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业单位招聘(地方)考试密押题库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类分类模拟9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类分类模拟9单项选择题问题: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是_。A.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B.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深化教育改革答案:B解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问题:2. 学记开篇曰:“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句话体现的教育目的观为_。A.教育无目的论B.科学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答案:C解析 题干中“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的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
2、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说明了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这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问题:3. 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依据是_。A.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B.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C.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D.课程的表现形式答案:A解析 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综合课程指将源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课程内容以一定的方式与一个主题、问题或源于真实世界的情境联系起来的课程。这是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划分出来的两个类别。故本题选A。问题:4.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教育体系
3、及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行而确立的种种规范或规定,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_。A.教育体制B.学校教育制度C.学生D.课堂教学答案:B解析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行政制度,主要涉及学校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二是学校管理制度,主要涉及学校内部管理的一些关系,如考试制度、教学制度、评估制度、奖励制度、升留级制度等。问题:5. 美国单轨学制的特点是_,也就是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A.一个系列,多种分段B.一个系列、一个分段C.多个系列、多种分段D.多个系列、一个分段答案:A解析 美国单
4、轨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五三四、四四四、八四、六六等多种分段。问题:6.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由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即_,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戌学制”D.“晚清学制”答案:B解析 “壬寅学制”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该学制未能实行。1904年修订并实施的学制“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在全国颁布实施的近代学制。问题:7. 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中,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是_。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初等教育D.幼儿教育答案:A解析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包含了
5、四个层次的教育,即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其中最高层次是高等教育。问题:8. 西欧一些国家在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后,出现了双轨制学制,即供特权阶层子女上学的贵族式学校和为劳动人民子弟所开设的学校并立,且互不相通。这反映了学制的确立受_的影响。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科学技术发展状况D.民族文化传统答案:B问题:9. _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是有效实施教育的前提。A.良好的师生关系B.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C.教师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D.教师具备较高的知识素质答案:A解析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
6、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之间的态度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是有效实施教育的前提。问题:10.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_关系。A.授受B.相互促进C.民主平等D.朋友答案:A解析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所以本题选A。问题:11. “师者,人之模范也”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_的特点。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答案:B解析 由“模范”一词可知,反映的是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问题:1
7、2. 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_。A.复杂性和繁重性B.长期性和长效性C.创造性和灵活性D.示范性答案:C解析 教育机智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境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由于突发性教育情境具有偶发性,教育机智总是在具体的、出人意料的、无法预见的情境中自然进发出来,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随机事件,采取恰当的手段创造性地解决具体问题,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另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要求教师迅速地、随机应变地解决问题,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灵活性。故本题选C。问题:13. 在教学中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是遵循教学的_。A.可接受性原则B.循序渐进
8、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C解析 巩固性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可接受性原则又称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是学生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是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才能掌握的,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故本题应选C。问题:14.
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实物或教具进行演示,带领学生进行教学性的参观等。这种教学方法属于_。A.实践性教学方法B.直观性教学方法C.语言性教学方法D.研究性教学方法答案:B解析 直观性教学是以实物或教具进行演示,以直接感知为主要形式,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生动形象,具体真实,学生视听结合,记忆深刻。主要有演示法、参观法。问题:15. 古代学校教育普遍采用_。A.个别教授形式B.班级授课制C.道尔顿制D.文纳特卡制答案:A解析 古代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被统治阶级垄断,受教育的人数不多,因此,学校教育普遍采用个别教授形式。问题:16. _是学习的主体因素。A.学生B.教学C.教
10、师D.班级答案:A解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习与教学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故本题应选A。问题:17. 某堂课以传授系统知识和理论为主要目的,应选择的教学方法是_。A.讲授法B.参观法C.练习法D.陶冶法答案:A解析 讲授法是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以语言为主要媒介,以“传送接收”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方式的总和。故本题应选A。问题:18. 以题海战术、时间战术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这种做法违背了教学中的_原则。A.直观性B.循序渐进C.最优化D.因材施教答案:C解析 教学
11、最优化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明确的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为导向,对教学效果起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实行优化组合、综合控制,以最低的投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运用题海和时间战术没有进行优化组合,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违背了教学最优化原则。问题:19. 以下哪一本著作首先对班级授课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_A.爱弥儿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民主主义与教育答案:C解析 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关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问题:20. 从获取经验的性质来看,教学过程的重要特点是以学习_为主
