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提取技术的发展对于中药发展的作用xxx(xx 大学生物产业学院药学系,中国 地点 610106)摘要:中药提取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药材前处理、提取、浓缩、干燥等多个工艺环节。实验室规模的提取工艺研究通过注重溶媒种类、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工艺参数的筛选优化,并探索超临界萃取、超声波辅助、微波辅助、压差提取等新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实际生产中随着规模的增大,提取过程药材堆积程度显著增加,加热时间显著增长,浓缩干燥过程强度增大,这些往往导致同样的工艺参数在生产规模执行的结果与实验室工艺结果产生巨大偏差,对此我分析了中药提取的新技术的应用与存在的问题。关键词:中药提取技术;发展;
2、影响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extraction technology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velopment roleLixxXixx-xun( XXXX university biology industry institute department of pharmacy,DIDIAN 610106)Abstract: Extraction of Chines is a complicated systematic process, including pre-pro
3、cess, extraction,concentration, drying and so on. The research of extraction process in laboratory-scale usually focuses on screening and optimizing these parameters which include solvent type,dosage, extraction time, extraction times,and applying new technology, for example, Supercritical fluid ext
4、raction,Ultrasound assisted extraction,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High pressure difference extraction, to upgrade the level of extraction. In actual extraction production, the accumulation of herbs i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d scale and the heating time is significantly prolonge
5、d and the intensity of concentration and drying is markedly increased, which should lead to the different results between industrial process and laboratory processes when the same process parameters were used. To this I analyze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extra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
6、echnology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extra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Effect中药所含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并存,因此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富集将是制约中药开发关键环节。为了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提高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选用合理的提取工艺非常重要。传统的提取方法可能存在着有效成分损失大、周期长、工序多、提取效率不高等缺陷。因此提取工艺的改进和工艺条件的优化,特别是新工艺的开发和推广使用对于中药的长远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1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超临
7、界流体萃取(supereritieal fluid extraction,SCFE)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代替常规有机溶剂,对中草药有效成分进行萃取和分离的新技术 1。1.1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特点 萃取、分离为一体,不存在物料的相变过程,不需要高温加热,不需回收溶剂。操作方便,大大缩短了工艺流程,降低成本,节约能耗。常用的超临界流体为二氧化碳,其最大的优势是萃取温度低,可以防止热敏性成分的氧化,几乎保留产品中全部有效成分,无有机溶剂残留,产品纯度高。加入适宜的夹带剂还可提取不同极性的物质,可选择范围广 2。1.2 超临界流体萃取对中药提取的影响 廖周坤 3等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夹带剂,对藏药雪灵芝进
8、行了总皂苷粗品及多糖的苹取试验,与传统溶剂萃取工艺相比较,收率分别提高至旧9 倍和 162 倍。葛发欢等探讨了从黄山药中萃取薯预皂素的最佳条件,同时进行了中试放大,证明应用超临界 CO。萃取薯预皂素进行工业化生产是可行的,与传统的汽油法相比较,收率提高 15 倍,生产周期大大缩短,避免使用汽油有易燃易爆的危险。目前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法已被研究用于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香豆素及醌类等多类成分的提取和分析中。1.3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优缺点 超临界 CO2 萃取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近常温的条件下提取分离,几乎保留产品中全部有效成分,萃取效率高,无有机溶剂残留,选择性好,产品纯度高,节能, C
9、O2 价廉易得,并可循环利用,环境污染小 4。作为一项新技术,SFE 法在中药中的应用也有其局限性:(1). 对极性大或分子量偏大的有效成分提取效率较差,必须选用合适的夹带剂;(2). SFE 法萃取对成分选择性过强,不符合中医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用药的特点 5;(3). 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技术的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高压容器,操作复杂,要求高; (4). 高压设备容量有限,间歇投料、频繁拆卸影响密封件的寿命和安全.2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membrane separationtechnique,MST)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递质,当膜两侧存在某种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时,原料
10、侧组分选择性的透过膜,以达到分离、提纯目的 6。2.1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在工业上,分离膜按分离功能可划分为微滤(I01 Ixm)、超滤(10100 nm)、纳滤(110 nm)、反渗透(1 nm),中药领域主要应用微滤和超滤两种方法。该方法过程简单、无相变、分离系数大、节能、高效、无二次污染、可常温连续操作、可直接放大 7。2.2 膜分离技术对中药提取的影响 中药提取分离主要应用膜分离技术中的超滤和纳滤技术,在近几年中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刘振丽 8等 研究了超滤法及醇沉法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滤体积为125倍时,绿原酸得率为9537 ,而70醇沉法的绿原酸得率仅为6782 ,
