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仙居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新word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仙居2017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新word版】1:教师告诉学生,如果在课堂上小声讲话将失去课间休息的时间,这种消除不良行为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餍足B、消退C、代价D、孤立 2: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单项选择题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3:小学教育日的对小学教育活动的指导意义体现在()。单项选择题A、导向激励评价B、导向激励发展C、评价发展导
2、向D、评价发展激励 4:“若李老师和刘老师参加培训,则张老师也参加培训”,要由此推出“李老师没参加培训”,需增加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张老师没参加培训B、张老师参加了培训C、刘老师参加了培训,张老师没参加D、刘老师和张老师都没参加培训 5:下列哪些方法可以训练发散思维?()多项选择题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一门父子三词客是指“三苏”,即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B、我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曹雪芹的红楼梦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陆游的诗句D、“史学双璧”是指资治通鉴与史记 7:人
3、们欣赏名画蒙娜丽莎时,陶醉在“永恒”的微笑中,感到非常愉悦。这种情感属于()。单项选择题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自豪感 8: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判断题对错 9:“灯是照明的工具”这种认识反映了()。单项选择题A、思维的间接性B、思维的直觉性C、思维的概括性D、思维的灵活性 10:()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单项选择题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 11:考试的核心环节是选择题型。()判断题对错 12:()是指个体为实现最佳的认知效果而对自己的认知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单项选择题A、学习策略B、元认知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
4、策略 13:教学生划线策略要 ()。多项选择题A、要解释在一个段落中什么是重要的B、教学生谨慎地划线,也许只划一到两个句子C、教学生复习和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划线部分D、教学生一些圈点批注的方法 14:健康的概念是指( )。单项选择题A、身体健康B、生理无残疾C、心理健康D、身心健康 15:下列关于我国近代前期科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洋务运动引进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B、海国图志中有关于西方近代科技的介绍C、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全线通车D、李善兰和徐寿合作试制出了我国第一艘木质蒸汽轮船,标志着我国近代造船业迈出了第一步 16: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
5、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判断题对错 17:()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单项选择题A、主题班会B、晨会C、运动会D、校会 18:开展微格教学,进行小型的、短时间的课堂教学分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哪项途径?()单项选择题A、学习借鉴教育教学经验B、反思总结教育教学经验C、坚持实践终身学习理念D、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19:我国义务教育应当坚持一()。单项选择题A、以集体办学为主B、以国家办学为主C、以社会力量办学为主D、以学校办学为主 20:皮亚杰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判断题对错 21:按知识本身的复杂程度来划分学习的类型,由低到高依次是符号学习、概
6、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判断题对错 22: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是()。单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康德 23:在教学过程发生前,弄清学生具有的各种偏好或特殊才能,属于诊断性评价的评价 范围。()判断题对错 24: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S-R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过程。判断题对错 25: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单项选择题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 26:()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单项选择题A、人口的性别结构B、人口的年龄结构C、人口的文化结构D、人口的阶级结构 27:直线式编排方式即一门学科的编排,在教学过程中重复出
7、现,逐步扩大、加深。()判断题对错 28:一个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有()。多项选择题A、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B、明确的共同目标C、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D、有详细的班级管理规定E、一定的组织结构 29: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原则有()。多项选择题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C、尊重儿童意见原则D、提早自立原则E、无歧视原则 30: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单项选择题A、正面教育原则B、集体教育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31: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单项选择题A、政治思想品德教育B、教学C、课外活动D、学校管理 32:乘法口诀的掌
8、握可以广泛迁移于各种情景之中,这是一种()单项选择题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D、具体迁移 33: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单项选择题A、培养无条件效忠于国家的武士B、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C、培养演说家和雄辩家D、培养虔信上帝的宗教人士 34: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多项选择题A、参观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实习法E、练习法 35: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有以下哪些()多项选择题A、观察法:B、谈话法。C、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D、调查访问 36:个体表现出的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的性格特征,如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以及坚韧性等方面的特征属于性格的()
9、单项选择题A、意志特征B、情感特征C、理智特征D、认知特征 37: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 38:在我国历史上,将教师纳入“天、地、君、亲”序列的人是()。单项选择题A、孔子B、老子C、庄子D、荀子 39:教学策略的类型有()。多项选择题A、内容型B、形式型C、方法型D、综合型 40:成就动机可区分为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单项选择题A、高B、低C、与避免失败者一样D、与学习无关 41:斯金纳认为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单项选择题A、强化B、顿悟C、反馈D、
10、评价 42:我国科举考试使用的教材主要是()。单项选择题A、“六艺”B、“四书”、“五经”C、学记、理学D、“七艺” 43: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是()。单项选择题A、间接强化B、直接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 44:教育政策的特点具有()。多项选择题A、政治性B、可行性C、原则性D、权威性E、战略性 45:赫尔巴特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儿童的中心地位。()判断题对错 46: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判断题对错 47:“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马斯洛B、班杜拉
11、C、加涅D、阿特金森 48:品德形成的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道德信念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C、价值内化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49: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单项选择题A、目的和内容B、共同语言C、深厚友谊D、约束力量 50:人的外部感觉主要包括()种。单项选择题A、四B、五C、六D、七 51:网络上有人调侃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是“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出现的心理机制是()。单项选择题A、移情B、从众C、期望D、顺从 52: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目的相背离的。下列选项中,不利于克服这种消极现象的是()。单项选择题
