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中学生“早恋现象”并引导走出误区近年来,中学生“早恋”现象较为普遍。中学生是青年团体中的特殊群体,正处于长身体、求知识的“黄金时代” ,因而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将严重影响学习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早恋,是指正处于青春发育的早期阶段、身心尚未成熟时期的男、女彼此间产生的一种互示好感、爱慕的情感现象。为了全方位了解中学生在“早恋”方面的心理取向,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我自己拟编了一份调查试卷,对高二部分班级 352 名学生和部分老师及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效果显著。首先我们通过调查来了解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和相关情况。 在他们对“恋爱”的认识中,有 17%的同学认为“彼
2、此关系好,互相了解”就叫恋爱;有 21%的同学认为“呆在一起的时候,两人都很开心”叫恋爱;由此可见,青年中学生对“恋爱”的概念仅限于一种肤浅的、狭窄的范围之内。据统计,曾经谈过恋爱或正在谈恋爱人数约占学生人数的 63左右,其早恋年龄分布态势约为初一占 11,占 13,初三占 14,高一占 19,高二占 16。可以得出结论,目前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呈上升趋势,年龄下降,年级超前。在了解他们喜欢对方的原因时,有这样一道题目:造成你喜欢他(她)的原因有:A、人长得帅(漂亮) ;B、家里有车、有钱、有房子;C、人很聪明、能干、有才干而且正义、勇敢;D、人真诚、有事业心、气质、有幽默感; 选择中,94%的人
3、仅选了 A、C、D;6%的人的选项里有 B。以下选取调查中的较典型的学生总结:金浩科:高中早恋原因:1、早恋很刺激,就像上瘾一样,无法离开它。2、认为早恋可以缓解学习压力,自己有依靠感和安全感。3、看到别人早恋,自己也忍不住也要试一试,盲从。4、自己的心理冲突得到了满足,感到很愉悦。刘明辉:高中生早恋原因:1、由于高中生正处于发育阶段,生理心理都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差。2、思想单纯,青春期特有的对异性的冲动得不到很好的调节与必须的指导,缺乏健康的与异性交往的心理。3、道德观念相对薄弱,缺乏责任心,虚荣心强。4、未受到良好的家庭社会的正面教育,学习生活枯燥无味,对学习不感兴趣,严堵高压的教育手段
4、,使学生急需心理寄托,于是产生了早恋现象。李广斗:高中早恋原因:1、彼此间又相互吸引的优点。2、青春萌动的影响。3、网络、色情小说、青春偶像剧等不良信息的诱导。4 装成熟,张扬个性。5、从众心理。可以看出:中学生多是出于对某同学的友好、对其学习成绩的优良表现、富有正义感的钦佩等才导致了对对方的好感,当然,还有就是对外在美的追求。让人堪忧的是:少数同学的现实程度让人惊奇,在他们年少的心目中,便有了一种对金钱、地位和奢华的盲目追崇。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早恋”形成的原因:1、身体的发育促进心理的发育,使得青少年中学生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冲动和好感。2、媒介的作用。中学生们对影视、文艺节目中情感内
5、容的大量接触以及相关书籍的阅读,使他们对于两性感情变得很追求、向往。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效仿心理,甚至付诸于行动。3、家庭原因,缺乏爱。有的同学的父母离异、家庭破裂。这对孩子的心灵往往会造成相当大的伤害。他们会由于缺乏家人的关爱而变得对他人的情感很在乎,甚至对对方本来纯正的友情产生误解而较深地、错误地理解了对方的感情,以至于陷入情感的误区之中。对于“赞不赞同高中生谈恋爱”这个问题,大家也有不同的看法,有 312 名不赞同高中生谈恋爱,占 62.5%,表示赞同,占 15%,还有剩下的一部分同学保持中立。在问及“早恋的危害”时,男生中 100%的认为早恋“影响学习、浪费时间、会使自己变得情绪低落,感
6、情脆弱、同时也殃及她人” ;女生中有 96%的人与男生的观点相同,但有 4%的女生认为“只要把握适度,无关紧要” 。在调查关于“与异性交往应注意些什么”这一问题的时候,96%的同学认为要“端正好自己的心态,感情要纯真,心地坦诚、自然、大方,同时要注意把握好尺度,注意距离。 ”;有 4%的同学认为要拿“怀疑一切的态度,百分之百的防范。 ” 对于他们的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早恋 ”现象后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有这样一道题目:设想一下,假如你正处于早恋之中,你的父母知道后会:A、 耐心地劝导我,让我走出误区;B、 痛打我一顿,罚跪两个小时;C、 不予理睬,让我自行解决;D、 大骂一番,然后什么都不管;
7、以下是本题答案的选择率:A56% B28% C6% D8%看得出:大多数早恋同学的家长选择了理智的解决方式,但仍有很大比重的同学家长采用了不科学的、不文明的、甚至暴力的手段,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同时留给了他们严重的心理阴影。事实上,青春期阶段的男女产生的对异性的“喜欢”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青少年学生往往缺乏自制能力,他们会由于不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陷于情感的深渊之中,造成对对方的单相思、或者向对方表白。有的便会遭到拒绝,有的会被对方接受而导致“双双坠入爱河” 。这些都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现象。如何引导青少年学生走出早恋的误区?这需要教师、家长及学生的共同努力。所以在调查之
8、后我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早恋心态,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积极预防-“早恋早知道“教师及家长由于平时对学生关心不够,当学生因恋爱而出现严重后果,如怀孕、自杀等严重问题时已为时过晚。因此,对于学生的恋爱,教师及家长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语、行动、神色、情绪是否发生了莫名其妙的变化,以便主动地采取措施,避免出现措手不及的尴尬。、正面引导-“给他(她)一片蓝天“教师及家长,首先,要理解早恋的孩子,理解他们成长中的烦恼与困惑;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隐私,不能不问情由一味指责,也不能动辄训斥漫骂,吓唬威胁,更不要当众点名批评。因为性心理活动是一个人心灵深处最深沉、最神秘
9、的一角,有时瞬间的思想变化会影响终身;再次,对早恋的学生要宽容,应该认识到,少男少女正“走路“,因而难免在人生的道路上跌交,相信他们能够走出早恋的误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早恋中解脱出来,真正地拥有一片蔚蓝色的天空。、提高认识-“有情未必真豪杰“作家庐隐说:“人若无感情维系,无论海阔天空,也难以使郁结之心消释。“情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但是不恰当的“情“却是有害的,正如早恋的“恋情“。因此要让青少年学生明白,什么时候的恋爱是最美好的,什么时候的恋爱是苦涩的。青春期异性之间的爱慕和憧憬如太阳初生的薄雾,它是美好的,而一旦酿成云、酿成雨,甚至酿成雷电与冰雹,对于初涉人生的少男少女来说是难以经受的。所以
10、,对于青春期异性之间的那种憧憬与朦胧,最好是呵护她,而不是走进她、揭开她,因为,“有情未必真豪杰“。、参加活动-“替自己松绑“青少年学生在发育成长过程中,精力充沛,生命力盎然,有着各种各样的需要,因此应该注意积极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充实的生活内容,使他们有机会、有价值地使用自己的精力,有意义地释放自己的能量并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使单纯的性欲望被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代替和升华。这样性能量便能够得以恰当地置换、转移和排遣。总之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到:“早恋现象”是正处于发育阶段的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正常的心理现象。学生、家长、老师都应该戒除那种对早恋的恐惧心理。应正确认识同时又要适宜地告诉他们必要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外界的干扰,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以避免陷入早恋的泥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