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孔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513458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孔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孔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孔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孔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孔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2中孔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摘要 本文采用不同纤维及树 脂为原料, 经过重金属离子预处 理,然后在一定的条件下炭化、活化,制备了一系列活性炭纤维。借助微孔分布仪测定活性炭纤维 (ACF)的孔结构,通 过亚甲基蓝的吸附实验表征其对大分子物质的液相吸附性能,并通 过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表征材料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控制适当的合成条件可以制备出一定中孔含量的活性碳纤维,所得产品对大尺寸分子有较 高的吸附量,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关键词 活性碳纤维,中孔,吸附,杀菌1 引言众所周知,微孔活性炭纤维(ACF)对小分子气体物质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然而,当吸附质为聚合物、染料

2、分子或维他命等大分子物质时,中孔 ACF 则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它不仅可用作大分子物质的吸附,还可用于双电层电容等新领域。因此,设计和控制合成中孔 ACF对于改善和发展其应用领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许多研究者正不断探索制备中孔 ACF 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催化活化法、聚合物混合物或有机物凝胶的直接炭化、模板炭化法等,但工艺尚不成熟,对 ACF 孔结构尚未能精确控制,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有待提高。本文拟通过金属催化活化法,并适当控制活化条件,探索制备中孔活性炭纤维的方法,并评估其吸附和抗菌性能,为拓展该材料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2 实验部分2.1 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分别取剑麻、沥青纤维、粘胶纤维、

3、离子交换树脂等为前驱体,用 NiSO4 及(NH 4)2HPO4 等溶液浸泡,取出晾干,然后在 N2 保护下,加热到不同的温度炭化活化不同时间(20-120 min) ,得到一系列的 ACF 产品或活性炭小球。产品得率按下式计算: %10得ACF(%)ACF原 纤 维 重2.2 比表面积与孔分布的测定使用美国 Micromeritics 公司生产的 ASAP2010 微孔分析仪,以高纯氮气为吸附质,在液氮温度(77K)下测定不同压力下 N2 的吸附体积。测试的相对压力(p/p 0)范围为 10-60.995,ACF 样品测试前经 300充分脱气处理。比表面积用标准 BET 方法计算,总孔体积以

4、 p/p0=0.95 时的吸附量换算成液氮体积求算。2.3 亚甲基蓝的静态吸附实验配制 500 mg /L 的亚甲基蓝溶液,以该溶液体积 : ACF 产品质量 50 ml : 50 mg 的比例进行吸附实验,吸附 24 h 后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变化,从而计算出活性炭纤维的吸附量。2.4 ACF 的抗菌性能实验93分别取一定量的 ACF 置于一定浓度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液中,经过 24 h 震荡接触后测定溶液中的残留活菌浓度,并评估材料的抗菌性能。3 结果与讨论3.1 制备工艺对 ACF 得率的影响表 1 是本实验制备的部分 ACF 产品的得率。由表可以看出,Ni 2 的浓度越高,产品得率

5、越高;活化温度越低,活化时间越短,产品得率越高。而综合来看,Ni 2 的浓度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活化过程中,活化剂继续刻蚀碳纤维,形成挥发性气体而使碳消耗,产生大量孔隙。提高活化温度,碳纤维进一步被刻蚀,烧失量增大,得率下降。表 1 不同制备条件下多孔炭材料的得率原料 CNiSO4(mol.L -1) 活化温度() 活化时间(min ) 得率()650 20 18.00.01750 40 16.4850 60 20.40.05650 60 21.1750 40 22.5离 子 交 换 树 脂 0.1850 20 22.6650 20 16.90.01750 40 20.7850 60 25.0

6、0.05650 60 28.2750 40 30.2粘 胶 纤 维0.1850 20 27.53.2 活性碳纤维的孔结构3.2.1 SACF 的孔结构不同活化温度下制备的剑麻基活性炭纤维(SACF)的 77K 氮吸附等温线如图 1 所示。由图可见,SACF 700、750、800、820、850的吸附等温线都显示了典型的型吸附等温线特征。在低相对压力(p/p 0)下,吸附量随相对压力的增加而急剧上升,随后增加放缓,并出现吸附平台,显示了这 5 种 SACF 样品以微孔为主的孔结构特征。各吸附等温线的具体形状各不相同,这主要是由于样品的孔分布不同所致。其中 SACF 700、750很快就达到了吸

