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节 国外学习理论理论名称 代表人物 学习本质 条件 应用价值行为主义 斯金纳 刺激与反应的连接强化 行为矫正、个别化教学认知学派 奥苏贝尔 认知结构的组织新旧知识的联系课堂的意义学习建构主义 格拉塞斯费尔德建构经验的过程原有经验信念合作学习、交互教学人本主义 马斯洛 实现自我的过程尊重学习者的环境非指导性教学社会认知 班杜拉 观察、模仿 榜样、替代强化社会行为、习惯的学习一、行为主义学习观1、基本观点学习是经验引起的可观察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的本质是刺激与反应的连接的形成。影响学习的主要条件是外部的强化。行为主义不考虑学习者内部的结构或者变化。一、行为主义学习观2、主要概念泛化:对相
2、似的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消退:学会的反应如果得不到强化会渐渐消失强化:行为得以加强的过程惩罚:减少或抑制行为的过程正强化:在某一行为后通过呈现令人满意的刺激来加强行为的过程负强化:在某一行为后通过移去令人厌恶的刺激来加强行为的过程一、行为主义学习观 2、主要概念 正惩罚:指在某一行为后出现令人厌恶的刺激以抑制或减少好行为的过程负惩罚:移除某一令人满意的刺激以减少不当行为的过程 3、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条件作用的比较比较范畴 经典条件作用 操作条件作用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 桑代克、斯金纳行为 无意、情绪、生理的 有意的顺序 SR RS学习的发生 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
3、激的匹配 行为后果影响随后行为例子 学生将课堂(开始是中性的)与教师的热情联结,于是引发出积极的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后受到表扬,回答问题的次数增加一、行为主义学习观4、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理论前因:发生在行为之前的事件 可以设置前因以引发行为的发生。行为后果:行为发生后所获得的刺激,可以区分为强化物与惩罚物强化程序:连续强化、定时强化、不定时强化、定比强化、不定比强化,可以根据个体的学习特征,适时合理地安排强化一、行为主义学习观5、行为主义学习原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提供额外的线索叫做提示 提示紧跟着线索出现,以便学生对线索作出反应而不是对提示作出反应尽可能淡化提示,避免学生依赖于提示五、建构主义
4、学习观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又一新的发展。其核心是研究学习者知识建构的机制问题。它不仅关注知识表征和意义过程,同时还注意到构建学习环境以帮助学习者建构知识的意义。所以,现代建构主义既是认知心理学的进一步完善,也是早期皮亚杰、唯国斯基、布鲁纳等人的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建构主义有不同的种类个人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文化认知观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论 控制论系统观代表人物:维特罗克、古宁汉、斯皮罗、布罗非等人五、建构主义学习观1、什么是建构 为了某种目的把已有的零件、材料制成某种结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
5、构的过程。五、建构主义学习观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知识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不能直接从环境中获得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活动论: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活动使主体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才是学习。五、建构主义学习观3、当代建构主义的不同观点3。1 激进建构主义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无法知道的,知道的只是我们的经验;所以我们不去追求经验与客体的一致,为了适应环境不断扩展自己的经验;经验是认识主体主动地建构起来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实现的;关注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忽视学习的社会性。五、建构主义学习观3、当代建构主义的不同观点3。2 社会建
6、构主义知识不仅通过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且通过社会性的相互作用来建构;个体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途径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3、当代建构主义的不同观点3。3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学习不仅是对外部信息的输入、存贮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双向、反复的相互作用过程;新的外部经验因原有知识而获得意义,原有经验因新经验的加入而被调整或改造。五、建构主义学习观3。4 控制论系统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反省型参与者而且是一个观察者;个体不仅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而且相互反馈,其中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反省。五、建构主义学习观4、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4。1 知识观: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
7、解释或假设,会随着人类的进步不断变化;虽然知识可以用语言符号表示,但它不是一种实体,对同一知识由于学习者的经验背景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对教学的启示:1 课本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2 这些知识在被学生接受之前,毫无权威可言。不要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五、建构主义学习观4、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学习观: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加工,而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是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新旧经验包含了物理经验和社会文化经验等多种类型对教学的启示:1 只有真正认识了学习的建构性,才能真正认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构成
8、了宝贵的学习资源。个人建构与合作建构相结合。3 教学要给学生创造出包含问题的真实情境。 4 充分相信学生的认识能力。让学生尝试自己或合作解决问题。五、建构主义学习观4、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4。4 师生观:学生是带着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走进教室的;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各不相同,对于一个学习群体,差异便成为学习的资源之一;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而且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帮助者、支持者、合作者。对教学的启示:1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中生长出新知识。2 学
9、习不单是知识的积累,而是知识的改变和结构的重组。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教师只有依据学生的这些经验与他们进行互动、讨论、甚至让学生展开辩论,新的、更深的理解才能达成。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了解他们的思维过程,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了解他们的想法的由来,并据此引导之、启发之、促进他们深入思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而且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帮助者、支持者、合作者。对教学的启示:1 教师不简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及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据有效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
