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之旅一、重难点知识归纳及讲解1、声音的发生声音由振动的物体发生的。观察或接触正在发声的鼓、锣、钟、琴等物体,或正在说话的喉头,都能发现它们在振动,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出声音。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要靠介质才能传播出去,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可以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是不能传声的。声音传播的具体过程是:振动的物体带动周围的介质产生相应的振动。这些随发声物体振动的介质,又带动较远的其他介质地振动,使振动向外传播。发声物体产生的振动,由近及远的传播就是声波。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3、听到声音的条件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来看,人耳要听到
2、声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发声体振动,发出使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2)有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有良好的听觉器官。即:4、回声测距的原理,t 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记下发声时刻和听到回声时刻,就可以计算发声处与障碍距离。注意 v 声 在不同介质中是不同的。例 1、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 )A一声 B最多 2 声C 3 声 D 4 声例 2、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 1450 米/秒,一回声探测器从海面发出声音到沉没在海底的旧炮舰再反射回海面,所用时间为 1.2 秒,求沉舰到海面的距离。二、中考解析1、中考要求新课标要求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
3、传播的条件,这是本节知识的中考热点,题型以选择、填空居多。2、中考新题类说例 1、(南昌)(多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 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例 2、(河北石家庄)通过学习“声”,小明有如下的一些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例 3、(南京市)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相同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真空也能传声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例 4、(安徽省)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 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声 现 象一、重难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一)声音的特性 1、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和声色叫做乐音三要素。 (1)音调是反映声音高低的,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指物体在 1 秒内振动的次数。振动频率大的声音音调
5、高,听起来尖细;振动频率小的声音音调低,听起来低沉。 (2)响度即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幅决定的。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指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振幅小,声音的响度小。 声音的响度还与声音的频率有关,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一般人感到每秒 1000 次左右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声音的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远近有关,声音向外传播,越来越分散,越来越弱,响度就越小。 (3)音色是表征不同声音的特征的,与发声体本身特征有关。音色是我们分辨各种声音的依据,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不同乐器;即使发出音调、响度相同的声音,我们也很容易识别乐器种类,就是由于音色不同。 2、
6、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音调、响度是差异非常明显的两个概念。振动的物体会发声,振动的频率决定了音调,振动的振幅决定了响度(响度还与其它因素有关)。 如果一个物体振动的频率为 261.6Hz,不管这个物体是钢琴、小提琴、军号、笛,我们都说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为钢琴的中央 C。我们常讲男同学说话声音“粗”,女同学说话声音“尖” ,指的是声音的音调不同。 响度表现为声音的强弱,它使人的耳膜振动幅度变大,响度与音调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打鼓发出的声音响度大而音调低,小鸟的鸣叫声音响度小而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而音调低,蚊子的飞鸣声响度小而音调高。 3、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 人耳要能听到声音,
7、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声源、介质和良好的听觉器官。其次,人耳要听到发声体的声音,还应考虑到声音的频率和响度。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 2020000Hz. 另外,声音还必须具有足够的响度,才能引起人耳膜的振动。使人有听觉。 例 1、 雷雨天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由于_。例 2、几个相同的水杯中装入不同深度的水,用棍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因为各水杯( ) A振动的振幅不同 B振动的频率不同 C各声音的音色不同 D和以上三种原因都有关 例 3、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B声源一定在振动C振动快的物体能够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D不
8、振动的物体不发声 (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的音调和响度变化没有规律,杂乱无章。从保护环境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减弱噪声的途径 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来看,噪声也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也需要通过介质的振动向外传播的,引起人耳膜振动,引起人的听觉。减弱噪声的最终目标是降低人耳处的声音响度,因此要减弱噪声必须从发声处,声音传播过程,人耳处寻求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如改造声源结构,减小噪声响度;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消音器等;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用隔音或吸音
9、材料,把噪声声源与外界隔离起来。例如,城市内种树,修隔音墙等。 (3)在人耳处减弱,人们靠近噪声比较大的声源时,可以戴上防噪声耳塞,或者在耳孔中塞一小团棉花,或者双手捂住耳孔。 例 4、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B乐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噪声使人烦燥这不安,有害人体健康 C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 D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例 5、为了减弱噪声,以下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做一个外罩把噪声源罩起来 B使有噪声源的厂房远离居民区 C在耳朵中塞一团棉花或带上耳塞 D经常在有
