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利用自组装掩膜技术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率.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521272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自组装掩膜技术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利用自组装掩膜技术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利用自组装掩膜技术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利用自组装掩膜技术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利用自组装掩膜技术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优秀论文 利用自组装掩膜技术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率关键词:发光二极管 表面微结构 自组装掩膜 湿法腐蚀 高分子共混物 出光效率摘要:自诞生以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光体就倍受关注。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后,世界面临严重的能源、环境危机,而照明消耗了大量的电力资源,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的照明设备,提高其效率。半导体照明作为一种新兴的照明技术,与传统的白炽灯或荧光灯照明相比,它具有电光转换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节能和安全环保等优点。国内外都非常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 虽然在仪器状态指示灯、交通信号指示灯、背光源和景

2、观照明等领域,半导体照明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传统照明领域,由于 LED 的光提取效率问题、散热问题和相对昂贵的价格,使得半导体照明的应用受到局限。 本课题的工作在国家 863 项目和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项目的支持下进行,主要目的是提高 LED 的出光效率。首先,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在 LED 表面制作微结构对其出光效率的影响;其次,介绍了表面微结构的制作方法,即半导体材料的蚀刻技术,分别采用ICP 等离子刻蚀技术和湿法腐蚀技术,进行了 GaP 材料的蚀刻规律研究:本文还在研究分子自组装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制备高聚物可控自组装新型纳米掩膜的工艺方法;最后,采用

3、湿法腐蚀技术,利用高聚物掩膜在红光 LED 表面制作出微纳米结构,提高了 LED 的出光效率:为解决表面微结构给 LED 制作工艺带来的问题,对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最终使 LED 性能得到全面提升。主要开展工作如下: 1.高聚物可控自组装纳米掩膜的研究 研究了高聚物的自组装机理和微相分离原理,探索了高分子共混物及其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以溶液共混和旋转涂膜的加工方法为基础,开发一套制备 PS/PMMA 自组装薄膜的工艺方法。研究了影响薄膜形貌的因素,如共混物溶液浓度、共混物组分配、旋涂速度以及工艺流程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控制,实现了薄膜结构参数的调节。当 PS 和 PMMA 的质量比为 2:8

4、时,PS 呈微球状分散相,PMMA 呈连续相。当溶液浓度为 10m/ml 时,以 30004000rpm 转速旋涂,得到平均直径在300500nm 左右均匀分散的 PS 微球:当溶液浓度为 25mg/ml 时,以 4000rpm的转速旋涂,得到平均直径在 800nm 左右均匀分散的 PS 微球。改变 PS 和 PMMA质量比,可以实现相态转换。 利用环己烷对 PS 和 PMMA 的溶解度差异,对PS/PMMA 共混物薄膜进行再加工,得到了适用于半导体表面蚀刻的具有纳米微孔的 PMMA 掩膜。 2.GaP 表面形貌控制的研究 研究了湿法化学腐蚀和 ICP干法刻蚀对 GaP 材料的蚀刻规律。具体地

5、,在 ICP 刻蚀系统中采用 BCl3/Ar 刻蚀气体对 GaP 材料的刻蚀速率和刻蚀形貌进行了研究;采用盐酸和硝酸的混合水溶液(H2O:HCl:HNO3=2:3:1)作为腐蚀液,研究了常温下腐蚀液放置时间对腐蚀速率即 GaP 表面形貌的影响,当腐蚀液放置时间为 40min,腐蚀时间为60s 时,得到了与掩膜形貌基本相同的 GaP 表面。 3.利用可控自组装掩膜技术提高 LED 性能 以高聚物自组装形成的新型掩膜作保护,用湿法化学腐蚀的方法在红光 LED 外延片表面上制作微纳米结构。通过对具有不同表面形貌的LED 进行光功率、轴向光强和电流.电压特性测试,研究表面微结构对 LED 出光效率、电

6、学性能和物理结构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当所用掩膜中的纳米微孔直径在 500nm 左右,腐蚀深度为 140nm 时,LED 的出光效率平均提高了 18。 4.红光 LED 制作工艺优化 考虑到表面微结构结构降低 LED 电流扩展层的作用,并对原有的欧姆接触层造成一定破坏,增加后续工艺的难度,因此对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加入了一步生长 ITO 的工序。ITO 层能同时起到欧姆接触和电流扩展的作用,与 GaP 层的表面微结构相配合,还能降低接触电阻,从而降低LED 的工作电压,使其从原来的平均 2.06V 下降到平均 2.01V。正文内容自诞生以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

