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职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群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把握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特点,坚持教育创新,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探索新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做好中职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时代赋予中职教师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教师;中职生;思想工作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合作精神。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把握中职生的
2、思想特点,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探索新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做好中职生的思想工作。 一、树立新观念 当今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考入理想的高中。不少同学自认为是实现理想的失败者,因此往往缺乏自信,缺乏激情。这些学生在中学时大多学习一般,甚至是中偏下等,他们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或其它原因而进入中职学校。作为教师,我们应抓住这一关键点和切入点,点燃学生的自尊自信之火,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鼓励“行行出状元”。一是树立“平视学生”的观念。少一点居高临下,多一点平等相视,少一点“白眼”,多一点“期待”,激发自尊,激励上进,让
3、学生抬起头来走路,挺起胸来做人。二是树立“人人是人才”的观念。职业教育不是选拔教育,应该面向每一位同学,确信“人人是人才”,不求人人出众,但求人人立业。三是树立“成才先成人”的观念,激励学生奋发进取。 二、探索新方法 首先,积极树立榜样。学生思想工作是与日常教育教学密不可分的。在各方面要积极发现和培养典型,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树思想典型;结合奖学金制度,树学习典型;结合运动会及各类文体赛事活动,树文体典型。典型的作用是无穷的,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引导作用。其次,善于利用契机。教师要有敏感的教育意识,善于扑捉教育时机,善于利用教育资源,积极利用重大的节庆日、纪念日,重大的活动日、会议,把学生关注的就
4、业等热点、焦点问题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经常不断地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热情。另外,善于情感沟通。现在的青年学生活动空间大,思维活跃,对他们若单纯的采用外在的条例、规则等来约束其行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造成逆反心理。对于情感丰富的青年学生,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因为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不能否定面对面的教育工作,无论多么发达的现代传媒都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和融合,这样才容易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 三、加强学生的指导和管理 教师要加强对班集体活动的指导,创设良好的班风。班集体所形成的优良班风,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学生生活习惯有着潜移
5、默化的作用。因此班集体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班集体的意识加强了,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教师对学生在校生活、学习、活动的各个日常环节要全面加强严谨、严格的管理。严要求才能出素质。光有正面教育、引导,没有日常严格的训练,好习惯、好作风是培养不起来的。教育与管理必须紧密结合。中职生综合素质的突出问题是日常行为习惯不好,而习惯往往是通过管理,一种制度长期的规范,一种奖惩的前引后堵而管出来的。试想,不论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礼仪习惯,都必须从“管”字开头,慢慢使学生形成定势,从中悟出道理,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思想和品格。中职生日常表现出的一些问题往往是前期教育管教不严而导致的
6、,管和教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当然,学校中的管理必须有明确的教育作用,而这种管理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是一致的。 四、提高思想工作实效性 当前中职生思想工作实效性不高的原因有很多,比较突出的有:第一,中职生特有的心理因素。与所有的年轻人一样,中职生崇尚自由与独立,反对纪律与束缚,有着青春期常见的逆反心理;与所有的大学生一样,中职生逃离了考试的重压,一下子全面放松,再也不想听师长们的唠唠叨叨。面对“中职”两个字,他们迷惑;面对将来的就业,他们又迷茫。基于这种特有的心理,他们一方面希望得到社会的肯定,学校的关心,老师的爱护,另一方面又往往对学校吹毛求疵,遇到问题容易走极端,发泄自己的不满,学校的思想工
7、作也常常出现阻碍和困难。而在较为严格的管理模式中,他们又不愿接受管理,把思想工作看成是“紧箍咒”,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打了折扣。第二,互联网的影响。网络信息对于思想开放,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的中职生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这些情况客观上都给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既要教育人、引导人,也要关心人、帮助人。根据新时代中职生的特点,要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选择性和多样性,教育的手段要有新发展,切实把中职生思想教育贯通于学校教学全过程,贯通于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把静态教育与动态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二者的互补作用,扬长避短,鼓励学生以勇于创新、敢于创造、善于创业的精神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校园文化活动阵地为依托,以健康向上、形式活泼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