7、附平衡,SACF 820、850的等温吸附线基本相同,表明这两组样品的孔分布有相同之处。SACF 870的等温线呈型吸附等温特征,表明含有一定量的中孔,即该样品的中孔含量比其它 5 种样品丰富。因此,炭化活化温度可用于控制孔的发育,在本实验条件下,低温条件可得到孔径较小的微孔 ACF。活化温度较高时则可能会得到一定中孔含量的 ACF。对上述 SACF 的 BET 比表面积分析显示, ACF 的比表面积随活化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由于碳纤维与水蒸气作用是吸热反应,所以高温有利于活化时碳的氧化反应的转化率提高及反应速度的加快,从而使得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大。当活化温度较低时(750) ,比表面积较小,孔

8、径也相对较小。940.0.20.40.60.81.00120340560780 SACF70o 5 80o SACF2 850o 7Volume Adsorbed (cm3.g-1 STP)Relativ Presur (p/0)图 1 SACF 的氮吸附等温线3.2.2 水蒸气活化粘胶基活性碳纤维(VACF)的孔结构图 2 为粘胶基活性碳纤维(VACF)的吸附等温线。VACF-30 代表活化时间为 30 分钟的VACF,以此类推。如图所示,VACF-30,50 的曲线为典型的 I 型等温线,表明 VACF 的孔结构以微孔为主。而 VACF-70 的曲线已经出现吸附回环,表明 VACF 产品中

9、已含有一定量的中孔。VACF-90 的曲线已经向 型过渡,表明产品中的孔径进一步扩大,开始向中孔过渡。图 3 是 VACF 的中孔分布微分曲线图。由图可见,VACF 系列含有一定量的中孔,中孔分布主要在 25nm 范围内。0. 0.20.40.60.81.001020304050607080VACF-30 F-50 VACF-70 F-90vol ads, cm3.g-1 STPp/0 10 100.00.20.40.60.80.10 VACF-30 F-50 VACF-70 F-90dV/dA, cm3.g-1A-1pore diametr, A图 2 氮吸附等温线(77K) 图 3 中孔分

10、布微分曲线3.2.3 水蒸气活化沥青基活性碳纤维(PACF)的孔结构图 4 为沥青基活性碳纤维(PACF)的吸附等温线,均显示 I 型吸附等温线特征,说明PACF 的孔结构仍以微孔为主。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等温线在低压下的斜度变缓,表明多孔材料的孔径进一步扩大,并向中孔过渡。在图 5 的中孔分布微分曲线中,可以看到在23 nm 均出现峰值,表明产品中分布着一定量的中孔。而且活化时间越长,孔体积越大,说明延长活化时间有利于中孔 ACF 产品的形成。950. 0.20.40.60.81.001020304050607080PACF-120 PAF-90 PACF-60 PAF-30vol a

11、ds, cm3.g-1 STPp/0 10 100.00.20.40.60.80.10 PACF-120 PAF-90 PACF-60 PAF-30dV/dA, cm3.g-1A-1pore diametr, A图 4 氮吸附等温线(77K) 图 5 中孔分布微分曲线3.3 活性炭纤维的液相吸附性能为了表征所得产品对大分子物质的吸附性能,进行了亚甲基蓝的吸附实验。亚甲基蓝的分子式为 C16H18N3SCl3H2O,分子量为 373.9,几何尺寸(nm) 为 1.440.600.18。由此可见,孔径较大的物质对其吸附性能应该较好。各种 ACF 产品的吸附实验结果如表 2 所示。表 2 多孔炭材料

12、对亚甲基蓝吸附量原料 活化温度 ( ) 活化时间 ( min ) 吸附量 ( mg / g )剑麻基纤维 850 50 136.1离子交换树脂 750 50 70.8离子交换树脂 850 50 85.3粘胶纤维 850 25 83.4粘胶纤维 850 50 90.8由表 2 可见,剑麻基活性炭纤维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是最大的,而在相同原料的情况下,活化温度越高、活化时间越长,所得产品的吸附量也越大。这也说明在高温下适当延长活化时间有利于中孔活性炭纤维的形成。而在所选原料中,剑麻基纤维最容易制备中孔 ACF。3.4 活性炭纤维的抗菌性能实验中孔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特点使其在医疗卫生行业中的抗菌用品改

