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唯美主义对中国摄影的影响李雪冬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历来是很强烈的,尤其在文化艺术上更是讲究。过去的人,作文讲章法、讲词句、讲意境、讲韵味,写诗填词就更不用说,不仅讲韵脚、声调、对仗,就是在字数上都有严格限定。这种唯美的思想往往把形式看得比内容更为重要。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有关,认为衡量文化质量的高低关键看其品位的高低、形态的变化及表现技巧上的与众不同。这种意识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至深至远的。摄影传入中国后,从一开始就涂上了一层唯美的色彩。中国摄影艺术的发端人陈万里,在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摄影社团北京光社后就主张摄影“造美” 。后在刘半农等人的推崇下,从理论上进行了界定和宣扬。刘半农
2、在他的半农谈影中认为,影像要讲究“形” 、 “光” 、 “色” ,对画面中多余的东西一律要清除,称其为“清画” ,他还把写真与写意对立起来,说写真中无“美” ,要绝对的“清” ,有“术”而无须乎“艺” 。他还认为如果有人说“写意”就是“写假”也可以答应。后来的魏南昌在“美”的问题上更是提倡“必然要走形式主义” 。这种“造美”思想的实质是地道的唯美主义思想,它承袭了中国传统的“重形轻义”的美学观,重在形式上的张扬,忽视其内容的表现,有时甚至完全用绘画的标准来评判摄影,从一开始就给中国摄影的发展带上了沉重的桎梏。然而,如今人们在分析中国摄影发展症结的原因时,往往忽略了唯美主义的存在,特别是忽略了它
3、对中国摄影的严重影响。当我们用理性的双手揭开这层面纱的时候,才知道它对中国摄影的侵蚀到了何等的地步。影响之一:唯美主义使摄影偏离了“反映真实生活”的原则,助长了形式主义的蔓延。由于受“求美”心理的影响,一些人在进行创作时,极大地限制了思维的向外延伸,很容易忘掉身边或眼前真实的、自然的、反映人性本质的典型生活情节,过多地考虑在形式上下工夫,将作品的内在意义排斥在形式之外,忽视了美学中的真实意义。其结果,拍出的照片观其美而品其无味。值得一提的是,1979 年北京的“四月影会”以张扬摄影的人文精神为发端,把关心人、关心社会作为自己求真求艺的目标,其第一次展览大受人们的欢迎,参观人数高达 7 万。透过
4、“四月影会”人们嗅到了摄影春的气息,感悟着摄影对未来中国社会的影响。如果“四月影会”一如既往地沿着摄“人”的现实主义道路走下去,对他们甚至对中国摄影的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后来由于他们中的许多人,对摄影艺术的本质认识不足,受唯美的诱惑,跑到了“唯美”那边去了,其结果是后两次的影展比第一次冷落了许多。冷落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创作上渐渐远离了人民大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理想。这些人和其他唯美主义者共同认为,直接从生活中摄取的画面不那么“完美” ,特别是在点、线、面、用光、角度、构图、影调、色彩上不能符合意想中的要求。所以他们不是到生活中寻找真实的“典型瞬间” ,而是请模特,买道具,精心设计,巧作导演,使
5、摄影沦为“按图寻骥”的作画形式。这些现象还常常被一些人或一些媒体所推崇。如果没记错的话,第十六、十七届国展中的彩色单幅金牌都是送给了那些“摆”出“导”出的作品。这就是说,得不得奖,关键是看你“导”和“摆”的水平高不高。这无形中助长了摄影中虚拟的风气。如今,不光是搞艺术摄影的去“摆” 、去“导” ,就是那些从事新闻、纪实摄影的人,好像离开了“导”和“摆”就无法走路一样。记得在 1998 年的长江抗洪中,有些摄影记者视眼前一幕幕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场面而不见,为了求得完美,让那些解放军战士跳进冰冷的江水里装样子、做动作;有些人还让本已疲惫不堪的战士背着土袋一次次地向堤上冲,直到他们满意为止。这种极
