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人参根中挥发油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关键词:人参根 挥发油 含量变化规律 采收时期摘要:本文以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为材料,研究了人参根中的挥发油含量变化规律以及根中挥发油成分的分析,对不同地区不同年生人参根中的总挥发油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并应用 GC-MS 气质色谱与计算机联用的方法对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根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 试验结果如下: 1.各年年生的人参根内的总挥发油的含量变化规律是随着人参生参龄的递增而呈增长的趋势。 2.从萌动期到枯萎期,这七个发育时期内各年生人参根内总挥发油的含量呈不规则变化,集安地区在不同采收时期内
2、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变化为:在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出苗展叶期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和六年生人参分别为 0.101,0.101,开花期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人参含量为 0.223,绿果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0.167,红果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最高含量的是五年生 0.143,采收期最高的是七年生的 0.189,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的 0.177,因此七年生人参是集安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累量最高的,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集安地区则应采七年生的参根或六年生参根。 3.露水
3、河地区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为 0.111,出苗展叶期内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为 0.134,开花期采收的六年生的为最高 0.211,绿果期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 0.205,红果期采收的根中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六年生,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 0.081,露水河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累量最高的是六年生人参,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露水河地区则应采六年生的参根或五年生参根。 4.通过 GC-MS 分析两地人参根中挥发油成分,可知集安地区人参中含有挥发油成份为 38 种,倍半萜类占 50以上,15 种成份首次测定出,露水河地
4、区人参中挥发油成分为 46 种,其中 24 种成份与集安地区人参中挥发油成份相同,在总挥发油成份中有蓝桉醇等 15 种成份首次测定出,在已有文献中未见报道。 5.两地在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内挥发油成分呈现随参龄增大而增多的规律,在不同采收时期最高值的出现的年生不同;集安三年生人参萌动期测得挥发油成份为 3 种,绿果期测得挥发油成份达到最大值,红果期后三年生人参挥发油成份基本稳定。四年生人参中挥发油份检测在萌动期已达到 11 种,开花期成份检测出 14 种为最高峰。五年生人参中各采收期成份平均值达到 9 种以上,开花期成分数量达到最大值 13 种。 检测出的成份相对含量在开花期、红果期达到相对含量
5、得最大值。集安地区六年生人参挥发油各成份与五年生人参挥发油成份相比成份数量趋于增加,各成份相对含量比五年生人参挥发油相对含量有一定程度得波动,但成分相对含量低于五年生人参。露水河地区三年生人参在收获期成分数量达最大值,其相对含量随采收期而增长,其中 -人参烯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达到最高值,四年生人参比三年生人参中成份数有所下降,在收获期达到份数最大值,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也达最大值。 五年生人参中挥发油己醛相对含量变动差异不大,-人参烯趋于消失,-人参烯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达到最大值 3.324,各种醇、酸、萘、酯、烷等成份相对含量在出苗展叶期、收获期出现最大值,五年生成分数最大值出现在出开花期、枯萎期,
6、六年生人参中挥发油成份数在开花期达到极值 15种,各成份相对含量在各期中基本都能测定出,最大值均出现在开花期。 6.两地人参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目标应该采收的最佳时期为集安应在开花期采七或六年生人参,露水和地区应在开花期采收五年生或六年生人参。正文内容本文以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为材料,研究了人参根中的挥发油含量变化规律以及根中挥发油成分的分析,对不同地区不同年生人参根中的总挥发油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并应用 GC-MS 气质色谱与计算机联用的方法对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根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 试验结果如下: 1.各年年生的人参根内的总挥发油的含量变化规律是随着人参生参龄的递增
7、而呈增长的趋势。 2.从萌动期到枯萎期,这七个发育时期内各年生人参根内总挥发油的含量呈不规则变化,集安地区在不同采收时期内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变化为:在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出苗展叶期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和六年生人参分别为 0.101,0.101,开花期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人参含量为 0.223,绿果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0.167,红果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最高含量的是五年生 0.143,采收期最高的是七年生的 0.189,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的 0.177
