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教案.doc

上传人:繁花静 文档编号:1532103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课时 小数点位置变化(一)教学内容教材第 67 页 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变化规律教学提示学生已经认识了整数扩大 10 倍、100 倍、1000 倍的变化规律。本课时主要学习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100 倍、1000 倍的变化规律。教学是利用求总价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自主探究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以及简单应用的过程。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乘 10、100、1000 的乘法,会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或

2、复名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重点:探索由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发现“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这一规律。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情景图、纽扣、课件学生准备:纽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纽扣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谁能给大家说说,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纽扣? 学生可能会从纽扣的不同材料来说,比如:金属纽扣、塑料纽扣等等;也可能会从纽扣的不同外形来说,如:两眼的纽扣、四眼的纽扣等等。 师:看来同学们对纽扣的了解还真不少。老师这里也有一枚纽扣, (出示课前准备的纽扣)猜

3、一猜这枚纽扣大概多少钱呢? 学生猜测纽扣的价钱。如果学生猜到了纽扣的价钱,就直接提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老师就告诉学生这枚纽扣的价钱是 5 分一枚。师:如果购买更多的纽扣,你知道应付多少钱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购买纽扣的问题。 (板书:小数点位置变化)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探求新知 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1.探究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课件出示 10 枚、100 枚、1000 枚纽扣图。师:我们已经知道 1 枚纽扣 5 分钱,你能计算出买 10 枚、100 枚、1000 枚纽扣分别是多少钱吗?用

4、自己的方法列式计算,然后交流。生:1 枚纽扣 5 分钱,10 枚纽扣就是 10 个 5,列式 105=50(分)50 分=5 角;100 枚纽扣就是 100 个 5,列式 1005=500(分)500 分=5 元;1000 枚纽扣就是 1000 个 5 分,列式 10005=5000(分) 5000 分=50 元。师:如果我们把 5 分化成 0.05 元,你能计算吗?生试着列式计算:0.0510=0.5(元)根据上面计算的 5 角可得到 0.05 元;0.05100=5(元) ;0.051000=50(元) 。师:观察上面的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观察后回答:0.05 乘 10,0.05 的

5、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位;0.05 乘100,0.05 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两位;0.05 乘 1000,0.05 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三位。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正确,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100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设计意图:学生在经历观察过程中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教师及时总结,肯定学生的发现。2.探究位数不够时,用 0 补足师:下面请同学们应用上面的方法把 3.87 分别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100倍、1000 倍,各是多少?生:自己试着计算。师:在计算过程中,你们遇到了

6、什么问题?生:3.871000 时,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位数不够了,怎么办?师:想一想,把 387 扩大 1000 倍该怎么办?生:在 387 的后面填上 1 个 0。师:对,把 3.87 扩大 1000 倍,位数不够时,也用 0 补足。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通过遇到的实际问题,理解小数点在向右移动时,位数不够时,用 0 补足,加强知识间的联系。3.探究名数改写课件出示例 2。师:你能把写字台的长和宽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吗?生:1.3 厘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可以把 1.3 米分成 1 米和 0.3 米,1 米是 100 厘米,0.3 米是 30 厘米,100 厘米加 30 厘米是 1

7、30 厘米。即:1.3 米=100 厘米+30 厘米=130 厘米。生:把米改写成厘米,直接乘进率,1 米=100 厘米,所以1.3100=130(厘米)师:两位同学的方法都很好,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简便?生:第二种方法简便。师总结: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下面用这种方法把 0.65 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吧。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获得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三、巩固知新。1.练一练第 1 题(1)出示表格。让学生观察表格,说一说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2)把以千米/分为单位的速度改写成以米/分为单位的速度,该怎样计算?(因为

8、 1 千米=1000 米,所以小数点要向右移动三位。 )(3)独立计算完成,全班交流结果。2.练一练第 2 题。(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这道题要解决什么问题?(2)单位改写时应注意什么?(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就用高级单位乘进率,把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换算)(3)独立改写,全班交流结果。四、达标反馈。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 52 的末尾添上两个“0” ,这个数( ) 。 扩大了 100 倍 缩小了 100 倍 大小不变 2.把 71 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是 710。 左 右 二 三 3.把 0.06 扩大 10 倍是( ) 。 0.006