13、良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了表征所得产品的抗菌性能,分别进行了 ACF 产品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实验。所得实验结果如表 3 和表 4 所示。由表 3 可知,经过 24h 后,溶液中的大肠杆菌可被载银 ACF 完全杀灭;而未载银 ACF 对大肠杆菌也表现出良好的吸附特性,表明活性炭纤维的中孔对细菌有强的吸附作用。由表 4 可看出,载银 ACF 对溶液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可达到 100,而未载银 ACF 则对其不起作用。由此可见,载银 ACF 具有极强的杀菌性;同时也可以看出,所得 ACF 产品已经具有一定量的中孔,因而对较大尺寸的细菌也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表 3 ACF 抗大肠

14、杆菌活性 表 4 ACF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96细菌浓度(cfu/mL)样品原液 24 h 后SACF 5103SACF-AgCl 0SACF-AgI 0VACF 1.5104VACF-AgCl 0VACF-AgI 0blank510703.5 结论(1)活化剂浓度对活性炭纤维的得率影响较大,离子浓度越高,产品得率相对较高。(2)控制制备条件,包括延长活化时间、提高活化温度,所得活性炭纤维具有一定量的中孔。(3)活性炭纤维含有一定量的中孔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因而对大尺寸分子亚甲基蓝有较高的吸附容量,也可以吸附一定数量的大肠杆菌。参 考 文 献1. 曾汉民,环境意识材料:功能纤维材料及其在分

15、离、纯化、环保的应用, 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4,12(4):1102. 曾汉民,苻若文,纤维状活性炭材料的进展, 功能材料 ,1991,22(6):3213283. 沈曾民,张学军,沥青氧化纤维制备活性炭纤维过程中孔隙结构的变化,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0,27(1):29324. 张引枝,贺福,王茂章,张碧江,含碳黑 PAN 纤维制备活性炭纤维过程中中孔的形成, 新型炭材料 ,1998,13(1):19275. Hisashi Tamai,takeshi Yoshida,Masahiko Sasaki,Hajime Yasuda. Carbon,1999;37:983989A. Oy

16、a, S.Yoshida,J.Alcaniz-Monge ,A.Linares-Solano. Carbon,1995;33:108510906. An-Hui Lu,Jing-Tang Zhang.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1;236:3693747. Krzysztof Babel .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3, 85: 75 898. Sang Hee Park, Chan Kim, Young Ok Choi, Kap Seung Yang. Carbon,2003 , 41: 26

17、55 26579. Zhenyu Ryu , Haiqin Rong, Jingtang Zheng, Maozhang Wang, Bijiang Zhang. Carbon,2002,40: 1144 114710. Takashi Kyotani. Carbon, 2000,38: 269-28611. 严继民,张启元,高敬琮, 吸附与凝聚 ,科学出版社, 1979 年 10 月12. 陈水挟,曾汉民, 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及其液相吸附研究对水溶液中有机物和银的吸附特性,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2002,27(2):323413. Hisashi Tamai, Takeshi Yoshida,

18、 Masahiko Sasaki, Hajime Yasuda, Carbon, 1999, 37: 983-98914. a,S.Yoshida. carbon, 1996, 34: 53-57致 谢 : 本 实 验 得 到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和 中 山 大 学 化 学 与 化 学 工 程 学 院 创 新 基 金 的 大 力 支持 , 特 此 感 谢 。Preparation of Mesoporous Activated Carbon 细菌浓度(cfu/mL)样品原液 24 h 后SACF-AgCl 0VACF-AgCl 0AC-AgCl 0SACF-AgI 1.6102SA

19、CF VACF AC110797Fib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MedicineAbstract The mesoporous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ACF) have high adsorption capacities with large molecules,such as VB12, VB2,dye, microbe etc., which is attributed to its particular pore structure. Different ACFs have been prepared in this pap

20、er using synthetic fiber or resin as precursors under different carbonization and activation conditions. The pore structure of ACF is evaluated using Nitrogen adsorption isotherms at 77K by ASAP2010; their liquid phase adsorption capacitie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esoporous ACFs prepared in this paper show higher adsorption capacities for large molecules and high antibacterial activity.Keywords Activated carbon fibers(ACF), mesopore, adsorption, antibacteria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