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doc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5135106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在星子县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30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举接触了长期笼罩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教条主义束缚,激发了社会创造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30年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科学。 我认为,30年来,中国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待财富的态度。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文革期间,受左的思潮的影响,人们认为,人越穷越革命,越富越反动,当时甚至提出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

2、极左口号,还开展了诸如“割资本主义尾巴”等活动。在这种舆论的引导和影响下,人们以穷为荣,不敢言富,更不敢求富致富。马克思曾经说过,致富欲望是所有人的欲望。不准致富实际上就是对人们追求财富正常心理的极大扭曲。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致富不是罪过而是光荣。我们党出台了一系列富民政策,鼓励和支持人民创业致富,特别是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长期受到压制的社会活力充分释放出来。30年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速达到9%以上,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中国一举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也成为拉动全球经

3、济增长的火车头之一。中国人民也从穷变富,仅用30年时间就解决了温饱问题,跨入了小康小平,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生活。 二、对待自然的态度。从人定胜天到科学发展观。在对待人与自热的关系上,我们一度坚信“人定胜天”,迷信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提倡“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战天斗地”精神;另一方面,在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不少地方片面追求gdp,对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无限索取,频发的自然灾害使我们在如何出来人与自然关系上开始清醒起来。中央及时提出科学发展观,并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江西省也提出了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构想,建设生态文明,

4、实现科学发展。 三、对待人的态度。从斗争哲学到人本理念。文革期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我们的社会一度把阶级的概念绝对化,把阶级同人割裂开来,大讲阶级斗争,人与人之间斗争的弦绷得很紧,一不小心说错话就可能会受批斗,人与人之间缺乏起码的信任,社会之间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所有人都处于极端压抑状态。改革开放以后,通过拨乱反正,平凡冤假错案,给予人的生命权、荣誉权、应有的尊重。近年来,中央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四川大地震后,党中央响亮地提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抢救生命是重中之重。这次抗震救灾,也使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理念深入人心。 四、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从批判到反思。20世纪

5、初期,我们在寻找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时,大多数人把板子打在了传统文化上,认为是传统文化的僵化思想压制了中国的进步,五四时期最响亮的口号就是“打到孔家店”;建国后特别是文革时期,我们又提出要“大破大立”,并开展了“破四旧”“批林批孔”等。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这些年来,社会上拜金主义横行,物质利益至上,社会道德水准下降,“礼仪之邦不懂礼仪”引起了国人的反思。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逐渐变得成熟和宽容。这两年,国学复兴的势头高涨,许多著名高校重新建立国学院,传播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上对传统文化的信任和喜好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出了“于丹讲论语”深受群众喜爱。对传统文化的

6、反思,其实就是对生育我们民族的反思,是对历史的尊重。尤其是物质盛行的今天,在历史传统中寻找精神依托,必将为我们民族的再次复兴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篇: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进行和发展,在物质、经济、文化都得到极大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这主要体现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过于开放。这使我明白了在事物的两面性面前我们应当扬长避短,充分地利用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的机遇,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关键词:改革开放 思想观念 变化 分析 我觉得首先就是经济领域实现了由计划经

7、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在改革开放之前,计划与市场通常被视为具有标示社会制度的功能,在改革实践中被还原为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得到广泛的认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我国工农业商品生产经历了由指令性计划到指导性计划,再到今天主要以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决定的演变。在所有制关系上,相应地实现了从单纯的“一大二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在改革之初,我们首先遇到了如何正确看待经济能人,如何正确看待在发展商品生产中出现的雇工现象的问题。是否允许被视为带有剥削意味的“雇工”的存在,其实质也是如何看待私有经济的问题。直到1988年第7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在宪法中明确了国家允许私

8、营企业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才逐步完成了从个体经济到私营企业到私营经济合法化的演化。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也开始经历了放权让利、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管理层收购等不同形式的改革历程。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确立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方针,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公有制格局被彻底打破,最终实现了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政策,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把个人的贡献与经济利益挂起钩来。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已基本被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所取代;单一的分配格局已被按