9、0.6 6答案:1. 2. 3. 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谁能总结一下?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即可。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100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六、布置作业:1.填空。(1)把 0011 扩大 10 倍,得( ) ;把 0001 扩大 100 倍,得( ) ;把 0001 扩大 1000 倍,得( ) 。 (2)5.3 千克=( )克 2.73 米=( )分米2. 一个游乐场原来面积是 0056 公顷,现在的面积比

10、原来扩大 10 倍,现在面积有多少平方米?答案:1.(1)0.11 0.1 1 (2)5300 27.32.0.05610=0.56(公顷)=5600(平方米)板书设计小数点位置变化(一)1.0.0510=0.5(元)0.05100=5(元)0.051000=50(元)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100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2.3.871000=3870位数不够时,用 0 补足。教学反思“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

11、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本着“人人学有所用”的数学课程教学新理念,我们必须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开发与处理,以让学生有选择如何学习的权利,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亲近数学。因此,我在教学时以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成功。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师:同学们,你们每两个人都有一张卡片,上面是一个小数,请同学们玩一玩,在玩中把你的发现及时地汇报给老师和同学们。 (可抽拉卡片上写有0.435)学生反馈:(1)小数点会向右

12、动。 (让学生继续玩)(2)小数点向右移动后数变大了。(3)小数点移动到 4 的后面,原来的数变成了 4.35;小数点放在 3 的后面,原来的数变成了 43.5;小数点放在 5 的后面,原来的数变成了 435。师:都是这几个数字,数字的顺序没有改变,小数点的位置向右移动,得到的数比原来大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决定着小数的大小。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小数点的变化规律。二、教学资源包小数点在实际中的应用1.人民去超市购物,购买数量是整十或整百时,总价就在单价的基础上向右移动小数点。2.改写单位时,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时,用高级单位乘

13、进率,向右移动一定的小数位数。三、资料链接小数点与悲剧1967 年 8 月 23 日,前苏联著名宇航员费拉迪米尔科马洛夫一人驾驶着“联盟一号”宇宙飞船胜利返航。此时此刻,全国电视观众都在观看宇宙飞船的返航实况。当飞船返回大气层后,科马洛夫无论怎么操作也无法使降落伞打开以减慢飞船的飞行速度。地面指挥中心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帮助排除故障,但都无济于事。两小时后在着落基地附进坠落,宇航英雄科马洛夫遇难.同学们,你们是否被这悲壮的场面所感染?!当时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金箍棒“变变变”孙悟空和他师傅一行人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遇到一个妖怪,妖怪喝到:“猴头,交出唐僧!”

14、 孙悟空大声喊道:“休想!看我金箍棒!”于是从耳朵里掏出一根只有 0.009 米长的金箍棒, 妖怪觉得很奇怪,想:这么短有什么用? 孙悟空嘿嘿一笑 ,对着金箍棒轻轻吹了一口气, 金箍棒从 0.009 米变成 0.09 米,接着又吹了一口气, 金箍棒从 0.09 米变成 0.9 米,吹第三口气的时候, 金箍棒从 0.9 米变成 9 米,孙悟空喊道:“看棒!”, 金箍棒重重的砸在妖怪身上,把妖怪打死了。第 2 课时 小数点位置变化(二)教学内容教材第 89 页 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变化规律教学提示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100 倍、1000 倍的变化规律。本课时主要学习一个小数缩小

15、到原来的 、 、 的变化规律。教学是利用1001把彩带分份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低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复名数,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自主探究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以及简单应用的过程。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除以 10、100、1000 的乘法,会把低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知识间联系和学习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探索由小数点位置的左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发现“小数点位置的左移引

16、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这一规律。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情景图、彩带、课件学生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谁能用自己的话或举出例子说一说这个变化规律?生: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 1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 10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 1000 倍生:一个小数乘 10,就将原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乘 100,原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乘 1000,原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师: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同学们学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 板

