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一村一品”理论的旅游文化产业建设.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529283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一村一品”理论的旅游文化产业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一村一品”理论的旅游文化产业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一村一品”理论的旅游文化产业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一村一品”理论的旅游文化产业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一村一品”理论的旅游文化产业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于“一村一品“理论的旅游文化产业建设-楚雄黑井古镇调研摘要:“一村一品”运动是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首彦倡导实施的,是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模式。 “一村一品”理论强调的是根据一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使其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 “一村一品”理论已不仅局限于农业,在旅游文化产业建设方面也可科学利用。本论文在“一村一品”理论的基础之上,就楚雄黑井古镇的历史文化、特色产品等现实情况,对加快黑井古镇旅游文化产业建设进行了一定指导性研究。关键字:“一村一品” ;黑井古镇;旅游文化产业一、相关概念(一) “一村一品”“一村一品”是一个村至少要开发

2、一种具有本地特色、打上本地烙印的产品,并围绕主导产品的开发生产,形成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一村一品是使优势不明显的村加快培育出主导产业,使拥有主导产业的村将产业规模做得更大、产业链条拉得更长、发展得更具特色。(二)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指的是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所谓文化旅游,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其中的“文化”应解释为对旅游之效用及旅游之目的所作的定性。表 1 文化旅游产品( 吸引物) 类型静态吸引物 动态吸引物文物古迹:宗教建筑公共建筑历史建筑

3、宫殿城堡园林公园陵寝建筑历史文化活动:宗教节日世俗节日民间节日博物馆:民俗文化博物馆艺术活动:艺术展览(表演)艺术博物馆旅游专题线路:文化历史专线艺术专线主题公园:历史文化主题公园考古类主题公园建筑公园艺术节日资料来源:Richards. Cultural Tourism in Europe , p110. 1996(三)文化休闲旅游发展现状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人们的旅游需求逐渐由纯粹的景观欣赏向求知、休闲的文化旅游转变。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

4、任务。而文化旅游产业是名副其实的是一个“绿色产业”和“无烟工业” ,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文化旅游产业将成为许多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09 年,国家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强调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要求各地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以“树形象、提品质、增效益”为目标,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文化与旅

5、游结合,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国家政治层面上看,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成为未来旅游业的趋势。二、黑井古镇现状黑井古镇位于楚雄州禄丰县城西北 98 公里的龙川江畔,距昆明 200 公里,距楚雄 75 公里。黑井古镇不仅具有优美宁静的自然风光,更为重要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色的工艺技术。黑井自汉朝起开井煮盐,2000 多年来形成一个经济繁荣、多元文化发达的古镇,尤以明清时最为繁荣,有“明清社会活化石”之称,现已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云南十大魅力名镇、国家 3A 级旅游区等荣誉称号。(一)旅游资源概括根据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 189722003) ,可将黑井古镇的

6、旅游资源大致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1、自然旅游资源黑井古镇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生态环境好,孕育了优美的旅游景区点,是深厚历史文化的发祥地。生态自然景观及特色动植物为黑井古镇成为特色观光及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基础。 (见表-2)表 2 黑井古镇自然旅游资源分类表主类 亚类 基本类型 资源点A 地文景观AA 综合自然旅游地 AAA 山丘型旅游地万春山、玉璧山B 水域风光 BA 河段 BAA 观光游憩河段 龙沟河、龙川江、滴水箐瀑布C 生物景观 CC 花卉地 CCB 林间花卉地 石榴花、大芦荟2、人文旅游资源黑井历史悠久,从出土的石、陶、铜器、兽骨等文物考证,早在 3200 年

7、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少数民族的祖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息劳作。在距今4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彝女阿招在黑牛的引导下,发现河边山脚处有卤泉自然溢出。昔日由于盐的经济地位,四方商贾云集,为黑井古镇文化的发展和辐射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悠久的历史使其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至今,黑井古镇文物古迹甚多,其中有元、明、清石塔、碑刻、文庙、大龙祠、古戏台,光绪皇帝钦赐修造的“节孝总坊” 、 “武功将军墓”等 20 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镇仍完整保存有明清时代城镇格局,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民居古宅,风格古朴、稳健,形式多样,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串角楼、一颗印以及颇具西方建筑风格的深宅大院比比

8、皆是。黑井古镇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4 个主类、10 个亚类和 21 个基本类型。 (见表-3)表 3 黑井古镇人文旅游资源分类表主类亚类 基本类型 资源点EBE 交通遗迹 始建于元的古盐城桥、长 788 米的顺河桥、明清护黑井古镇城堤、五马桥、古驿道E 遗址遗EB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EBF 废城与聚落遗迹十八犁田新石器文化遗址、元代摩崖、贞节牌坊、制盐作坊迹FA 综合人文旅游地FBB 祭拜场馆 文庙、诸天寺、龙祠、飞来寺、香山寺FB 单体活动场馆FCC 楼阁 古戏台FC 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FDA 传统与乡土建筑武家大院、上武家大院、王家大院等FD 居住地与社区FEB 墓(群) 青铜墓葬

