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探索农旅一体化产业发展,打造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示范点(改) 探索农旅一体化发展模式,打造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示范点 团泽镇位于汇川区东部,镇域面积172.83平方公里,距市中心城区15公里,东临新蒲新区虾子镇,南临新蒲新区新蒲镇,西与汇川区高坪镇、北与诗乡绥阳县蒲场镇接壤,是典型的城郊型农业镇。全镇辖10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287个村民组,总人口51948人(其中农业人口48449人),流出人口2万余人;全镇耕地面积49065亩(其中田32595亩,土16470亩),森林覆盖率42。 近年来,随着团泽镇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
2、也越发令人堪忧,由于村民环保意识严重不够,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生活垃圾乱推乱倒、畜禽粪便污染水体,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污染严重等等现象非常严重,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渐突出,防治形势异常严峻。为切实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团泽镇以修建上坪村河包场人工湿地生态园为契机,积极探索农旅一体化发展模式,拟将上坪村打造成清洁示范村,并希望通过以点带面,促进全镇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整合资源,打造生态卫生村寨 上坪村河包场人工湿地生态园位于团泽镇上坪村河包场村寨,占地约10亩,总投资约300万,可处理上坪村河包场村寨约130户村民的生活污水,并以此为契机,顺势提出将上坪村打造成“清
3、洁示范村”的口号,对该村的面源污染进行综合治理。一是为该村配备一名清洁工和一辆垃圾清运车,专门负责该村的垃圾清运。二是利用赶集天大力宣传创建“清洁示范村”口号,并制定村规民约,切实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三是在村寨实行“门前三包”政策,并每家发放一个垃圾桶,每5天清运两次垃圾;对于村里的其他散户农家,通过在公路沿线修建垃圾池,并每5天清运一次的方式,解决垃圾乱堆乱倒的问题。四是根据农村办红白喜事易产生较多生活垃圾的特点,为该村办酒厨师每人配备一个大油桶,要求村民必须在桶内放鞭炮,并用来收集当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后,由村垃圾清运车运走。五是通过实行“河长制”来保护辖区内河流,由村主任任河长,一名群众党员
4、当管理员,每周至少对河包河打捞一次,并由村民监督保证河面不能出现漂浮垃圾。六是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宜养区,严格控制禽畜养殖粪便污染,要求村寨内不允许禽畜养殖,而将养殖大户老上坪自然村的高山地带。七是要求只能使用有机肥和低毒农药或生物农药,杜绝土地污染。 二、精准定位,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团泽镇上坪村是省级一类贫困村,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经济比较落后。我镇充分利用团泽镇已认证有机土地的优势,根据上坪村有高山、大坝、河流的地理特点,大力推进该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其制定了“山果-坝蔬-河鱼”的经济发展规划,在山上种植了1100亩枇杷、核桃等精品水果,在灭资大坝种植了1300亩有机蔬菜,并利用河包河水
5、质优良的优势,引导村民发展人工养鱼(现已有3口鱼塘)。并通过农超对接的方式,直接引进贵州金钱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将该村的果蔬鱼等农产品直接供货于遵义北京华联超市。 三、科学规划,推进农旅协调发展 上坪村河包场村寨紧挨灭资果蔬农业产业园,有河包河穿境而过,人工湿地生态园又配套建设有广场、休闲亭、室外健康器材、假山绿化等设施,同时周边民居也将改造成新农村面貌,这让有山、有水、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上坪村既有了发展农业产业的良好基础,又有了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为在上坪村推行农旅一体化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通过招商引资,目前,已确定有两个老板分别打算在上坪村河包场人工湿地生态园修建一个三星级酒店和一个生态农庄,并拟引进老板在老上坪自然村修建避暑山庄,上坪村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切实可行。农旅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不仅能全面促进上坪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将大大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推动上坪村脱贫摘帽。 我镇以修建上坪村河包场人工湿地生态园为契机,探索出集农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发展为一体的农旅一体化发展模式,并通过上坪村清洁示范村的打造,以点带面,全面促进全镇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