9、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所取代。 然后就是文化领域实现了精神生活由单一到多元、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度的增大,封闭的地域疆界迅速消解,全面开放的文化环境和生活空间蓬勃生成,中国已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把整个世界融为一体,成为紧密联系的“地球村”。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封闭型的思维模式和社会文化心理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过去那种“夜郎自大”,故步自封的病态心理和拒斥一切域外文化的“左”的偏见,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开始从根本上得到医治和纠正。对外文化交流快速发展,如与西方发达国家

10、互派留学生,专家学者。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大量增加,来去自由。在我国学习的外籍留学生外籍教师专家学者也数量可观。此外我国还多层次主持并参与各种各样国际性学术会议及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如今,外国电影电视大量涌入我国,介绍外国文化思潮的图书,市场上随处可见。这些都扩大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知识和阅历。 1第三就是思维方式上摆脱了“左”的思想观念的束缚。 “左”在三十年的思想观念变迁中,一直居于核心地位,也是人们思想解放的头号大敌。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带头反对的主要就是“左”。“左”的表现体现在各个方面,如体制问题,总担心改革影响了公有制的地位,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排斥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总觉得公有制比私有制

11、好,以维护公有制的姿态反对公有制改革。而最集中的就是关于“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争论。上世纪80年代,主要是争论市场经济是姓“社”还是姓“资”。后来,对于股份制、产权改革等问题,许多人头脑里依然是这个问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抛弃了那种用姓“社”姓“资”或姓“公”姓“私”来判断改革得失的观念,树立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社会主义要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的发展速度,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 还要提到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变化最为显著的观念意识: 1务实意识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对于国家社会的发展是一种理想化的、乌托邦式的、不切

12、实际的认识。这种认识上的浪漫主义导致决策上的冲动和失误,国家社会生活因此陷入巨大的困境和灾难。改革以后,深受其苦的中国人强烈要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来判断我们工作的利弊得失。务实牢牢地占据人们的思想观念,并成为新的价值取向,讲求实效、实惠、实用成为一种自觉。具体表现在寻求发展的目标设定上,不好高骛远,着眼当前实际利益的实现,而后谋求未来;在实现方式上,不眼高手低,注重调查研究、真抓实干,有针对性地学习以提高实用技能;在效果评价上,不求全责备,切实考虑人陸弱点和综合因素的影响。 从个体的发展规划来看,人们不再拘泥于“面子”观念,把考大学作为求发展的唯一出路。而是更多地从个体的自身特点出发,从

13、社会对职业的需求出发来选择发展方向。从大专院校理工类、经济类专业走俏到现在高职高专的红火,从大学冷门专业的升温到特长生招生年年火爆,从各种职业资格培训班、学科培优班、各种特长班的兴旺到大学生逐渐认同“将心态放平,姿态放低,从基层做起,在做中学习”的就业观念,我们无不可以感受到务实意识深入人心的变化。 务实的另一表现为功利动机。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义利观因无法满足人们的切身需要而被打入冷宫,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物质利益原则逐渐为人们所推崇,并开始成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有力手段。 2竞争意识三十年波澜壮阔的市场化改革把亿万人民从小农经济和小商品的狭隘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人们挣脱

14、了平均主义的精神桎梏,勇敢地走向市场、占领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展示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风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主体的多元和公共资源的稀缺带来了竞争现象日益增多,人们的竞争意识也空前广泛地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市场上商品的竞争、资源的竞争、价格的竞争、客户的竞争到市场后面人才的竞争、服务的竞争、文化的竞争、技术的竞争、政策环境的竞争,再到如今教育的竞争、就业的竞争、岗位的竞争、人际关系的竞争等等,竞争几乎无处不在。 竞争意识的树立使优胜劣汰的机制得以发挥作用,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经营者的积极性,使人们产生了危机意识、风险意识、效率意识,产生了紧迫

15、感。不仅如此,竞争带来的压力一旦转化为开拓进取的动力,对于社会及个体的发展将会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有了竞争压力人们更加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敢于表现,从而使自身潜力得以更加充分地挖掘和展示。另一方面,竞争的广泛化也使人们更加勤于思考懂得分析,注意扬长避短,通过别开生面、另辟蹊径使自己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3开放意识改革开放三十年,伴随国门打开,外面的缤纷世界开阔着人们的视野,各种文化思潮激荡着人们的心灵: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与网络平台的便利快捷,为人们的沟通交流架设起一道道新桥。从牵手到中国式离婚再到新结婚时代、一生有你,到前不久的金婚,一系列反映在巨变洪流中顽强挣扎的中国家庭对婚姻和情感充满困