9、、元代火葬墓群、回汉睦族金大婶墓、木棉花浮雕墓、古墓石雕人马F建筑与设施 FE 归葬地 GAA 菜品饮食黑井古有“八八”宴席,今有独特佛教素宴及民居“八碗四碟 ”家宴;盐焖鸡、灰豆腐、烧烤、牛干巴、石榴花等;春有名杏,夏有石榴,秋有蜜枣,冬有干果, 四时任君品。GAB 农林畜产品与制品牛干巴、石榴花、梨醋GAC 水产品与制品小灶酒GAD 中草药材及制品小锅盐GAE 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袖珍绣花鞋G 旅游商品GA 地方旅游商品HAA 人物 李阿召、史华HA 人事记录HBA 文艺团体“盐龙女”HB 艺术HCA 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HCB 民间节庆 “盐龙女”文化旅游节HCC 民间演艺 黑井洞经音乐、

10、龙狮表演、左脚舞等 HCF 庙会与民间集会HCG 饮食习俗HCH 特色服饰H人事习俗HC 民间习俗HDC 商贸农事节(二)发展现状凭借良好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人文资源和丰厚的盐文化背景,黑井古镇在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居民参与”和政府经营环境、企业经营市场、群众经营文化的模式,把文化旅游产业的培植和兴起贯穿于镇党委、镇政府工作的始终。通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逐步实现了依托文化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富民兴镇的发展目标。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关注下,黑井古镇于年被评定为国家级旅游景区;年被国家建设部、文物总局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同年被省

11、政府确定为全省个特色旅游小镇之一和被州委、州人民政府命名为“州级文明城镇” ;年入围“红云杯”云南“十大名镇” ,同年升级为国家级旅游景区;年荣获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称号;年月成功举办了首届“盐龙女文化旅游节” ,同年又被评定为省级社科教育基地。随着“中国名镇盐都黑井”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文化旅游产业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也日趋明显。截至年末,全镇累计接待国内游客达多万人(次) ,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多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年的元增长到年的元。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兴起给因盐而兴又因盐而衰的黑井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同质性比较严重,对盐文化博物馆管理不到

12、位,缺乏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活动。三、融入“一村一品”理论的文化产业建设从我国文化资源区域分布的差异来看,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旅游文化资源禀赋,每个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都具有其自身的特色,这也给打造文化类旅游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文化资源要转化为旅游资源,其关键在于突出特色。黑井古镇要在“一村一品”理论指导下,根据对当地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研究,围绕盐文化的历史背景主题,拓展盐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创新宣传品牌渠道,将黑井古镇打造成为特色旅游小镇及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文化类旅游目的地。(一)开发特色旅游产品通过对黑井古镇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的调查及规划,将当地的自

13、然及人文资源结合,以盐文化为背景,打造特色的旅游产品。一是制定合理旅游线路,通过点- 线- 面的形式贯穿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使旅游者更全面的了解黑井古镇,将黑井古镇打造成为观光及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复合旅游目的地。二是将深厚的盐文化历史与现代旅游者的休闲需求结合,拓展盐文化内涵,积极促成千年盐浴康体中心及系列附属功能设施、星级酒店和与盐文化有关的系列重大项目开发建设,发挥文化资源的最大效益,凸显黑井以盐文化为背景的文化品牌。三是开发特色的旅游商品,进一步加大绿色旅游商品精加工,从而带动黑井古镇旅游产业链,促进经济的发展。四是大力推进文化旅游项目的培育、包装和提升。通过特色品牌效应,扩大黑井古镇的知名

14、度,为其发展奠定基础。(二)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按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禄丰县黑井镇旅游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项目建设内容,抓住云南省“建设文化旅游大省”和黑井被列入全省个重点小城镇及个特色旅游小镇以及楚雄州个重点旅游小镇的契机,黑井古镇要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取得突破。一是重点争取广通至黑井、高峰至黑井、黑井至元谋等大通道的立项建设和等级的提升,加快推进黑井与周边旅游景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建设,为古镇文化旅游产业的提升提供基础保障。二是不断提升城镇安全供水的能力,加强配套垃圾和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净化旅游和人居环境。三是加强城镇及周边荒坡荒山的生态建设。结合城镇规划,对城镇建设规模

15、、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分区控制。四是加强城镇辖区及周边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协调配合各类信息网络的建设,发展高速信息网络,实现各类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提高旅游小镇的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三)创新宣传品牌渠道宣传是树立和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在巩固和提升古镇“品牌”形象、推进黑井文化旅游产业深层次发展的过程中,要创新宣传品牌渠道,发挥盐文化品牌效应。一是积极利用网络这一新兴的宣传平台和电视、报刊等传统宣传媒介,适时发布和更新文化旅游信息,介绍黑井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风貌,在吸引各方游客关注与参与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古镇招商引资建设渠道。二是拓展基层文化工作内涵。通过丰

16、富“盐龙女”文化旅游节等民间文化节庆活动的内容,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黑井洞经音乐、龙狮表演、左脚舞等群众性文化组织的表演水平,让八方宾客亲身领略黑井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三是提高对外宣传水平。树立“人人关心黑井发展、人人代表黑井形象”的主人翁意识,通过“走出去”的方式,主动组织对外参展和促销活动,深化与各类媒体、高校的交流合作,邀请专业机构对宣传网站进行设计和包装,不断拓宽宣传领域,实现景区媒体联动,展示黑井文化的独特魅力。四、结论在以创新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深度挖掘并提炼文化资源的内涵,以“一村一品”的理论宏观规划、合理开发各个区域的特色文化内涵;注重对旅游文化资源的体验性、参与性、互动性的开发,强调游客的全方位参与,打造旅游文化的品牌,保证旅游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持续开发与循环发展。从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到旅游文化资源的运作,都需要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打造文化特色,并以此不断增加旅游文化资源的积累,从而增强我国旅游文化资源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海外游客的口碑宣传,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继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