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gis的矿产预测研究——以新 疆中天山沙垄以西地区为例.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526711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7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gis的矿产预测研究——以新 疆中天山沙垄以西地区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基于gis的矿产预测研究——以新 疆中天山沙垄以西地区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基于gis的矿产预测研究——以新 疆中天山沙垄以西地区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基于gis的矿产预测研究——以新 疆中天山沙垄以西地区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基于gis的矿产预测研究——以新 疆中天山沙垄以西地区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研究以新疆中天山沙垄以西地区为例关键词:GIS 空间分析 证据权重模型 决策树模型 矿产预测摘要:面对 21 世纪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严峻形势,矿产预测研究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我国矿产预测工作的发展和各种地学数据的急剧增长,GIS 在矿产预测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将随着地学信息科学的发展日益普及和深化。 本论文以新疆中天山沙垄以西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与靶区优选项目(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项目编号 XGMB2004001,2004 年-2006 年)为依托,选取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为主要研究内容,从 GIS

2、功能出发,结合矿产预测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探讨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以新疆沙垄以西地区为例,展开对多源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与解译,建立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探索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 1、从 GIS 功能与矿产预测的目的任务出发,揭示了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GIS 已经成为矿产预测强有力的工具,其先进的空间数据库管理大大提高了预测的效率,强大的可视化技术为地物化遥数据的处理创造了条件,有力地空间分析方法更是使矿产预测诸多模型的实施成为可能。另一方面,GIS 在预测中也有其局限性,矿产预测的本质仍依赖于成矿规律的研究

3、,数据质量及完整性才是 GIS 成功应用于矿产预测的根本。 2、在分析 GIS 组成、功能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矿产预测工作的性质和流程,论证了将 GIS 应用于矿产预测的必然性,并提出应用 GIS 进行矿产预测的基本工作流程。 3、全面系统地分析了 GIS 应用于矿产预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成果显示,信息的完整和数据的质量是根本,数据库的设计是关键,成矿信息的提取分析是基础,空间分析方法模型的选择是保障,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是原则。因此,GIS 能否成功地应用于矿产预测的关键在于上述条件的成功实施。 4、在总结 GIS 数据模型的重要性、研究现状以及模型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地学

4、数据组织方式上的不足,指出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应当引起地学专家的关注。 5、全面、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了沙垄以西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矿产地信息,并基于 Geodatabase 在该地区建立了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从而为矿产预测和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 6、对各种成矿信息进行了处理、分析和提取,获得沙垄以西地区矿产预测的变量信息,在此基础上应用证据权重模型对金矿产资源进行定位预测,优选出成矿有利靶区共 107 个,其中 A 类靶区 20 个,B 类靶区 37 个,C 类靶区 50 个。 7、应用属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树模型对沙垄以西地区铅锌矿产资源进行预测,优选出成矿有利靶区共 31 个,

5、其中 A 类靶区 3 个,B 类靶区 12 个,C 类靶区17 个。该探索也为矿产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8、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证据权重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在矿产预测中的优缺点,得出,证据权重模型比较适合于地质工作程度高且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找矿信息的地区;而决策树模型的优点是不需要大量的矿床,对于研究程度低的地区无疑是一种好方法,但也存在计算过程繁杂等缺点。 开展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研究,不仅对于推进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有助于地质、构造、矿产、物探、化探、航磁、遥感等信息的综合研究,对进一步完善矿产预测方法与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在实践方

6、面,可探索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新方法。正文内容面对 21 世纪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严峻形势,矿产预测研究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我国矿产预测工作的发展和各种地学数据的急剧增长,GIS 在矿产预测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将随着地学信息科学的发展日益普及和深化。 本论文以新疆中天山沙垄以西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与靶区优选项目(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项目编号 XGMB2004001,2004 年-2006年)为依托,选取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为主要研究内容,从 GIS 功能出发,结合矿产预测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探讨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以新疆沙垄以西地区

7、为例,展开对多源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与解译,建立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探索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 1、从 GIS 功能与矿产预测的目的任务出发,揭示了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GIS 已经成为矿产预测强有力的工具,其先进的空间数据库管理大大提高了预测的效率,强大的可视化技术为地物化遥数据的处理创造了条件,有力地空间分析方法更是使矿产预测诸多模型的实施成为可能。另一方面,GIS 在预测中也有其局限性,矿产预测的本质仍依赖于成矿规律的研究,数据质量及完整性才是 GIS 成功应用于矿产预测的根本。 2、在分析 GIS 组成、功能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