10、噪声的环境中锻炼自己,提高适应能力 (三)声的利用 1、声与信息 (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人们买陶瓷用品,习惯地用手敲一敲,再用耳朵听一听;现代住宅楼的走廊里安装了声控电灯等等,这些现象都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 (2)蝙蝠通常只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渔民利用声纳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位置,利用超声波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由此可知,利用声音可以获得信息,利用回声可以定位。 2、声与能量 将一薄纸条直立于嘴前,对着纸讲话,可看到纸片振动,讲话声音越大,纸条摇动的幅度越大,这
11、一现象表明声能传递能量。可应用在许多方面,如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除去人体内结石,次声波预报地质、气象灾害、制成次声波武器。 例 6、人们在买陶瓷用品时,习惯地用手敲一敲,再用耳朵听一听,为什么? 例 7、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放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二、中考解析1、中考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发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噪声的防治途径,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2、中考新题例说 例 1、(山西)农民伯
12、伯挑选西瓜时,用手拍拍西瓜就知道西瓜的生熟情况,农民伯伯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来判断的;而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清西瓜,是因为光在西瓜表面发生了_的缘故例 2、(陕西西安)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噪声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响度不同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例 3、(南京)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例 4、(江西省)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
13、,松涛、鸟语、流水潺潺,琴声悠悠,让人心旷神怡。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_而产生的。我们能够分辨出鸟语和琴声是根据声音的_不同。 声学测试一、一周知识梳理二、学法指导本章所涉及的内容是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声学的初步知识,主要内容有: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回声现象及利用、声速及回声测距离、乐音的三要素及其决定因素、噪声的产生、危害及其控制。学习过程中要通过观察、实验和已有的感性知识,认识常见的声音现象和它们的应用。通过“类比”石块激起的水波来认识声波,通过声波产生的效应来认识声波的存在。依照地理课上对风级的认识和体验来学习噪声的等级及单位,对声音的分贝数形成具体的概念。由于声音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匀速传
14、播,因此可将简单的运动一章的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其解题方法迁移到解答有关声音现象的计算问题,借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光 现 象一、重难点知识归纳及讲解1、光的传播特征(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方向要发生改变。(3)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变的。例 1、打雷时,人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人眼反应快,人耳反应慢B闪电速度快,雷声速度慢C打雷时,先发出闪电后发出雷声D人们的生活经验,无法进行解释2、光的直线传播的典型应用(1)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2)影的形成影的形成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日食、月食现象就是月球的
15、阴影落在地球上和地球的阴影落在月球上所造成的。当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时,就有可能发生日食与月食现象。若月球在中间,月球的阴影落在地球上而形成日食,若地球在中间,地球的阴影落在月球上而形成月食。例 2、为了测量一根电杆的高度,刘宁先测了自己身高 1.65m 在太阳下的影长为0.55m,而同时测得同一位置的这根电杆的影长为 2.80m,则这一电杆有多高?3、光的反射,光路可逆光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介质中去的现象,反射现象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物理现象。如太阳光照射到教室的窗玻璃上,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到教室,增强了室内的亮度等。通过对光的反射的研究,人们掌握了它所
16、遵循的规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定律的每一句都由“反射”开头,反映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因果关系。通过对光的反射的研究,人们还揭示了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即逆着反射光入射,经反射后又逆着入射光反射。例 3、当入射光线垂直入射到镜面上,若保持入射方向不变,要使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镜面应转动多少度?4、平面镜成像的对称特点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求证平面镜成像具有以下特点:(1)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2)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例 4、一人立于镜前 2m 处,这个人在镜子里的像离他本人多远?如果人向镜面前
17、进0.8m,人和像间距离又是多远?5、平面镜及其作图法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从物体上发出的任意一条光线,只要它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要经过像点,为了确定成像位置或作出成像光路图,只需选择两条光路就行了,原则上这两条光路可以任意选取,作图时根据反射定律把图做准即可。但一般情况下都选用了最简单的一条光路,即从物点向平面镜做垂线,这条入射光线通过镜面是垂直反射的,这样既简单快速地做出了一条反射光线,同时又将像与物的连线做好了,如图,再另选一条光路做好就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光线是有向射线,不能忘记用箭头来表示其传播方向。6、球面镜的光学性质与特殊光路球面镜有凸镜与凹镜两
