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云梦2015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整理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云梦2015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整理版】1:小学生的学习是无目的、无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不用遵循一定的教育制度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判断题对错 2:拓展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判断题对错 3: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单项选择题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4:移情的动机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知B、道德体验C、亲社会价值取向D、信任 5:父亲将两瓶一样重的
2、饮料分给6岁的小明和8岁的小光两兄弟,开始两个孩子都知道两瓶饮料是一样多的,父亲将其中一瓶倒入了一个大杯中,另一瓶倒人了两个小杯中,让小明先挑选。小明选了大杯饮料并说:“这杯多。”小光在一旁说道:“其实,两边是一样多的。”可以判断出小明和小光分别处于()。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6:针对儿童厌学症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予以矫正?()多项选择题A、教育治疗B、家庭治疗C、心理治疗D、社会治疗 7: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
3、理发展具有()差异性 顺序性和定向性 不平衡性 连续性和阶段性 r单项选择题A、差异性B、顺序性和定向性C、不平衡性D、连续性和阶段性 8: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B、政治思想教育C、政治课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9: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阶段中,遵从集体阶段的年龄段一般是()。单项选择题A、06岁B、69岁C、916岁D、16岁成年 10: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单项选择题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 11:德育过程是其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必要()。单项选择题A、条件B、途径C、动力D、内容 12: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
4、业时,错误的做法是()。单项选择题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一致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C、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13:对儿童少年尤为重要的道德情感是()。单项选择题A、事业感B、自尊感C、集体主义情感D、义务感 14:程序性知识主要是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判断题对错 15: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多项选择题A、教师指导B、学习材料特性C、媒体D、认知结构 16:表象的基本特征是可操作性、_和_。()多项选择题A、新颖性B、直观性C、概括性D、间接性 17: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社会自
5、我B、心理自我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 18: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因素,造就了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信天游”是西北民歌中有代表性的类型之一B、南方民歌歌词比较含蓄,善用比兴,旋律多婉转、流畅、细腻、抒情C、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是唢呐和扬琴D、“长调”和“短调”是蒙古族民歌的代表性体裁 1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公办学校的性质。单项选择题A、变更B、调整C、改变或者变相改变D、改变 20:测验的效果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程度。()判断题对错
6、 21:美育的内容就是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相结合。()判断题对错 22:学校情景中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单项选择题A、定势B、讲解C、启发D、迁移 23:品德是先天形成的。()判断题对错 24:教学技能训练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判断题对错 25:学习了苹果、梨子、香蕉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这一概念,这种学习属于()单项选择题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相关类属学习 26: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导师,要善于运用()多项选择题A、 晕轮效应B、 马太效应C、 角色效应D、 竞争效应E、 皮格马利翁效应 27: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多项选择题A
7、、效果律B、运动律C、准备律D、练习律 28: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单项选择题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 29:()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单项选择题A、布鲁纳B、桑代克C、贾德D、维纳 30:在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过程中,遵循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用知识性、活动性、群体性、新异性、竞赛性、游戏性等具有激励性的工作方法,满足少年儿童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他们对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这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单项
8、选择题A、自主性B、组织性C、趣味性D、创造性 31:课时计划可以有详有略,这里主要是指在教学方法一栏写得详或略。()判断题对错 32:认知结构学习论在教学中主张()。单项选择题A、探究法B、班级授课制C、发现法D、讨论法 33: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单项选择题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 34: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单项选择题A、政治思想品德教育B、教学C、课外活动D、学校管理 35:我班的一位同学是从三年级直接升入五年级的跳班生。他跳班后,仍是班内的学习尖子,区里的几次数学比赛他都取得了名次。这个孩子聪明,性格内
9、向、深沉,却有些傲慢,常常看不起人。上课时谁要是答不上问题来,他总是轻蔑地一笑,并且显示出极不耐烦的神情。我曾想过当场点名批评他,后来改变了主意。一次放学后,我留下了他,对他说:“这学期我们共学过多少形容笑的词语?”他想了想说:“微笑、耻笑、大笑、狂笑、讥笑,还有哈哈大笑。”我说:“同学在复述课文时,我看见你笑了,是吗?”他点了点头。我又继续说:“你看用多项选择题A、说服法B、自我批评法C、奖励与惩罚法D、陶冶法 36: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单项选择题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 37:()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单项选择题
10、A、领会B、应用C、知识D、分析 38:教师不仅是教育信息源,也是教学过程中的特殊媒体。()判断题对错 39:看到某件制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单项选择题A、习惯B、定势C、功能固着D、定向 40: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智力二因素B、智力结构论C、智力多元论D、智力三元论 41:教育家()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单项选择题A、马克思B、罗杰斯C、杜威D、卢梭 42: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指的是()单项选择题A、既有正规学习,又有非正规学习B、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自学C、既有正课学习,又有
11、课外活动D、既有在教室学习,又有在居所学习 43: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上的具体体现是()。单项选择题A、学而不厌B、团结协作C、诲人不倦D、爱岗敬业 44:小潘并非既懂德语又懂法语。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下列断定必定为真的是()。单项选择题A、小潘懂德语但不懂法语B、小潘懂法语但不懂德语C、小潘既不懂德语又不懂法语D、如果小潘懂德语,小潘一定不懂法语 45: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在教学中主张()。单项选择题A、探究法B、班级授课制C、发现法D、讨论法 46:教学的作用直接表现在()。单项选择题A、促进教育发展B、促进个体发展C、促进文化发展D、促进社会发展 47:“杯弓蛇影”是一种什