6、端的形式主义,不仅背离了新闻“真实性”原则,还严重毁坏了摄影的声誉。著名美学家杨辛说过:“脱离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完美,最大的毛病就是破坏形象的真实性。 ”有些人,在作品无人问津的时候往往不是从主观上找原因,而总是认为“艺术味不足” ,画面上“美得不够” 。有位朋友讲过这样一件事,在某地的大街上发生了一件事,香港的记者到现场后二话没说举起相机就拍;而大陆的记者,到现场后总是转来转去找角度,舍不得按下快门。这一事例典型地反映了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在中国摄影人身上影响的程度。影响之二:唯美主义常常以“艺术”为借口,拒新闻、纪实摄影于门外,使摄影渐渐走向了庸俗化、单一化。摄影的基本特性是纪实性,这是不争的
7、事实。然而,在中国摄影界,历来将艺术摄影和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分得很清。认为新闻、纪实中的画面太真、太自然,没有多少审美趣味,只有纯艺术的摄影才是真正的艺术。所以,如今大大小小的影展影赛总要冠以“艺术”二字,不提“艺术 ”二字就仿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摄影或不是高品味的、上不了档次的摄影。一些摄影人开先还搞些新闻的、纪实的东西,到后来都跑到“艺术”那边去了,似乎不搞“艺术摄影”就不能“皈依佛门” ,成不了真正的摄影家。于是,一些摄影人对时代风云、社会变革和人类生存极为冷淡,常常沉溺于风花雪月、花鸟鱼虫之中,搞一些对社会对人类不痛不痒的东西。使得一些摆放在“艺术”大堂里的东西很象是穿着尼姑、修女的外套
8、,尤怕沾染上了“过于平真” 、 “过于自然”的世尘,坏了“艺术”的名声。由于它们经常能在大展小赛上穿堂入室,还能连连得奖,所以直引得一些新闻、纪实的摄影人,也硬拉着“新闻”与“纪实”向艺术上靠,似乎只有这样才脱离了摄影上的“俗” ,其结果使摄影完全走向了庸俗化和单一化。然而,令人值得深思的是:中国和世界摄影的发展史上,能经常被人提起的或反复使用的,冲击人们思想的观念和意识的,是值得摄影荣耀的,给摄影赢得地位的,也只能是那些真实地记录历史事件,真实地表达人类情感和意愿,对人类精神和物质产生过重大影响,充满生活情趣和意义的那些作品;而那些表现虚无、浮光掠影、华而不实所谓的纯“艺术”的东西,反而特别
9、容易被历史所淡忘。影响之三:唯美主义淡化了摄影的基本功能,远离了大众审美理想 法国大画家安格尔曾感叹地说:“摄影术真是巧夺天工,我很希望能画到这样逼真。然而,这可能是任何画家也难以做到的。 ”安格尔所讲的“逼真”正是摄影“天生”所固有的对物象的需要“记录”或“纪实“功能特性的反映。在人类社会中,许许多多的事物需要记录。需要利用“逼真”的实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愿。人的任何实践都离不开理性的思维。所以,我们所讲的“记录” “纪实”不是利用照相机的物理中的机械、电子、光学效应对自然、人或事物进行简单的机械性记录、复写,而是利用摄影的“逼真性”这一突出特点,根据人的理性思维,将现实生活中的真人
10、、真事作为现场的拍摄对象,在广泛细致的选择中,抓住面前实有的、正在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和最富生命感的瞬间,以一次性地完成对生活的表现,通过后期制作,创作出最具令人叹服的逼真性和生活的全部丰富性、生动性的典型形象来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干预。它凝注了摄影家的生活理想、审美理想和对生活的爱憎评价。摄影通过生活的基本特征来反映生活的准确性功能,是任何艺术门类都无法相比的。虽然绘画也是借助光、色、影调、线条和构图的效应,以形象语言表达一种情感,表现生活的瞬间性。但是它在反映社会的准确性和逼真性上与摄影就无法相比了。摄影这一突出个性,奠定了它功能的特殊性和美学意义上的独特性,符合人类对真实美的需
11、求准则,也是摄影艺术在人类生活中赖以生存的基础。唯美主义,以形式为前提,以虚拟代替真实。按照它的原则,不可能遵照摄影的基本功能,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去选择最能代表事物本质特征的“典型瞬间” 。他只是着重在角度、形态、光色、线条上下功夫。即便需要“典型瞬间”或要表达一定的情感,也是完全按照绘画的要求,大多通过摆布或导演来完成。这也完全背离了摄影通过真人、真事、真景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瞬间来反映作者对生活真实情感的真实性原则,从物化和本质的意义上淡化了摄影的纪实功能,使摄影这一工具没能在社会生活中真正地发挥其反映生活、反映社会、干预现实的独特作用。近年来有些人为了追求某种诗情画意,置眼前火热的生
