播的特点,也是优势。 “恶搞专题”就是充分利用了网络传播的宽松环境,将批评报答和娱乐制作相结合,这种制作新闻的方式在传统媒体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3网民的接受心理也是“恶搞专题”出现的原因。网民们在上网时的心理和接触传统媒体有很大的

34、差别,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放松,希望自己的观点在不受很多限制的条件下得到宣泄,加上一些严肃的话题现在难以直接表达反对意见,于是,轻松的娱乐化的表达,造就了一种现有思想体制难以直接管束的自由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新闻如果和报纸新闻一样做得很严肃很深刻,那么可能不适合网民上网时的心理。相反,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来说新闻,更能吸引住网民的注意力,不需要太多的思考,还能带来一种少有的思想乐趣。因此,网易的“恶搞专题”适应了网民上网时的心理和情绪特征。选题内容的批判性,很较容易让网民产生“说得痛快”的感受,在心理上激起共鸣。 三、强烈的互动造就“恶搞专题”有力的传播效果 “恶搞专题”推出后,客观上产生了较大的

35、影响,甚至在网民中形成了“有良心的网易”形象,网易俨然成了“社会良心”的代表。 “恶搞专题”之所以能产生这种影响,成功塑造网易的形象,有其内在的原因。 1语言风格的娱乐化和批判性相结合,使其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并容易使网民产生阅读快感。语言的独创性,反讽和调侃,多少带点幽默的语言,轻松的娱乐方式,事件性质和语言风格的强烈反差,给网民带来很大的冲击力,很容易接受。虽然语言表达方式娱乐化,但其传达的内容却具有思想性和一定的批判色彩,甚至是尖刻的批判,说出了其他方式下不能说的思想观点,但又很难被抓住话柄。娱乐化和尖锐性相结合形成的“敢言”风格,是该恶搞专题成功的原因之一。 2 “恶搞专题”基本定位在批判

36、不公正的或是恶的社会现象、同情社会弱势群体方面。于是使得网民产生一种感觉:网易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网易在为大家说话。这种定位适应了现阶段网民的心理需求。 从人们的信息接受心理看,坏事总是比好事更容易吸引注意力。传统的正面宣传为主的新闻模式,使得受众接受的信息千篇一律都是好消息,造成受众对媒体正面报道下意识地排斥和不信任。更为严重的是,受众对媒体的认知心理已经不自觉处于这样的状态,即认为报道负面消息的媒体才是真正的站在大众这一边的媒体,是值得信赖的媒体,而过多报道正面消息的媒体是不可信赖的媒体,是站在社会强势群体甚至是恶势群体一边的。同时,在整个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矛盾和不公现象频频出现,

37、在这种社会状态中的大众,积累的愤懑很多,而网络的这类新闻专题,恰恰满足了这种宣泄的需求。 “恶搞专题”的内容,以社会焦点问题和长期积累未决的问题为主,对这些事件以调侃的方式进行评述,因而有较大的信息市场。 从另一方面看,人们对于弱者有着天然的同情,尤其在弱势群体问题日趋严重当今,媒体把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至少在舆论的表达上是如此。 “恶搞专题”很好地抓住了这种普遍的社会心理,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强势群体的声讨,来显示自己的社会良心,而网民也通过留言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媒体和网民很自然地站在一条战线上,形成了“我们”的意识,这种“我们”意识自然将网易和网民们

38、连接在一起。 3 “恶搞专题”体现出的创意容易吸引网民的注意力。这个专题充分体现了网络新闻的创造性,它不仅仅是简单评价一个新闻事件,而是将一些本无太大关联的事件安排在一个特别的主题下。如“春运财富榜” ,它用社会流行的排行榜形式将春运中存在的问题展现出来,诸如铁路部门的问题、黑车、票贩子等等;“2046 中国包揽诺贝尔奖” ,利用“诺贝尔”这个知名的且不容易获得的奖项来罗列一些不良现象,如“汉芯一号”的造假事件、沈阳市医生偷病人骨髓做科研事件、海南写淫秽日记的贪官等等,并且分别给他们安上奖项,讽刺意味十足,又具娱乐效果。 单纯通过调侃评论时政,博客和其他网络传播方式都有,不是独有现象。网易的这