17、书课题: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探求新知 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1.探究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根彩带, (出示彩带)你们估计一下这根彩带有多长?生估一估彩带的长。师:看来同学们的眼力真不错,这根彩带是 5 米长。现在老师想把它平均分成 10 份,你知道每份是多少米吗?生:5 米是 50 分米,50 分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是 5 分米,5 分米是 0.5分米。师:说的很好。谁能列出除法算式?生:510=0.5(米)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10=0.5(米)师

18、:如果把 5 米的彩带平均分成 100 份,每份多少米?生:5 米是 500 厘米,500 厘米平均分成 100 份,每份是 5 厘米,5 厘米是0.05 米。师: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生:5100=0.05(米)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100=0.05(米)师:如果把 5 米的彩带平均分成 1000 份呢?生:5 米是 5000 毫米,5000 毫米平均分成 1000 份,每份是 5 毫米,5 毫米是 0.005 毫米。师:我们一起列出除法算式吧。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1000=0.005 米。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观察三个算式的特点:5 除以 10,5 的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一位;5

19、 除以100,5 的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两位;5 除以 1000,5 的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三位。师总结:同学们总结的很好。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移动一位;10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10向左移动三位 2.探究位数不够时,用 0 补足师:下面请同学们应用上面的方法把 53.8 分别缩小到原来的 、 、10,各是多少?10生:自己试着计算。师:在计算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生:53.81000 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位数不够了,怎么办?师:想一想,把 538 缩小 1000 倍该怎么办?生:在 538 的 5 的前面填上 1 个 0。师:对,把 53

20、.8 缩小 1000 倍,位数不够时,也用 0 补足。即:53.81000=0.0538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通过遇到的实际问题,理解小数点在向右移动时,位数不够时,用 0 补足,加强知识间的联系。3.探究名数改写课件出示例 4。师:你能把梅花鹿的身高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吗?生:85 厘米= 米=0.85 米。1085生:可以用除法计算 85100=0.85(米)师:两位同学的方法都很好,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简便?生:第二种方法简便。师总结: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下面用这种方法把练一练第 1 题完成吧。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获得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解

21、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三、巩固知新。1.练一练第 2 题(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表格,说一说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2)把以千克为单位质量改写成以吨为单位的质量,该怎样计算?(因为1 吨=1000 千克,所以小数点要向左移动三位。 )(3)独立计算完成,全班交流结果。2.练一练第 3 题。(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这道题要解决什么问题?(2)一个数乘 10、100、1000 和一个数除以 10、100、1000 的计算?(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100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22、。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左移10 10动两位;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01(3)独立改写,全班交流结果。四、达标反馈。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把 6.25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 ) 。 扩大了 100 倍 缩小了 100 倍 大小不变 2.把 9.8 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是 0.098。 左 右 二 三 3.把 4.51 缩小 10 倍是( ) 。 45.1 451 0.451答案:1. 2. 3. 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谁能总结一下?用自己

23、的语言进行描述即可。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10原来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左移10 01动三位。六、布置作业:1.填空。(1)把 29.7 缩小 10 倍,得( ) ;把 2.97 缩小 100 倍,得( ) ;把297 缩小 1000 倍,得( ) 。 (2)240 米=( )千米 6 毫升=( )升 2 吨 50 千克=( )吨2. 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 65 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100 千米的速度行完全程,需要多长时间?答案:1.(1)297 0.0297 0.297 (2)0.24 0.006 2.052.65

24、100=0.65(小时)板书设计小数点位置变化(一)1.510=0.5(米)5100=0.05(米)51000=0.005(米)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10 10向左移动两位;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012.53.81000=0.0538位数不够时,用 0 补足。教学反思“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本着“人人学有所用”的数学课程教学新理念,我们必须对教材内容作适

25、当的开发与处理,以让学生有选择如何学习的权利,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亲近数学。因此,我在教学时以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成功。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师:出示例 3:5 除以 10、100、1000 各是多少? 生用计算器计算 510、5100、51000 的商。 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照下面的样子板书:510=0.5 5100=0.05 51000=0.005 师:引导观察、比较:每次除得的商与被除数 5 比较,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师:把一个小数除以 10,就要把这个小数的小

