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一周年:新疆 新篇 新一年http:/ 天山网 2011 年 05月 16日 09:21:23 当游弋千年的牧人不再“逐水草而居”,安居富民、定居兴牧,生活方式写照观念之变;当机器的轰鸣打破戈壁滩亘古的宁静,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布局调整,发展方式折射思路之变;当齐心协力、团结奋进的精神刻画下对未来的想象,跨越发展、长治久安,伟大实践承载精神之变。乘势而上、起跳摸高,如何把握政策优势、放大区位优势、用好资源优势,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这是新疆蓄力发展的一年。真抓实干、奋起直追,如何在全国竞相发展的态势中奋力“赶”与“转”,实现“好”与“快”?这是新疆谋定而动的一年。“推进新疆跨越式
2、发展和长治久安,不断开创新疆工作新局面。”一年来,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 2100多万新疆人民的勇气、智慧和干劲在 166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激荡。正是这一年,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推动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在新疆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新疆各项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扎实调研 真抓实干这一年,民生提升之年富民固疆、安民定疆。对于新疆,民生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起点。“要把各族群众热切盼望、迫切需要、具备条件的民生工程先建起来,力争早日惠及民众。”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党委书记张春贤的话语铿锵有力。2011 年,新疆的“民生建设年”,一大批
3、民生工程相继拉开大幕。塔城恰夏乡齐巴尔吉迭社区,有个很美的名字:“沙枣花盛开的地方”。这个从 2007 年开始动工建设的牧民定居点,每年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今, “两年定居、三年规范、五年完善”目标已逐渐完成。让生活彻底改变的民生工程,正在天山南北全面铺开。2011 年第一季度,以住宅建设、居民服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为主的民生类工程完成投资增长 70%,其中教育投资增长近 2倍。自治区继续坚持将财政资金主要投向民生,22 项重点民生实事工程开工,已拨付安居富民工程建设资金 9.2亿元。民生就是民心,抓民生就是抓稳定,抓民生就是抓发展。这已经成为全疆上下的共识。在阿勒泰地区
4、,2010 年财政支出的 65%用于民生,今年也将达到 60%以上;财政收入并不宽裕的青河县,连续几年每年财政收入的 60%都投向民生,今年这一比例更将达到 70%。乌鲁木齐将 2011年确定为“改善民生年”。按照市党委书记朱海仑的要求,4 个调研组摸清民生状况,列出“民生清单”,前后召开 3次常委会商讨,最终确定了 12方面的100件民生实事。截至 4月底,年初制定的“百件民生实事”业已完成过半。民生巨变,数字为证。2010年,全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644元,增长 11.3%;农民人均纯收入 4643元,增长 19.6%。2011 年一季度,全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1312元,同比增
5、长 24%,创 2006年以来同期增速新高。2010年,全疆共建成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项目 37个,中心乡镇卫生院 47个,行政村卫生室 26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2个,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提高到 94.9%和95.28%。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 98.6%,比上年提高 1.3个百分点。30 万未参加社会保险的集体企业退休人员享有了基本养老保障。南疆三地州所有县(市)及其他地州边境、贫困县共 56个县(市)纳入新农保试点范围,参合人数 358万人。这一年,民生成为新疆的最强音。既求金山 更盼绿水这一年,绿色发展之年“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对于经济发展滞后的新疆,
6、尤其如此。更科学落子布局、更全面统筹协调,这是难得的后发优势;大量资源能源,连结欧亚大陆,这是可贵的比较优势。着力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这一年,新疆确立了经济跨越发展路线图。进入春天,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喜讯连连:4 月 20日,三一西北重工产业园项目落户开发区,全部项目投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 12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此前的 4月 13日,陕汽集团年产 5万辆重卡产业基地项目业已落户开发区,年底投产后产值可达 50亿元。“得益于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开发区招商引资创下历史新高,落户的大企业、大项目、大集团多了,对开发区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明显而直观的。”开发区区委书记魏毅的
7、话里透着喜悦。2011年,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意见,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强力推进新疆工业化建设。一季度,工业呈现生产、经济效益同步向好态势。开复工工业项目 26项,完成投资 26.03亿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81.16亿元,同比增长 11.5%。发展,不能是低水平的复制,只有着眼未来,才能大步跨越。问及阿勒泰市委书记王仕斌去年最得意的工作是什么,答案多少让人有些意外:“植树!”2010年,将军山上种了 17万棵树,成活率达到 99%,“要让阿勒泰既有绿水,又有青山”。“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对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水项目说不,最大限度地保护生
8、态,造福子孙后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的话无疑为新疆的发展描绘了蓝图:发展,必须是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在“科学跨越、后发赶超”引领下,2010 年,新疆全区生产总值突破 5000亿元,达到5418.81亿元,增长 10.6%;2011 年一季度又实现开门红,全区生产总值 920.5亿元,同比增长 11.5%,比全国平均增速高 1.8个百分点,创“十五”以来同期新高。“5年内,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10 年后和全国一起共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宏伟蓝图,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提升效能 开放心态这一年,观念改变之年4月 12日,省道 228线青河县阿热勒托别苦水公路的开工