12、活而不顾,不远千里入沙漠拍“大漠孤烟直” ,上陕北拍 “信天游” ,进西藏拍喇嘛僧侣,跑额济纳旗拍黄叶胡杨。千孔一面的照片一齐拥进大报小刊,直弄得读者大倒胃口,严重损害了摄影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伤害了大众对摄影的审美心理,远离了大众的审美理想。影响之四:唯美主义使摄影家容易丧失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从根本上动摇了摄影的地位。唯美主义在看重形态的前提下不在乎反映的内容是什么,就是体现出的内容也是间接的、朦胧的。所以在意识上往往不在乎外部世界的变化,更不在乎人类的生存与命运。到峨眉山拍“佛光”的人,他只想在画面中如何拍进美丽的“佛光” ,不在乎峨眉山生态的变化;到额济纳旗拍胡杨的人,只在乎黄
13、叶的美丽和胡杨的奇特形状,很少有人注意那里环境的恶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这些摄影人在他的大脑里只有“美”了,对自己在历史和社会中所承担的责任已经忘得一干二、净,在意识形态上似乎超出了尘世,什么战争、灾害、社会变革、环境变化、人类生存与他们已毫无关系。写到这里,我想起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家们,人们称其为“一支大难不死的队伍” 。他们的口号就是用相机反映在世界上任何地区或角落里正在发生的与人类命运有关的情景。在拍摄中他们远行千里,克服重重困难,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在他们的镜头里我们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事,从中人们能感悟到生的意义和活的价值。M尼可斯拍摄的“动物学家
14、珍古达尔与大猩猩”的画面,真实巧妙地传达了人与自然那种和谐美好的关系。在画面与构图里没有过多的修饰,有的只是真实、自然、平和的瞬间。然而,就是在这极为简单的画面里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形象语言。人们仿佛透过画面看到了残酷的战争、遭杀的动物、污染的河流、饥渴的人群、被伐的森林等等。在这里科学家要说的,大猩猩要说的,作者要说的似乎太多太多。但这种强烈的感染力和冲撞力绝不是来自于作品的形式美,而它正是来自于作者对人、对社会、对自然、对生活真实情感的体验,是作者对人类世界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摄影中的唯美主义只强调用形式来概括生活的全部,用风花雪月或简单、抽象的色彩、构图对现实的再现,使摄影
15、变成了诠释概念或绘画的简单工具。它远离了社会、远离了人生,使摄影家在创作中容易丧失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他的生活与美学中认为:“艺术美来源于生活,肯定现实美及其生动丰富性” , “生活是艺术美的泉源,艺术美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艺术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形象对现实的再现;二是艺术主体对现实的情感的评价和理想的表现,是客观与主观、再现与表现的有机统一。唯美主义只重主观不重客观,只重表现不重再现,在强烈追求形式美的过程中将中国摄影推向了极其危险的边缘。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种叫“赋” 的文学样式。在汉代,人们主要是用它来铺陈写物。后张衡等文人又借写物
