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信丰2017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新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信丰2017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新版】1: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叫()。单项选择题A、能力B、气质C、性格D、习惯 2: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判断题对错 3: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B、教学媒体C、教师的爱好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4: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单项选择题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B、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C、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
2、评价D、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 5:下列选项中,属于大多数地震发生的类型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火山地震B、构造地震C、塌陷地震D、诱发地震 6: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是()单项选择题A、学生自评一小组评议一班主任评价一信息反馈B、小组评议一班委评议班主任评价一信息反馈C、学生自评一小组评议一班委评议一班主任评价D、学生自评一班委评议一班主任评价一信息反馈 7:一个人把对某人的感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叫()单项选择题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 8: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单项选择题A、课堂凝聚力B、课堂控制C、课堂管理D、课堂气
3、氛 9: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判断题对错 10: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多项选择题A、时限性B、具体性C、预测性D、实际性E、操作性 11: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单项选择题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1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多项选择题A、脑垂体B、脑C、面神经D、脊髓E、脊神经 13:练习达到一定程度,动作技能成绩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叫()单项选择题A、起伏现象B、地板现象C、高原现象D、平静现象 14: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为人师表B、清正廉洁C、敬业爱业D、团结协
4、作 15: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非指示性原则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潘菽B、维果茨基C、罗杰斯D、马斯洛 16:在具备了“金属”概念后,学习“金”、“锡”、“铜”概念,这是一种()单项选择题A、并列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总括学习 17:在我外出开会期间,班上有个少先队员和一个非队员打架。我回校后班上学生告诉了我,并说已经处理过了。也许我们往往会把它轻易地放过去,但是我想到一个教室应该了解一下学生们是怎样处理的,从中或许能够抓住孩子们身上的智慧的发光点。打架事情发生的当天下午,少先队中队长让打了人的少先队员留下来,在干部扩大会上作检讨。这个同学开始时很抵触,心想检讨就检讨。开会了,
5、中队长让他根据中队队委的决议唱一首红领巾飘在我胸前的歌。这个同学看见干部们一个个板着脸,知道不唱不行,只好唱了起来。每当新队员入队时,大家都唱这首歌所多项选择题A、社会德育B、社区德育C、学校德育D、家庭德育 18:雕塑马踏匈奴出自()单项选择题A、秦始皇兵马俑B、云冈石窟C、霍去病墓D、敦煌莫高窟 19: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多项选择题A、对现实的有效知觉B、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C、具有健全的人格D、具有良好的适应力 20:能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相似材料的组织者是()单项选择题A、一般性组织者B、比较性组织者C、陈述性组织者D、概括性组织者 2
6、1:柯尔柏格认为道德发展依赖个人的()的发展。单项选择题A、认知能力B、学习能力C、自控能力D、交往能力 22: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单项选择题A、基础B、途径C、出发点D、重要环节 23:以下属于道德讨论中深入提问的策略有()单项选择题A、突出道德争端B、询问“为什么”问题C、澄清与总结D、使情境复杂化 24: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个有关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愉快教学法B、情景教学法C、尝试教学法D、成功教学法 25:小李要为留学国外的朋友发邮件,若对方电脑中没有汉字处理系统,可使用的有效、快捷的方法是()。
7、单项选择题A、将其译成英文,发送邮件B、将汉字文稿打印,并扫描为JPEG格式发送C、用Photoshop等软件把汉字文稿文件制作成JPEG图片并发送D、用汉语拼音发送邮件 26: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布鲁纳B、班杜拉C、韦纳D、阿特金森 27:有人对“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名言的理解是:“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假定这种理解为真,则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单项选择题A、到了长城的人就一定是好汉B、如果是好汉,他一定到过长城C、只有好汉,才到过长城D、不到长城,也会是好汉 28: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单项选
8、择题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 29:某教师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研究本地区十几所学校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属()。单项选择题A、实验研究B、个案实验C、描述性研究D、实验室实验 30: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深切的爱,它具体体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判断题对错 31: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原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判断题对错 32:教育行政规章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关于教育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判断题对错 33: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有人按照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种属于()。单项选择题A、元认知