7、ED)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光体就倍受关注。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后,世界面临严重的能源、环境危机,而照明消耗了大量的电力资源,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的照明设备,提高其效率。半导体照明作为一种新兴的照明技术,与传统的白炽灯或荧光灯照明相比,它具有电光转换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节能和安全环保等优点。国内外都非常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 虽然在仪器状态指示灯、交通信号指示灯、背光源和景观照明等领域,半导体照明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传统照明领域,由于 LED 的光提取效率问题、散热问题和相对昂贵的价格,使得半导体照明的应用受到局限。 本课题的工作在国家 863 项目和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项目的支持下进行,

8、主要目的是提高 LED 的出光效率。首先,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在 LED 表面制作微结构对其出光效率的影响;其次,介绍了表面微结构的制作方法,即半导体材料的蚀刻技术,分别采用 ICP等离子刻蚀技术和湿法腐蚀技术,进行了 GaP 材料的蚀刻规律研究:本文还在研究分子自组装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制备高聚物可控自组装新型纳米掩膜的工艺方法;最后,采用湿法腐蚀技术,利用高聚物掩膜在红光 LED 表面制作出微纳米结构,提高了 LED 的出光效率:为解决表面微结构给 LED 制作工艺带来的问题,对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最终使 LED 性能得到全面提升。主要开展工作如下: 1.高聚

9、物可控自组装纳米掩膜的研究 研究了高聚物的自组装机理和微相分离原理,探索了高分子共混物及其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以溶液共混和旋转涂膜的加工方法为基础,开发一套制备 PS/PMMA 自组装薄膜的工艺方法。研究了影响薄膜形貌的因素,如共混物溶液浓度、共混物组分配、旋涂速度以及工艺流程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控制,实现了薄膜结构参数的调节。当 PS 和 PMMA 的质量比为 2:8 时,PS 呈微球状分散相,PMMA 呈连续相。当溶液浓度为 10m/ml 时,以 30004000rpm 转速旋涂,得到平均直径在300500nm 左右均匀分散的 PS 微球:当溶液浓度为 25mg/ml 时,以 4000rp

10、m的转速旋涂,得到平均直径在 800nm 左右均匀分散的 PS 微球。改变 PS 和 PMMA质量比,可以实现相态转换。 利用环己烷对 PS 和 PMMA 的溶解度差异,对PS/PMMA 共混物薄膜进行再加工,得到了适用于半导体表面蚀刻的具有纳米微孔的 PMMA 掩膜。 2.GaP 表面形貌控制的研究 研究了湿法化学腐蚀和 ICP干法刻蚀对 GaP 材料的蚀刻规律。具体地,在 ICP 刻蚀系统中采用 BCl3/Ar 刻蚀气体对 GaP 材料的刻蚀速率和刻蚀形貌进行了研究;采用盐酸和硝酸的混合水溶液(H2O:HCl:HNO3=2:3:1)作为腐蚀液,研究了常温下腐蚀液放置时间对腐蚀速率即 GaP

11、 表面形貌的影响,当腐蚀液放置时间为 40min,腐蚀时间为60s 时,得到了与掩膜形貌基本相同的 GaP 表面。 3.利用可控自组装掩膜技术提高 LED 性能 以高聚物自组装形成的新型掩膜作保护,用湿法化学腐蚀的方法在红光 LED 外延片表面上制作微纳米结构。通过对具有不同表面形貌的LED 进行光功率、轴向光强和电流.电压特性测试,研究表面微结构对 LED 出光效率、电学性能和物理结构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当所用掩膜中的纳米微孔直径在 500nm 左右,腐蚀深度为 140nm 时,LED 的出光效率平均提高了 18。 4.红光 LED 制作工艺优化 考虑到表面微结构结构降低 LED 电流扩展层的

12、作用,并对原有的欧姆接触层造成一定破坏,增加后续工艺的难度,因此对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加入了一步生长 ITO 的工序。ITO 层能同时起到欧姆接触和电流扩展的作用,与 GaP 层的表面微结构相配合,还能降低接触电阻,从而降低LED 的工作电压,使其从原来的平均 2.06V 下降到平均 2.01V。自诞生以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光体就倍受关注。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后,世界面临严重的能源、环境危机,而照明消耗了大量的电力资源,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的照明设备,提高其效率。半导体照明作为一种新兴的照明技术,与传统的白炽灯或荧光灯照明相比,它