16、来抒胸达意。到了魏晋南北朝,这种风气就更为盛行,使赋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均到达了较为成熟的程度,它易学易行,很受人们的喜爱。但后来由于一些文人在写赋时,从形式上硬往诗歌上靠,从散句到十言、八言,最后干脆搞成了四言句,变成了晦涩难懂的“骈文” ,弄得诗不像诗,文不像文,以至使“赋”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如果摄影按照唯美的要求,一味地追求某种形式,忘却了它的基本特征性和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最终的命运和“赋”没有什么两样。摄影不是风花雪月,更不是绘画的附庸,而是认识世界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要想创造出为人们所认可的作品,只能投身于社会生活中去,以对生活的真实再现和对客观世界理性而深刻的认
17、知来揭示生活、揭示人生、干预社会,为世人所注目,树立摄影真正的社会地位,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当我们举起相机面对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的时候,首先要想一想:为何而拍,为何而摄。中国正处于历史巨变之际,无论是社会的构建和重组,还是人类的生存与命运,都在这种进程中发生激烈的演变。如果我们的摄影家还沉湎在自我封闭、自娱自乐的“象牙塔”内,对外面的世界没有丝毫的感知和反应,那么我们的摄影将会严重失“灵” 。令我们感到失望的是,有些人,当看到国外摄影火于我们的时候,便说:“中国摄影是舶来品,没有民族的根基,无法与国外抗衡。 ”这些人以“民族”为借口,拒绝别人对自己的影响和评价,使自己永远缩进美丽的“蜗牛壳
18、”中,拒现实社会和生活于千里之外。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相机的原理和功能是相同的,社会生活的性质也是一样的。而何在价值的取向上却有如此大的区别。拒绝外来的冲撞和挑战这本身就是逃避现实逃避历史责任的典型表现。一位从国外学习回来的年轻女子,面对中国摄影目前的现状,急得直跺脚,她说:“国外的摄影人都向往着来拍中国的巨变,而中国人似乎无动于衷。 ”这从一个侧面看到了摄影与中国现实的距离。时代的号角正急促地催促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如果我们的摄影还跟不上历史的节拍,还显示不出其独特的功用,还一味地醉迷于风花雪月,钻进“唯美”的胡同里出不来,那么,摄影将会被时代所遗弃,被历史给淡忘。摄影需要从其他诸如文学、绘
19、画、音乐等艺术门类中吸取营养,但绝不能邯郸学步,生硬模仿照搬;摄影需要美,但绝不是病态的美、空洞的美,对人类、对社会、对人生毫无责任的美。这种美不但不会引起大众的审美欲望,还会远离大众,最终会葬送摄影的命运。论西方唯美主义思潮在郁达夫文艺思想中的地位与作用仲崇巍 【摘要】: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坛上重要人物,他的文章独具风格与魅力。作为五四时期代表作家,他在接受外来文艺思潮影响时所体现出的共同性与独特性是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因为五四时期的作家几乎都与外国文学发生联系,并或多或少地受到外国文艺思潮影响。本文主要探讨郁达夫文艺思想与英法唯美主义思潮的联系,对郁达夫文艺思想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其文
20、论中、作品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分析这背后的深层的历史、个人原因及对中国文论建构的贡献。 第一章介绍西方唯美主义自身情况与中国现代作家的接受,第一节说明唯美主义思潮发展脉络和理论主张。唯美主义强调艺术长期以来没有被足够重视的一面,即艺术性与审美性。第二节则是唯美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它对包括郁达夫在内的很多现代作家产生较大影响的历史机制。 第二章是文章的重点,首先在第一节中论述郁达夫接受唯美主义的原因。文学上的倾向与主张,来自时代潮流和个人经历的影响。郁达夫接受唯美主义的理论,这对其审美价值取向产生重大影响,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艺术理想以及对文艺理论的看法。在他的文论中,唯美主义的观点在其多元