39、个专题还有调查问卷、试卷、连环画等形式,差别吸引注意力。如果没有这些创意, “恶搞专题”即使真的想代表社会良心,也只是一个中规中举的专题模式,不容易产生现在的传播效果。四、 “恶搞专题”的缺陷 “恶搞专题”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功吸引了网民并形成了网易的新闻专题风格。但在实际操作中,网易新闻编辑显然并没有很好掌握好行为边界,凸现出这种专题模式的弱点。其中,显著的表现便是选题的混乱和制作过程的非人性化。 “恶搞专题”的选题内容范围非常广,涉及时政、社会、人物等等,在这些选题中,有具备较大新闻价值的事件,比如说户籍制度、信息公开化、腐败问题等等,但是其中也不乏并无多大新闻价值而被刻意放大化的事件。例

40、如下流社会一书、婚内立法的提案等等。选题的参差不齐,带给网民的感觉是:任何事情都值得恶搞,都可以恶搞,媒体正常的职业把关功能丧失,新闻价值的选择标准被人为曲解。不仅如此,媒体通过强大的力量将一件本不该受到苛刻评价的事件或者人物放大化甚至丑陋化,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对人的漠视,与“恶搞专题”原本的“人文关怀”宗旨相悖。 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对“李宇春可以竞选成都市十大杰出青年”的恶搞。有新闻报道指出,成都市团市委有关人士表示,只要是符合有关候选条件和不违反国家相关政策,看不出推荐李宇春有何不可, “事实上,去年以来李宇春在客观上对扩大成都市的知名度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作为一个青年人气偶像,如果真的有人推

41、荐她,我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这里,成都市团市委的表达是比较客观的,如同选举人大代表,只要具备资格,都可以参选。但是“恶搞专题”却抓住李宇春的“超女”角色,将其大加调侃和嘲讽。这本身是对“人”的不尊重。 “恶搞专题”将自己定位于“社会良知” ,却通过自己的传播渠道形成的强大传播力量,将一个无辜的公民推到前台,刻意丑化,与人文关怀远去。 “恶搞专题”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什么样的选题可以拿来适当恶搞,什么样的恶搞方法可以体现出专题整体的定位。专题内容的混乱和制作中缺少理性的选择标准,使得专题整体上很不协调,没有一个共通的亮点和支撑点,仿佛只是为了恶搞而恶搞。专题制作本身不够专业,不可能在网民心中形成

42、良好的信息接受习惯。 五、 “恶搞专题”的非主流地位 除却网易自身在操作此专题中的失误, “恶搞专题”的模式不可能成为网络新闻专题的主流,它只能是一个网站塑造形象之初的有力工具,当网络新闻逐渐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后,此种专题只能成为网站的特色,而不是主导,因为这种专题模式本身还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今后将成为网络新闻发展的障碍。 1 “恶搞专题”用娱乐化的方式处理新闻,将新闻与娱乐相混淆,不仅脱离传统新闻的制作方式,而且使专题缺乏新闻应有的深度。 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要求平衡、公正、客观,显然, “恶搞专题”并没有遵循这种新闻制作方式,过于娱乐化的语言和片面的观点使其尖锐有余而深度不足。借用娱乐的外壳来

43、说新闻,这种制作方式有其优势,但是当严肃新闻用娱乐化的方式来解读时,便失去了新闻本身的深度,再加上专题本身强烈的倾向性,新闻的客观、平衡和公正便失去了应有的地位。我们熟知的任何一份值得尊敬的报纸,比如说纽约时报 ,都是将严肃处理新闻,客观、深刻地告知受众关于新闻的一切信息作为新闻的特点,这正是主流媒体的特点,也是基本的新闻理念。这样的新闻处理方法拿到网络媒体也是一样,网络新闻要真正走向成熟,与其他媒体竞争,必然要走向深度,而不可能是这种娱乐化的制作方式,将新闻和娱乐结合在一起的做法,只能成为网络新闻的特色,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网络新闻的主流。 2大量问题信息和尖刻的批判相结合,容易激起网民们的非

44、理性心理,产生不良的效果。 匿名状态中的网民在网上容易处于非理性和情感宣泄的状态, “恶搞专题”从某种意义上是对现实的颠覆,也是对传统新闻的颠覆,并非颠覆就是恶,但是通篇报道不公正的事情和社会的阴暗,加上网易编辑肆无忌惮的刻薄批评(理性不多,缺少平衡意识) ,很容易形成非理性的氛围,引发网民更多的非理性语言和行为。 “恶搞专题”以调侃的方式说出了人们在一般情况下不宜表达的思想和情绪,一定程度上是“社会良心”的表达。但是,一个负责任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应当是平衡的、理性的,用一种更为理性和客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包括批评,而不宜过多地采用煽情的反讽方式,媒体在这里失却了应有的建设性,与媒体的社

