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信州2015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信州2015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1: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判断题对错 2: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单项选择题A、父母教子女B、幼猴学跳跃C、到电影院看电影D、课外活动做航模 3: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判断题对错 4:教育政策的特点具有()。多项选择题A、战略性B、可行性C、原则性D、权威性E、政治性 5: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单项选择题A、六艺B、八股文
2、C、自然科学D、四书、五经 6:以下哪一项不是选答型试题的优点?()单项选择题A、题目容量多B、知识点覆盖面广C、评分标准固定D、有利于学生思维、写作能力的发展 7:“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与之不相符的理念是()。单项选择题A、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精神B、只表扬不批评C、发挥人的主体性D、对人要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 8: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儿童的年龄大致为()单项选择题A、1012岁B、810岁C、02岁D、27岁 9: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是指教育()。单项选择题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
3、律 10: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学校的产生。判断题对错 11:“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的特征。单项选择题A、科学性B、价值性C、生产性D、未来性 1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道德认识。判断题对错 13:教师的进修提高以()。多项选择题A、业余为主B、自学为主C、短训为主D、在职为主 14: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是()。单项选择题A、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C、韦克斯勒智力量表D、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15: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
4、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现场教学B、个别教学C、小组教学D、复式教学 16:观察法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直接观察学生个体的行为表现,对所观察的事实加以记录和客观的解释,以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一种方法。以下哪种方式不属于观察法的记录方式()单项选择题A、项目检查表B、评定量表C、轶事记录D、日记 17:我国在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采用的是道尔顿制教学形式。()判断题对错 18:组织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精加工策略B、认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调节策略 19:某民族小学的学生以本民族的小孩为主,该校教师用本民族通用语言进行教学,
5、该教师的教学行为()。单项选择题A、正确,以本民族孩子为主的民族学校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教学B、正确,只要课堂教学效果好,使用哪种语言都可以C、不正确,所有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使用普通话D、不正确,违背了教师资格制度 20: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或隐私,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这属于学生享有的()。单项选择题A、人格尊严权B、名誉权C、荣誉权D、隐私权 21:当师生、生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该班集体的发展处于()。单项选择题A、成熟阶段B、核心形成阶段C、组建阶段D、自主活动阶段 22:小红怀疑同桌小刚偷了她新买的文具盒,并报告了老师。老师让班干部搜查小刚
6、的书包和抽屉。小刚再三辩白,拒绝被搜。该老师的做法()。单项选择题A、错误,应当充分尊重信任小刚B、错误,应搜查所有学生的书包C、错误,应不当着同学的面搜查D、错误,应该通知家长之后再搜 23:儿童在家中养成的爱劳动的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单项选择题A、知识迁移B、技能迁移C、态度迁移D、行为规范迁移 24: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把学生的学习分为()。多项选择题A、审美的学习B、解决问题的学习C、知识的学习D、技能的学习E、行为规范的学习 25: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属于哪种迁移()。单项选择题A、同化迁移B、顺应迁移C、重组迁移D、逆向迁移 26:在
7、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元认知策略B、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 27:心理辅导就是让学生参加讲座,更老实听话。判断题对错 28: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它的管理。()判断题对错 29: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单项选择题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C、教师资格条件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30: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单项选择题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识策略D、复述策略 31: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
8、主要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场独立与场依存B、自我型与开放型C、沉思型与冲动型D、安静型与兴奋型E、辐合型与发散型 32:学校情景中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单项选择题A、定势B、讲解C、启发D、迁移 33:学生不是空着脑子走进教室的。这一观点源自于()单项选择题A、联结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理论C、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4:依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多项选择题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上位学习 35:某老师在教“笔”这个生字时,她拿起一支毛笔问学生笔杆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竹子做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个“竹”字)又问笔头是
9、什么做的,学生说是毛做的(她又写了个“毛”字)。然后告诉学生说:“竹头下面加个毛字,合起来就是笔”字。”这种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了()的教学原则。单项选择题A、理论联系实际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巩固性 36:现行法律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单项选择题A、未成年公民B、社会公民C、普通受教育者D、青少年儿童 37: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练习法B、讲授法C、谈话法D、发现法 38: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单项选择题A、获得B、消退C、分化D、泛化
10、 3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榜样法 40: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单项选择题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 41:运用问答法进行教学时,教师的提问应面向所有学生。 ()判断题对错 42:计划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精加工策略B、支持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元认知策略 43:“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对“教育”做此解释的是()。单项选择题A、许慎B、孔子C、朱熹D、韩愈 44:多元性评价要求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都应是多元的。()判断题对错 4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第十四条的规定,下列哪种情况不能取得教师资格或已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单项选择题A、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B、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C、过失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D、过失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 46:以下是一个西方经济学家陈述的观点:一个国家如果能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就一定能创造财富而变得富有;而这样的一个国家想保持政治稳定,它所创造的财富必须得到公正的分配;而财富的公正分配将结束经济风险;但是,风险的存在正是经济有效率运作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从这个经济学家的上述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单项选择题A、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富有不可能并存B、一个国家政
12、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有效率运作不可能并存C、一个富有国家的经济运作一定是有效率的D、在一个经济运作无效率的国家中,财富一定得到了公正的分配 47: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单项选择题A、上位学习B、同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48: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单项选择题A、引导性B、间接性C、简捷性D、交往性 49: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单项选择题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B、受教育者与教育者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D、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50:()阶段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单项选择题A、初中B、婴儿C、小学D、幼儿园