11、说明超滤法能更好的保留有效成分。2.3 膜分离技术的优缺点 膜分离技术具有过程简单、无相变、分离系数大、节能、高效、无二次污染、可常温连续操作、可直接放大等优点 9,是一项高新技术。其在中药制剂领域应用前景将极为广阔。但是它也具有以下不足之处:(1). 浓差极化 10:分离过程中,料液在压力驱动下透过膜,溶质被截留,于是在膜与本体溶液界面或膜界面区域浓度越来越高,引起渗透压增大,在膜表面形成沉积或凝聚层,增加透过阻力,改变膜的分离特性,使膜发生溶胀或恶化膜的性能,导致结晶析出,阻塞流道。(2). 膜污染:是指处理物料中的微粒、胶体离子或溶质分子与膜发生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因浓度极化使某些溶质在膜
12、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通量与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现象。由于膜污染是不可逆的,只有靠改进膜组件结构、性能或优化膜系统设计来减轻 11。3 微波提取在微波场中,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得基体物质的某些区域或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得被革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进人到介电常数较小、微波吸收能力相对差的萃取剂中 12。3.1 微波提取的特点 具有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广、萃取效率高、重现性好、节省时间、节省试剂、污染小等特点 13。3.2 微波提取对中药提取的影响 微波强化提取的研究已应用于黄酮、蒽醌、皂苷、多糖、萜类和挥发油、生物碱、有机酸等多类化学成分的
13、提取 14。冯氏等对葛根、罗布麻叶、紫花地丁等几种含黄酮类成分中药进行了微波萃取技术的应用考察,结果表明,微波萃取快速、高效,且分析显示与常规方法的提取物成分一致 15。3.3 微波提取的优缺点 微波提取设备简单便宜,使用成本较低,同时震动和噪音较小,萃取效率高。但是微波提取在中药提取过程中也有消极的影响:(1). 微波萃取不适于热敏感的物质如蛋白质、多肽等,微波加热可能使这些成分变性 16;(2). 目前微波萃取主要应用于单味药的提取,对于中药复方多成分的提取能否适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17.4 半仿生提取法半仿生提取法( sem-i bionic extraction, SBE)于20 世纪
14、90 年代提出 17,18。是利用“灰思维”方式, 将整体药物研究法与分子药物研究法相结合, 从生物药剂学的角度, 模拟口服给药及药物经胃肠道转运的原理, 为经消化道给药中药制剂设计的一种新工艺 19。4.1 半仿生法提取的特点 在中药提取中将分析思维与系统思维相统一, 坚持“有成分论, 不唯成分论, 重在机体的药效学反应”的观点 17,模拟口服给药及药物经胃肠道转运的过程, 体现中医治病多成分的特点,药效物质的提取率高, 不改变中药、方剂原有的功能与主治。4.2 半仿生法提取对中药提取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探索, 应用半仿生提取法已对10 余味中药或中药复方, 采用各种实验设计法, 对提取工艺进
15、行了优化, 并与不同提取法进行比较研究 20,21,22结果表明, 半仿生提取法有可能替代水提法, 半仿生提取醇沉法有可能替代水提醇沉法。目前还没有见到该法的工业应用报道。虽然半仿生提取法现已得到广泛的研究与探讨,但是目前仍然在中药的提取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1). 半仿生提取法仍属于热提取方法, 对热敏性活性成分有影响 23;(2). 调整 pH 值会引入或生成其他物质 23;(3). 人体内的环境比较复杂, 除pH 值调节外, 还有多种酶在起着催化作用, 仿生提取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目标 24。小结:提取分离技术的落后是我国中药生产技术落后的重要表现。在中药制剂生产中,传统的提取分离方法主要有
16、煎煮法、回流法、浸渍法、渗漉法、水提醇沉法(水醇法)、醇提水沉法(醇水法)、酸碱法、沉降、过滤、离心、盐析法、离子交换法和结晶法等 25。目前中药研发生产中应用的提取分离新技术主要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声循环提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酶法提取、半仿生提取法、絮凝沉淀、膜分离、高速离心、分子蒸馏、大孔吸附树脂等。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推动了中药的现代化进程,为我国的中药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26。参考文献1 廖传华,黄振仁.超临界 CO2萃取技术与中药现代化J.中成药,2006,28(1):110-113.2 元四辉,葛发欢.超临界 CO2萃取技术在中药领域
17、应用的发展策略J.中药材,2007,30(8):901-903.3 廖周坤,叶开润 ,徐正.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工艺研究进展. J 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 2001 第 4 卷 第 03 期.4 雷华平,葛发欢,晓英. 超临界 CO2萃取工艺集成与中药提取分离现代化J.中草药,2007,38(9):1431-1433.5 冯淑华,林强.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 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6.6 郭胜民,范小雯.高新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中国药房,2000,11(6):243.7 薛晓丽,姜春晖.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提取的新方法膜分离技术J.北京大学学报,2006,7(3):235-238.8
18、刘振丽,张秋海,欧兴长,等超滤及醇沉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影响J中成药,1996,18(2):4.9 韩丽.应用逆流提取与膜分离技术的中药注射液新工艺研究Z.博士论文,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05,01.10 严灿,邓中炎.中医药现代化科技发展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0,21(7):51.11 王厚廷,乔善意,杨明,等超滤法提取六味地黄汤活性多糖的工艺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1,17(2):69.12 韩丽.实用中药制剂新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48.13 李卫,郑成,宁正祥.微波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二氢杨梅素J.化工学报,2006,57(2):376-379.14
19、冯年平,范广,吴春兰,等.微波提取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2,4(2):49-51.15 李作平,张膄丽,詹文红.微博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55-57.16 张圣新,刘海华.微波提取设备在设计中的应用J.医药工程设计杂志,2006,7(1):4-6.17 张兆旺,孙秀梅.试论“半仿生提取法”制备中药口服制剂J.中国中药杂志,1995,40(6):905-907.18 张兆旺,孙秀梅.建立中药复方用半仿生提取研究的技术平台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1):56-60.19 张兆旺.中药药剂习题集M
20、.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20 沈德凤,马凤.止咳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5,28(5):11-12.21 李凌军,张兆旺,孙秀梅,等.用正交设计优选四妙勇安汤方药的半仿生提取工艺条件J.中成药,2006,28(9):1259-1264.22 周淑贞,王德云,张宝康,等.均匀设计法优选新促孕液半仿生提取工艺条件J.中草药,2007,38(1):53-55.23 欧阳长庚,林辉.仿生提取法中药口服药制备的重大革新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9(6):34-36.24 安建忠,许志惠.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提取方面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5):465-467.25 卢艳花.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第二版M.化学工业出版社生物医药出版分社.2004.8.26 廖华军.中药提取新技术研究进展J.福建分析测试,2008,1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