16、惑,被迫反思的影视作品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对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态度趋于平和、宽容和理性。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变化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信仰模糊到信仰缺失。二;道德价值观的抑制到道德本性的混沌。三;人性的正面片面虚伪到人性近似乎透明荒唐。一直以来西方的思想比较开放,伴随着改革开放这种“开放思想”也传入了中国,一些人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冲击,只看到了“开放”表面,一味的学习和模仿,人们的思想过于“前卫”,由此产生了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现象和因素,比如出现在大街上出现的所谓“洗头房”。与此人们在接受新思想的同时还丢掉了我们原有的优良传统美德,以外来的某些文化作为“时尚”,同时

17、还以与其相反的中国优良传统为落后的、守旧的、万恶的根源。 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只有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全党全国人民才能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大有希望。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势必导致人心大乱,天下大乱,给党和人民带来灾难。同志指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特别注意从两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及时总结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和获得的新认识,有力地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二是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同各种错误进行积极的斗争,

18、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和坚定正确的思想理论认识。第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经济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同志指出:“我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要防止和纠正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脱节的俩张皮现象,一定要紧密结合经济工作和各项业务工作一道去做,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际活动中去。第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加强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

19、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的关系,为社会多做贡献。要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个人主义。要加强诚实守信的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全社会普遍强化信用意识。第四,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成效,就必须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必须切实了解群众的思想和利益要求,掌握群众情绪,研究群众思想观念的变化。“要把做群众思想工作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引导群众提高精神境界,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

20、信任。”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都要满腔热情 3地帮助有困难的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了增强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要力求做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切忌简单生硬。思想工作必须讲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 参考文献: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 邓小平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21年版 第三篇: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 论文题目: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意义 学号:2021414687 姓名:耿倩倩 院系全称:数学科学学院 专业全称:非

21、师范类应用数学 上课时间:周二上午一二节 上课地点:老文史楼216 交稿时间:2021年12月23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进行和发展,在物质、经济、文化都得到极大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这主要体现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过于开放。这使我明白了在事物的两面性面前我们应当扬长避短,充分地利用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的机遇,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关键词:改革开放思想观念变化分析 参考文献: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党的建设、邓小平论思想政治工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 我觉得

22、首先就是经济领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在改革开放之前,计划与市场通常被视为具有标示社会制度的功能,在改革实践中被还原为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得到广泛的认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我国工农业商品生产经历了由指令性计划到指导性计划,再到今天主要以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决定的演变。在所有制关系上,相应地实现了从单纯的“一大二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在改革之初,我们首先遇到了如何正确看待经济能人,如何正确看待在发展商品生产中出现的雇工现象的问题。是否允许被视为带有剥削意味的“雇工”的存在,其实质也是如何看待私有经济的问题。直到1988年第7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

23、案,在宪法中明确了国家允许私营企业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才逐步完成了从个体经济到私营企业到私营经济合法化的演化。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也开始经历了放权让利、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管理层收购等不同形式的改革历程。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确立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方针,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公有制格局被彻底打破,最终实现了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政策,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把个人的贡献与经济利益挂起钩来。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已基本被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

24、所取代;单一的分配格局已被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所取代。 2然后就是文化领域实现了精神生活由单一到多元、封闭到开放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度的增大,封闭的地域疆界迅速消解,全面开放的文化环境和生活空间蓬勃生成,中国已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把整个世界融为一体,成为紧密联系的“地球村”。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封闭型的思维模式和社会文化心理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过去那种“夜郎自大”,故步自封的病态心理和拒斥一切域外文化的“左”的偏见,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开始从根本上得到医治和纠正。对外文化交