8、,因此七年生人参是集安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累量最高的,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集安地区则应采七年生的参根或六年生参根。 3.露水河地区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为 0.111,出苗展叶期内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为 0.134,开花期采收的六年生的为最高 0.211,绿果期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 0.205,红果期采收的根中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六年生,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 0.081,露水河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累量最高的是六年生人参,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露水河地区则应采六年生的参根或五年生参根。 4.通过 GC-MS 分析两
9、地人参根中挥发油成分,可知集安地区人参中含有挥发油成份为 38 种,倍半萜类占 50以上,15 种成份首次测定出,露水河地区人参中挥发油成分为 46 种,其中 24 种成份与集安地区人参中挥发油成份相同,在总挥发油成份中有蓝桉醇等 15 种成份首次测定出,在已有文献中未见报道。 5.两地在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内挥发油成分呈现随参龄增大而增多的规律,在不同采收时期最高值的出现的年生不同;集安三年生人参萌动期测得挥发油成份为 3 种,绿果期测得挥发油成份达到最大值,红果期后三年生人参挥发油成份基本稳定。四年生人参中挥发油份检测在萌动期已达到 11 种,开花期成份检测出 14 种为最高峰。五年生人参中
10、各采收期成份平均值达到 9 种以上,开花期成分数量达到最大值 13 种。 检测出的成份相对含量在开花期、红果期达到相对含量得最大值。集安地区六年生人参挥发油各成份与五年生人参挥发油成份相比成份数量趋于增加,各成份相对含量比五年生人参挥发油相对含量有一定程度得波动,但成分相对含量低于五年生人参。露水河地区三年生人参在收获期成分数量达最大值,其相对含量随采收期而增长,其中 -人参烯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达到最高值,四年生人参比三年生人参中成份数有所下降,在收获期达到份数最大值,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也达最大值。 五年生人参中挥发油己醛相对含量变动差异不大,-人参烯趋于消失,-人参烯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达到最大值
11、3.324,各种醇、酸、萘、酯、烷等成份相对含量在出苗展叶期、收获期出现最大值,五年生成分数最大值出现在出开花期、枯萎期,六年生人参中挥发油成份数在开花期达到极值 15种,各成份相对含量在各期中基本都能测定出,最大值均出现在开花期。 6.两地人参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目标应该采收的最佳时期为集安应在开花期采七或六年生人参,露水和地区应在开花期采收五年生或六年生人参。本文以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为材料,研究了人参根中的挥发油含量变化规律以及根中挥发油成分的分析,对不同地区不同年生人参根中的总挥发油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并应用 GC-MS 气质色谱与计算机联用的方法对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
12、参根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 试验结果如下:1.各年年生的人参根内的总挥发油的含量变化规律是随着人参生参龄的递增而呈增长的趋势。 2.从萌动期到枯萎期,这七个发育时期内各年生人参根内总挥发油的含量呈不规则变化,集安地区在不同采收时期内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变化为:在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出苗展叶期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和六年生人参分别为 0.101,0.101,开花期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人参含量为 0.223,绿果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0.167,红果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最高含量
13、的是五年生 0.143,采收期最高的是七年生的 0.189,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的 0.177,因此七年生人参是集安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累量最高的,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集安地区则应采七年生的参根或六年生参根。 3.露水河地区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为 0.111,出苗展叶期内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为 0.134,开花期采收的六年生的为最高 0.211,绿果期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 0.205,红果期采收的根中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六年生,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 0.081,露水河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累量
14、最高的是六年生人参,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露水河地区则应采六年生的参根或五年生参根。 4.通过 GC-MS 分析两地人参根中挥发油成分,可知集安地区人参中含有挥发油成份为 38 种,倍半萜类占 50以上,15 种成份首次测定出,露水河地区人参中挥发油成分为 46 种,其中 24 种成份与集安地区人参中挥发油成份相同,在总挥发油成份中有蓝桉醇等 15 种成份首次测定出,在已有文献中未见报道。 5.两地在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内挥发油成分呈现随参龄增大而增多的规律,在不同采收时期最高值的出现的年生不同;集安三年生人参萌动期测得挥发油成份为 3 种,绿果期测得挥发油成份达到最大值,红果期后三年生人参挥发油
15、成份基本稳定。四年生人参中挥发油份检测在萌动期已达到 11 种,开花期成份检测出 14 种为最高峰。五年生人参中各采收期成份平均值达到 9 种以上,开花期成分数量达到最大值 13 种。 检测出的成份相对含量在开花期、红果期达到相对含量得最大值。集安地区六年生人参挥发油各成份与五年生人参挥发油成份相比成份数量趋于增加,各成份相对含量比五年生人参挥发油相对含量有一定程度得波动,但成分相对含量低于五年生人参。露水河地区三年生人参在收获期成分数量达最大值,其相对含量随采收期而增长,其中 -人参烯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达到最高值,四年生人参比三年生人参中成份数有所下降,在收获期达到份数最大值,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16、也达最大值。五年生人参中挥发油己醛相对含量变动差异不大,-人参烯趋于消失,-人参烯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达到最大值 3.324,各种醇、酸、萘、酯、烷等成份相对含量在出苗展叶期、收获期出现最大值,五年生成分数最大值出现在出开花期、枯萎期,六年生人参中挥发油成份数在开花期达到极值 15 种,各成份相对含量在各期中基本都能测定出,最大值均出现在开花期。 6.两地人参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目标应该采收的最佳时期为集安应在开花期采七或六年生人参,露水和地区应在开花期采收五年生或六年生人参。本文以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为材料,研究了人参根中的挥发油含量变化规律以及根中挥发油成分的分析,对不同地区不同年生人