45、会职能相悖。 “恶搞专题”的“敢言”值得肯定,这也是它能吸引网民,赢得网民支持的原因,同时媒体也应当认识到:网民喜欢看什么和媒体应当提供什么是有差距的。抨击时弊,批判不公正现象是一个媒体应当做的,如何做更适当?完全迎合网民的接受心理,还是力求在批评中做到平衡和建设性?负责任的媒体会选择后者。 “恶搞”这种新闻专题模式有其自身的缺陷,最大的缺陷就是它不具备一个成熟而负责任的媒体报道新闻的特点和要求,而是片面地适应了网民的原始心理需求。它本身不正常的颠覆性,使它不可能成为未来网络新闻专题的主流模式。 六、 “恶搞专题”对网络新闻发展的意义 尽管“恶搞专题”有着缺陷,但是这种新闻专题模式的出现对于网

46、络新闻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 1它显示出网络新闻专题模式已经开始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恶搞专题”不仅突破新浪主导的传统海量型模式,而且还具备颠覆性质,充分利用了网络媒体的特点,用娱乐化的手段进行新闻专题的制作。网易之所以推出这种专题,也是因为其他门户网站在新闻专题,也在开始探索,比如腾讯的“深度”专题,其走向与新浪专题已经很不一样,是另一种的模式,按照一定的编辑逻辑进行。越来越多的不同新闻模式的出现,将带动整个网络新闻的多元化发展。 2 “恶搞专题”的出现,说明网络媒体越来越重视利用新闻频道来吸引更多的网民,与对手竞争;网络媒体抓住了新闻差异性深入挖掘素材,这对于网络新闻的发展,有积极的

47、意义。我们在谈到不同的平面媒体时,很容易说出其各自的风格,而不仅仅是作为平面媒体的共同特点,不同的平面媒体也自觉地选择自己的受众群,进行分众传播。但是网络新闻还没有进入到平面媒体的这种差异化竞争阶段。在我们已形成的观点中,网络新闻的优势便是信息量的丰富、迅速,以及传受之间的互动、言论的多元化和开放性。这些优势说到底并不是网络新闻的优势,而是网络作为一个传播媒介的优势,就算是有一定声望的新浪新闻,谈到其特点时仍然脱离不了网络传播本身的特点,很难区分它与其他网络媒体新闻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网易选择了差异化策略,十分鲜明地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可以预测,在几年后,如同平面媒体一般,门户网站的新闻将实现

48、差异化定位,获取有效受众。 3 “恶搞专题”的出现还表明,网络新闻在与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的竞争中,将突破媒介形态的竞争,而转入原创性的竞争。一直以来,网络新闻都被认为是简单地将传统媒体的内容进行复制、粘贴,最多改改标题,删减内容或者稍做整理,创造性不大,只是靠海量取胜。而“恶搞专题”一定程度体现了网络新闻编辑的原创性和编辑能力,形式上完全脱离了传统媒体的报道模式,借用传统媒体报道的基本事实,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媒体很可能在未来兴起编辑创意之争,在原创领域与传统媒体一争高下。 网易“恶搞专题”的出现,预示着网络新闻的制作和编辑将发生大的变化,对于网络新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49、但是这种模式的新闻专题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网络新闻的主流。目前,网易不仅将此种类型的新闻专题放在新闻频道,在财经等其他频道也开始了这种制作方式。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恶搞专题”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这种扩大化的趋势也值得我们思考:新闻娱乐化的做法是否适应所有的新闻?这种新闻专题的边缘在何处?如果这种新闻娱乐化的趋势一直不断扩大、延伸,那么,网络传播的职业自律便要提上日程了。 (陈力丹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李彦为该校新闻学院传播学方向研究生) 网站内容策划:网络专题之传统媒体冲击 1、成本低廉,对传统媒体带来冲击 总而言之,网络新闻专题是最能体现网站编辑水平的网络表现形式。就其在网站内容部门的地位而言,是高端的。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竞争的激烈,使得很多网站都加大对专题的投入,不管是从技术力量,还是编辑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