9、仪式上,没有锣鼓喧天,没有冗长发言,仅仅十来分钟,就完成了开工、奠基的整个过程。“少搞一次大型工程的开工仪式,就能多建一所希望小学”。集体开工、拒绝排场、简化仪式,几乎成了新疆各项工程开工的共同特点。新疆大地上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已深入人心、蔚然成风。政府效能的提升,为新疆的发展奠定基础。声势浩大的效能建设风暴席卷天山南北。今年 2月,新疆各级机关9个职能厅局的相关处室被通报批评,6 个处室负责人被免职,12 个处室负责人被诫勉谈话。“效能建设让机关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脸难看、事难办、门难进的现象得到了改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库热西买合苏提说。对此,新
10、疆的水利工作受益颇多。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有科学规范的程序,从最初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到初步设计,整个过程可能需要 2至 3年。但新疆近期开工的定居兴牧水利工程,基本上都在 8至 9个月就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成为“新疆效率”、“新疆速度”的范例。说起个中缘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助理、水利厅厅长王世江说,这得益于多年来扎实的水利前期工作基础,更得益于各部门主动服务的精神专家直接在设计单位召开方案审查会,指出问题当场修改,前期工作深度不够的,专家到工程现场指导,马上补充。政府效率提升,民众观念更新,上下齐心的努力,推动大发展大变化。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人气旺了,往来的投资者、商
11、人多了。而疆内越来越多的人也走出新疆,调研、考察,开阔视野。全国生态文明县布尔津这一年又有了新的目标:打造“童话边城”。“我们刚刚结束了对几个内地城市的考察。只有把先进的资源学习好,把资源开发好、利用好,才能更好发展。”县委书记高志敏说。观念的开放,也影响着每个新疆人。21岁的维族姑娘热合古丽的妈妈,脸上总是挂着骄傲的笑容。在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打工的女儿,不仅成了厂里的优秀工作者,更是阿克陶县劳务输出工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县里小有名气。这一年,随着疆内疆外交流和互动的加深,新疆正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大踏步前行。苦干巧干 内外联手这一年,协力奋进之年这一年,新疆拥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一轮西部
12、大开发战略加快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明显加快,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让新疆的加速发展底气更足。但谁都知道,新疆的发展绝非一蹴而就的易事。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脆弱,还有不少历史欠账要补急事多,大事多,难事多,注定新疆的每一步前进,背后都凝聚着新疆上上下下的每一份努力和创新。变化的背后,刻着扎实和坚韧。阿苇灌区是一项名副其实的“人民工程”:把青格里河的水引到田间地头,是青河人 30多年来的梦想,可苦于资金压力,一直没能实现。资金缺口大,工程不等不靠,项目资金绑一绑、财政资金挤一挤,想尽一切办法,项目上了马。除了大年三
13、十施工方休息了 24个小时外,工程一天没有停过。“灌区通水后可灌溉 20多万亩地,那时的戈壁滩就真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了!”站在戈壁滩上,阿苇灌区业主现场代表张志军畅想着。变化的发生,离不开创新和巧干。“定居兴牧”27 项水利工程,尽管都是“大民生”,但从工程规模看却都是“小水库”。国家没有专项资金,当地财政又不富裕,怎么办?于是,大企业、大集团冠名援建的方式应运而生,华电集团、紫金矿业、华能、中电投、特变电工、兵团天业等企业,各自认建定居兴牧水利工程,使规划多年、因资金困扰而无法实施的项目得以顺利启动。苦干加巧干,新疆人凭借自己的双手,为更好的家园拼搏着、奉献着、创造着。新疆的改
14、变,更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去年 3月底,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启动了最大规模的对口援疆,19个省市分别结对援助新疆 12个地(州)市的 82个县(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 12个师。这一年,新疆的变化,离不开援疆工作者的努力和奉献。当地需要的项目快干,是各省市援疆最基本的指导思想。辽宁援建塔城地区裕民县吉也克乡哈拉赛村,对当地的百姓可谓是雪中送炭。2010 年雪灾引发的洪水冲毁了家园,不少百姓无家可归。6 月 12日开工,9 月 30日完工,短短的108天,新家园便拔地而起,前有院,后有圈,供电、供暖、供水设施一应俱全。“我们一定会像当年在老区支持红军一样,支持阿克陶。”对
15、口援助阿克陶县的江西如是表示。而援助喀什的深圳,是新一轮援疆的生力军。“空中距离 5000公里,公路距离 7000公里”,“脸上长痘子、嘴上裂口子、时常拉肚子”,来自深圳的援疆干部这样形容初到喀什的情景。“但我们觉得能参与两个特区的建设,很荣幸”,深圳市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刘仕哲这么说。截至 2010年底,经济、干部、人才、教育、科技援疆全面展开,对口支援规划已基本完成,2010 年启动试点项目 172个,项目总投资约 58.08亿元,其中对口援助资金约 26.38亿元。放宽视野 外引内联这一年,谋划未来之年“一年一变样、五年见成效、十年大变样”,是中央给新疆提出的目标。第一乐章奏响
16、得振奋和动人,五年和十年的乐章又该如何谱写?按全国 9%的 GDP年均增幅来测算,到 2015年,人均 GDP年均增速要达到 10.5%,才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也就是说,新疆每年 GDP增速必须要超过全国平均增速 3.5个百分点以上。如何赶超?新疆有着自己的谋划。加快推进新兴工业化发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现代技术和现代理念抓工业。集中力量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的园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降低农业用水比例。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现代设施农业。以提升城市竞争力为核心,力争在 10年内形成若干个中心城市。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面向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全面推进“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出”的开放战略。对于未来,新疆有更大的谋划,也有更广的视野。今年 9月 1日,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将作为亚欧博览会的主会场,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这座“明月出天山”造型的建筑,展示着新疆豪迈的气概与开放的胸襟,更寓意着开放、包容、自信的新疆,必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记者 戴岚 苗苗 唐露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