17、参根中的总挥发油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并应用 GC-MS 气质色谱与计算机联用的方法对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根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 试验结果如下:1.各年年生的人参根内的总挥发油的含量变化规律是随着人参生参龄的递增而呈增长的趋势。 2.从萌动期到枯萎期,这七个发育时期内各年生人参根内总挥发油的含量呈不规则变化,集安地区在不同采收时期内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变化为:在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出苗展叶期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和六年生人参分别为 0.101,0.101,开花期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
18、生人参含量为 0.223,绿果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0.167,红果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最高含量的是五年生 0.143,采收期最高的是七年生的 0.189,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的 0.177,因此七年生人参是集安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累量最高的,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集安地区则应采七年生的参根或六年生参根。 3.露水河地区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为 0.111,出苗展叶期内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为 0.134,开花期采收的六年生的为最高 0.211,绿果期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 0.205,红果期采收的
19、根中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六年生,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 0.081,露水河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累量最高的是六年生人参,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露水河地区则应采六年生的参根或五年生参根。 4.通过 GC-MS 分析两地人参根中挥发油成分,可知集安地区人参中含有挥发油成份为 38 种,倍半萜类占 50以上,15 种成份首次测定出,露水河地区人参中挥发油成分为 46 种,其中 24 种成份与集安地区人参中挥发油成份相同,在总挥发油成份中有蓝桉醇等 15 种成份首次测定出,在已有文献中未见报道。 5.两地在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内挥发油成分呈现随参龄增大而增多的规律,在不同采收时期最高值的出现的
20、年生不同;集安三年生人参萌动期测得挥发油成份为 3 种,绿果期测得挥发油成份达到最大值,红果期后三年生人参挥发油成份基本稳定。四年生人参中挥发油份检测在萌动期已达到 11 种,开花期成份检测出 14 种为最高峰。五年生人参中各采收期成份平均值达到 9 种以上,开花期成分数量达到最大值 13 种。 检测出的成份相对含量在开花期、红果期达到相对含量得最大值。集安地区六年生人参挥发油各成份与五年生人参挥发油成份相比成份数量趋于增加,各成份相对含量比五年生人参挥发油相对含量有一定程度得波动,但成分相对含量低于五年生人参。露水河地区三年生人参在收获期成分数量达最大值,其相对含量随采收期而增长,其中 -人
21、参烯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达到最高值,四年生人参比三年生人参中成份数有所下降,在收获期达到份数最大值,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也达最大值。五年生人参中挥发油己醛相对含量变动差异不大,-人参烯趋于消失,-人参烯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达到最大值 3.324,各种醇、酸、萘、酯、烷等成份相对含量在出苗展叶期、收获期出现最大值,五年生成分数最大值出现在出开花期、枯萎期,六年生人参中挥发油成份数在开花期达到极值 15 种,各成份相对含量在各期中基本都能测定出,最大值均出现在开花期。 6.两地人参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目标应该采收的最佳时期为集安应在开花期采七或六年生人参,露水和地区应在开花期采收五年生或六年生人参。本文以不同产地
22、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为材料,研究了人参根中的挥发油含量变化规律以及根中挥发油成分的分析,对不同地区不同年生人参根中的总挥发油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并应用 GC-MS 气质色谱与计算机联用的方法对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根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 试验结果如下:1.各年年生的人参根内的总挥发油的含量变化规律是随着人参生参龄的递增而呈增长的趋势。 2.从萌动期到枯萎期,这七个发育时期内各年生人参根内总挥发油的含量呈不规则变化,集安地区在不同采收时期内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变化为:在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出苗展叶期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
23、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和六年生人参分别为 0.101,0.101,开花期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人参含量为 0.223,绿果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0.167,红果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最高含量的是五年生 0.143,采收期最高的是七年生的 0.189,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的 0.177,因此七年生人参是集安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累量最高的,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集安地区则应采七年生的参根或六年生参根。 3.露水河地区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为 0.111,出苗展叶期内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为 0.
