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喜爱语文的情感北京市平谷县教师进修学校 刘翠媛教学评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多年来,评价的“选拔”功能一直被人们所强调。很多学生只是通过多次的考试查漏补缺,以得到自认为满意的成绩为目的,为从低等级爬向高等级而苦苦努力,致使学习枯燥无味。我们不否认,过去的评价,更确切地说考试,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就目前的素质教育来说,它与新大纲的要求相差甚远,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阐述“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为此,我们尝试让评价不仅发挥其
2、鉴别优劣、预测方向、改进教学和选择教学方法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发挥其激励的功能,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动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培养其喜爱语文的情感,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具体做法是:一、评价走进课堂,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应抓住课堂教学这个有利时机,恰当地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条理性,质疑问难的深刻性,良好的读书习惯等多方面,有目的,有重点地予以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句表扬,一个恰当的等级评定,都将对学生是个激励,促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评价,需语文教师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表现做出积极的反映。其一,对于好学生
3、应在回答问题具有创造性闪光点时予以及时评价;对于中等生,发现思考认真,回答问题有条理且有积极性应予以及时表扬;对于平时学习语文兴趣不浓的学生,如在课堂上较好地读书,认真地听讲,且思考同学和老师提出的问题,参与讨论就应以予较好的地评价。其二,课堂评价中,对于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应严格要求,如,发音用词的准确性,语言的流畅性,条理性,清晰阐明观点等,做到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给予恰当评价。其三,课堂教学应以教学为主,评价辅助完成教学任务,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应分必然评价和偶然评价两种。必然评价是指,教师在备课时,就已预定的评价,这种评价教师要做
4、到心中有数,依2什么问题来评价学生,这些问题的设计应明了,要求应清楚;评价对象清楚,一节课评价的人数不宜过多;每学期每位学生课堂教学评价应不少于两次。偶然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偶然发生的一些现象,进行的随机评价,某生在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长期处于漫不经心的状态,而本节课他积极参与;某生很少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这节课能主动参与讨论,且发表有别于他人的见解,等等,教师应把握时机,给予适当的评价。得到满意评价的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很可能因这一次偶然评价被唤醒,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形成喜欢语文的情感。二、评价走进活动,让学生体味成功的乐趣多年来,我们一直延用一张试卷定乾坤的评价方法,近几年我们
5、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开始从单一的终结性应试评价,转向重视评价过程,这不仅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进展情况,也同时为师生双方提供反馈信息,强化正确的反映,激励学生自我完善。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确,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人际交往中,组织的活动中,无一不与语文相联系。因此,让评价走进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评价,使他们及时体味成功乐趣,将收到极佳效果。其方法如下:1、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班集组织的班队会活动、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等
6、一系列活动,都是语文展示的机会。学生在活动中的语言组织,吐字清晰度,音亮的把握,感情的投入,创新思维的意识,仪态仪表等,都可以做为我们语文评价的内容,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同时,得到语文能力评价,感受语言文字的应用价值。2、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找出他人语言中的错误,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学生参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听教师讲话等,要自觉地听其发言人语言中的错误,如语音、用词、句子等,哪错,应怎么纠正,让学生听后,及时记录下来。教师应在每次活动之后,让学生将听出的问题,如,哪句话有语病,哪个字发音不准,哪个问题说得不清楚,应怎样组织语言等,让学生写出后自觉贴到教室的固定位置, (当然教师在开始的一、两次活动
7、后应有辅导) 。教师3在细心听取学生意见,看学生写出的纠正错误稿件的同时,对学生语文水平做出相应的评价,且在今后的晨会、班队会、小组讨论会等活动中,学生能自觉查找语言中的问题,每周由小组长统计其每个学生听出别人语言错误的情况,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听的能力,将会迅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堂教学走向活动,走进活动中,他们的兴趣会更浓,对语文会产生更加喜爱的情感。三、评价走向社会,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实用性目前有许多报刊、杂志的文章中提到:创设情境(即在一定场所布置模拟生活场景) ,对学生语文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也有许多人提到大语文教育观。是的,我们的语文,渗透于社会的各个角落,语言文字的学习,如尽早地让