13、具有电光转换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节能和安全环保等优点。国内外都非常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 虽然在仪器状态指示灯、交通信号指示灯、背光源和景观照明等领域,半导体照明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传统照明领域,由于 LED 的光提取效率问题、散热问题和相对昂贵的价格,使得半导体照明的应用受到局限。 本课题的工作在国家 863 项目和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项目的支持下进行,主要目的是提高 LED 的出光效率。首先,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在 LED 表面制作微结构对其出光效率的影响;其次,介绍了表面微结构的制作方法,即半导体材料的蚀刻技术,分别采用 ICP等离子刻蚀技术和湿法腐蚀技

14、术,进行了 GaP 材料的蚀刻规律研究:本文还在研究分子自组装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制备高聚物可控自组装新型纳米掩膜的工艺方法;最后,采用湿法腐蚀技术,利用高聚物掩膜在红光 LED 表面制作出微纳米结构,提高了 LED 的出光效率:为解决表面微结构给 LED 制作工艺带来的问题,对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最终使 LED 性能得到全面提升。主要开展工作如下: 1.高聚物可控自组装纳米掩膜的研究 研究了高聚物的自组装机理和微相分离原理,探索了高分子共混物及其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以溶液共混和旋转涂膜的加工方法为基础,开发一套制备 PS/PMMA 自组装薄膜的工艺方法。研究了影响薄膜形貌的因素,如共混物

15、溶液浓度、共混物组分配、旋涂速度以及工艺流程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控制,实现了薄膜结构参数的调节。当 PS 和 PMMA 的质量比为 2:8 时,PS 呈微球状分散相,PMMA 呈连续相。当溶液浓度为 10m/ml 时,以 30004000rpm 转速旋涂,得到平均直径在300500nm 左右均匀分散的 PS 微球:当溶液浓度为 25mg/ml 时,以 4000rpm的转速旋涂,得到平均直径在 800nm 左右均匀分散的 PS 微球。改变 PS 和 PMMA质量比,可以实现相态转换。 利用环己烷对 PS 和 PMMA 的溶解度差异,对PS/PMMA 共混物薄膜进行再加工,得到了适用于半导体表面蚀

16、刻的具有纳米微孔的 PMMA 掩膜。 2.GaP 表面形貌控制的研究 研究了湿法化学腐蚀和 ICP干法刻蚀对 GaP 材料的蚀刻规律。具体地,在 ICP 刻蚀系统中采用 BCl3/Ar 刻蚀气体对 GaP 材料的刻蚀速率和刻蚀形貌进行了研究;采用盐酸和硝酸的混合水溶液(H2O:HCl:HNO3=2:3:1)作为腐蚀液,研究了常温下腐蚀液放置时间对腐蚀速率即 GaP 表面形貌的影响,当腐蚀液放置时间为 40min,腐蚀时间为60s 时,得到了与掩膜形貌基本相同的 GaP 表面。 3.利用可控自组装掩膜技术提高 LED 性能 以高聚物自组装形成的新型掩膜作保护,用湿法化学腐蚀的方法在红光 LED

17、外延片表面上制作微纳米结构。通过对具有不同表面形貌的LED 进行光功率、轴向光强和电流.电压特性测试,研究表面微结构对 LED 出光效率、电学性能和物理结构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当所用掩膜中的纳米微孔直径在 500nm 左右,腐蚀深度为 140nm 时,LED 的出光效率平均提高了 18。 4.红光 LED 制作工艺优化 考虑到表面微结构结构降低 LED 电流扩展层的作用,并对原有的欧姆接触层造成一定破坏,增加后续工艺的难度,因此对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加入了一步生长 ITO 的工序。ITO 层能同时起到欧姆接触和电流扩展的作用,与 GaP 层的表面微结构相配合,还能降低接触电阻,从而降低LED 的

18、工作电压,使其从原来的平均 2.06V 下降到平均 2.01V。自诞生以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光体就倍受关注。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后,世界面临严重的能源、环境危机,而照明消耗了大量的电力资源,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的照明设备,提高其效率。半导体照明作为一种新兴的照明技术,与传统的白炽灯或荧光灯照明相比,它具有电光转换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节能和安全环保等优点。国内外都非常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 虽然在仪器状态指示灯、交通信号指示灯、背光源和景观照明等领域,半导体照明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传统照明领域,由于 LED 的光提取效率问

19、题、散热问题和相对昂贵的价格,使得半导体照明的应用受到局限。 本课题的工作在国家 863 项目和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项目的支持下进行,主要目的是提高 LED 的出光效率。首先,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在 LED 表面制作微结构对其出光效率的影响;其次,介绍了表面微结构的制作方法,即半导体材料的蚀刻技术,分别采用 ICP等离子刻蚀技术和湿法腐蚀技术,进行了 GaP 材料的蚀刻规律研究:本文还在研究分子自组装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制备高聚物可控自组装新型纳米掩膜的工艺方法;最后,采用湿法腐蚀技术,利用高聚物掩膜在红光 LED 表面制作出微纳米结构,提高了 LED 的出光效率:

20、为解决表面微结构给 LED 制作工艺带来的问题,对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最终使 LED 性能得到全面提升。主要开展工作如下: 1.高聚物可控自组装纳米掩膜的研究 研究了高聚物的自组装机理和微相分离原理,探索了高分子共混物及其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以溶液共混和旋转涂膜的加工方法为基础,开发一套制备 PS/PMMA 自组装薄膜的工艺方法。研究了影响薄膜形貌的因素,如共混物溶液浓度、共混物组分配、旋涂速度以及工艺流程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控制,实现了薄膜结构参数的调节。当 PS 和 PMMA 的质量比为 2:8 时,PS 呈微球状分散相,PMMA 呈连续相。当溶液浓度为 10m/ml 时,以 300040

21、00rpm 转速旋涂,得到平均直径在300500nm 左右均匀分散的 PS 微球:当溶液浓度为 25mg/ml 时,以 4000rpm的转速旋涂,得到平均直径在 800nm 左右均匀分散的 PS 微球。改变 PS 和 PMMA质量比,可以实现相态转换。 利用环己烷对 PS 和 PMMA 的溶解度差异,对PS/PMMA 共混物薄膜进行再加工,得到了适用于半导体表面蚀刻的具有纳米微孔的 PMMA 掩膜。 2.GaP 表面形貌控制的研究 研究了湿法化学腐蚀和 ICP干法刻蚀对 GaP 材料的蚀刻规律。具体地,在 ICP 刻蚀系统中采用 BCl3/Ar 刻蚀气体对 GaP 材料的刻蚀速率和刻蚀形貌进行

22、了研究;采用盐酸和硝酸的混合水溶液(H2O:HCl:HNO3=2:3:1)作为腐蚀液,研究了常温下腐蚀液放置时间对腐蚀速率即 GaP 表面形貌的影响,当腐蚀液放置时间为 40min,腐蚀时间为60s 时,得到了与掩膜形貌基本相同的 GaP 表面。 3.利用可控自组装掩膜技术提高 LED 性能 以高聚物自组装形成的新型掩膜作保护,用湿法化学腐蚀的方法在红光 LED 外延片表面上制作微纳米结构。通过对具有不同表面形貌的LED 进行光功率、轴向光强和电流.电压特性测试,研究表面微结构对 LED 出光效率、电学性能和物理结构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当所用掩膜中的纳米微孔直径在 500nm 左右,腐蚀深度为

23、140nm 时,LED 的出光效率平均提高了 18。 4.红光 LED 制作工艺优化 考虑到表面微结构结构降低 LED 电流扩展层的作用,并对原有的欧姆接触层造成一定破坏,增加后续工艺的难度,因此对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加入了一步生长 ITO 的工序。ITO 层能同时起到欧姆接触和电流扩展的作用,与 GaP 层的表面微结构相配合,还能降低接触电阻,从而降低LED 的工作电压,使其从原来的平均 2.06V 下降到平均 2.01V。自诞生以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光体就倍受关注。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后,世界面临严重的能源、环境危机,而照明消

24、耗了大量的电力资源,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的照明设备,提高其效率。半导体照明作为一种新兴的照明技术,与传统的白炽灯或荧光灯照明相比,它具有电光转换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节能和安全环保等优点。国内外都非常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 虽然在仪器状态指示灯、交通信号指示灯、背光源和景观照明等领域,半导体照明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传统照明领域,由于 LED 的光提取效率问题、散热问题和相对昂贵的价格,使得半导体照明的应用受到局限。 本课题的工作在国家 863 项目和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项目的支持下进行,主要目的是提高 LED 的出光效率。首先,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在 LED 表

25、面制作微结构对其出光效率的影响;其次,介绍了表面微结构的制作方法,即半导体材料的蚀刻技术,分别采用 ICP等离子刻蚀技术和湿法腐蚀技术,进行了 GaP 材料的蚀刻规律研究:本文还在研究分子自组装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制备高聚物可控自组装新型纳米掩膜的工艺方法;最后,采用湿法腐蚀技术,利用高聚物掩膜在红光 LED 表面制作出微纳米结构,提高了 LED 的出光效率:为解决表面微结构给 LED 制作工艺带来的问题,对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最终使 LED 性能得到全面提升。主要开展工作如下: 1.高聚物可控自组装纳米掩膜的研究 研究了高聚物的自组装机理和微相分离原理,探索了高分子共混物及其单层薄膜的制