24、134,开花期采收的六年生的为最高 0.211,绿果期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 0.205,红果期采收的根中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六年生,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 0.081,露水河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累量最高的是六年生人参,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露水河地区则应采六年生的参根或五年生参根。 4.通过 GC-MS 分析两地人参根中挥发油成分,可知集安地区人参中含有挥发油成份为 38 种,倍半萜类占 50以上,15 种成份首次测定出,露水河地区人参中挥发油成分为 46 种,其中 24 种成份与集安地区人参中挥发油成份相同,在总挥发油成份中有蓝桉醇等 15 种成份首次测定出,在已有文
25、献中未见报道。 5.两地在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内挥发油成分呈现随参龄增大而增多的规律,在不同采收时期最高值的出现的年生不同;集安三年生人参萌动期测得挥发油成份为 3 种,绿果期测得挥发油成份达到最大值,红果期后三年生人参挥发油成份基本稳定。四年生人参中挥发油份检测在萌动期已达到 11 种,开花期成份检测出 14 种为最高峰。五年生人参中各采收期成份平均值达到 9 种以上,开花期成分数量达到最大值 13 种。 检测出的成份相对含量在开花期、红果期达到相对含量得最大值。集安地区六年生人参挥发油各成份与五年生人参挥发油成份相比成份数量趋于增加,各成份相对含量比五年生人参挥发油相对含量有一定程度得波动,
26、但成分相对含量低于五年生人参。露水河地区三年生人参在收获期成分数量达最大值,其相对含量随采收期而增长,其中 -人参烯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达到最高值,四年生人参比三年生人参中成份数有所下降,在收获期达到份数最大值,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也达最大值。五年生人参中挥发油己醛相对含量变动差异不大,-人参烯趋于消失,-人参烯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达到最大值 3.324,各种醇、酸、萘、酯、烷等成份相对含量在出苗展叶期、收获期出现最大值,五年生成分数最大值出现在出开花期、枯萎期,六年生人参中挥发油成份数在开花期达到极值 15 种,各成份相对含量在各期中基本都能测定出,最大值均出现在开花期。 6.两地人参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目
27、标应该采收的最佳时期为集安应在开花期采七或六年生人参,露水和地区应在开花期采收五年生或六年生人参。本文以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为材料,研究了人参根中的挥发油含量变化规律以及根中挥发油成分的分析,对不同地区不同年生人参根中的总挥发油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并应用 GC-MS 气质色谱与计算机联用的方法对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根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 试验结果如下:1.各年年生的人参根内的总挥发油的含量变化规律是随着人参生参龄的递增而呈增长的趋势。 2.从萌动期到枯萎期,这七个发育时期内各年生人参根内总挥发油的含量呈不规则变化,集安地区在不同采收时期内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变化为:在
28、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出苗展叶期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和六年生人参分别为 0.101,0.101,开花期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人参含量为 0.223,绿果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0.167,红果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最高含量的是五年生 0.143,采收期最高的是七年生的 0.189,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的 0.177,因此七年生人参是集安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累量最高的,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集安地区则应采七年生的参根或六年生参根。 3.露水河地区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
29、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为 0.111,出苗展叶期内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为 0.134,开花期采收的六年生的为最高 0.211,绿果期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 0.205,红果期采收的根中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六年生,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 0.081,露水河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累量最高的是六年生人参,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露水河地区则应采六年生的参根或五年生参根。 4.通过 GC-MS 分析两地人参根中挥发油成分,可知集安地区人参中含有挥发油成份为 38 种,倍半萜类占 50以上,15 种成份首次测定出,露水河地区人参中挥发油成分为 46 种
30、,其中 24 种成份与集安地区人参中挥发油成份相同,在总挥发油成份中有蓝桉醇等 15 种成份首次测定出,在已有文献中未见报道。 5.两地在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内挥发油成分呈现随参龄增大而增多的规律,在不同采收时期最高值的出现的年生不同;集安三年生人参萌动期测得挥发油成份为 3 种,绿果期测得挥发油成份达到最大值,红果期后三年生人参挥发油成份基本稳定。四年生人参中挥发油份检测在萌动期已达到 11 种,开花期成份检测出 14 种为最高峰。五年生人参中各采收期成份平均值达到 9 种以上,开花期成分数量达到最大值 13 种。 检测出的成份相对含量在开花期、红果期达到相对含量得最大值。集安地区六年生人参挥