8、矿产预测工作的性质和流程,论证了将 GIS 应用于矿产预测的必然性,并提出应用 GIS 进行矿产预测的基本工作流程。 3、全面系统地分析了 GIS 应用于矿产预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成果显示,信息的完整和数据的质量是根本,数据库的设计是关键,成矿信息的提取分析是基础,空间分析方法模型的选择是保障,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是原则。因此,GIS 能否成功地应用于矿产预测的关键在于上述条件的成功实施。 4、在总结 GIS 数据模型的重要性、研究现状以及模型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地学数据组织方式上的不足,指出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应当引起地学专家的关注。 5、全面、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了沙垄以西地区地质

9、、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矿产地信息,并基于 Geodatabase 在该地区建立了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从而为矿产预测和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 6、对各种成矿信息进行了处理、分析和提取,获得沙垄以西地区矿产预测的变量信息,在此基础上应用证据权重模型对金矿产资源进行定位预测,优选出成矿有利靶区共 107 个,其中 A 类靶区 20 个,B 类靶区 37 个,C 类靶区 50 个。 7、应用属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树模型对沙垄以西地区铅锌矿产资源进行预测,优选出成矿有利靶区共 31 个,其中 A 类靶区 3 个,B 类靶区 12 个,C 类靶区17 个。该探索也为矿产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10、8、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证据权重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在矿产预测中的优缺点,得出,证据权重模型比较适合于地质工作程度高且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找矿信息的地区;而决策树模型的优点是不需要大量的矿床,对于研究程度低的地区无疑是一种好方法,但也存在计算过程繁杂等缺点。 开展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研究,不仅对于推进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有助于地质、构造、矿产、物探、化探、航磁、遥感等信息的综合研究,对进一步完善矿产预测方法与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在实践方面,可探索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新方法。面对 21 世纪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严峻形势,矿产预测研究将面临新的机遇与

11、挑战,随着我国矿产预测工作的发展和各种地学数据的急剧增长,GIS 在矿产预测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将随着地学信息科学的发展日益普及和深化。 本论文以新疆中天山沙垄以西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与靶区优选项目(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项目编号 XGMB2004001,2004 年-2006 年)为依托,选取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为主要研究内容,从 GIS 功能出发,结合矿产预测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探讨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以新疆沙垄以西地区为例,展开对多源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与解译,建立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探索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

12、如下: 1、从 GIS 功能与矿产预测的目的任务出发,揭示了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GIS 已经成为矿产预测强有力的工具,其先进的空间数据库管理大大提高了预测的效率,强大的可视化技术为地物化遥数据的处理创造了条件,有力地空间分析方法更是使矿产预测诸多模型的实施成为可能。另一方面,GIS 在预测中也有其局限性,矿产预测的本质仍依赖于成矿规律的研究,数据质量及完整性才是 GIS 成功应用于矿产预测的根本。 2、在分析GIS 组成、功能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矿产预测工作的性质和流程,论证了将 GIS 应用于矿产预测的必然性,并提出应用 GIS 进行矿产预测的基本工作流程。 3、

13、全面系统地分析了 GIS 应用于矿产预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成果显示,信息的完整和数据的质量是根本,数据库的设计是关键,成矿信息的提取分析是基础,空间分析方法模型的选择是保障,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是原则。因此,GIS 能否成功地应用于矿产预测的关键在于上述条件的成功实施。 4、在总结 GIS 数据模型的重要性、研究现状以及模型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地学数据组织方式上的不足,指出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应当引起地学专家的关注。 5、全面、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了沙垄以西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矿产地信息,并基于 Geodatabase 在该地区建立了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从而为矿产预测和

14、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 6、对各种成矿信息进行了处理、分析和提取,获得沙垄以西地区矿产预测的变量信息,在此基础上应用证据权重模型对金矿产资源进行定位预测,优选出成矿有利靶区共 107 个,其中 A 类靶区 20 个,B 类靶区 37 个,C 类靶区 50 个。 7、应用属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树模型对沙垄以西地区铅锌矿产资源进行预测,优选出成矿有利靶区共 31 个,其中 A 类靶区 3 个,B 类靶区 12 个,C 类靶区 17个。该探索也为矿产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8、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证据权重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在矿产预测中的优缺点,得出,证据权重模型比较适合于地质工作程度高且能最大限度