26、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除以 100、1000 呢? 生观察发现:一个数除以 10,就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一个数除以 100,就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一个数除以 1000,就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师:充实感性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 2-3 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并在小组里交流。 师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刚才的发现的规律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 生用自己的方式回答。师:逆向思考,全面地掌握规律。反过来,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引导学生说说如果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相当于这个小数分别

27、除以多少?)二、教学资源包小数点在实际中的应用1.在生活中,人们要把一些数量平均分成 10 份、100 份、1000 份这时只要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点。2.改写单位时,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时,用低级单位除以进率,向左移动一定的小数位数。三、说课设计教材分析: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是在学习了整数惩罚的基础上安排的,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通过比较算式的结果得出小数点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内容: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8-9 小数点位置变化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

28、进行计算的过程。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会口算小数除以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会把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归纳小数点向左移动变化规律时,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会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会把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举例法:让学生举例子说一说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变化规律生:学生能够举例说明 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设计意图:既复习已学的知识,又自然揭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二、出示问题,尝试解决师:教师提出教材问

29、题,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解决。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师:5 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是多少米呢?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并试着解答。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答问题。 学生说,教师板书 510=0.5(米)师:根据刚才的经验写出下面两个算式。生:5100=0.05 51000=0.005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10 10向左移动两位;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位数不够用010 补充。师:课件出示例 2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的做法,85100=0.85(米) 85 厘米=0.85 米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说说自己

30、的发现生:由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他们的进率。三、巩固拓展,强化新知教材第 8 页试一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与同学交流计算方法。教材第 9 页练一练。独立完成,交流计算过程,集体订正。四、归纳总结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10 10向左移动两位;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位数不够用010 补充。由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他们的进率。五,板书1.510=0.5(米)5100=0.05(米)51000=0.005(米)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10 10向左移动两位;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

31、左移动三位。012.53.81000=0.0538设计意图:通过简明扼要额板书,是学生了解本节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儿,明确小数点儿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三)资料链接猜谜语别家兄弟手拉手,我家兄弟不碰头。 圆圆身子个头矮,总在数字脚边跑。 (打一数学符号)第 3 课时 小数乘整数教学内容教材第 1011 页 小数乘整数教学提示学生已经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本课时主要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是利用超市购物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把高级单位转换为低级单位计算的过程,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实例,经历用自己的方法解答问题,以及学习小数乘整数

32、计算方法的过程。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乘法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培养反思质疑的习惯,体会学习乘法计算方法的价值。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情景图、课件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情景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超市吗?我们今天就去超市看看。这里也有几位同学在挑选商品呢?看看他们准备买些什么呢? 师问:你能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说:自动铅笔每枝 1.8 元;钢笔每支 2.62 元;挂面每包 0.94元

33、师问:亮亮买买枝自动铅笔要花多少元呢?可以怎么列算式? 生:1.83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一个因数是小数。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然地引出小数和整数相乘的学习内容,学生感到自然、亲切。二、探求新知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师:同学们,小数乘整数怎么计算我们还没有研究过。那么 1.83 的结果是多少呢?你有办法知道吗?请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练习后交流。师:谁来说说看,1.83 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 1.81.81.85.4(元) 师:1.83 是 3 个 1.8 相

34、加,所以可以用加法来计算出结果。 生:1.8 元是 18 角。18 角3 就是 54 角,54 角用元作单位就是 5.4 元。 师:把元转换成角来计算,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生:2 元3=6 元,2 角3=6 角,6 元-6 角=5 元 4 角=5.4 元师小结:同学们能利用小数的加法和元角分的知识来计算出结果,采用旧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这一点做得很好。2.用竖式计算师:你们想不想尝试用竖式计算?该怎么计算呢?学生小组交流:可以把 1.8 元看作 18 角进行计算,也就是把 1.8 个 1 看作18 个 0.1 计算,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就是 54 个 0.1,表示 5.4