9、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 34:课程指的是课业及进程。()判断题对错 35: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单项选择题A、课程计划B、课程类型C、课程标准D、课本 36:经常担心“学生喜欢我吗?”等这样一些问题的教师,这时其发展很可能处于()的阶段。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 3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性知识,常常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情境或者设置模拟情境,这主要体现的是教学过程中()的特点。单项选择题A、知情意的统一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D、教师主导
10、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38: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多项选择题A、同化B、依从C、认同D、内化 39: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哪些客观条件?()多项选择题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40:我国义务教育可分为()单项选择题A、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两个阶段B、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C、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D、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三个阶段 41:在试误学习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这符合学习的效果律。()判断题对错
11、42:学习期待是动态的,诱因是静态的,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是学习的诱因。()判断题对错 43: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主要是活动水平和()单项选择题A、原发性B、习得性C、后继性D、指向性 44:在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中,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运气好坏D、任务难度 45:甲、乙、丙、丁四位球迷有一段对话。甲说:“Y球队能进入决赛。”乙说:“如果X球队能进入决赛,那么Y球队也能进入决赛。”丙说:“我看Y球队不能进入决赛,但x球队能进入决赛。”丁说:“X球队不能进入决赛。”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是对的,那么可以推出()单项选择题A、X和Y球队都能进入
12、决赛B、X球队不能进入决赛,Y球队能进入决赛C、X和Y球队都不能进入决赛D、X球队能进入决赛,Y球队不能进入决赛 46:班级文化的内容有()多项选择题A、班级物质文化B、班级行为文化C、班级制度文化D、班级精神文化 47: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种做法叫做()单项选择题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 48:“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成为古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单项选择题A、印度B、中国C、巴比伦D、埃及 49:进一步发展条件反射的理论,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是()单项选择题A、班杜拉B、桑代克C、斯金纳D、华生 50: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TSE题:一位
13、热情的教师为给学生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时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放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满了生机。TS这位教师的做法会产生什么后果?()多项选择题A、分散学生注意力B、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 51: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获得规则B、理解概念C、创造性D、知识迁移 52: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高层次的学习是()单项选择题A、刺激一反应联结B、信号C、概念学习D、问题解决 53: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著作是()单项选择题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教育漫话D、民本主义与教育 5
14、4:评定量表的评定等级一般有()。多项选择题A、3级B、4级C、5级D、6级E、7级 55:教师礼仪的特点有()多项选择题A、率先性B、示范性C、系统性D、整体性E、影响的深远性 56: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维果斯基C、布鲁纳D、皮亚杰 57: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思想B、政治C、经济D、文化E、体育 58:教师的能力包括()多项选择题A、语言表达能力B、组织教学能力C、组织管理能力D、教育科研能力E、自我调控能力 59: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是指这个测验的()。单项选择题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可比度 60: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15、学校的()文化。单项选择题A、精神B、物质C、组织D、制度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3:答案A 解析 【解析】略。 4:答案A 解析 课程的文本有三种表现形式:课程计划是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5:答案B 解析 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也叫断裂地震。我国和世界上发生的绝大多数地震都属于这种地震。 6:答案A 解析 7:答案B 解析 移植是把对某人的感情转
16、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过程。投射是学生把自己的情感、思想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选B。 8:答案C 解析 9:答案错误 解析 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德育的一部分,不能与其等同。 10:答案A,B,C,E 解析 11:答案B 解析 任何外界的要求,外在的力量都必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学生自身的兴趣,才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另外,远大的理想具有极强的动力作用,因此,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是最重要、最良性的学习动力。 12:答案B,D 解析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15:答案C 解析 非指示性原则是美国人本主