26、备方法。以溶液共混和旋转涂膜的加工方法为基础,开发一套制备 PS/PMMA 自组装薄膜的工艺方法。研究了影响薄膜形貌的因素,如共混物溶液浓度、共混物组分配、旋涂速度以及工艺流程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控制,实现了薄膜结构参数的调节。当 PS 和 PMMA 的质量比为 2:8 时,PS 呈微球状分散相,PMMA 呈连续相。当溶液浓度为 10m/ml 时,以 30004000rpm 转速旋涂,得到平均直径在300500nm 左右均匀分散的 PS 微球:当溶液浓度为 25mg/ml 时,以 4000rpm的转速旋涂,得到平均直径在 800nm 左右均匀分散的 PS 微球。改变 PS 和 PMMA质量比,

27、可以实现相态转换。 利用环己烷对 PS 和 PMMA 的溶解度差异,对PS/PMMA 共混物薄膜进行再加工,得到了适用于半导体表面蚀刻的具有纳米微孔的 PMMA 掩膜。 2.GaP 表面形貌控制的研究 研究了湿法化学腐蚀和 ICP干法刻蚀对 GaP 材料的蚀刻规律。具体地,在 ICP 刻蚀系统中采用 BCl3/Ar 刻蚀气体对 GaP 材料的刻蚀速率和刻蚀形貌进行了研究;采用盐酸和硝酸的混合水溶液(H2O:HCl:HNO3=2:3:1)作为腐蚀液,研究了常温下腐蚀液放置时间对腐蚀速率即 GaP 表面形貌的影响,当腐蚀液放置时间为 40min,腐蚀时间为60s 时,得到了与掩膜形貌基本相同的 G

28、aP 表面。 3.利用可控自组装掩膜技术提高 LED 性能 以高聚物自组装形成的新型掩膜作保护,用湿法化学腐蚀的方法在红光 LED 外延片表面上制作微纳米结构。通过对具有不同表面形貌的LED 进行光功率、轴向光强和电流.电压特性测试,研究表面微结构对 LED 出光效率、电学性能和物理结构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当所用掩膜中的纳米微孔直径在 500nm 左右,腐蚀深度为 140nm 时,LED 的出光效率平均提高了 18。 4.红光 LED 制作工艺优化 考虑到表面微结构结构降低 LED 电流扩展层的作用,并对原有的欧姆接触层造成一定破坏,增加后续工艺的难度,因此对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加入了一步生长

29、ITO 的工序。ITO 层能同时起到欧姆接触和电流扩展的作用,与 GaP 层的表面微结构相配合,还能降低接触电阻,从而降低LED 的工作电压,使其从原来的平均 2.06V 下降到平均 2.01V。自诞生以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光体就倍受关注。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后,世界面临严重的能源、环境危机,而照明消耗了大量的电力资源,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的照明设备,提高其效率。半导体照明作为一种新兴的照明技术,与传统的白炽灯或荧光灯照明相比,它具有电光转换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节能和安全环保等优点。国内外都非常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 虽然在仪器

30、状态指示灯、交通信号指示灯、背光源和景观照明等领域,半导体照明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传统照明领域,由于 LED 的光提取效率问题、散热问题和相对昂贵的价格,使得半导体照明的应用受到局限。 本课题的工作在国家 863 项目和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项目的支持下进行,主要目的是提高 LED 的出光效率。首先,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在 LED 表面制作微结构对其出光效率的影响;其次,介绍了表面微结构的制作方法,即半导体材料的蚀刻技术,分别采用 ICP等离子刻蚀技术和湿法腐蚀技术,进行了 GaP 材料的蚀刻规律研究:本文还在研究分子自组装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制备高聚物可控自

31、组装新型纳米掩膜的工艺方法;最后,采用湿法腐蚀技术,利用高聚物掩膜在红光 LED 表面制作出微纳米结构,提高了 LED 的出光效率:为解决表面微结构给 LED 制作工艺带来的问题,对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最终使 LED 性能得到全面提升。主要开展工作如下: 1.高聚物可控自组装纳米掩膜的研究 研究了高聚物的自组装机理和微相分离原理,探索了高分子共混物及其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以溶液共混和旋转涂膜的加工方法为基础,开发一套制备 PS/PMMA 自组装薄膜的工艺方法。研究了影响薄膜形貌的因素,如共混物溶液浓度、共混物组分配、旋涂速度以及工艺流程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控制,实现了薄膜结构参数的调节。当 P