25、流快速发展,如与西方发达国家互派留学生,专家学者。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大量增加,来去自由。在我国学习的外籍留学生外籍教师专家学者也数量可观。此外我国还多层次主持并参与各种各样国际性学术会议及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如今,外国电影电视大量涌入我国,介绍外国文化思潮的图书,市场上随处可见。这些都扩大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知识和阅历。 第三就是思维方式上摆脱了“左”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左”在三十年的思想观念变迁中,一直居于核心地位,也是人们思想解放的头号大敌。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带头反对的主要就是“左”。“左”的表现体现在各个方面,如体制问题,总担心改革影响了公有制的地位,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排斥其他经济成分的发

26、展。总觉得公有制比私有制好,以维护公有制的姿态反对公有制改革。而最集中的就是关于“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争论。上世纪80年代,主要是争论市场经济是姓“社”还是姓“资”。后来,对于股份制、产权改革等问题,许多人头脑里依然是这个问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抛弃了那种用姓“社”姓“资”或姓“公”姓“私”来判断改革得失的观念,树立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社会主义要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的发展速度,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变化最为显著的观念意识: 1、务实意识。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对于国家社会的发展是一种理想化

27、的、乌托邦式的、不切实际的认识。这种认识上的浪漫主义导致决策上的冲动和失误,国家社会生活因此陷入巨大的困境和灾难。改革以后,深受其苦的中国人强烈要求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来判断我们工作的利弊得失。务实牢牢地占据人们的思想观念,并成为新的价值取向,讲求实效、实惠、实用成为一种自觉。具体表现在寻求发展的目标设定上,不好高骛远,着眼当前实际利益的实现,而后谋求未来;在实现方式上,不眼高手低,注重调查研究、真抓实干,有针对性地学习以提高实用技能;在效果评价上,不求全责备,切实考虑人陸弱点和综合因素的影响。 从个体的发展规划来看,人们不再拘泥于“面子”观念,把考大学作为求发展的唯一出路。而是更多地从

28、个体的自身特点出发,从社会对职业的需求出发来选择发展方向。从大专院校理工类、经济类专业走俏到现在高职高专的红火,从大学冷门专业的升温到特长生招生年年火爆,从各种职业资格培训班、学科培优班、各种特长班的兴旺到大学生逐渐认同“将心态放平,姿态放低,从基层做起,在做中学习”的就业观念,我们无不可以感受到务实意识深入人心的变化。 务实的另一表现为功利动机。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利益观因为无法满足人们的切身需要而被打入冷宫,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物质利益原则逐渐为人们所推崇,并开始成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有力手段。 2、竞争意识。三十年波澜壮阔的市场化改革把亿万人民从小农经济和小商品的狭隘

29、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人们挣脱了平均主义的精神桎梏,勇敢地走向市场、占领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展示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风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主体的多元和公共资源的稀缺带来了竞争现象日益增多,人们的竞争意识也空前广泛地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市场上商品的竞争、资源的竞争、价格的竞争、客户的竞争到市场后面人才的竞争、服务的竞争、文化的竞争、技术的竞争、政策环境的竞争,再到如今教育的竞争、就业的竞争、岗位的竞争、人际关系的竞争等等,竞争几乎无处不在。 竞争意识的树立使优胜劣汰的机制得以发挥作用,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经营者的积极性,使人们产生了危机意识、风

30、险意识、效率意识,产生了紧迫感。不仅如此,竞争带来的压力一旦转化为开拓进取的动力,对于社会及个体的发展将会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有了竞争压力人们更加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敢于表现,从而使自身潜力得以更加充分地挖掘和展示。另一方面,竞争的广泛4化也使人们更加勤于思考懂得分析,注意扬长避短,通过别开生面、另辟蹊径使自己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3、开放意识:改革开放三十年,伴随国门打开,外面的缤纷世界开阔着人们的视野,各种文化思潮激荡着人们的心灵: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与网络平台的便利快捷,为人们的沟通交流架设起一道道新桥。从牵手到中国式离婚再到新结婚时代、一生有你,到前不久的金婚,一系列反映在巨变洪流中顽强挣

31、扎的中国家庭对婚姻和情感充满困惑,被迫反思的影视作品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对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态度趋于平和、宽容和理性。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变化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信仰模糊到信仰缺失;第二:道德价值观的抑制到道德本性的混沌;第三:人性的正面片面虚伪到人性近似乎透明荒唐。一直以来西方的思想比较开放,伴随着改革开放这种“开放思想”也传入了中国,一些人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冲击,只看到了“开放”表面,一味的学习和模仿,人们的思想过于“前卫”,由此产生了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现象和因素,比如出现在大街上出现的所谓“洗头房”。与此人们在接受新思想的同时还丢掉了我们原有的优良传统美

