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一流企业的存在理由市场在升级,企业在升级,企业由小到大,由弱渐渐转强,企业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这些,都决定着除了在营销方面作提升变革之外,企业还必须在组织管理和企业机制方面做变革。初级阶段的企业象一个小孩,象一个幼儿园班级,到了发展阶段,企业发展成了中学,如果还用幼儿园的管理办法和机制去管理中学,那会出大问题。必须用中学的管理办法去管理中学。企业需要在管理机制、组织架构和人才等各个方面进行变革,进行提升,使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够跟得上企业的发展,跟得上市场的逐步壮大。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讲,所有一切,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企业要变。不变,市场就会逼着你变,与其被逼着
2、变,不如率先变、主动变。制定企业远景,为企业指路人,如果没有理想,就不能走得更远。企业,如果没有远景使命,同样不能走得更远。初级阶段,企业依靠的是老板的人格魅力,依靠的是创业的激情;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的各种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老板的人格魅力已经没有最初的号召力了,企业的向心力逐渐在减弱,此时,必须有共同的上下一致的企业远景使命,才能帮助企业走得更远。那些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在其远景使命中保证了企业稳定不变的“企业存在理由”,不管外部环境如何改变,不管企业的市场和战略战术如何因时而变,但企业存在的理由不能变,这个理由,是指引企业不断前行的灯塔,是指路的明灯,所有的人,都在这个路标的指引下
3、,不断向前行。就象一支队伍出征,“名不正则言不顺”,必须给自己的奋斗和拼搏找到理由。太平天国的失败,不仅仅在于太平天国内部的不团结,还在于太平天国没有提出自己的革命纲领,即革命的目的,仅仅依靠“天父之子”等内容,是不能够发动绝大多数民众来支持你的,不能得民心,就不能得天下。所以,左宗棠曾经在出山之前投过太平军,希望能帮助太平军提出自己的革命远景,可惜杨秀清拒绝了。但是,这样的远景规划并不是空洞的口号,并不是一般企业所说的“做世界一流的企业”。口号是不具备感召力的,不具备感召力的企业远景等于没有,甚至比没有更糟。我们来看一看世界一流企业的企业存在理由:惠普的企业远景是:“公司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赚
4、钱。惠普的存在理由是,一群人联合起来,并以一种机构的形式存在,我们称之为公司,从而完成一些单独一个人完成不了的事情:创造一种产品,提供一种服务,概括而言,是要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惠普之道就是对个人的充分尊重,对质量和信誉的追求,对责任的承诺,以及一种认为公司存在是为了人类的发展和幸福作出技术贡献。”所以,企业远景应该是人性化的,容易理解的,事实上,一个构思良好的远景使命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围绕企业经营宗旨的价值观和生动的未来前景。价值观往往来自于企业的创始人。价值观是企业领导者对组织设定和确立的重要信条,它代表着企业发展和管理的指导原则;它也是创始人内心深处崇尚的理念与原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
5、宝洁公司是美国蜡烛制造商普罗克特与肥皂商甘布尔合资成立的,这是两个具有强烈宗教信仰与道德观念的人。他们创建宝洁的三大价值观至今仍然是宝洁之道的基本内容:雇佣具有优秀品质 品质的人,重视内部选拔;支持公司员工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个人专长;提供支持和奖励员工个人成长的工作环境。创立 IBM 的沃森是一个清教徒,他提倡的“大家庭文化”为每一个 IBM 员工制定了严格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永远保持对员工的尊重,不断追求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客户服务;力争产品精益求精。 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产品会过时,市场会变化,新技术会不断涌现,管理时尚也在瞬息万变,但是在优秀的公司中,企业价值观不会变,它代表着企业存在的
6、理由。企业的未来远景,则是包括企业对内对外的价值共同体的共同远景。企业对内是员工,对外是政府和渠道成员及上下游伙伴,企业结成内外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驱动企业“站得高、望得远”,企业远景必须是内外共同体的共同远景。价值共同体将企业领导者的价值观转变为共同取向与意志,提炼出共同的远景使命,对内形成员工凝聚力,对外形成价值链的凝聚力。管理及机制的不断变革1、决策机制的变革初级阶段,企业由老板一个人说了算,老板要独裁,决策时由老板说了算,本阶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体现在老板的个人能力上。我们把它叫做:“军政期”,就是老板独裁。到了发展阶段,团队已经基本成熟,将材林立,能够独挡一面,这个时候,企业的决策要讲民主,机制要完全建成,企业文化也要定型,企业要依靠企业文化和机制进行管理,企业走上一条完全规范化的康庄大道。在这个阶段,企业领导人的人格力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决策机制应该向着正规化方向发展;老板就不能独裁,而是要部分独裁,既要有民主,同时还要有集中。老板要善于集思广益,多听别人意见,决策、执行体系由一人决定转化为企业骨干共同商议、共同决策、分工执行,企业老板最后拍板决定。这个时期我们叫它为“训政期”,即仍然是老板说了算,但老板要发挥骨干团队的集体作用,吸取集体的智慧,决策最后由老板拍板。老板既要充当一个最后决策者,又要充当一个调动员工集体商议的协调者和激励者,更要成为一个布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