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整理本书的知识框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第二部分是整理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体会。第三部分是巩固练习,目的是使复习的知识, 在具体练习中得到应用、巩固和深化,有利于学生查缺补漏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在编写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 ,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经验,以及初步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本单元的整理与复习奠定
2、了基础。需要教师根据复习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 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1. 通过总复习,对本学期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深化,进而牢固掌握;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到达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2. 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加深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 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 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了解数学的价值 ,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
3、合理、灵活地解决问题,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在复习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复习时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性,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的困难,树立自信心,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得到进一步发展。有意识地链接旧知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深入化,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2.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把握好不同领域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掌握好“度”,做好“定位”工作,对于总复习中的每一道题 ,教师要认真分析知识点是什么,以及应该提高学生的哪些能力。3.
4、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复习的课时较少, 但是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问题的综合性比较强,而且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明确总复习的目的 ,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4.教学总复习要以学生独立的、个别的作业为基础,习题要让学生先做, 并发挥小组互帮互教的作用,落实好反馈纠正这一环节。必须发现、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 鼓励学生提问、质疑、解疑,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回授,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1 成长小档案 1 课时2 练习二十四 1 课时总结收获。(教材第 108110 页)1.整理与复习本书学过的知识点,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2
5、.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整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学习体会。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重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课件。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新内容我们学完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系统地进行整理与复习,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充实一下自己的“成长小档案”,看看这学期学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 这节课要进行的教学内容,避免复习时杂乱无章,尽量做到目标明确、有条不紊】1.这学期有什么收获?师:同学们,先想一想自己有
6、什么收获,然后与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并做好整理记录。可以参照屏幕上的提醒!(课件出示:教材第 108 页图)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生 1:我认识了分数,知道了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生 2:我知道了分数由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构成,一般都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 如读作四分之一。生 3:进一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还会求一些图形的周长了。生 4:知道了图形的周长就是指围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生 5:我知道了时、分、秒的关系,1 时=60 分,1 分=60 秒。生 6:我学会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生 7:我知道了任何数与 0 相乘都
7、得 0。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收获说详细,最好能举出例子。2.学习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师:在学习中你觉得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呢?生:用数数的方法可以估计出 30 秒的时间,很有意思。生:我觉得数字编码很有趣,从身份证号码中可以知道一个人的生日、籍贯等信息,很有趣。鼓励学生多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部分知 识点,总结收获,促使学生归纳所学的知识点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师:整理归纳是我们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应该掌握一项基本技能,只有学会了这重要的一项才是真正的学习数学,今后要不断努力争取更好。【设计意图:课末总结帮助学生 对课堂知识
8、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A 类红星商店每个篮球 45 元,淘气买了 4 个篮球,付了 200 元,应找回多少元钱?(考查知识点:数的运算;能力要求: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B 类选取最佳的方案。小明的爸爸计划在院墙外面,用篱笆围建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养鸡场的一边利用院墙, 院墙是每边长 20 米的正方形) 鸡场的长 12 米,宽 8 米,至少需要篱笆多少米?(考查知识点:长方形的周长;能力要求: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200-454=20(元)B 类提示: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借助画图理清思路,
9、主要是两种不同的方案,如下所示。正确解答: 122+8 82+12=24+8 =16+12=32(米) =28(米) 32 米28 米答:至少需要篱笆 28 米。教材习题教材第 109 页“练习”1. (1)千米 吨 米(2)10 点整 画图略(3)1907+690=2597(千米) 2597-2541=56(千米) 提问题并解答略(4)840 28051500( 人)(5)22=4(时)2. (6+6+3)2=30(厘米) (6+3+3 )2=24(厘米)3. (1) 45167891(2)2 3 4 5 6 7 8 9(3)略(4)略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和交流
10、的机会。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单纯地重复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自我总结、不断提升的过程, 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2.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 自主学习、体验探究的成功与乐趣。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教学中力求体现开放性教学的特点, 如引导学生自己说涉及的知识点,讲述解决问题的想法等。3.复习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多安排一些练习题。一般的学生要保证基本要求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练习,而优秀的学生才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习。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应有针对性的辅导,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复习的过程中,抓住这次重要的机会,都能有
11、所提高。练习二十四。(教材第 111114 页)1.在练习中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件。师:同学们,上一节课你们总结的知识点比较全面,究竟掌握的怎么样 ,运用起来又如何呢?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检验,希望你们能认真思考,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复 习的相关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形成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性认识,能在头脑中呈现相关的表象,逐步构建知识系统。提示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
12、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1.计算。师: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教材第 112 页第 5 题)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如果出现错误,让学生指出并纠正。2.解决问题。师:认真读题,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 112 页第 8 题)学生认真读题后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想法。此题解决的关键是要结合生活实际情况,每张票价是 8 元 ,870 个座位就有 870 张票, 全部卖完了, 所以收入的钱数就是 8708=6960(元)3.图形。师:你能运用所学知识帮售货员阿姨算一算吗?(课件出示:教材第
13、 113 页第 12 题)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生:捆长方体盒子需要的彩带其实是由 2 个宽,2 个长,4 个高和打结的 45 厘米构成的,所以算式是 402+602+304+45=365(厘米)。生:捆正方体盒子所用的彩带其实就是棱长的 8 倍再加打结用的 45 厘米,算式就是408+45=365(厘米) 。只要学生讲解合理就要给予肯定。【设计意图:在对相关知识点进 行复习整理后,趁热打铁进行针对性的巩固训练,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确定下一步教学内容】师:同学们,我们本学期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 ,
14、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力,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A 类有一块长 5 米, 宽 3 米的长方形广告牌 ,现在要在它的周围做一个铝合金外框,需要多长的铝合金条?(考查知识点:长方形的周长;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B 类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5152(1)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2)还剩全书的几分之几没有看?(考查知识点:分数的简单计算;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5+3)2=16(米)B 类教材习题教材第 111 页“练习二十四”1. 4000 50 7 180 9 22. (1)千米
15、 (2)千克 ( 3)克 (4)厘米3. 45 分4. (1)3500 500(2)2000 25. 237 562 407 713 92 789 103 2586. 66 90 1428 7304 82 1404 10400 9507. 8. 8708=6960(元)9. (1)164=4(2)49=36(元)(3)162=8(元)(4)略10. 1 157963811. 10+5+5=20(厘米) 204=80 (厘米)12. 402+602+304+45=365(厘米)408+45=365(厘米)13. 125612914. 21532=1290(元)15. 小兰 8 岁,爸爸 32 岁。16. 8+6=14(米 )17. 164+20=84(户)18. 563+344=907 928-687=241 889+142=1031思考题大瓶 800 克,中瓶 400 克1.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复习内容既要全面,又要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点,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