32、德,以外来的某些文化作为“时尚”,同时还以与其相反的中国优良传统为落后的、守旧的、万恶的根源。 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只有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全党全国人民才能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大有希望。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势必导致人心大乱,天下大乱,给党和人民带来灾难。同志指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特别注意从两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及时总结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和获得的新认识,有力地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二是善于运用马克

33、思主义观点同各种错误进行积极的斗争,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和坚定正确的思想理论认识。第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经济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全党全国工5作大局服务。同志指出:“我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要防止和纠正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一定要紧密结合经济工作和各项业务工作一道去做,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际活动中去。第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加强为人

34、民服务的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的关系,为社会多做贡献。要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个人主义。要加强诚实守信的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全社会普遍强化信用意识。第四,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成效,就必须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必须切实了解群众的思想和利益要求,掌握群众情绪,研究群众思想观念的变化。“要把做群众思想工作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引导

35、群众提高精神境界,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都要满腔热情地帮助有困难的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了增强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要力求做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切忌简单生硬。思想工作必须讲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 第四篇: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的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的变化 恩格斯说,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原理。中国便走上了这条以变化促发展的改革开放之路,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我们回首三十周年的中国变化发展,我们知道,我

36、们坚持改革开放,完全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要求,也适应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谈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37、、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历史是继续前进的基础,也是开创未来的启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过去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抉择。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走下去,继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继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奋斗。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对改革开放作了重要阐述,

38、对指导改革开放发挥了重大作用。党的十七大对29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作了大跨度的回顾总结。党内外普遍认为,这一回顾总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要联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联系我们各自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着重领会和把握党的十七大集中论述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原因和背景,着重领会和把握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目的和性质,进一步坚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

39、出路。 胡锦涛说,近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中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胡锦涛指出,虽然中国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中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前进道路上仍然面对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还需要长期不懈地艰苦努力 中国便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思想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 二、改革开放中国城市的变化 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时代变迁的一种体现,而社会的变迁往往最直接反映在城市。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伴随中国社会

40、、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变化之一:消费结构明显升级,衣食住行消费位次发生变化:食的消费比重开始让位于衣住行。私房、私车大踏步走进居民生活。城市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现代化、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人们的消费结构也由过去的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 首先是衣食住行中的消费位次发生了明显变化:食的消费位次开始让位于衣住行。长期以来,衣食住行中的食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所占比重最高,居民收入的大部分主要用于解决吃饭问题,其他消费很少。如今这一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跨过温饱线的城市居民,食品类消费比重逐年下降

41、,城市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0%以下。居民的消费重点正在发生转移:住房、交通、通讯、教育、旅游等方面 的开支明显增加。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时间、花钱买教育、花钱买健康 城市居民的家庭电脑、电话普及率快速上升,通信消费支出成为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增长最快的项目。据统计,2021年城市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34部,家用电脑13台,80%的家庭拥有固定电话。过去被视为奢侈品的手机,如今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日常用品。在首都北京,手机用户目前已达600多万,平均每2个北京人就拥有一部手机。 中国社科院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2021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为428元,教育支出的增幅仅次于交通通信支出。北京零点

42、调查公司不久前对上海、武汉、北京、广州、成都5个城市的一份健身调查显示,北京平均每个人一年用于体育健身的消费达到888元,不少人一年的健身费用接近5000元。私房、私车不再是梦。建设部最新消息,90年代以来,城镇居民已经成为住房投资和消费的主体,个人购买商品住宅的比例超过了93%,居民住房自有率达80%。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称:今年上半年,北京市三大汽车交易市场共销售汽车414万多辆,其中私人购车比例已达90%。 城市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现代化、多元化。人们的衣着从过去注重结实耐穿逐步向展示个性风采和与国际时尚接轨。上世纪80年代初街上流行红裙子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城市越来越难见流行色。人