35、个 1。师:说得非常好。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就是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算出积,然后看计算时把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得到的积就缩小同样的倍数。师板书:3.两位小数乘整数师问:妈妈买 25 包挂面要花多少元?先估算一下。生:每包挂面接近 1 元,买 25 包不到 25 元。师:你能用乘法算式计算吗?生:0.9425。师:和上面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生:两位小数乘整数。师:两位小数乘整数时,就要把小数扩大 100 倍变成整数,再把积缩小100 倍。生独立完成、交流。师:在计算的过程中,你发现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是什么?生用自己的方式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同时板书: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看成整数计算,算出积后,看小数是几

36、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设计意图:经历过程,体验算法。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让学生充分感受计算教学中计算方法、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4.独立解决问题师:有了计算方法,请同学们利用超市商品信息,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获得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三、巩固知新。1.练一练第 1 题(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题目,说一说计算方法?(2)独立计算完成,用计算器验算,全班交流结果。2.练一练第 2 题。(1)出示表格。让学生观察,这道题要解决什么问题?(2)计算总价的方法?(单价乘数量)(3)独立完成,全班交流结果。四、

37、达标反馈。1.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3.954 56.87 15.73 9.55424.85 123.45 152.5 366.22. 一辆载重汽车一次可运煤 12.6 吨,7 辆这样的汽车一次可以运多少吨?答案:1.15.8 396.9 47.1 38.2 124 617 37.5 223.22. 12.67=88.2(吨)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谁能总结一下?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即可。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看成整数计算,算出积后,看小数是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六、布置作业:1.用竖式计算。15.911 85.34

38、 150.2732.78 64.83 95.65 2.教材 11 页练一练第 3 题3.教材 11 页练一练第 4 题答案:1.174.9 341.2 105.14 262.4 194.4 4782.702.4=168(千米)3.3.8545+4.2030+6.1545=576(元)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看成整数计算,算出积后,看小数是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计算教学是学生最感到枯燥无味的知识,但教材安排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位小数乘一位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两位

39、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教学。教学中我采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有意识地进行探究式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以课堂主人的身份主演舞台,探究小数的位数的变化,小数的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开始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的思考,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能正确判断积里面的小数位数。然而也有很多不足,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在动态中延续不够,说明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倾听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注意这些细节。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1.整理旧知师课件出示:列竖式,并说一

40、说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5135 1824生观察回答。师出示表格。师:积的变化与因数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分别扩大 10 倍、100 倍、1000 倍,积也扩大 10 倍、100 倍、1000 倍。师:总结得很好。现在已知一枝自动铅笔 1.8 元,亮亮买 3 枝自动铅笔一共要花多少元?2.探究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师:怎样列式计算?生:1.83。师:根据整数乘法的规律,你能计算小数乘整数吗?生:先把 1.8 扩大 10 倍,变成 18,18 乘 3 等于 54,得到的积也扩大了 10倍,要得到原式的积就把 54 缩小 10 倍,即 1.83=5.4。设计意图:利用复习帮助学

41、生回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回忆积的变化规律,这些知识的前导为学生进行新的知识的学习作了顺畅的连接;另一方面,在新课的教学中也对的掌握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二、资料链接热闹的早晨小朋友,你们一定听过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故事吧!其实,动物王国里也有不少数学家呢。瞧,他们来啦。大清早,公鸡就大声地叫起来“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 ”一只小喜鹊被惊醒了,不高兴地喊:“这么冷的天,谁在叫啊,真烦人。 ”喜鹊妈妈说:“孩子,该起床啦,公鸡也是为大家好,告诉我们天亮了。其实,他的叫声不但优美动听,还包含了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呢!”小喜鹊特别喜欢数学,一听妈妈这样说,就不再嚷嚷了。她仔细听了听公鸡的叫声,

42、果然有规律,高兴地叫起来:“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公鸡每次叫 3 个喔字,一共叫了 12个喔字,43=12 嘛!我也会。 ”于是,她也发出了一串有趣的声音,早晨醒来的其他动物们听了直夸这个孩子真能干。小朋友,喜鹊的叫声究竟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乘法算式呢,请试一试吧!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 )( )=( )小象听了不服气 ,咚咚咚地跑了过来,也用脚步声出了一道乘法题。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 )=( )一会儿,小猪吹着小喇叭来了。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 )=( )不一会儿,各种动物都跑来看热闹。小狗说:“你们这样叫几声、吹几声谁不

