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伊吾小学教师招聘2017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伊吾小学教师招聘2017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1: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单项选择题A、发展智力B、培养思想品德C、传授知识D、发展个性 2:实验室实验法具有较高的 。单项选择题A、 区分度B、 信度C、 内部效度D、 外部效度 3:一个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有()。多项选择题A、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B、明确的共同目标C、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D、有详细的班级管理规定E、一定的组织结构 4:根据少先队活动的自主性原则,少先队的活动应该让他们自己去计划和组织,辅导员要
2、彻底放手,不要指手画脚。()判断题对错 5:下列图形可以衍变成双向表的是()。多项选择题A、系统结构图B、模型图C、层次结构图D、流程图 6: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比较合适的做法有()。多项选择题A、用眼神提醒学生B、用语调变化提醒学生C、边讲课边走到学生旁边并稍作停留D、敲击讲台。提醒学生E、暂停讲课,提问违纪学生的同桌 7: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个体行为具有一定的()。单项选择题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适应性和社会性C、内化性和意志性D、积极性 8:下面不是问题的必需成分的是()。单项选择题A、目的B、方法C、障碍D、途径 9:作为初等
3、教育的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因而要求其具有最大的普及性。()判断题对错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1:根据材料回答TSE题:某小学语文教师李某,一次在检查作业时,发现学生何某未完成作业,李老师气愤地要求何某抄写课文十遍,到第三天该生还是未完成,李老师更是大发雷霆,当众宣布让该生抄写课文一百遍作为处罚。TS李老师的做法对吗?()单选题单项选择题A、对B、不对 12:在心理学中,传统上被称为技能的东西,在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中被称为程序性知识。(
4、)判断题对错 13:学校可以实施教育行政处罚。()判断题对错 14: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过程按顺序划分的三个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B、关注学生关注情境关注生存C、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关注生存D、关注学生关注生存关注情境 15:教学过程的结构的中心环节是()单项选择题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检查知识 16:“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单项选择题A、情境性B、创造性C、示范性D、个别性 17: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单项选择题A、科技进步B、生产发展水平C、
5、政治需要D、产业革命 18:某小学语文教师李某,一次在检查作业时,发现学生何某未完成作业,李老师气愤的要求何某抄写课文十遍,到第三天该生还是未完成,李老师更是大发雷霆,当众宣布让该生抄写课文一百遍作为处罚。TS李老师的做法对吗?()单项选择题A、对B、不对 19:“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马斯洛B、班杜拉C、加涅D、阿特金森 20: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 21: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单项选择题A、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社会实践能力B、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
6、素质C、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审美素质D、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 22:与人生哲学有关的教学目标属于组织价值观念系统水平。()判断题对错 23: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单项选择题A、教学过程之前B、学生毕业时C、教学过程之后D、教学过程之中 24:通过设计出一种问题情境或提供一定条件要求学生完成具有一定任务的作业来测定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这是()单项选择题A、论文式测验B、客观性测验C、问题情境测验D、标准化测验 25:据记载,我国的小学产生于()。单项选择题A、殷周时代B、秦代C、汉代D、宋代 26: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至少达到()的儿童。单项选择题A、130B、
7、140C、150D、160 27:根据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感性知识D、理性知识 28:借用古希腊神话中典故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罗森塔尔。()判断题对错 29: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单项选择题A、教研组B、班级C、教师D、学生 30: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单项选择题A、课程目标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教科书 31: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的认知方式称为发散型认知方式。 ()判断题对错 32:学校可以为了教学而忽略其他事
8、情。()判断题对错 33:( )是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要求,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单项选择题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 3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判断题对错 35:学生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显著特点是它的教育性。()判断题对错 36: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信息是()单项选择题A、发现学习B、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D、机械学习 37: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的观点,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称为()。单项选择题A、认知策略B、言语信息C、动作技能D、智力技能 38:根据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思想,素质教
9、育的内容主要是()。多项选择题A、道德素质B、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C、个性素质D、思想素质 39:非正式群体一般有几种类型?()多项选择题A、求知型B、知己型C、爱好型D、好恶型 40:“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霍尔B、华生C、高尔登D、格塞尔 41: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单项选择题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综合论的观点 42: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单项选择题A、修养和处世方法B、身份和地位C、交往方式与方法D、需要满足的程度 43:根据耶基斯
10、一多德森定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在学生学习较容易的任务时,应尽量使学生紧张一些B、在学生学习较复杂的任务时,应尽量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愤C、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尽量心平气和的慢慢引导D、不论学生任务难易都应保持同样的动机水平 44: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单项选择题A、学前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 45:结束技能的运用,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启发作用。()判断题对错 46:福勒和布朗认为,经常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等问题的教师,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11、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任务阶段D、关注自我发展阶段 47:操作技能形成的整合阶段,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却有所增加。()判断题对错 48: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判断题对错 49:小学生宋某因多次偷窃,被所在的学校申请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对于这一申请具有审批权的机构是()。单项选择题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C、教育行政部门D、民政部门 50:按知识本身的复杂程度来划分学习的类型,由低到高依次是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判断题对错 51: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单项选择题A、主体B、客