43、际交往也日趋现代化:过去亲朋好友逢年过节相互走动,往往是送些食物礼品或压岁钱,如今送鲜花贺卡、礼品书籍蔚然成风。据报道,仅北京市2021年春节鲜花就卖了1亿元。过年过节方式则呈现多元化趋势:在回家过年人潮涌动的同时,选择离家过年的城里人似乎越来越多。许多城里人春节举家到外地度假-南方人到北方看雪,北方人到南方看海,春节出游人数一年多过一年,今年春节期间,居民出游就达5158万人次。新兴的电话、手机短信息、网络贺卡拜年逐渐取代传统的串门拜年。社会学家指出:从另一角度看,现在年味有些变淡,恰恰折射出社会生活的进步。 变化之二。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市民生活从静态走向动态。生活方式个性分层,

44、小资时尚浪漫生活模式引人注目。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收入增长和工作时间缩短,人们拥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 自1995年5月起,我国实行了5天工作制,加上近年来五一、十一、春节延长假和其他假日,职工全年法定休息日(不包括带薪休假)已经超过110天,1990年中国城市职工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7小时19分钟,1997年下降为5小时37分钟。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走出家门加入周边游、跨省游和出国游行列,一个个旅游黄金周的涌现,带给人们新的感觉和快乐。走出家门、走出国门看世界,被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列入自己安排的休闲出行表。 对外开放以来逐渐形成的都市白领一族,其生活方式变化尤其显著,堪称引领

45、时尚潮流的先锋。追求时尚品牌服饰、拥有较高学历和工作收入、思想前卫、模仿西方某些生活方式的所谓小资生活,近年在大城市逐渐流行。 改革开放中涌现的新阶层,使都市生活方式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新景观。改革开放之前,城市居民大部分在全民或集体单位就业,工资收入差距不大,生活方式也基本相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得到承认,民营、个体、私营、外资、中外合资等多种经济形式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包括科技影视体育明星、企业家在内的先富人群。这些被称为新阶层的富人中,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提前进入富裕生活轨道,过上了与一般市民不一般的生活。高收入使他们拥有轿车、别墅和各种高消费机会和能力,是名副其实的高消费群体,一般市民望

46、尘莫及。社会学家认为,这一高消费群体由于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依托,生活水平远远超过一般民众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他们的生活方式没有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德准则,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某些出轨的生活方式,社会应该加以规范、引导,不能盲目追捧,更不值得大众效仿。 变化之三。率先步入数字时代。家电和电脑网络的普及,改变着生活的方方面面,e化生活实实在在,不再是少数人的时尚。 科技的进步和普及,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观念。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带给市民更多的实惠。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电烤炉等家用电器的普及,以及生育子女数的减少,使家务劳动强度大为降低,城市居民的

47、家务劳动时间明显缩短:据统计,1997年我国城市女性职工平均每日家务劳动时间为3小时3分钟,比1990年减少了1小时20分钟;男性职工的 家务劳动时间从2小时10分钟下降为1小时43分钟。与此同时,家政服务业近年迅速崛起,家务劳动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有人统计,1996年我国城市居民家庭平均在外就餐20次,这一数字目前不断刷新。在南方许多城市,许多人不愿再为一日三餐耗费太多精力,早、午餐大都选择以快餐形式解决。人们从简单的家务劳动中得到解脱,投入更具效益的炒股等活动,以求实现更高的劳动价值。 手机、呼机、电脑、金融卡的普及应用,直接改变了城市生活的节奏,提高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效率。e化生活成为实

48、实在在的大众生活,不再是都市少数人的时尚。传统的寄信、发电报和电传方式,正被e-mail、手机等现代通信手段代替,人际沟通和信息交流变得更快捷、有效。过去,一封信跨越太平洋寄达美国要1个月时间,而今电子邮件只需要几秒钟。现在写信、发电报的人越来越少,导致电报业务萎缩,国家电信部门不得不自今年8月1日起宣布取消祖国大陆发往台湾地区的电报业务。而在这之前,有百年历史的电报汇款也已经在我国全面退休。网络生活不再神秘,上网不再是一种时髦,而是市民生活、工作的现实需要。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货币、网络学校等日益普及,网上订票、购物、咨询等服务项目无所不能,极大方便了市民生活。 以常州为例,高速公路网络全部形成,建设京沪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会议纪要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