15、地获取找矿信息的地区;而决策树模型的优点是不需要大量的矿床,对于研究程度低的地区无疑是一种好方法,但也存在计算过程繁杂等缺点。 开展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研究,不仅对于推进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有助于地质、构造、矿产、物探、化探、航磁、遥感等信息的综合研究,对进一步完善矿产预测方法与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在实践方面,可探索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新方法。面对 21 世纪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严峻形势,矿产预测研究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我国矿产预测工作的发展和各种地学数据的急剧增长,GIS 在矿产预测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将随着地学信息科学的发展日益普及

16、和深化。 本论文以新疆中天山沙垄以西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与靶区优选项目(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项目编号 XGMB2004001,2004 年-2006 年)为依托,选取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为主要研究内容,从 GIS 功能出发,结合矿产预测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探讨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以新疆沙垄以西地区为例,展开对多源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与解译,建立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探索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 1、从 GIS 功能与矿产预测的目的任务出发,揭示了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GIS 已经成为矿产

17、预测强有力的工具,其先进的空间数据库管理大大提高了预测的效率,强大的可视化技术为地物化遥数据的处理创造了条件,有力地空间分析方法更是使矿产预测诸多模型的实施成为可能。另一方面,GIS 在预测中也有其局限性,矿产预测的本质仍依赖于成矿规律的研究,数据质量及完整性才是 GIS 成功应用于矿产预测的根本。 2、在分析GIS 组成、功能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矿产预测工作的性质和流程,论证了将 GIS 应用于矿产预测的必然性,并提出应用 GIS 进行矿产预测的基本工作流程。 3、全面系统地分析了 GIS 应用于矿产预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成果显示,信息的完整和数据的质量是根本,数据库的设计是关键

18、,成矿信息的提取分析是基础,空间分析方法模型的选择是保障,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是原则。因此,GIS 能否成功地应用于矿产预测的关键在于上述条件的成功实施。 4、在总结 GIS 数据模型的重要性、研究现状以及模型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地学数据组织方式上的不足,指出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应当引起地学专家的关注。 5、全面、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了沙垄以西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矿产地信息,并基于 Geodatabase 在该地区建立了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从而为矿产预测和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 6、对各种成矿信息进行了处理、分析和提取,获得沙垄以西地区矿产预测的变量信息,在此基础上应用证据权重模

19、型对金矿产资源进行定位预测,优选出成矿有利靶区共 107 个,其中 A 类靶区 20 个,B 类靶区 37 个,C 类靶区 50 个。 7、应用属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树模型对沙垄以西地区铅锌矿产资源进行预测,优选出成矿有利靶区共 31 个,其中 A 类靶区 3 个,B 类靶区 12 个,C 类靶区 17个。该探索也为矿产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8、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证据权重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在矿产预测中的优缺点,得出,证据权重模型比较适合于地质工作程度高且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找矿信息的地区;而决策树模型的优点是不需要大量的矿床,对于研究程度低的地区无疑是一种好方法,但也存在计算过程繁杂等缺点

20、。 开展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研究,不仅对于推进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有助于地质、构造、矿产、物探、化探、航磁、遥感等信息的综合研究,对进一步完善矿产预测方法与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在实践方面,可探索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新方法。面对 21 世纪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严峻形势,矿产预测研究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我国矿产预测工作的发展和各种地学数据的急剧增长,GIS 在矿产预测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将随着地学信息科学的发展日益普及和深化。 本论文以新疆中天山沙垄以西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与靶区优选项目(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项目编号

21、 XGMB2004001,2004 年-2006 年)为依托,选取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为主要研究内容,从 GIS 功能出发,结合矿产预测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探讨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以新疆沙垄以西地区为例,展开对多源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与解译,建立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探索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 1、从 GIS 功能与矿产预测的目的任务出发,揭示了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GIS 已经成为矿产预测强有力的工具,其先进的空间数据库管理大大提高了预测的效率,强大的可视化技术为地物化遥数据的处理创造了条件,有力地空间分析