8、学生能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得以实践,体会其中的奥妙所在,进一步灵活在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岂不是一件乐事?让学生到大社会中体味语言的应用价值,并对其做出恰当的评价。让他们与成年人、老年人、社会各界人士等进行语言交流,对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即:语言组织能力、文明用语的使用、体态语言的使用、心理素质等)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其具体做法是:1、帮学生寻找评价的机会这种评价是学生走出学校,融入社会环境中的评价。因此,老师可以带学生走进菜市场买菜,走进商店购物,走上街头问路,进行社会调查,环保宣传,为某一企业推销商品,为某一商品做宣传等等,让学生走向社会的各个角落,接进社会各类人群,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让学
9、生实地得到听话、说话、思维等方面的训练,并从中体验社会上的人情世故,体验生活,体验语言的价值与魅丽,激发他们热爱语言文字的情感。2、评价方法这种评价实用性很强,不但是语文能力评价,更是一种语言实践能力的评价。为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准确性、可行性,教师应组织学生划分成三、五人的小组来相互评价,被评价的学生与他人交流时,其它同学应认真观察、认真听。观人物的仪态仪表,听语言的礼貌程度及是否有语病,是否流畅,看被测者是否思维敏捷,用语准确,而后评价出等级。这种通过大社会这个大的背景下得出的评价,无需我们去创设情境,且让4学生感到语言有很强的实用性,从语言实践中也得到了锻炼,既提高了语文水平,又增
10、长了社会知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且进一步体会到听说读写能力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到学习语文是他们今后生存的必需,他们学习的内动力也会随之得到激发。四、评价走进学生心理,促他们自己攀上顶峰语文综合能力的评价,已引起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我们看到有许多,还只是将评价作为外力来推动学生学习语文,能否将学生的内动力全部激发出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关系到学生语文水平提高的速度及语文学习的质量。如何让评价走进学生心理呢?本学期末,我组织了三次山区、平原、城镇不同地区学生座谈会,向学生了解对于考试的看法时我发现,就学生的心理来说,愿意把握评价的主动权,且希望每次评价能让他们
11、负出更多的努力而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那么我们的评价如果顺应学生的心理,把主动权交给他们,就能让他们通过评价过程,得到更多的锻炼,使他们语文水平得到提高。其做法是:1、形成性评价,学生可以补测如我们的朗读评价,学生朗读水平不同,朗读评价的结果也不一样。那么如何让较差生也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且通过评价达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喜爱语文的情感呢?老师可以在测评后,给这些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抽时间练习朗读固定的课文,当觉得自己满意时找老师或小组长补测。因为人都有上进心,只要肯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觉得有向上攀登的可能,他们会把握这样的时机,负出更大的努力,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在他们负出努力争取成功的过程中,
12、自信心随之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逐渐增加,喜爱语文的情感也会越来越深。2、形成性评价,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评价时间如说话训练及其评价,老师可在学期初提出要求,每个学生在本学期或几个星期之内,必须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或说一则新闻,讲一个笑话等等,这个评价时间安排在一学期或几周之内,让学生去选择自己参与活动的时间,谁准备好了,谁提出评价要求,这样学生自己把握时间,评价时会收到较好的效果。3、自己主动将学习成果展示出去5如,课外阅读情况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目前有的已将其搬上试卷,但如果在平时,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把这一评价落到实处,会收到奇效。教师经常激励学生看课外书,语文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阅读的书目
13、,且在教室布置课外阅读评价栏,学生每读一本新书,就将书的题目、主要内容及自己读后的感受写下来,贴进评价栏中展示给同学们,学生选择的内容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赏识,他们会非常高兴,且可带动相当一部分学生也去参与课外阅读,这样,学生间的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相互传达信息,使他们的阅读兴趣会越来越浓。4、定期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确定努力方向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定出努力方向,是未来竞争社会中人才的必备素质。定期让学生自我评价一段时间的语文学习情况,即兴趣如何、态度怎样、读书多少、口语交际情况、参与实践活动等等。评价同时,也找出了自己存在的问题,这将是他们又一个进步的起点,又一次行为自我校正的机会,又向另一个高峰攀登的开始。因为,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才能不断进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总之,我们希望变评价的证明功能为学生内驱力的调动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把握自我,面对生活、面对社会、体验语文无处不在,学习语文是他们今后生存的必需,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语文,有决心学好语文,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