32、S 和 PMMA 的质量比为 2:8 时,PS 呈微球状分散相,PMMA 呈连续相。当溶液浓度为 10m/ml 时,以 30004000rpm 转速旋涂,得到平均直径在300500nm 左右均匀分散的 PS 微球:当溶液浓度为 25mg/ml 时,以 4000rpm的转速旋涂,得到平均直径在 800nm 左右均匀分散的 PS 微球。改变 PS 和 PMMA质量比,可以实现相态转换。 利用环己烷对 PS 和 PMMA 的溶解度差异,对PS/PMMA 共混物薄膜进行再加工,得到了适用于半导体表面蚀刻的具有纳米微孔的 PMMA 掩膜。 2.GaP 表面形貌控制的研究 研究了湿法化学腐蚀和 ICP干法

33、刻蚀对 GaP 材料的蚀刻规律。具体地,在 ICP 刻蚀系统中采用 BCl3/Ar 刻蚀气体对 GaP 材料的刻蚀速率和刻蚀形貌进行了研究;采用盐酸和硝酸的混合水溶液(H2O:HCl:HNO3=2:3:1)作为腐蚀液,研究了常温下腐蚀液放置时间对腐蚀速率即 GaP 表面形貌的影响,当腐蚀液放置时间为 40min,腐蚀时间为60s 时,得到了与掩膜形貌基本相同的 GaP 表面。 3.利用可控自组装掩膜技术提高 LED 性能 以高聚物自组装形成的新型掩膜作保护,用湿法化学腐蚀的方法在红光 LED 外延片表面上制作微纳米结构。通过对具有不同表面形貌的LED 进行光功率、轴向光强和电流.电压特性测试,

34、研究表面微结构对 LED 出光效率、电学性能和物理结构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当所用掩膜中的纳米微孔直径在 500nm 左右,腐蚀深度为 140nm 时,LED 的出光效率平均提高了 18。 4.红光 LED 制作工艺优化 考虑到表面微结构结构降低 LED 电流扩展层的作用,并对原有的欧姆接触层造成一定破坏,增加后续工艺的难度,因此对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加入了一步生长 ITO 的工序。ITO 层能同时起到欧姆接触和电流扩展的作用,与 GaP 层的表面微结构相配合,还能降低接触电阻,从而降低LED 的工作电压,使其从原来的平均 2.06V 下降到平均 2.01V。自诞生以来,发光二极管(Light E

35、mitting Diode,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光体就倍受关注。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后,世界面临严重的能源、环境危机,而照明消耗了大量的电力资源,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的照明设备,提高其效率。半导体照明作为一种新兴的照明技术,与传统的白炽灯或荧光灯照明相比,它具有电光转换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节能和安全环保等优点。国内外都非常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 虽然在仪器状态指示灯、交通信号指示灯、背光源和景观照明等领域,半导体照明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传统照明领域,由于 LED 的光提取效率问题、散热问题和相对昂贵的价格,使得半导体照明的应用受到局限。 本课题的工作在国家 863 项目和北京市

36、人才强教计划项目的支持下进行,主要目的是提高 LED 的出光效率。首先,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在 LED 表面制作微结构对其出光效率的影响;其次,介绍了表面微结构的制作方法,即半导体材料的蚀刻技术,分别采用 ICP等离子刻蚀技术和湿法腐蚀技术,进行了 GaP 材料的蚀刻规律研究:本文还在研究分子自组装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制备高聚物可控自组装新型纳米掩膜的工艺方法;最后,采用湿法腐蚀技术,利用高聚物掩膜在红光 LED 表面制作出微纳米结构,提高了 LED 的出光效率:为解决表面微结构给 LED 制作工艺带来的问题,对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最终使 LED 性能得到全面提升

37、。主要开展工作如下: 1.高聚物可控自组装纳米掩膜的研究 研究了高聚物的自组装机理和微相分离原理,探索了高分子共混物及其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以溶液共混和旋转涂膜的加工方法为基础,开发一套制备 PS/PMMA 自组装薄膜的工艺方法。研究了影响薄膜形貌的因素,如共混物溶液浓度、共混物组分配、旋涂速度以及工艺流程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控制,实现了薄膜结构参数的调节。当 PS 和 PMMA 的质量比为 2:8 时,PS 呈微球状分散相,PMMA 呈连续相。当溶液浓度为 10m/ml 时,以 30004000rpm 转速旋涂,得到平均直径在300500nm 左右均匀分散的 PS 微球:当溶液浓度为 25m