12、A、深化教育体制改革B、加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C、加速开展素质教育,废止考试制度D、积极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 53:汇集学生作品的样本,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的教学评价方法叫()。单项选择题A、测验法B、专题作业法C、档案袋评定法D、实验法 54: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的学校教育的类型有()。多项选择题A、官学B、私学C、骑士学校D、书院E、社区学院 55:民歌是人类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下列形式中流行于青海的民歌是()。单项选择题A、长调B、短调C、花儿D、信天游 56: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单项
13、选择题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57: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单项选择题A、自我预期B、成败经验C、自我归因D、期待 58:李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并请一名学生回答,结果这名学生答不上来。李老师很生气,冲着这名学生说道:“整天上课开小差,不认真听讲。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太笨了,坐下!”李老师的做法()。单项选择题A、正确,激发学生的羞耻心,帮助其上进B、错误,不应该对学生冷言冷语、讽刺挖苦C、错误,批评不应该在课堂上,应下课后到办公室进行D、无所谓对错,这是教师个人的教育风格 59:下列属予精加工策略的有()多项选择题A、
14、类比B、记忆术C、做笔记D、提问E、列提纲 60:“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对“教育”做此解释的是()。单项选择题A、许慎B、孔子C、朱熹D、韩愈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 代价指个体由于违反某一规则将失去一些强化物。消退指刺激出现但反映不再出现或消失的过程,是经典条件作用的规律;餍足指让学生维持某一行为,直至厌倦为止;孤立指将课堂上爱捣乱的学生从班级中隔离出来。 2:答案C 解析 略 3:答案A 解析 4:答案C 解析 题目中整个命题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的规则,否定后件就否定前件可知:张老师不参加培训就能推出并非李老师和刘老师都参加培训。题目中假言
15、命题的前件是一个联言命题,根据联言命题的负命题“并非p且q=非P或非q”可知:并非李老师和刘老师都参加培训=李老师不参加或刘老师不参加。再由相容选言命题推理的规则否定一个选言肢以外的其他选言肢,可以肯定未被否定的那个选言肢可知:要想肯定李老师没有参加培训就要否定刘老师没有参加培训。故选C。 5:答案A,B,C,D 解析 以上选项均为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 6: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C项说法错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7:答案C 解析 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表现予以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8:答
16、案正确 解析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错误 解析 命题是考试的中心环节。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A,B,C,D 解析 划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以上选项均为教学生划线的要求。 14:答案D 解析 健康归结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 15: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徐寿、华蘅芳试制成功了第一艘木质机动轮船,标志着我国近代造船业迈出了第一步。 16: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7:答案A 解析 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主题班会。 18:答案B 解析 微格教学是培养教师课堂教学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错误 解析 布卢姆
17、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21:答案正确 解析 见大纲对知识本身复杂程度的划分。 22:答案D 解析 康德于1776年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23:答案错误 解析 24:答案正确 解析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B 解析 略。 27:答案错误 解析 螺旋式编排方式即一门学科的编排,在教学过程中重复出现,逐步扩大、加深。 28:答案A,B,C,E 解析 D项仅仅公布一些管理规定,并不能表明班级成员已经融为一个集体。 29:答案A,B,C,E 解析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其基本原则有: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18、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30:答案D 解析 因材施教原则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 31:答案B 解析 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2:答案C 解析 一般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题中所述应为一般迁移,故选C。 33:答案B 解析 雅典城邦高度重视教育。早在公元前6世纪,梭伦立法中就明确规定,父亲有责任让其子女接受适当的教育,否则,子女成年后有权不赡养父亲。雅典人认为,要培养公民在履行公共义务时所应具有的理智、聪慧和公正等品质,这是要由国家来规定的。 34:答案C,D,E 解析 以实际操作为主
19、的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三种。(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5:答案A,B,C,D 解析 36:答案A 解析 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的性格特征,如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以及坚韧性等方面的特征。(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7:答案D 解析 布鲁纳把皮亚杰关于认知结构发展的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教育学,提出一系列教育主张。这一教育学说被称为结构主义教育,并为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应大力提倡“发现法”。 38:答案D 解析 由教育学常识可知,我国历史上,荀子将教师纳入“天、地、君、亲”序列 39:答案A,B,C,D 解析 教学策略的类型有内容型、
20、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 40:答案B 解析 成就动机可区分为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相对比较低。 41:答案A 解析 42:答案B 解析 科举考试注重儒家经典的考核,这些儒家著作到后来逐渐演化为“四书”、“五经”,“四书”包括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而“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因此,答案为B。 43: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自我强化的概念。 44:答案B,D 解析 教育政策的特点有可行性和权威性。 45:答案错误 解析 46:答案正确 解析 47:答案B 解析 48:答案D 解析 49:答案A 解析 考查松散群体的概念,应识记。 50:答案B 解析 外部感觉
21、是指感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感觉,主要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五大类。 51:答案B 解析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52:答案C 解析 C项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本身并没有错错在应试教育中的使用者将其看作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不能废止,但若很好地改进考试制度,会有助于克服这种消极现象。 53:答案C 解析 54:答案A,B,D 解析 官学、私学和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类型。 55: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花儿”是一种民歌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的广大地区以及新疆的个别地区。 56:答案A 解析 57:答案B 解析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58: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尊重、信任学生是新课改强调的学生观,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耐心点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能冷言冷语,甚至讽刺挖苦。题干中李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 59:答案A,B,C,D 解析 60:答案A 解析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育”做此解释。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