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厌学的主要成因及对策.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520843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厌学的主要成因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厌学的主要成因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厌学的主要成因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厌学的主要成因及对策 摘 要:城乡结合部的中学生既有城市学生的特点,也有农村学生的特点。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究其厌学的原因,根源在于家庭教育的不当和缺失。针对家庭教育要么缺失,要么“无计可施”缺少方法指导的现状,学校老师如何和家长进行有效的交流,引导家长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逐步改变孩子的厌学状况呢?本文基于学校视觉对家庭教育提出了三个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 厌学 家庭教育 城乡结合部的中学生,在每一个城区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习惯既有城市学生的特点,也有农村学生的特点。从学习角度来看,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厌学的。甚至有些学生存在严重厌学情绪,具体表现为:学习

2、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或抄别人作业,打架、旷课、逃学,怕考试、恨老师、恨学校等等。造成初中生厌学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有学校教育的原因、社会的原因,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源自家庭教育的不当或缺失。 一、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终身的学堂。我国学者郑其龙等编著的家庭教育学中指出:“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或分支。”强调了家庭教育在培养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美国人泰曼约翰逊认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

3、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都说明家长的素养、家庭的环境,对人一生的教养息息相关。然而,城乡结合部的家长群由本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组成。这些家长大部分文化程度低下,有些甚至是文盲。他们的家庭教育手段和方法普遍原始甚至粗暴。而当地的“土豪”家长由于家庭经济非常宽裕,对孩子的教育大部分是放任自流,溺爱娇宠。有的家长把孩子的教育任务完全交给了学校和老师;有些家长自身素质较差,在道德观念、文化修养及行为习惯方面都对孩子起不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有些家长认为知识并不重要,只要孩子将来能赚钱,就能立足社会。即使有些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也只是一心指望孩子在学校各门功课都考高分,争第

4、一,并不是注重孩子的德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家庭教育的不当和缺失是导致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厌学的最主要原因。 二、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厌学的对策 上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的“曼彻斯特调查报告”指出:“关系教育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环境内,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几乎二倍于社区和学校两项因素的综合。”家庭教育是整座教育大厦的基础,更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都认识到: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教育好教师。那么,要教育好孩子,也一样首先要教育好家长。 那么如何和家长进行有效的交流,引导家长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逐步改变孩子的厌学状况呢? 1.指导家庭教育要处理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5、有机结合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关键。从这个角度讲家长是教师的伙伴和合作对象。但在我国,许多家长有过挨训的经历,许多教师有过训家长的体验。家长受到不分场合、不分轻重的训斥后,会把羞恼、怨恨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轻则受训斥,重则得到一顿“饱打”。孩子受到伤害后,又会把怨恨投向告状的老师,因而产生不良的厌学情绪。这样,造成了教育的恶性循环。教师与家长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尊重家长,调动家长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建立家长联系制度,保证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配合。 2.告诉家长应注重言传身教 家长正儿女易行善,家长邪儿女易行恶。家长民主儿女生平等之心,家长独断儿女生

6、专行之念,家长仁慈儿女博爱,家长暴戾儿女残忍。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孩子的表率,保证子女有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子女的学习成长过程常常予以关心指导。如果家长随心所欲,对孩子的学业冷漠处置,必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家长的言传身教将对孩子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在家庭经济条件有对富裕的现在,家长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创造“条件”让孩子经受磨炼,使孩子从中体验艰辛、体验快乐,也从中养成做人的优秀品格。 3.指导家庭教育要帮助家长读懂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一个孩子就是一本书,需要我们认真去读。一把钥匙一把锁,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孩子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智能差异、行为差异、潜能差

7、异、环境差异等,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潜能,智能是多元的。所以,不要轻易地否定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能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家长要对孩子信任、尊重、承认,经常肯定孩子,让孩子了解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进步,认为自己真的很棒。因为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即使脑子很聪明,反应灵敏,但在学习中稍遇困难和挫折就会出现问题。而且每个人的天赋和后天的条件毕竟存在差异,不能期望每个人都是精英,也不可能期望每个孩子都成绩优异,出类拔萃。家长要针对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帮他们树立合理的目标,让孩子逐步消除不良的厌学情绪,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变得

8、自信向上。 有人说孩子的问题根源在家庭,表现在学校,恶化在社会。因为家庭教育是整座教育大厦的基础,更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因此,若要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结合部中学生的厌学现状,学校老师就需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多渠道的沟通机制,有效地指导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 范广玲.中学生心理常见问题的思考及对策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 2 黄伟奇.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00) 3 路校彬.厌学问题研究现状分析.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4 孙蕾.谈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厌学的影响.职校论坛.2012(12). 5 滕文荣.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分析与对策.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S2).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