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经病学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三种不同病因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血压变化规律 预后 TOAST 分型摘要: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病因类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变化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以温州脑卒中登记库为基础,前瞻性连续登记2007 年 4 月至 2008 年 4 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从发病到入院时间小于 48小时并被诊断为脑梗塞的患者。对入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房颤史、高血压病史、入院时 NIHSS 评分、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以及辅助检查将所有患者按 20
2、07 年韩国人 Sang Won Han 提出的新 TOAST 病因分型方法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病变型、其他病因明确型以及病因不明型。分别研究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变化情况。盲法随访患者发病后 3 个月的死亡、残疾情况。采用 Logistic 多因素逐步回归法分析不同病因型脑梗塞患者年龄、入院时 NIHSS 评分、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程度、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程度、意识水平并发症、降压治疗、卒中史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1)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637 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型219 例(3738) ,心源性栓塞型 102 例(1601) ,
3、小动脉病变型 129 例(2025) ,其他病因明确型 15 例(234) ,病因不明型 172 例(2700) 。 (2)入院时心源性栓塞型患者平均收缩压最低,明显低于动脉粥样硬化型(t=247,p=001) ,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与小动脉病变型相比,t=145,p=015,无统计学差异。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入院平均收缩压大于小动脉病变型,t=098,p=033,无统计学差异。各亚型入院时的舒张压并无明显差异。 (3)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血压均增高,24小时内迅速下降,到第 4 天基本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 11mmHg,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12mmHg,均大于心源性栓塞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8 mmHg) 。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总下降幅度没明显差异。 (4)入院时各亚型组的血压与 3 个月死亡/残疾均呈 U 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患者预后均较差。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以及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均以入院时收缩压(140159) mmHg,舒张压(9099) mmHg 预后较好,取平均水平150/95 mmHg,患者 3 个月的死亡/残疾率相对最低。各亚组间的最佳血压无明显差异。7d 内平均收缩压在(120159) mmHg 和舒张压在(8099) mmHg预后较好。 (5
5、)在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 20mmHg 使 3 个月的死亡/残疾风险增加 4435 倍(OR4435,95CL169611593,p=0002) ;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 使 3 个月的死亡/残疾风险增加 3699 倍(OR3699,95CL15398893,p=0003) 。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中,入院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20mmHg(OR7979,95CL133647663,p=0026)和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OR6681,95CL155128786,p=0011)均为 3
6、个月死亡/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中,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 20mmHg(p=0187)和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p=0492)并不是 3 个月死亡/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1)心源性脑栓塞组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小于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各亚型入院时的舒张压并无明显差异。 (2)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血压均增高,24 小时内迅速下降,到第 4 天基本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与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幅度均大于心源性栓塞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
7、内血压总下降幅度没明显差异。 (3)入院时各亚型组的血压与 3 个月死亡/残疾均呈 U 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患者预后均较差。 (4)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和心源性栓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血压下降幅度过大为其 3 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正文内容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病因类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变化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以温州脑卒中登记库为基础,前瞻性连续登记2007 年 4 月至 2008 年 4 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从发病到入院时间小于 48小时并被诊断为脑梗塞的患者。对入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房颤史、高血压病史、入院时 NIHS
8、S 评分、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以及辅助检查将所有患者按 2007 年韩国人 Sang Won Han 提出的新 TOAST 病因分型方法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病变型、其他病因明确型以及病因不明型。分别研究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变化情况。盲法随访患者发病后 3 个月的死亡、残疾情况。采用 Logistic 多因素逐步回归法分析不同病因型脑梗塞患者年龄、入院时 NIHSS 评分、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程度、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程度、意识水平并发症、降压治疗、卒中史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1)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
9、者 637 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型219 例(3738) ,心源性栓塞型 102 例(1601) ,小动脉病变型 129 例(2025) ,其他病因明确型 15 例(234) ,病因不明型 172 例(2700) 。 (2)入院时心源性栓塞型患者平均收缩压最低,明显低于动脉粥样硬化型(t=247,p=001) ,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与小动脉病变型相比,t=145,p=015,无统计学差异。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入院平均收缩压大于小动脉病变型,t=098,p=033,无统计学差异。各亚型入院时的舒张压并无明显差异。 (3)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血压均增高,24小时内迅速下降,到第 4 天基本