38、g/ml 时,以 4000rpm的转速旋涂,得到平均直径在 800nm 左右均匀分散的 PS 微球。改变 PS 和 PMMA质量比,可以实现相态转换。 利用环己烷对 PS 和 PMMA 的溶解度差异,对PS/PMMA 共混物薄膜进行再加工,得到了适用于半导体表面蚀刻的具有纳米微孔的 PMMA 掩膜。 2.GaP 表面形貌控制的研究 研究了湿法化学腐蚀和 ICP干法刻蚀对 GaP 材料的蚀刻规律。具体地,在 ICP 刻蚀系统中采用 BCl3/Ar 刻蚀气体对 GaP 材料的刻蚀速率和刻蚀形貌进行了研究;采用盐酸和硝酸的混合水溶液(H2O:HCl:HNO3=2:3:1)作为腐蚀液,研究了常温下腐蚀

39、液放置时间对腐蚀速率即 GaP 表面形貌的影响,当腐蚀液放置时间为 40min,腐蚀时间为60s 时,得到了与掩膜形貌基本相同的 GaP 表面。 3.利用可控自组装掩膜技术提高 LED 性能 以高聚物自组装形成的新型掩膜作保护,用湿法化学腐蚀的方法在红光 LED 外延片表面上制作微纳米结构。通过对具有不同表面形貌的LED 进行光功率、轴向光强和电流.电压特性测试,研究表面微结构对 LED 出光效率、电学性能和物理结构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当所用掩膜中的纳米微孔直径在 500nm 左右,腐蚀深度为 140nm 时,LED 的出光效率平均提高了 18。 4.红光 LED 制作工艺优化 考虑到表面微结构

40、结构降低 LED 电流扩展层的作用,并对原有的欧姆接触层造成一定破坏,增加后续工艺的难度,因此对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加入了一步生长 ITO 的工序。ITO 层能同时起到欧姆接触和电流扩展的作用,与 GaP 层的表面微结构相配合,还能降低接触电阻,从而降低LED 的工作电压,使其从原来的平均 2.06V 下降到平均 2.01V。自诞生以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光体就倍受关注。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后,世界面临严重的能源、环境危机,而照明消耗了大量的电力资源,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的照明设备,提高其效率。半导体照明作为一种新兴的照明技术,与传

41、统的白炽灯或荧光灯照明相比,它具有电光转换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节能和安全环保等优点。国内外都非常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 虽然在仪器状态指示灯、交通信号指示灯、背光源和景观照明等领域,半导体照明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传统照明领域,由于 LED 的光提取效率问题、散热问题和相对昂贵的价格,使得半导体照明的应用受到局限。 本课题的工作在国家 863 项目和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项目的支持下进行,主要目的是提高 LED 的出光效率。首先,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在 LED 表面制作微结构对其出光效率的影响;其次,介绍了表面微结构的制作方法,即半导体材料的蚀刻技术,分别采用 I

42、CP等离子刻蚀技术和湿法腐蚀技术,进行了 GaP 材料的蚀刻规律研究:本文还在研究分子自组装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制备高聚物可控自组装新型纳米掩膜的工艺方法;最后,采用湿法腐蚀技术,利用高聚物掩膜在红光 LED 表面制作出微纳米结构,提高了 LED 的出光效率:为解决表面微结构给 LED 制作工艺带来的问题,对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最终使 LED 性能得到全面提升。主要开展工作如下: 1.高聚物可控自组装纳米掩膜的研究 研究了高聚物的自组装机理和微相分离原理,探索了高分子共混物及其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以溶液共混和旋转涂膜的加工方法为基础,开发一套制备 PS/PMMA 自组装薄膜的工艺方法。研究

43、了影响薄膜形貌的因素,如共混物溶液浓度、共混物组分配、旋涂速度以及工艺流程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控制,实现了薄膜结构参数的调节。当 PS 和 PMMA 的质量比为 2:8 时,PS 呈微球状分散相,PMMA 呈连续相。当溶液浓度为 10m/ml 时,以 30004000rpm 转速旋涂,得到平均直径在300500nm 左右均匀分散的 PS 微球:当溶液浓度为 25mg/ml 时,以 4000rpm的转速旋涂,得到平均直径在 800nm 左右均匀分散的 PS 微球。改变 PS 和 PMMA质量比,可以实现相态转换。 利用环己烷对 PS 和 PMMA 的溶解度差异,对PS/PMMA 共混物薄膜进行再