18、类。凸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其会聚作用与发散作用正是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的结果。球面镜上各点的法线是这一点与球心的连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均可做出它的反射光线。如图,O 为球面的球心。一束平行光线经球面镜反射后都会交于 F 点或反向延长线交于 F 点。F 点称为球面镜的焦点。知道了球面镜的球心 O,可以根据反射定律作出任意入射光线的反射线。知道了球面的焦点 F,可以做出特殊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7、重点问题 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传播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在两种透明物质的分界面上会发生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发生折射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两种透明物质对光的传播速度不同。当光从空气斜射
19、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当光垂直分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但光速发生了突变,如图,从水面上看,水池变浅了,是因为池底一物体 S 发生出的光线 SO 在水与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折射光线 OA 偏离法线,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好像是从 S点射出一样。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例 5、潜水员在水下观察岸边的树比实际的高了还是矮了?为什么? 二、中考解析例 1、(哈尔滨)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C
20、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 5m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例 2、(广州)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 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 A2人在空气中看到 A2 在水中的位置就是 A1 在水的像的位置画出:(1)A 1 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2)A 2 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例 3、(无锡市中考题)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刻度尺、蜡烛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_和比较_。例 4、(南通市中考题)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 S 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
21、水,水面升至 a 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 P 点;如果水面升至 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 Q 点,则( )A. P 点在 S 点的上方,Q 点在 S 点的上方B. P 点在 S 点的上方,Q 点在 S 点的下方C. P 点在 S 点的下方,Q 点在 S 点的上方D. P 点在 S 点的下方,Q 点在 S 点的下方光现象回顾重点是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以及平面镜成像,中考的热点内容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特点。多以作图题、选择题、填空题为主。知识网络结构: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一、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总结从表中可以看出:(1)凡实像总是倒立的,
22、凡虚像总是正立的;(2)实像可以是放大的、等大的或缩小的,虚像则必然是放大的;(3)像、物的移动速度有快、慢之分,与物体所处位置有关系。当成放大的像时,像的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当成缩小的像时,像的速度小于物体速度。(4)凸透镜成像可以概括为二点三区域,即 2f 是成像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f 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在 u2f 区域,成缩小实像,在 ff 时成实像, u2f 时成缩小实像, u 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界面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且都等于 0。3、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是最常见的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同学们可自己列表对这两种成像规律进行比较分析。在学习透镜光路时,可通过实验比较分析,归纳
23、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即:(1)通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2)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轴射出;(3)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其反向延长线会聚同侧虚焦点)。温度计、熔化和凝固一、重难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一)温度计1、温度:为了客观、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在物理学中引入温度这个概念,即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与测量者的主观感觉无关。2、温度计:(1)温度计是用来准确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液体温度计其结构是玻璃壳、玻璃泡、细管、刻度、液体等组成。(2)三种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用作在实验室测温用,玻璃管里装的是煤油(染
24、成红色),量程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为 1。寒暑表,用作测气温,玻璃管里装的是酒精(染成红色),量程在2050之间,最小刻度为 1。体温计,用作测量体温,玻璃管里所装液体为水银,量程为 3542,最小刻度为 0.1。(3)测温原理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温度的变化与液柱高度的变化成正比,且温度计玻璃管内径越细,相同的温度变化,引起的液柱高度变化越大。3、温标温标是温度的测量标准,常用的温标有两种,即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1)摄氏温标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 0,把 1 标准大气压时沸水的温度作为100,在 0和 100之间划分 100 个等分,每一等分为 1。
25、这样确定的温度单位叫摄氏度。(2)热力学温标以宇宙中温度的下限即绝对零度作为起点的温度,单位是开尔文(K)。4、温度计的正确使用(1)使用温度计前观察它的量程,选用适当的量程的温度计。温度计的量程是指它能测量的温度范围,若待测温度高于它的最大刻度,液柱会将温度计胀破,低于它的最小刻度,测不出温度值。认清最小刻度值。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反映了温度计的准确程度。(2)使用注意事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待温度计内液柱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除体温计外)。读数时,视线、液柱的液面、刻度线三者要在同一平面内。除体温计外其他液体温度计不能甩。(二)