10、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 11mmHg,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12mmHg,均大于心源性栓塞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8 mmHg) 。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总下降幅度没明显差异。 (4)入院时各亚型组的血压与 3 个月死亡/残疾均呈 U 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患者预后均较差。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以及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均以入院时收缩压(140159) mmHg,舒张压(9099) mmHg 预后较好,取平均水平150/95 mmHg,患者 3 个月的死亡/残疾率相对最低。各亚组间的最佳血压无明显差
11、异。7d 内平均收缩压在(120159) mmHg 和舒张压在(8099) mmHg预后较好。 (5)在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 20mmHg 使 3 个月的死亡/残疾风险增加 4435 倍(OR4435,95CL169611593,p=0002) ;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 使 3 个月的死亡/残疾风险增加 3699 倍(OR3699,95CL15398893,p=0003) 。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中,入院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20mmHg(OR7979,95CL133647663,p=0026)和入院 24 小时内
12、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OR6681,95CL155128786,p=0011)均为 3 个月死亡/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中,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 20mmHg(p=0187)和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p=0492)并不是 3 个月死亡/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1)心源性脑栓塞组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小于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各亚型入院时的舒张压并无明显差异。 (2)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血压均增高,24 小时内迅速下降,到第 4 天基本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与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平
13、均收缩压下降幅度均大于心源性栓塞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总下降幅度没明显差异。 (3)入院时各亚型组的血压与 3 个月死亡/残疾均呈 U 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患者预后均较差。 (4)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和心源性栓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血压下降幅度过大为其 3 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病因类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变化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以温州脑卒中登记库为基础,前瞻性连续登记 2007年 4 月至 2008 年 4 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从发病到入院时间小于 48 小时并被诊断为脑梗塞的患者。对入
14、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房颤史、高血压病史、入院时 NIHSS 评分、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以及辅助检查将所有患者按 2007 年韩国人 Sang Won Han 提出的新 TOAST 病因分型方法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病变型、其他病因明确型以及病因不明型。分别研究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变化情况。盲法随访患者发病后 3 个月的死亡、残疾情况。采用 Logistic 多因素逐步回归法分析不同病因型脑梗塞患者年龄、入院时 NIHSS 评分、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程度、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程度、意识水平
15、并发症、降压治疗、卒中史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1)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637 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型 219 例(3738) ,心源性栓塞型 102 例(1601) ,小动脉病变型 129 例(2025) ,其他病因明确型 15 例(234) ,病因不明型 172 例(2700) 。 (2)入院时心源性栓塞型患者平均收缩压最低,明显低于动脉粥样硬化型(t=247,p=001) ,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与小动脉病变型相比,t=145,p=015,无统计学差异。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入院平均收缩压大于小动脉病变型,t=098,p=033,无统计学差异。各亚型入院时的舒张压并
16、无明显差异。 (3)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血压均增高,24小时内迅速下降,到第 4 天基本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 11mmHg,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12mmHg,均大于心源性栓塞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8 mmHg) 。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总下降幅度没明显差异。 (4)入院时各亚型组的血压与 3 个月死亡/残疾均呈 U 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患者预后均较差。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以及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均以入院时收缩压(140159) mmHg,舒张压(9099) mmHg 预后较好,取
17、平均水平150/95 mmHg,患者 3 个月的死亡/残疾率相对最低。各亚组间的最佳血压无明显差异。7d 内平均收缩压在(120159) mmHg 和舒张压在(8099) mmHg预后较好。 (5)在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 20mmHg 使 3 个月的死亡/残疾风险增加 4435 倍(OR4435,95CL169611593,p=0002) ;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 使 3 个月的死亡/残疾风险增加 3699 倍(OR3699,95CL15398893,p=0003) 。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中,入院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
18、度大于20mmHg(OR7979,95CL133647663,p=0026)和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OR6681,95CL155128786,p=0011)均为 3 个月死亡/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中,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 20mmHg(p=0187)和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p=0492)并不是 3 个月死亡/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1)心源性脑栓塞组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小于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各亚型入院时的舒张压并无明显差异。 (2)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血压均增高,24 小时
19、内迅速下降,到第 4 天基本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与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幅度均大于心源性栓塞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总下降幅度没明显差异。 (3)入院时各亚型组的血压与 3 个月死亡/残疾均呈 U 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患者预后均较差。 (4)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和心源性栓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血压下降幅度过大为其 3 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病因类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变化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以温州脑卒中登记库为基础,前瞻性连续登记 2007年 4 月至 200