22、方法更是使矿产预测诸多模型的实施成为可能。另一方面,GIS 在预测中也有其局限性,矿产预测的本质仍依赖于成矿规律的研究,数据质量及完整性才是 GIS 成功应用于矿产预测的根本。 2、在分析GIS 组成、功能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矿产预测工作的性质和流程,论证了将 GIS 应用于矿产预测的必然性,并提出应用 GIS 进行矿产预测的基本工作流程。 3、全面系统地分析了 GIS 应用于矿产预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成果显示,信息的完整和数据的质量是根本,数据库的设计是关键,成矿信息的提取分析是基础,空间分析方法模型的选择是保障,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是原则。因此,GIS 能否成功地应用于矿产预测

23、的关键在于上述条件的成功实施。 4、在总结 GIS 数据模型的重要性、研究现状以及模型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地学数据组织方式上的不足,指出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应当引起地学专家的关注。 5、全面、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了沙垄以西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矿产地信息,并基于 Geodatabase 在该地区建立了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从而为矿产预测和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 6、对各种成矿信息进行了处理、分析和提取,获得沙垄以西地区矿产预测的变量信息,在此基础上应用证据权重模型对金矿产资源进行定位预测,优选出成矿有利靶区共 107 个,其中 A 类靶区 20 个,B 类靶区 37 个,C 类靶区

24、50 个。 7、应用属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树模型对沙垄以西地区铅锌矿产资源进行预测,优选出成矿有利靶区共 31 个,其中 A 类靶区 3 个,B 类靶区 12 个,C 类靶区 17个。该探索也为矿产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8、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证据权重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在矿产预测中的优缺点,得出,证据权重模型比较适合于地质工作程度高且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找矿信息的地区;而决策树模型的优点是不需要大量的矿床,对于研究程度低的地区无疑是一种好方法,但也存在计算过程繁杂等缺点。 开展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研究,不仅对于推进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有助于地质、构造、

25、矿产、物探、化探、航磁、遥感等信息的综合研究,对进一步完善矿产预测方法与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在实践方面,可探索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新方法。面对 21 世纪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严峻形势,矿产预测研究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我国矿产预测工作的发展和各种地学数据的急剧增长,GIS 在矿产预测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将随着地学信息科学的发展日益普及和深化。 本论文以新疆中天山沙垄以西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与靶区优选项目(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项目编号 XGMB2004001,2004 年-2006 年)为依托,选取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为主要研究内容,从 GIS 功能出

26、发,结合矿产预测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探讨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以新疆沙垄以西地区为例,展开对多源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与解译,建立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探索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 1、从 GIS 功能与矿产预测的目的任务出发,揭示了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GIS 已经成为矿产预测强有力的工具,其先进的空间数据库管理大大提高了预测的效率,强大的可视化技术为地物化遥数据的处理创造了条件,有力地空间分析方法更是使矿产预测诸多模型的实施成为可能。另一方面,GIS 在预测中也有其局限性,矿产预测的本质仍依赖于成矿规律的研究,数据

27、质量及完整性才是 GIS 成功应用于矿产预测的根本。 2、在分析GIS 组成、功能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矿产预测工作的性质和流程,论证了将 GIS 应用于矿产预测的必然性,并提出应用 GIS 进行矿产预测的基本工作流程。 3、全面系统地分析了 GIS 应用于矿产预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成果显示,信息的完整和数据的质量是根本,数据库的设计是关键,成矿信息的提取分析是基础,空间分析方法模型的选择是保障,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是原则。因此,GIS 能否成功地应用于矿产预测的关键在于上述条件的成功实施。 4、在总结 GIS 数据模型的重要性、研究现状以及模型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地学数据组织

28、方式上的不足,指出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应当引起地学专家的关注。 5、全面、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了沙垄以西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矿产地信息,并基于 Geodatabase 在该地区建立了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从而为矿产预测和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 6、对各种成矿信息进行了处理、分析和提取,获得沙垄以西地区矿产预测的变量信息,在此基础上应用证据权重模型对金矿产资源进行定位预测,优选出成矿有利靶区共 107 个,其中 A 类靶区 20 个,B 类靶区 37 个,C 类靶区 50 个。 7、应用属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树模型对沙垄以西地区铅锌矿产资源进行预测,优选出成矿有利靶区共 31 个,其中 A