26、熔化和凝固1、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相同点: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都要放热。不同点:(1)晶体有熔点(凝固点),非晶体没有。(2)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要继续吸热(放热),但温度保持熔点(凝固点)不变。而非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降低)。(3)熔化(凝固)图象不同。2、晶体熔化(凝固)的条件(1)温度必须达到熔点(凝固点)。(2)晶体达到熔点(凝固点)后继续吸热(放热)是其熔化(凝固)的充分条件。3、晶体物质状态与温度的关系(1)处于熔点或凝固点的晶体可能处于三种状态: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的状态。(2)处于固态的晶体,其温度可能小于熔点,也可
27、能等于熔点。(3)处于液态的晶体物质,其温度有可能大于凝固点,也可能等于凝固点。(4)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的晶体,其温度只能是等于熔点(凝固点)。二、中考解析1、中考要求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知道摄氏温度的确定方法,正确使用温度计是中考热门考点。熔化和凝固是热学部分考查的重点,根据图象说明熔化、凝固过程及特点是中考热点。2、中考新题例说例 1、(内蒙古包头)豆腐光滑细嫩,经冰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成为美味的“冻豆腐”,冻豆腐中产生许多小孔的原因是( )A豆腐冷缩而成的B豆腐膨胀而成的C冰箱中的冰霜进入豆腐而形成的D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成冰,后熔化成水而形成的例 2、(重庆湛江
28、)给体温计消毒,下列哪种方法是可行的( )A放人沸水中煮 B放入温水中泡C用酒精棉花擦洗 D在酒精灯上烧答案:C例 3、(河南)下图是某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问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 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降低,它的凝固点也在降低BBC 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凝固点,因此它是晶体CBC 段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已经完全凝固D该图像可能是石蜡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例 4、上物理课复习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和_,反应一个共性是_。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一、重难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29、(一)汽化1、蒸发的特点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现象有三个方面显著的特点:(1)从发生的条件看,蒸发不受温度限制,所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只要是敞开的,便会蒸发,蒸发无条件可言。 (2)从发生的部位看,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平缓的汽化现象。 (3)从液体自身的温度情况看,液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温度降低。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是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3、液体蒸发致冷液体蒸发要吸收热量,所以液体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这是因为:液体蒸发从液体中吸热,造成液体温度下降,与周围物体有温度差,液体就从周围物
30、体吸热,所以周围物体放热温度下降,这就是液体蒸发产生致冷作用。例 1、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A电风扇吹来的是凉风 B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的温度 C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液蒸发,而汗液蒸发可吸收人体的热量 D电风扇吹风吹走身体周围的热空气 例 2、晾晒衣服时要将衣服摊开,放在阳光下或通风处,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4、沸腾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它具有以下特点:(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同种液体在不同的气压下,沸点不同。如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 100;低于标准大气压,沸点低于 100;在高于标准大气压下,沸
31、点高于 100。课本中沸点表是几种常见液体的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2)沸腾的条件: 液体温度达到当时大气压下的沸点;液体要继续吸热(被不断加热)。5、蒸发与沸腾的异同 例 3、如图所示,试管里装上适量水,放入也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内,然后加热,当大烧杯里的水沸腾时,试管里的水也会沸腾吗?(二)液化1、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水烧开后,从壶嘴中冒出“白气” ,就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形成的。自然现象中的云、雾、雨、露等,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的结果。2、液化放热 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与汽化吸热相反,气体液化成液体必须放出热量。所以通常状态下的不加压的气体液化时,外界的温
32、度必须低于气体本身的温度。3、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有些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它液化,而必须使它的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才能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液化。 例 4、夏天,剥去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棍纸后,常看到冰棍在冒“白气”,冬天刚打开的热水瓶也冒出一阵“白气”,试说明这两种现象有什么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例 5、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上烤一烤,然后放入病人的口腔内,这是为了( )A消毒 B加快蒸发 C避免水蒸气液化 D避免凉着病人 (三)升华、凝华1、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对固态碘加热,碘直接变成碘蒸气;冬天室外的冰
33、衣服上所结的冰直接变成水蒸气;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最后“消失” ,所有这些现象都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冬天,窗玻璃上冰花,冰箱冷冻室内取出的食物上出现的白色的小晶粒,深秋季节的霜,电灯泡的玻璃上发黑等,这些现象都是凝华。2、升华吸热,凝化放热 因为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人们经常利用升华吸热来获得低温,因此,物质升华具有致冷作用。如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低温储藏食品、进行人工降雨。例 6、家用白炽灯用久后,灯泡壁会发黑,这是因为电灯灯丝发生( )A升华 B凝华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凝华后升华 例 7、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 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了雾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