21、审美价值体系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他思想中很多方面都体现着唯美主义的特点。在第二节中的第一、二、三部分中分别论述文学本体论与唯美的关系、无政府主义思想和文学批评思想以及文艺理想与唯美主义的关系;创作思想与唯美的关系;以及唯美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等,主要论述唯美主义在郁达夫文艺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在第三节中涉及了除郁达夫外其他受唯美主义影响的作家,这些作家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其中主要论述唯美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流变对中国文论的建构的意义,唯美主义丰富了中国文论的构成,对众多作家产生影响,并且 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的发展进程。“唯美主义”何时开始影响中国摄影界对于中国人来说,摄影是个从西方引进的一项技
22、术,它在西方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起来的。但它传入中国后却没有这样的环境和基础,有的只是知识阶层追求艺术的传统,所以摄影在中国发展的最初年代,尤其是二三十年代,深受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涂上一层“唯美主义”的色彩。据“光社”社员许智方回忆,早在 1918 年初,北京的几位摄影爱好者,每当春色弥漫,丁香花开放、牡丹香意正浓的时候,便结伴外出拍照。1919 至 1921 年,这些摄影近好者在北京大学举办了三次摄影展,使许多人对摄影越发有了兴趣。此后为了方便,又成立了一个业余的摄影研究机构,定名为“艺术写真研究会”。“当时参加者不过七、八个人,借陈万里先生家中为通讯处。”这就是后来的“光社”。光社的活动说
23、明,在 20 世纪 20 年代前后,以知识分子为主的摄影爱好者已经开始不满足于摄影的纪实报道,而开始了艺术摄影的探索。陈万里在朋友们的鼓动下,从自己参加展出的 60 多幅作品中选出 12 幅,编辑成大风集出版。俞伯平曾为大风集题词:“摄影得以艺名于中土将由此始。”陈万里的大风集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摄影从此与艺术联姻,结束了称摄影为“夷术”、“方术”,称摄影家为“术人”的时代。1928 年,上海的“华社”成立,其成员有光社的骨干陈万里、钱景华,也有景社发起人潘达微,此外还有胡伯翔、郎静山等人。华社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南北摄影家开始汇合。1930 年元旦,上海又成立了“黑白影社”。以后,黑白影社的影响日
24、益扩大,会员发展到 160 名,曾举办了四届影展,展出了上千幅作品,成为当时影响最大、会员最多的全国性摄影团体。在这一时期,中国摄影艺术的发端人陈万里首先提出摄影“造美”论,他认为摄影艺术不仅“须有自我个性的表现,美术上的价值”而且要能“能表示中国艺术的色彩,发扬中国艺术的特点”大风集。自序。他提出了摄影家要表现自我个性,而且强调了“美术上价值”。之后,北大刘半农推出了半农谈影,为这种摄影造美论从理论上进行了界定和宣扬。他认为:影像要讲究“形”、“光”、“色”,对画面中多余的东西一律要清除,称其为“清画”;他还把写真与写意对立起来,说写真中无“美”,要绝对的“清”,有“术”而无须乎“艺”。画家兼摄影家胡伯翔在美术摄影谈中认为,摄影“亦为新兴之美术,其发挥美感表现个性,实与其他美术无异。”所以,“昔人称画之佳者,曰惟妙惟肖,予意用此语为美术摄影之释意,尤为切当。”由此可见,中国摄影艺术在其创作的最初阶段,就涂上了一层唯美的色彩,摄影的中坚力量都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很多还是绘画艺术家,他们承袭了中国传统的“重形轻义”的美学观,重在形式上的张扬,忽视其内容的表现,有时甚至完全用绘画的标准来评判摄影。因此在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的早期,摄影艺术家们是处在“绘画审美观”的指导下,而以“绘画派”风格(即“美术摄影”)为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