31、发油各成份与五年生人参挥发油成份相比成份数量趋于增加,各成份相对含量比五年生人参挥发油相对含量有一定程度得波动,但成分相对含量低于五年生人参。露水河地区三年生人参在收获期成分数量达最大值,其相对含量随采收期而增长,其中 -人参烯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达到最高值,四年生人参比三年生人参中成份数有所下降,在收获期达到份数最大值,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也达最大值。五年生人参中挥发油己醛相对含量变动差异不大,-人参烯趋于消失,-人参烯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达到最大值 3.324,各种醇、酸、萘、酯、烷等成份相对含量在出苗展叶期、收获期出现最大值,五年生成分数最大值出现在出开花期、枯萎期,六年生人参中挥发油成份数在开花期
32、达到极值 15 种,各成份相对含量在各期中基本都能测定出,最大值均出现在开花期。 6.两地人参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目标应该采收的最佳时期为集安应在开花期采七或六年生人参,露水和地区应在开花期采收五年生或六年生人参。本文以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为材料,研究了人参根中的挥发油含量变化规律以及根中挥发油成分的分析,对不同地区不同年生人参根中的总挥发油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并应用 GC-MS 气质色谱与计算机联用的方法对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根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 试验结果如下:1.各年年生的人参根内的总挥发油的含量变化规律是随着人参生参龄的递增而呈增长的趋势。 2.从萌动期到枯萎期,
33、这七个发育时期内各年生人参根内总挥发油的含量呈不规则变化,集安地区在不同采收时期内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变化为:在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出苗展叶期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和六年生人参分别为 0.101,0.101,开花期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人参含量为 0.223,绿果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0.167,红果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最高含量的是五年生 0.143,采收期最高的是七年生的 0.189,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的 0.177,因此七年生人参是集安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
34、累量最高的,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集安地区则应采七年生的参根或六年生参根。 3.露水河地区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为 0.111,出苗展叶期内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为 0.134,开花期采收的六年生的为最高 0.211,绿果期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 0.205,红果期采收的根中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六年生,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 0.081,露水河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累量最高的是六年生人参,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露水河地区则应采六年生的参根或五年生参根。 4.通过 GC-MS 分析两地人参根中挥发油成分,可知集安地区人参中
35、含有挥发油成份为 38 种,倍半萜类占 50以上,15 种成份首次测定出,露水河地区人参中挥发油成分为 46 种,其中 24 种成份与集安地区人参中挥发油成份相同,在总挥发油成份中有蓝桉醇等 15 种成份首次测定出,在已有文献中未见报道。 5.两地在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内挥发油成分呈现随参龄增大而增多的规律,在不同采收时期最高值的出现的年生不同;集安三年生人参萌动期测得挥发油成份为 3 种,绿果期测得挥发油成份达到最大值,红果期后三年生人参挥发油成份基本稳定。四年生人参中挥发油份检测在萌动期已达到 11 种,开花期成份检测出 14 种为最高峰。五年生人参中各采收期成份平均值达到 9 种以上,开花
36、期成分数量达到最大值 13 种。 检测出的成份相对含量在开花期、红果期达到相对含量得最大值。集安地区六年生人参挥发油各成份与五年生人参挥发油成份相比成份数量趋于增加,各成份相对含量比五年生人参挥发油相对含量有一定程度得波动,但成分相对含量低于五年生人参。露水河地区三年生人参在收获期成分数量达最大值,其相对含量随采收期而增长,其中 -人参烯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达到最高值,四年生人参比三年生人参中成份数有所下降,在收获期达到份数最大值,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也达最大值。五年生人参中挥发油己醛相对含量变动差异不大,-人参烯趋于消失,-人参烯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达到最大值 3.324,各种醇、酸、萘、酯、烷等成份相