13、 51: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单项选择题A、课程目标B、教学大纲C、课程计划D、教科书 52:根据心理辅导的目标,可以将心理辅导分为调适性辅导和()。单项选择题A、治疗性辅导B、发展性辅导C、主体性辅导D、个别化辅导 53:掌握了加、减法的学生,容易学好乘法运算,这就是一种知识的迁移。()判断题对错 54: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单项选择题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长期性 55: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中国进入近代社会B、学校制度的建立C、各级各类学校的出现D、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的出现 56:形状知觉形成
14、的关键期是()。单项选择题A、2岁B、4岁5岁C、4岁D、6岁 57:心理测验的信度大小一般介于多少之间?()单项选择题A、-10之间B、-11之间C、01之间D、010之间 58:属于高级规则的学习活动的是()。单项选择题A、问题解决B、概念学习C、规则学习D、接受学习 59: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 。多项选择题A、 自我认识B、 自我体验C、 自我监控D、 自我感觉E、 自我调节 60: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多项选择题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E、劳动教育 查看答案 1: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答案B 解析 略 3: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4:答案B,C,
15、D,E 解析 5:答案B 解析 由教育学发展史可知,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 6:答案D 解析 7:答案B 解析 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表扬激励为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并不是只表扬不批评。故选B。 8:答案D 解析 9:答案D 解析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10:答案正确 解析 人类社会早期教劳是结合的,密不可分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脑体分离,脑力劳动者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从事教育活动,于是产生了学校。 11:答案C 解析 现代教育具有明显的生产性,主要表现为: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逐步结
16、合,促使现代教育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成为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题干的描述正是教育生产性特征的表现。 12:答案正确 解析 13:答案A,B,C 解析 根据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教师的进修提高最好以业余为主或自学为主,情况允许的话可以进行集中短训。 14:答案A 解析 最早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的,称为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 15:答案A 解析 16:答案D 解析 观察法的记录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种:项目检查表、评定量表和轶事记录。 17:答案错误 解析 京师同文馆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教学形式。 18:
17、答案B 解析 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19: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结合题干,本题选A。 20: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隐私权是指学生有权要求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让他人获得或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不得外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
18、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结合题干可知答案选D。 21:答案B 解析 在班级形成阶段,班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人际关系,并在班主任指导下,班干部可以较独立地组织班级活动。题干中描述的情况符合此阶段的特点。故选B。 22:答案A 解析 学生享有人身自由权,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 23:答案D 解析 爱劳动的习惯是一种行为规范,在家中养成的行为规范在学校中的表现是行为规范的迁移。 24:答案C,D,E 解析 25:答案A 解析
19、【参考答案】A 【系统解析】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与作用或将新事物纳入原有的经验结构中去。 在同化性迁移过程中,原有认知结构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如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概念“鱼”,由带鱼、草鱼、黄鱼等概念组成,现在要学习鳗鱼,把它纳入“鱼”的原有结构中,既扩充了鱼的概念,又获得了鳗鱼这一新概念的意义。平时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属于同化性迁移。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错误 解析 28:答案错误 解析 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目标
20、的一致程度。 29:答案B 解析 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出版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首次将教师列入了“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的类别。 30:答案B 解析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利用视觉想象帮助记忆是其中一种。 31:答案A,C,E 解析 学生问的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 32:答案D 解析 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 33:答案D 解析 34:答案A,B,C 解析 依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5:答案B 解析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
21、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6: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对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要从三个层面进行:第一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第二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第三层面,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由此,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37:答案B 解析 主要的教学方法有练习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讲授法。 38:答案C 解析 刺激分化指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
22、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39:答案D 解析 这句话体现的是榜样法。 40:答案A 解析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 41:答案正确 解析 教师的提问应面向所有的学生。 42:答案D 解析 43:答案A 解析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育”做此解释。 44:答案正确 解析 45: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故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A。 46: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该经济学家认为,可由
23、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推出财富得到公正分配,财富得到公正分配将结束经济风险,结束经济风险可得到经济无法有效率运作,所以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有效率动作是不能共存的,所以B项的结论是正确的。 47:答案A 解析 上位学习是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而下位学习是通过演绎获得意义的学习。 48:答案B 解析 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间接性的特点。 49:答案C 解析 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德育水平之间的矛盾。 50:答案C 解析 51:答案C 解析 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课程计划。 52:答案B 解析 53:答案正确 解
24、析 54:答案A 解析 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点与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紧密联系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故选A。 55:答案D 解析 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的出现是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 56:答案C 解析 57:答案C 解析 58:答案A 解析 选A,接受学习有低级和高级之分,不能称之为高级规则的学习活动。 59:答案A,B,E 解析 本题考察第二章自我意识的组成,经历了三个过程。 60:答案A,B,C,D,E 解析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1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