12、。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结合D.技能答案:B解析 从获取经验的性质来看,教学过程的重要特点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但是,学习间接经验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起点。鉴于此,教学活动要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同时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两者的有机结合是提高教学效能和质量的重要条件。问题:21. 在语言性教学方法中,使用最广泛的是_。A.谈话法B.读书指导法C.讲授法D.演示法答案:C解析 语言性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以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为主要传递形式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能较迅速、准确而大量地向学生传授间接经验。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和读书指导法,其中讲授法是语言性
13、教学方法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演示法属于直观性教学方法的一种。问题:22.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实际的学习操作活动,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理论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称为_。A.实验法B.练习法C.讨论法D.实习法答案:D问题:23. 美国人华虚朋实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被称作_。A.贝尔兰卡斯特制B.班级授课制C.道尔顿制D.文纳特卡制答案:D解析 文纳特卡制是美国教育家华虚朋于1919年在芝加哥公立学校实行的教学纽织形式。按照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课程分两部分,一部分按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和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一部分通过个别教学进行。另一部分是通过音乐
14、、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开办商店、组织自治会等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这一部分通过团体活动进行。问题:24.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_。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之间的不同品德水平的矛盾D.教育者的道德水平与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答案:B解析 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的活动而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促使受教育者的品德发生预期的变化。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问题:25.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
15、个人”。这体现了德育的_。A.疏导原则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C.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答案:B解析 题干的表述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问题:26. 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的力量影响和转变集体,体现了德育的_。A.因材施教原则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D.疏导原则答案:B解析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
16、教师既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教育个别学生,又要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地统一起来。问题:27. 教师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属于德育的_。A.说服法B.榜样法C.陶冶法D.锻炼法答案:A解析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包括语言文字说服和事实说服。问题:28.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A.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B.道德认知无法顺利转变成道德行为的矛盾C.个人不断克服不良品德,反复培养教育和矫正训练的过程D.学生已有道德水平和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答案:A解析 德育过
17、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问题:29.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A.班主任工作B.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C.课外和校外活动D.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答案:B解析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其中,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问题:30. “孟母三迁”的故事体现了德育中的_。A
18、.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陶冶法答案:D解析 “孟母三迁”讲述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选择良好的居住环境以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影响而多次迁居的故事。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孟母三迁”的故事体现了德育中的陶冶法。问题:31. 一名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教师应加强培养该生的_。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C解析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它实际上是道德认识(道德观念)的能动作用,是个体通过自己理智的权衡作用
19、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这种力量表现为能够排除内部障碍和外部困难,坚决执行道德动机所引起的行为决定。由题干可知,该生缺乏道德意志,因此要加强培养。问题:32.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_A.陶冶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答案:A解析 陶冶教育法是指利用环境和教育者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心灵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即体现了陶冶教育的方法。问题:33.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_。A.现实型B.放任型C.理想型D.功利
20、型答案:B解析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采用权威型领导方式的班主任侧重于在领导与服从的关系上实施影响,由教师自身对班级实行无条件的管理,严格监督学生执行教师所提出的要求的过程与结果。采用民主型领导方式的班主任比较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领导班级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采用放任型领导方式的班主任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要过多地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问题:34. 现代班级管理机制是以_为核心来建立的。A.学校B.教师C.学生D.教学内容答案:C解析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种能够激发学生
21、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管理机制,因此本题选C。问题:35. 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是_。A.制定班级规范B.建立班委会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答案:C解析 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就得先了解和研究学生,这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了解和研究班集体;(2)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因此本题选C。问题:36. _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建立和培养班集体的基础和条件。A.班委会B.班级C.全体学生D.家长和学生答案:C问题:37. 在正式群体的发展过程中,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的群体是_。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集体D.以上
22、都不对答案:B解析 正式群体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松散群体、联合群体、集体。其中,松散群体是指群体成员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本题选B。问题:38. 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_领导力式的典型反应。A.民主型B.放任自流型C.仁慈专断型D.强硬专断型答案:B解析 放任自流型的领导方式是指教师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要过多地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冲突,不
23、主动组织班级活动。这种做法对班级的正常运作会起到不利的作用,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正确答案为B。问题:39. 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_。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文体活动D.社会活动答案:B解析 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有:学科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课外阅读活动、社会活动。其中,学科活动可以满足一些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特殊兴趣和更高的学习要求,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故本题选B。问题:40. 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_。A.课外活动学习内容多样且开放B.课外活动可以补充课堂活动的不足C.课外活动可以应用到课堂讲授的知识D.课外活动就是为了巩固课堂教授的知识答案:D解析 课外活动的任务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D项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