29、 类靶区 3 个,B 类靶区 12 个,C 类靶区 17个。该探索也为矿产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8、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证据权重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在矿产预测中的优缺点,得出,证据权重模型比较适合于地质工作程度高且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找矿信息的地区;而决策树模型的优点是不需要大量的矿床,对于研究程度低的地区无疑是一种好方法,但也存在计算过程繁杂等缺点。 开展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研究,不仅对于推进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有助于地质、构造、矿产、物探、化探、航磁、遥感等信息的综合研究,对进一步完善矿产预测方法与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在实践方面,可探索

30、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新方法。面对 21 世纪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严峻形势,矿产预测研究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我国矿产预测工作的发展和各种地学数据的急剧增长,GIS 在矿产预测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将随着地学信息科学的发展日益普及和深化。 本论文以新疆中天山沙垄以西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与靶区优选项目(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项目编号 XGMB2004001,2004 年-2006 年)为依托,选取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为主要研究内容,从 GIS 功能出发,结合矿产预测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探讨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以新疆沙垄以西地区为例,展开对多源

31、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与解译,建立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探索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 1、从 GIS 功能与矿产预测的目的任务出发,揭示了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GIS 已经成为矿产预测强有力的工具,其先进的空间数据库管理大大提高了预测的效率,强大的可视化技术为地物化遥数据的处理创造了条件,有力地空间分析方法更是使矿产预测诸多模型的实施成为可能。另一方面,GIS 在预测中也有其局限性,矿产预测的本质仍依赖于成矿规律的研究,数据质量及完整性才是 GIS 成功应用于矿产预测的根本。 2、在分析GIS 组成、功能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矿产预测工作的性质

32、和流程,论证了将 GIS 应用于矿产预测的必然性,并提出应用 GIS 进行矿产预测的基本工作流程。 3、全面系统地分析了 GIS 应用于矿产预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成果显示,信息的完整和数据的质量是根本,数据库的设计是关键,成矿信息的提取分析是基础,空间分析方法模型的选择是保障,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是原则。因此,GIS 能否成功地应用于矿产预测的关键在于上述条件的成功实施。 4、在总结 GIS 数据模型的重要性、研究现状以及模型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地学数据组织方式上的不足,指出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应当引起地学专家的关注。 5、全面、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了沙垄以西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

33、学、遥感、矿产地信息,并基于 Geodatabase 在该地区建立了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从而为矿产预测和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 6、对各种成矿信息进行了处理、分析和提取,获得沙垄以西地区矿产预测的变量信息,在此基础上应用证据权重模型对金矿产资源进行定位预测,优选出成矿有利靶区共 107 个,其中 A 类靶区 20 个,B 类靶区 37 个,C 类靶区 50 个。 7、应用属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树模型对沙垄以西地区铅锌矿产资源进行预测,优选出成矿有利靶区共 31 个,其中 A 类靶区 3 个,B 类靶区 12 个,C 类靶区 17个。该探索也为矿产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8、通过实例,对比

34、分析证据权重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在矿产预测中的优缺点,得出,证据权重模型比较适合于地质工作程度高且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找矿信息的地区;而决策树模型的优点是不需要大量的矿床,对于研究程度低的地区无疑是一种好方法,但也存在计算过程繁杂等缺点。 开展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研究,不仅对于推进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有助于地质、构造、矿产、物探、化探、航磁、遥感等信息的综合研究,对进一步完善矿产预测方法与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在实践方面,可探索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新方法。面对 21 世纪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严峻形势,矿产预测研究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我国矿产预

35、测工作的发展和各种地学数据的急剧增长,GIS 在矿产预测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将随着地学信息科学的发展日益普及和深化。 本论文以新疆中天山沙垄以西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与靶区优选项目(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项目编号 XGMB2004001,2004 年-2006 年)为依托,选取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为主要研究内容,从 GIS 功能出发,结合矿产预测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探讨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以新疆沙垄以西地区为例,展开对多源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与解译,建立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探索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 1、从 GI