43、会呀,要把乘法题画出来才算本事呢!”说完,就在雪地里走了几步,停下后地上出现了几个像梅花一样的脚印,得意地说:“看,我画的每朵梅花有 6 个花瓣,4 朵梅花一共有多少个花瓣呢?” ( )( )= ( )小鸡说:“哈哈,看我的!我画了 5 竹叶,每上有 3 片竹叶,一共有多少竹片呢?”( )( )=( )小马想:“我偏要画一个非常简单的图画考考大家,看他们能不能写一个乘法算式?”( )( )=( )不知不觉,天快黑了,咋办呢?小熊说呼啦啦取出几只小灯笼:“别急别急,只要我们能点亮这一颗颗星,就不愁找不着路了。 ”你知道他们怎么做的吗?动物朋友们利用乘法知识,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小朋友,你想成为一

44、个乘法小专家吗,从现在开始,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好好研究研究吧!第 4 课时 小数乘小数教学内容教材 1213 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提示学生已经会计算分数乘整数。本课时主要学习小数乘小数。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进行小数乘小数的乘法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以及学习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乘法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运用已有知识理解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重点:在理解小数乘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

45、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情景图课件。学具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观。前不久,聪聪同学家刚搬进新房,看!这是聪聪的房间。(演示课件“聪聪的家”) 1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学生根据情景信息发言)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求客厅的面积有多大? 师:小明家客厅的长是 4.8 米,宽是 3.6 米,怎样求客厅的面积呢? 学生口答算式:4.83.6 师:这个算式该怎么求着,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小数乘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设计意图 :通过师

46、生谈话的方式,引出客厅面积的话题和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引入课题。二、探求新知1.小数乘小数的方法。师:观察算式中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算式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生: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师: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聪聪家客厅的面积大约是多少。生:把 4.8 看成 5,把 3.6 看成 4,54=20,所以客厅面积不到 20 平方米。生:把 4.8 看成 5,把 3.6 看成 3.5,53.5=17.5,所以,聪聪家客厅的面积大约是 17.5 平方米。 生:把 4.8 看成 4,把 3.6 看成 3,43=12,聪聪家客厅的面积一定在 12平方米以上。师:聪聪家客厅的面积不到 20 平方米。

47、那么,到底是多少平方米呢?我们运用竖式计算一下。 教师板书竖式师:同学们,大家已经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了,这个算式中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怎么办? 生:4.8 扩大 10 倍是 48,3.6 扩大 10 倍是 36,先算 4836。 生:把两个因数分别扩大 10 倍,变成 4836。 师:把两个因数分别扩大 10 倍,变成 48 和 36。 教师板书:师:用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 48 乘 36 的积以后怎么办? 生:把积缩小 100 倍。 生:把积缩小 10 倍。 教师进行指导。使学生了解,两个因数分别扩大 10 倍,就等于这两个因数的积扩大 100 倍。 即: 4.8103.610 =4.8

48、3.6100师:谁来说一说,4.83.6 怎样用竖式计算? 生:把 4.8 看作 48,把 3.6 看作 36,用整数乘整数的方法算出 48 乘 36 的积,再把积缩小 100 倍。 师:好!请同学们说,我来写,我们共同完成竖式计算。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师:按整数相乘得出 1728 后,怎么办?生:把 1728 缩小 100 倍。 生:从 1728 右边开始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 教师完成板书: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学会计算小数乘小数。2. 沙发占地面积。 师: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了客厅的占地面积是 17.28 平方米,聪聪家客厅中摆放着

49、一个沙发,请看 13 页的沙发图,并认真读一读文字,说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沙发的长是 1.8 米,宽是 0.85 米。 生:问题是沙发占地多少平方米? 师:求沙发占地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 学生可能说出不同的算式,教师肯定并板书。 0.851.8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个算式的两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生:两个因数一个是一位小数,一个是两位小数。 师:这样的两个小数相乘,用竖式计算怎样算呢? 教师板书竖式: 生:1.8 扩大 10 倍是 18,0.85 扩大 1000 倍是 85,先算出 18 乘 85 的积,再把这个积缩小 1000 倍。 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