37、对含量在出苗展叶期、收获期出现最大值,五年生成分数最大值出现在出开花期、枯萎期,六年生人参中挥发油成份数在开花期达到极值 15 种,各成份相对含量在各期中基本都能测定出,最大值均出现在开花期。 6.两地人参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目标应该采收的最佳时期为集安应在开花期采七或六年生人参,露水和地区应在开花期采收五年生或六年生人参。本文以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为材料,研究了人参根中的挥发油含量变化规律以及根中挥发油成分的分析,对不同地区不同年生人参根中的总挥发油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并应用 GC-MS 气质色谱与计算机联用的方法对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根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 试验结果如
38、下:1.各年年生的人参根内的总挥发油的含量变化规律是随着人参生参龄的递增而呈增长的趋势。 2.从萌动期到枯萎期,这七个发育时期内各年生人参根内总挥发油的含量呈不规则变化,集安地区在不同采收时期内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变化为:在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出苗展叶期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和六年生人参分别为 0.101,0.101,开花期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人参含量为 0.223,绿果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0.167,红果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最高含量的是五年生 0.143,采收期最高的是七
39、年生的 0.189,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的 0.177,因此七年生人参是集安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累量最高的,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集安地区则应采七年生的参根或六年生参根。 3.露水河地区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为 0.111,出苗展叶期内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为 0.134,开花期采收的六年生的为最高 0.211,绿果期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 0.205,红果期采收的根中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六年生,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 0.081,露水河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累量最高的是六年生人参,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
40、露水河地区则应采六年生的参根或五年生参根。 4.通过 GC-MS 分析两地人参根中挥发油成分,可知集安地区人参中含有挥发油成份为 38 种,倍半萜类占 50以上,15 种成份首次测定出,露水河地区人参中挥发油成分为 46 种,其中 24 种成份与集安地区人参中挥发油成份相同,在总挥发油成份中有蓝桉醇等 15 种成份首次测定出,在已有文献中未见报道。 5.两地在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内挥发油成分呈现随参龄增大而增多的规律,在不同采收时期最高值的出现的年生不同;集安三年生人参萌动期测得挥发油成份为 3 种,绿果期测得挥发油成份达到最大值,红果期后三年生人参挥发油成份基本稳定。四年生人参中挥发油份检测在
41、萌动期已达到 11 种,开花期成份检测出 14 种为最高峰。五年生人参中各采收期成份平均值达到 9 种以上,开花期成分数量达到最大值 13 种。 检测出的成份相对含量在开花期、红果期达到相对含量得最大值。集安地区六年生人参挥发油各成份与五年生人参挥发油成份相比成份数量趋于增加,各成份相对含量比五年生人参挥发油相对含量有一定程度得波动,但成分相对含量低于五年生人参。露水河地区三年生人参在收获期成分数量达最大值,其相对含量随采收期而增长,其中 -人参烯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达到最高值,四年生人参比三年生人参中成份数有所下降,在收获期达到份数最大值,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也达最大值。五年生人参中挥发油己醛相对含
42、量变动差异不大,-人参烯趋于消失,-人参烯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达到最大值 3.324,各种醇、酸、萘、酯、烷等成份相对含量在出苗展叶期、收获期出现最大值,五年生成分数最大值出现在出开花期、枯萎期,六年生人参中挥发油成份数在开花期达到极值 15 种,各成份相对含量在各期中基本都能测定出,最大值均出现在开花期。 6.两地人参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目标应该采收的最佳时期为集安应在开花期采七或六年生人参,露水和地区应在开花期采收五年生或六年生人参。本文以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为材料,研究了人参根中的挥发油含量变化规律以及根中挥发油成分的分析,对不同地区不同年生人参根中的总挥发油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并应用
43、 GC-MS 气质色谱与计算机联用的方法对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根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 试验结果如下:1.各年年生的人参根内的总挥发油的含量变化规律是随着人参生参龄的递增而呈增长的趋势。 2.从萌动期到枯萎期,这七个发育时期内各年生人参根内总挥发油的含量呈不规则变化,集安地区在不同采收时期内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变化为:在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出苗展叶期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和六年生人参分别为 0.101,0.101,开花期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人参含量为 0.223,绿果期采收的总