17、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所谓非指示性,意味着以非指示性的形式实现对受教育者的“指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非指示性原则比早期的指示性辅导更具科学性。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C 解析 马踏匈奴是西汉大将霍去病墓前的主体雕塑。 19:答案A,B,C,D 解析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对现实的有效知觉,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等等。 20:答案B 解析 组织者可分为两类。一种为陈述性组织者,指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的组织者。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指能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识结构相似材料
18、的组织者。 21:答案A 解析 22:答案C 解析 德育工作要围绕德育目标来进行,因此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23:答案C 解析 在道德讨论进行一段时间后对各种的观点进行澄清,并对讨论的焦点问题给予总结,可以引发讨论的深入提问,把讨论引向实质性问题。(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4:答案B 解析 25:答案C 解析 将邮件译成英文需要专业知识,而且会花费时间。将其打印并扫描的话还需要打印机和扫描仪,也比较浪费时间。用汉语拼音写邮件,不仅写件人花费时间,收件人阅读也非常困难。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利用转换软件将文稿转换成图片,这是最快也最省人力、物力的方法。 26:答案D 解析 27:答案B 解析
19、考查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的规则。“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根据“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可知A、D错误,根据“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可知B正确。C项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由“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可知C错误。 28:答案B 解析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29:答案C 解析 30:答案正确 解析 识记性试题。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深切的爱,它具体体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1:答案正确 解析 32:答案错误 解析 在我国,根据现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行政法规专指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
20、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本解析由安宝蓝提供) 33:答案C 解析 见上题。 34:答案正确 解析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35:答案B 解析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可设计课程的种类。课的类型:即课的种类。划分的依据不同,类型也不一样,有的以课的任务划分,有的以教学方法划分。一般以课的任务划分为宜。因此,课的类型,即根据主要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类型。划分为2大类:1、综合课,即一堂课中完成两种以上的教学任务;2、单一课,即一堂课完成一种教学任务。单一课又分为:传授新知
21、识的课、巩固知识的课、培养技能、技巧的课、检查知识技能的课等。课程类型包括:(1)学科课程(2)活动课程(3)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课程更宏观一些,课微观一些。 36:答案A 解析 37:答案C 解析 抽象的概念、原理性知识是间接经验,学生的实际生活是直接经验,故体现的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特点,也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 38:答案B,C,D 解析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依从、认同、内化。 39:答案A,B,D,E 解析 确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1)主观依据:受哲学观念的影响;受人性假设的影响;受理想人格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
22、面发展的人格理想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依据。(2)客观依据: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40:答案B 解析 【系统解析】我国义务教育可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41:答案错误 解析 42:答案错误 解析 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是学习的诱因。 43:答案D 解析 44:答案A 解析 在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中,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是能力高低。 45:答案D 解析 乙和丙矛盾,必有一真。甲错,可知Y球队不能进入决赛。丁错,可知X球队能进入决赛,故选
23、D项。 46:答案A,B,C,D 解析 47:答案B 解析 谈话法最大的特点是师生对话,它要求教师要做到“善问”、“善待问”。 48:答案D 解析 古代埃及在中王国以后,开设了职官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子弟。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很受尊重。“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于是“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49:答案A 解析 班杜拉进一步发展了条件反射的理论,提出了社会学习的理论。他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个人与特殊的社会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被模仿者(榜样)受到奖赏或强化而产生自我强化的作用。 50:答案A 解析 51:答案C 解析 52:答案D 解析 53:答案A 解析 54:答案A,C,E 解析 评定等级一般分为3级、5级和7级。 55:答案A,B,D,E 解析 56:答案B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57:答案B,C,D 解析 58:答案A,B,C,D,E 解析 59:答案A 解析 60:答案A 解析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一、用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 。二、领取100元现金代金券三、购买年度VIP会员四、购买成功后,就可以开始一年的学习了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