12、么现象()单项选择题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比较D、行为强化 48: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也是问题解决。()判断题对错 49: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属于()。单项选择题A、条件性知识B、本体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一般性知识 50: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因素有()、社会实践和个人努力。多项选择题A、遗传因素B、早期经验C、家庭环境D、学校环境 51:指导教学是以()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单项选择题A、学生B、学业C、学习成绩D、学习方法 52: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主要地位。判断题对错 53: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
13、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是()。单项选择题A、发现教学B、指导教学C、情境教学D、程序教学 54:主张教师应尽可能利用行为本身所产生的逻辑后果使学生从经验中体验到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行为矫正理论B、现实疗法理论C、目标导向理论D、和谐沟通理论 55:认知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被称为生长需要。()判断题对错 56: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是()单项选择题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归属学习 57: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这个要求反映的教学原则是()。单项选
14、择题A、巩固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 58: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判断题对错 59: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单项选择题A、创新能力B、学习能力C、拼搏精神D、团结精神 60: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单项选择题A、 技术小组B、 学科小组C、 艺术小组D、 体育小组 查看答案 1:答案错误 解析 2:答案错误 解析 拓展型课程重点在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
15、础学力的培养。 3:答案D 解析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三个特征,即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三者缺一不可。 4:答案D 解析 信任是移情的动机因素。 5:答案B 解析 题目中是液体质量守恒问题,前运算阶段(27岁)没有出现守恒概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守恒观念形成。此题可以根据两兄弟的年龄及是否出现守恒概念选出答案,小明处于前运算阶段,小光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6:答案A,B,D 解析 儿童厌学症是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必须采用教育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的方法予以矫正。 7:答案B 解析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8:答
16、案D 解析 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9:答案C 解析 个体接受纪律约束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强制阶段(0岁6岁);(2)强化阶段(6岁9岁);(3)遵从集体阶段(9岁16岁);(4)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16岁成年);(5)民主平等阶段(成年)。 10:答案D 解析 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11:答案A 解析 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影响制约着德育过程的效果。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代表社会)所提出的德育要求(德育任务)同受教育者原有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12:答案D 解析 教
17、师布置作业时应注重考查学生多方面的知识。 13:答案D 解析 义务感是责任感和羞耻感,对儿童少年尤为重要。 14: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5:答案A,B,C 解析 认知结构属于影响迁移的主观因素。 16:答案B,C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唢呐是北方乐器。 19: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故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故选C。 20:答案错误 解析 21:答案错误 解析 22:答案D 解析 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 23:答案错误 解析 品德的形成具有
18、后天性,人的品德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他自身中产生和发展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4:答案正确 解析 25:答案C 解析 26:答案C,E 解析 27:答案A,C,D 解析 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28:答案B 解析 29:答案A 解析 题干所述是布鲁纳提出的。 30:答案C 解析 少先队活动的趣味性是指在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过程中,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用知识性、活动性、群体性、新异性、竞赛性、游戏性、趣味性等具有激励性的工作方法,满足少年儿童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他们对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31:答案错误 解析 32:答
19、案C 解析 布鲁纳是认知结构学习论的代表人物,他在教学中主张采用发现法。 33:答案D 解析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34:答案B 解析 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5:答案A 解析 36:答案D 解析 37:答案C 解析 知识指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记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38:答案正确 解析 39:答案C 解析 略。 40:答案C 解析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他认为,人的智力有八个范畴:语言、逻辑、空间、肢体动作、音乐、人际、内省、
20、自然探索等。 41:答案D 解析 在教育上,卢梭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42:答案C 解析 43:答案B 解析 44:答案D 解析 正确答案为D项,并非既又,说明否定的是两个条件同时成立,换句话说,这两个条件中只有一个条件是成立的,如此题就应该是,如果小潘懂德语,那他就不懂法语;如果小潘懂法语,那他就不懂德语。所以答案D项是正确的。 45:答案C 解析 布鲁纳是认知一结构学习论的代表人物,他在教学中主张采用发现法
21、。 46:答案B 解析 47:答案A 解析 48:答案错误 解析 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单一的认知活动不是问题解决,因此,题干错。 49:答案A 解析 条件性知识,即认识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活动和研究所需的教育学科知识和技能,如教育原理、心理学、教学论、学习论、班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等。 50:答案C,D 解析 51:答案C 解析 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52:答案正确 解析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既是由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 53:答案B 解析 54:答案C 解析 55:答案错误 解析 56:答案C 解析 57:答案B 解析 58:答案正确 解析 略。 59: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60:答案A 解析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