10、解。2 教师的主要任务成为: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环境,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指导。3 课堂应成为学生的天地,让他们在这里思考、提问、探究、合作、建构知识五、建构主义学习观4、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4。4 教学观;学生自身的努力是教学的中心 教育的目的除了使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协作或合作建构的能力教师应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和真实任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1 )主张随机通达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对信息意义的建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获得不同方面的理解。随机通达教学- 多角度、广泛、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对学习过程中的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获得
11、不同方面的理解。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对每个概念涵盖充分的事例,分别用于说明该概念在不同方面的意义,形成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2)打破自下而上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师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让学生尝试解决,在解决过程中,学生需首先完成子任务及其所需的知识技能。这样的教学是从联系实际的、具有整体性的高层次开始的。该模式是学生先从复杂的问题入手,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到或发现所需要的基本技能。比如,要求学生首先学习写作文,然后学习拼写、语法、标点等。不同于传统的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3 ) 提倡情境性教学主张弱化学科的界限,强调学科的交叉,让学生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进行学习。4) 促进合作学习的教学 让学生增进
12、相互讨论、切磋、交流的机会,了解彼此的见解、丰富对事物的理解。)采用支架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帮助作用随着学生学习的进展而减弱。 三个环节:预热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并提供可能获得的工具。 探索先由教师确定开放性目标,启发学生探索,为学生探索提供演示或问题解决的原型,然后逐渐让位于学生的探索。 独立探索放手让学生决定探索的方向、问题和方法,独立进行探索。对教学设计的影响1.教学的目标和目的应该是协商的而不是强加的。 2.任务和内容分析不应过多集中于预先规定一条单一的最好的学习路线。 3.教学设计的目标应该更少关心预先设定的教学策略。4.学习的评估应更少标准参照。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重视强调学
13、生发现的探究模式,把问题解决作为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对课程设计的影响课程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学生的体验,课程重要反映复杂问题和真实情境,学生要多接触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学习。对学生心理辅导的影响心理辅导人员熟悉不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观点及其教育运用的含义,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学校心理学研究。对教师教育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四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被称为是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代表人物:马斯洛、奥尔伯特、罗杰斯等。罗杰斯的学习观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是人本治疗学派的鼻祖,是非指导式咨商理论的宗师,也是弗洛伊德以后对心理治疗理论趋向影响最大的人。1 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和“学
14、习者中心”学校和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人,尊重学习者;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和教育都应以学生为中心。2 强调影响个人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不应只把学习过程看作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过程,还应该使学生注意探究自己的情感,学会正确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发展自己的潜能,并争取达到最佳境界,使人格得到健全发展。3 主张有意义的或经验的学习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罗杰斯的意义学习不同于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是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
15、系,而罗杰斯的意义学习则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罗杰斯把只涉及人的心智的学习称为“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 ,按照这个观点,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就属于此。意义学习的四个要素: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渗透性的;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4 促进学习者学会适应变化和学会如何学习1)教育和培养的目标 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变化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能充分发挥他所有的全部组织潜能的人; 在现实中是可信任的人,自我提高的人; 行为恰当并能适应社会的人; 有创造性的人; 不断变化和不断发展,经常发现自己并深刻在自己身上发现新东西的人; 自尊也尊重别人的人。
16、2)教学的着眼点促进学习过程上、促进意义学习上、促进学生自我实现 的学习动机上、促进人格的充分发展上。强调学习过程不仅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学习方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过程。他反对把学习过程简单地理解为学生获得某一知识的过程,认为学习过程应是学生获得相应学习方法、促进其健全人格形成的过程。他提出的促进学习者自由学习的方法有“同伴教学” 、 “分组学习” 、 “交朋友小组”和“探究训练”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不仅可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上进心、合作能力,改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通过“探究训练” ,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取知识,还可获得探究的方法,发展其自主性
17、、创造性和探究精神。3)教师应成为有意义学习的促进者好的“促进者”必须具备四种特质:信任感、诚实、尊重他人、同情心。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人本主义的理论基础自然人性论:人性本善;人的本性即人的似本能需要,是个体发展的潜能基础。自我实现的人格论:个体的发展即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也就是实现个人的潜能,成为一个功能完善者。自我实现的条件: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真诚一致、移情性理解。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2、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的两各组成部分,彼此融为一体,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知情合一的“完人” 。现实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 ,重视
18、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的内容,重视教学的方法而不是教学的结果。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根据学习的内容分: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根据学习的方式分: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认知学习等同于无意义学习,经验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同义;经验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学习。经验学习的特征:全神贯注、自动自发、全面发展、自我评估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4、学生中心的教学观教师的责任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而是提供各种学习资源、促进学习的心理气氛;教学的中心是学生,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伙伴;学生是学习的关键、学习的过程是学习的目的所在。作业:选择某种学习理论论述其对教育或教学的意义2 某种学习理论的应用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