36、S 功能与矿产预测的目的任务出发,揭示了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GIS 已经成为矿产预测强有力的工具,其先进的空间数据库管理大大提高了预测的效率,强大的可视化技术为地物化遥数据的处理创造了条件,有力地空间分析方法更是使矿产预测诸多模型的实施成为可能。另一方面,GIS 在预测中也有其局限性,矿产预测的本质仍依赖于成矿规律的研究,数据质量及完整性才是 GIS 成功应用于矿产预测的根本。 2、在分析GIS 组成、功能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矿产预测工作的性质和流程,论证了将 GIS 应用于矿产预测的必然性,并提出应用 GIS 进行矿产预测的基本工作流程。 3、全面系统地分析了 G

37、IS 应用于矿产预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成果显示,信息的完整和数据的质量是根本,数据库的设计是关键,成矿信息的提取分析是基础,空间分析方法模型的选择是保障,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是原则。因此,GIS 能否成功地应用于矿产预测的关键在于上述条件的成功实施。 4、在总结 GIS 数据模型的重要性、研究现状以及模型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地学数据组织方式上的不足,指出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应当引起地学专家的关注。 5、全面、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了沙垄以西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矿产地信息,并基于 Geodatabase 在该地区建立了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从而为矿产预测和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

38、 6、对各种成矿信息进行了处理、分析和提取,获得沙垄以西地区矿产预测的变量信息,在此基础上应用证据权重模型对金矿产资源进行定位预测,优选出成矿有利靶区共 107 个,其中 A 类靶区 20 个,B 类靶区 37 个,C 类靶区 50 个。 7、应用属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树模型对沙垄以西地区铅锌矿产资源进行预测,优选出成矿有利靶区共 31 个,其中 A 类靶区 3 个,B 类靶区 12 个,C 类靶区 17个。该探索也为矿产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8、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证据权重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在矿产预测中的优缺点,得出,证据权重模型比较适合于地质工作程度高且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找矿信息的地区

39、;而决策树模型的优点是不需要大量的矿床,对于研究程度低的地区无疑是一种好方法,但也存在计算过程繁杂等缺点。 开展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研究,不仅对于推进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有助于地质、构造、矿产、物探、化探、航磁、遥感等信息的综合研究,对进一步完善矿产预测方法与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在实践方面,可探索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新方法。面对 21 世纪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严峻形势,矿产预测研究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我国矿产预测工作的发展和各种地学数据的急剧增长,GIS 在矿产预测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将随着地学信息科学的发展日益普及和深化。 本论文以新

40、疆中天山沙垄以西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与靶区优选项目(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项目编号 XGMB2004001,2004 年-2006 年)为依托,选取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为主要研究内容,从 GIS 功能出发,结合矿产预测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探讨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以新疆沙垄以西地区为例,展开对多源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与解译,建立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探索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 1、从 GIS 功能与矿产预测的目的任务出发,揭示了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GIS 已经成为矿产预测强有力的工具,其

41、先进的空间数据库管理大大提高了预测的效率,强大的可视化技术为地物化遥数据的处理创造了条件,有力地空间分析方法更是使矿产预测诸多模型的实施成为可能。另一方面,GIS 在预测中也有其局限性,矿产预测的本质仍依赖于成矿规律的研究,数据质量及完整性才是 GIS 成功应用于矿产预测的根本。 2、在分析GIS 组成、功能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矿产预测工作的性质和流程,论证了将 GIS 应用于矿产预测的必然性,并提出应用 GIS 进行矿产预测的基本工作流程。 3、全面系统地分析了 GIS 应用于矿产预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成果显示,信息的完整和数据的质量是根本,数据库的设计是关键,成矿信息的提取分析

42、是基础,空间分析方法模型的选择是保障,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是原则。因此,GIS 能否成功地应用于矿产预测的关键在于上述条件的成功实施。 4、在总结 GIS 数据模型的重要性、研究现状以及模型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地学数据组织方式上的不足,指出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应当引起地学专家的关注。 5、全面、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了沙垄以西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矿产地信息,并基于 Geodatabase 在该地区建立了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从而为矿产预测和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 6、对各种成矿信息进行了处理、分析和提取,获得沙垄以西地区矿产预测的变量信息,在此基础上应用证据权重模型对金矿产资源进行定