44、加工,得到了适用于半导体表面蚀刻的具有纳米微孔的 PMMA 掩膜。 2.GaP 表面形貌控制的研究 研究了湿法化学腐蚀和 ICP干法刻蚀对 GaP 材料的蚀刻规律。具体地,在 ICP 刻蚀系统中采用 BCl3/Ar 刻蚀气体对 GaP 材料的刻蚀速率和刻蚀形貌进行了研究;采用盐酸和硝酸的混合水溶液(H2O:HCl:HNO3=2:3:1)作为腐蚀液,研究了常温下腐蚀液放置时间对腐蚀速率即 GaP 表面形貌的影响,当腐蚀液放置时间为 40min,腐蚀时间为60s 时,得到了与掩膜形貌基本相同的 GaP 表面。 3.利用可控自组装掩膜技术提高 LED 性能 以高聚物自组装形成的新型掩膜作保护,用湿法

45、化学腐蚀的方法在红光 LED 外延片表面上制作微纳米结构。通过对具有不同表面形貌的LED 进行光功率、轴向光强和电流.电压特性测试,研究表面微结构对 LED 出光效率、电学性能和物理结构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当所用掩膜中的纳米微孔直径在 500nm 左右,腐蚀深度为 140nm 时,LED 的出光效率平均提高了 18。 4.红光 LED 制作工艺优化 考虑到表面微结构结构降低 LED 电流扩展层的作用,并对原有的欧姆接触层造成一定破坏,增加后续工艺的难度,因此对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加入了一步生长 ITO 的工序。ITO 层能同时起到欧姆接触和电流扩展的作用,与 GaP 层的表面微结构相配合,还能降

46、低接触电阻,从而降低LED 的工作电压,使其从原来的平均 2.06V 下降到平均 2.01V。自诞生以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光体就倍受关注。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后,世界面临严重的能源、环境危机,而照明消耗了大量的电力资源,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的照明设备,提高其效率。半导体照明作为一种新兴的照明技术,与传统的白炽灯或荧光灯照明相比,它具有电光转换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节能和安全环保等优点。国内外都非常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 虽然在仪器状态指示灯、交通信号指示灯、背光源和景观照明等领域,半导体照明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传统照明领域

47、,由于 LED 的光提取效率问题、散热问题和相对昂贵的价格,使得半导体照明的应用受到局限。 本课题的工作在国家 863 项目和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项目的支持下进行,主要目的是提高 LED 的出光效率。首先,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在 LED 表面制作微结构对其出光效率的影响;其次,介绍了表面微结构的制作方法,即半导体材料的蚀刻技术,分别采用 ICP等离子刻蚀技术和湿法腐蚀技术,进行了 GaP 材料的蚀刻规律研究:本文还在研究分子自组装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制备高聚物可控自组装新型纳米掩膜的工艺方法;最后,采用湿法腐蚀技术,利用高聚物掩膜在红光 LED 表面制作出微纳米结构

48、,提高了 LED 的出光效率:为解决表面微结构给 LED 制作工艺带来的问题,对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最终使 LED 性能得到全面提升。主要开展工作如下: 1.高聚物可控自组装纳米掩膜的研究 研究了高聚物的自组装机理和微相分离原理,探索了高分子共混物及其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以溶液共混和旋转涂膜的加工方法为基础,开发一套制备 PS/PMMA 自组装薄膜的工艺方法。研究了影响薄膜形貌的因素,如共混物溶液浓度、共混物组分配、旋涂速度以及工艺流程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控制,实现了薄膜结构参数的调节。当 PS 和 PMMA 的质量比为 2:8 时,PS 呈微球状分散相,PMMA 呈连续相。当溶液浓度为 10

49、m/ml 时,以 30004000rpm 转速旋涂,得到平均直径在300500nm 左右均匀分散的 PS 微球:当溶液浓度为 25mg/ml 时,以 4000rpm的转速旋涂,得到平均直径在 800nm 左右均匀分散的 PS 微球。改变 PS 和 PMMA质量比,可以实现相态转换。 利用环己烷对 PS 和 PMMA 的溶解度差异,对PS/PMMA 共混物薄膜进行再加工,得到了适用于半导体表面蚀刻的具有纳米微孔的 PMMA 掩膜。 2.GaP 表面形貌控制的研究 研究了湿法化学腐蚀和 ICP干法刻蚀对 GaP 材料的蚀刻规律。具体地,在 ICP 刻蚀系统中采用 BCl3/Ar 刻蚀气体对 GaP 材料的刻蚀速率和刻蚀形貌进行了研究;采用盐酸和硝酸的混合水溶液(H2O:HCl:HNO3=2:3:1)作为腐蚀液,研究了常温下腐蚀液放置时间对腐蚀速率即 GaP 表面形貌的影响,当腐蚀液放置时间为 40min,腐蚀时间为60s 时,得到了与掩膜形貌基本相同的 GaP 表面。 3.利用可控自组装掩膜技术提高 LED 性能 以高聚物自组装形成的新型掩膜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