44、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0.167,红果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最高含量的是五年生 0.143,采收期最高的是七年生的 0.189,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的 0.177,因此七年生人参是集安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累量最高的,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集安地区则应采七年生的参根或六年生参根。 3.露水河地区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为 0.111,出苗展叶期内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为 0.134,开花期采收的六年生的为最高 0.211,绿果期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 0.205,红果期采收的根中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六年生,枯萎期采收
45、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 0.081,露水河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累量最高的是六年生人参,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露水河地区则应采六年生的参根或五年生参根。 4.通过 GC-MS 分析两地人参根中挥发油成分,可知集安地区人参中含有挥发油成份为 38 种,倍半萜类占 50以上,15 种成份首次测定出,露水河地区人参中挥发油成分为 46 种,其中 24 种成份与集安地区人参中挥发油成份相同,在总挥发油成份中有蓝桉醇等 15 种成份首次测定出,在已有文献中未见报道。 5.两地在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内挥发油成分呈现随参龄增大而增多的规律,在不同采收时期最高值的出现的年生不同;集安三年生人参萌动期测得挥发油
46、成份为 3 种,绿果期测得挥发油成份达到最大值,红果期后三年生人参挥发油成份基本稳定。四年生人参中挥发油份检测在萌动期已达到 11 种,开花期成份检测出 14 种为最高峰。五年生人参中各采收期成份平均值达到 9 种以上,开花期成分数量达到最大值 13 种。 检测出的成份相对含量在开花期、红果期达到相对含量得最大值。集安地区六年生人参挥发油各成份与五年生人参挥发油成份相比成份数量趋于增加,各成份相对含量比五年生人参挥发油相对含量有一定程度得波动,但成分相对含量低于五年生人参。露水河地区三年生人参在收获期成分数量达最大值,其相对含量随采收期而增长,其中 -人参烯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达到最高值,四年生人
47、参比三年生人参中成份数有所下降,在收获期达到份数最大值,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也达最大值。五年生人参中挥发油己醛相对含量变动差异不大,-人参烯趋于消失,-人参烯相对含量在收获期达到最大值 3.324,各种醇、酸、萘、酯、烷等成份相对含量在出苗展叶期、收获期出现最大值,五年生成分数最大值出现在出开花期、枯萎期,六年生人参中挥发油成份数在开花期达到极值 15 种,各成份相对含量在各期中基本都能测定出,最大值均出现在开花期。 6.两地人参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目标应该采收的最佳时期为集安应在开花期采七或六年生人参,露水和地区应在开花期采收五年生或六年生人参。本文以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为材料,研究了人
48、参根中的挥发油含量变化规律以及根中挥发油成分的分析,对不同地区不同年生人参根中的总挥发油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并应用 GC-MS 气质色谱与计算机联用的方法对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采收期的人参根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 试验结果如下:1.各年年生的人参根内的总挥发油的含量变化规律是随着人参生参龄的递增而呈增长的趋势。 2.从萌动期到枯萎期,这七个发育时期内各年生人参根内总挥发油的含量呈不规则变化,集安地区在不同采收时期内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变化为:在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出苗展叶期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四年生人参,和六年生人参分别
49、为 0.101,0.101,开花期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人参含量为 0.223,绿果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0.167,红果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最高含量的是五年生 0.143,采收期最高的是七年生的 0.189,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七年生的 0.177,因此七年生人参是集安人参根中总挥发油积累量最高的,若以挥发油为收获物,集安地区则应采七年生的参根或六年生参根。 3.露水河地区萌动期内采收的各年生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人参,为 0.111,出苗展叶期内采收的人参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为 0.134,开花期采收的六年生的为最高 0.211,绿果期根中总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五年生的 0.205,红果期采收的根中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六年生,枯萎期采收的总挥发油含量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