43、位预测,优选出成矿有利靶区共 107 个,其中 A 类靶区 20 个,B 类靶区 37 个,C 类靶区 50 个。 7、应用属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树模型对沙垄以西地区铅锌矿产资源进行预测,优选出成矿有利靶区共 31 个,其中 A 类靶区 3 个,B 类靶区 12 个,C 类靶区 17个。该探索也为矿产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8、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证据权重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在矿产预测中的优缺点,得出,证据权重模型比较适合于地质工作程度高且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找矿信息的地区;而决策树模型的优点是不需要大量的矿床,对于研究程度低的地区无疑是一种好方法,但也存在计算过程繁杂等缺点。 开展基于 GIS

44、 的矿产预测研究,不仅对于推进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有助于地质、构造、矿产、物探、化探、航磁、遥感等信息的综合研究,对进一步完善矿产预测方法与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在实践方面,可探索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新方法。面对 21 世纪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严峻形势,矿产预测研究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我国矿产预测工作的发展和各种地学数据的急剧增长,GIS 在矿产预测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将随着地学信息科学的发展日益普及和深化。 本论文以新疆中天山沙垄以西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与靶区优选项目(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项目编号 XGMB20040

45、01,2004 年-2006 年)为依托,选取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为主要研究内容,从 GIS 功能出发,结合矿产预测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探讨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以新疆沙垄以西地区为例,展开对多源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与解译,建立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探索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 1、从 GIS 功能与矿产预测的目的任务出发,揭示了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GIS 已经成为矿产预测强有力的工具,其先进的空间数据库管理大大提高了预测的效率,强大的可视化技术为地物化遥数据的处理创造了条件,有力地空间分析方法更是使矿产预测诸

46、多模型的实施成为可能。另一方面,GIS 在预测中也有其局限性,矿产预测的本质仍依赖于成矿规律的研究,数据质量及完整性才是 GIS 成功应用于矿产预测的根本。 2、在分析GIS 组成、功能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矿产预测工作的性质和流程,论证了将 GIS 应用于矿产预测的必然性,并提出应用 GIS 进行矿产预测的基本工作流程。 3、全面系统地分析了 GIS 应用于矿产预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成果显示,信息的完整和数据的质量是根本,数据库的设计是关键,成矿信息的提取分析是基础,空间分析方法模型的选择是保障,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是原则。因此,GIS 能否成功地应用于矿产预测的关键在于上述条件的

47、成功实施。 4、在总结 GIS 数据模型的重要性、研究现状以及模型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地学数据组织方式上的不足,指出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应当引起地学专家的关注。 5、全面、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了沙垄以西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矿产地信息,并基于 Geodatabase 在该地区建立了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从而为矿产预测和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 6、对各种成矿信息进行了处理、分析和提取,获得沙垄以西地区矿产预测的变量信息,在此基础上应用证据权重模型对金矿产资源进行定位预测,优选出成矿有利靶区共 107 个,其中 A 类靶区 20 个,B 类靶区 37 个,C 类靶区 50 个。 7、应用

48、属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树模型对沙垄以西地区铅锌矿产资源进行预测,优选出成矿有利靶区共 31 个,其中 A 类靶区 3 个,B 类靶区 12 个,C 类靶区 17个。该探索也为矿产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8、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证据权重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在矿产预测中的优缺点,得出,证据权重模型比较适合于地质工作程度高且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找矿信息的地区;而决策树模型的优点是不需要大量的矿床,对于研究程度低的地区无疑是一种好方法,但也存在计算过程繁杂等缺点。 开展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研究,不仅对于推进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有助于地质、构造、矿产、物探、化探、航

49、磁、遥感等信息的综合研究,对进一步完善矿产预测方法与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在实践方面,可探索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新方法。面对 21 世纪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严峻形势,矿产预测研究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我国矿产预测工作的发展和各种地学数据的急剧增长,GIS 在矿产预测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将随着地学信息科学的发展日益普及和深化。 本论文以新疆中天山沙垄以西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与靶区优选项目(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项目编号 XGMB2004001,2004 年-2006 年)为依托,选取基于 GIS 的矿产预测为主要研究内容,从 GIS 功能出发,结合矿产预测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探讨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以新疆沙垄以西地区为例,展开对多源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与解译,建立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探索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作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 1、从 GIS 功能与矿产预测的目的任务出发,揭示了 GIS 在矿产预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GIS 已经成为矿产预测强有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