12、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 52: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哪些特点?()多项选择题A、具有依附性B、缺乏原则性C、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D、自我为中心 53:豹子头林冲沉着老练,身负深仇大恨,尚能忍耐持久,几经挫折,万般无奈,终于被逼上梁山。他的气质类型属于()。单项选择题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54:小学教育目的对小学教育活动的指导意义体现在()单项选择题A、 导向激励评价B、 导向激励发展C、 评价发展导向D、 评价发展激励 55:美国学者布鲁纳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认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判断题对错 56:小学教育目的的作用表现在()。多项
13、选择题A、导向作用B、激励作用C、指向作用D、评价作用 57:强化在塑造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观点源自于()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的试误说B、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C、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D、科勒的完型-顿悟说 58: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单项选择题A、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负迁移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D、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59: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单项选择题A、鲁班发明锯子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60: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为()。单项选择题A、
14、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 实质教育又称“实质训练”,是欧洲l819世纪,对立于形式教育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学说。它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学习知识本身就包含着能力的培养,能力无须加以特别训练,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 2:答案B 解析 本题考察第十四章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考察信度的特点,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而实验室采用实验法就是体现出多次测量,求的数据的稳定、一致的程度,所以具有较高的信度。 3:答案A,B,C,E 解析 仅仅公布一些管理规定,并不能表明班级成员已经融为一个集体。
15、4:答案错误 解析 5:答案C,D 解析 双向图是从纵横两个维度罗列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层次结构图和流程图都可以衍变成双向表。 6:答案A,B,C 解析 7:答案A 解析 认同,即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方面主动接受规范,并试图与之保持一致。在此阶段,个体的行为更加自觉、主动和稳定。 8:答案D 解析 每一个问题必须包括目的、个体已有的知识、障碍和方法四个成分。 9:答案正确 解析 10:答案D 解析 对于A项,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说法正确;对于B项,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说法正确;对于C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说法正确;对于D项,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说法错
16、误,例如,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但不是平行四边形。故选D。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正确 解析 13:答案错误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B 解析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 17:答案A 解析 18:答案B 解析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即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22:答案正确 解析 因为在这一水平上要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
17、在一起,消除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 23:答案D 解析 诊断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三种测验分别是根据测验的功能进行分类。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教学过程之中。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A 解析 略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A,B 解析 由于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28:答案正确 解析 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C 解析 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课程计划。 31:答案正确 解析 题干是发散型认知方式(发散思维)的名词解释。 32:答案错误 解析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既是由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我国新中
18、国成立以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甚至忽略其他工作,而应当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33:答案C 解析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故选C。 34:答案正确 解析 (1)学校的作用在于尽可能加快人的身心发展的变化速度和实现发展目标的时间。(2)学校教育是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训练的社会活动。(3)学校教育使个体处于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这也有助于个体
19、的发展。 35:答案正确 解析 36:答案B 解析 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也就是说学习者可以利用原有的经验进行新的学习,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着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7:答案A 解析 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的观点,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称为认知策略。 38:答案A,B,C,D,E 解析 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个性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本解析由安宝蓝提供) 39:答案A,B,C,D 解析 非正式群体是非正式规定的、自然
20、形成的一种无形组织。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求知型、知己型、爱好型、好恶型等。 40:答案B 解析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41:答案B 解析 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属内发论。 42:答案D 解析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 43:答案D 解析 44:答案C 解析 总体来看,初中生的伦理道德已开始形成,但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成熟性,可以比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原则、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5:答案正确 解析 46:答案B 解析 在关注学生阶段,教师经常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
21、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7:答案错误 解析 此阶段,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的同时,多余动作也随之而减少。 48:答案正确 解析 49: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所以小学生宋某的问题应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50:答案正确 解析 见大纲对知识本身复杂程度的划分。 51:答案B 解析 52:答案A,B,C 解析 略。 53: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黏液质的特征,黏液质的人稳重,但灵活性
22、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对于此类题,考生不仅要记忆各种气质类型的描述性特征,还要能灵活运用,判断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气质类型。 54:答案A 解析 55:答案错误 解析 56:答案A,B,D 解析 小学教育目的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 57:答案C 解析 58:答案A 解析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根据迁移内容不同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59:答案A 解析 真正的创造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60:答案C 解析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