20、8 年 4 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从发病到入院时间小于 48 小时并被诊断为脑梗塞的患者。对入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房颤史、高血压病史、入院时 NIHSS 评分、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以及辅助检查将所有患者按 2007 年韩国人 Sang Won Han 提出的新 TOAST 病因分型方法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病变型、其他病因明确型以及病因不明型。分别研究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变化情况。盲法随访患者发病后 3 个月的死亡、残疾情况。采用 Logistic 多因素逐步回归法分析不同病因型脑梗塞患者
21、年龄、入院时 NIHSS 评分、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程度、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程度、意识水平并发症、降压治疗、卒中史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1)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637 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型 219 例(3738) ,心源性栓塞型 102 例(1601) ,小动脉病变型 129 例(2025) ,其他病因明确型 15 例(234) ,病因不明型 172 例(2700) 。 (2)入院时心源性栓塞型患者平均收缩压最低,明显低于动脉粥样硬化型(t=247,p=001) ,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与小动脉病变型相比,t=145,p=015,无统计学差异。动脉粥样硬化型
22、患者入院平均收缩压大于小动脉病变型,t=098,p=033,无统计学差异。各亚型入院时的舒张压并无明显差异。 (3)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血压均增高,24小时内迅速下降,到第 4 天基本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 11mmHg,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12mmHg,均大于心源性栓塞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8 mmHg) 。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总下降幅度没明显差异。 (4)入院时各亚型组的血压与 3 个月死亡/残疾均呈 U 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患者预后均较差。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以及小动脉病变型
23、脑梗塞患者均以入院时收缩压(140159) mmHg,舒张压(9099) mmHg 预后较好,取平均水平150/95 mmHg,患者 3 个月的死亡/残疾率相对最低。各亚组间的最佳血压无明显差异。7d 内平均收缩压在(120159) mmHg 和舒张压在(8099) mmHg预后较好。 (5)在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 20mmHg 使 3 个月的死亡/残疾风险增加 4435 倍(OR4435,95CL169611593,p=0002) ;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 使 3 个月的死亡/残疾风险增加 3699 倍(OR369
24、9,95CL15398893,p=0003) 。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中,入院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20mmHg(OR7979,95CL133647663,p=0026)和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OR6681,95CL155128786,p=0011)均为 3 个月死亡/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中,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 20mmHg(p=0187)和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p=0492)并不是 3 个月死亡/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1)心源性脑栓塞组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小于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入院时的收缩
25、压,各亚型入院时的舒张压并无明显差异。 (2)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血压均增高,24 小时内迅速下降,到第 4 天基本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与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幅度均大于心源性栓塞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总下降幅度没明显差异。 (3)入院时各亚型组的血压与 3 个月死亡/残疾均呈 U 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患者预后均较差。 (4)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和心源性栓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血压下降幅度过大为其 3 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病因类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变化特点
26、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以温州脑卒中登记库为基础,前瞻性连续登记 2007年 4 月至 2008 年 4 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从发病到入院时间小于 48 小时并被诊断为脑梗塞的患者。对入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房颤史、高血压病史、入院时 NIHSS 评分、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以及辅助检查将所有患者按 2007 年韩国人 Sang Won Han 提出的新 TOAST 病因分型方法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病变型、其他病因明确型以及病因不明型。分别研究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变化情况。盲法随访患者发
27、病后 3 个月的死亡、残疾情况。采用 Logistic 多因素逐步回归法分析不同病因型脑梗塞患者年龄、入院时 NIHSS 评分、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程度、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程度、意识水平并发症、降压治疗、卒中史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1)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637 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型 219 例(3738) ,心源性栓塞型 102 例(1601) ,小动脉病变型 129 例(2025) ,其他病因明确型 15 例(234) ,病因不明型 172 例(2700) 。 (2)入院时心源性栓塞型患者平均收缩压最低,明显低于动脉粥样硬化型(t=247,p=001)
28、,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与小动脉病变型相比,t=145,p=015,无统计学差异。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入院平均收缩压大于小动脉病变型,t=098,p=033,无统计学差异。各亚型入院时的舒张压并无明显差异。 (3)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血压均增高,24小时内迅速下降,到第 4 天基本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 11mmHg,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12mmHg,均大于心源性栓塞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8 mmHg) 。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总下降幅度没明显差异。 (4)入院时各亚型组的血压与 3 个月死亡/
29、残疾均呈 U 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患者预后均较差。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以及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均以入院时收缩压(140159) mmHg,舒张压(9099) mmHg 预后较好,取平均水平150/95 mmHg,患者 3 个月的死亡/残疾率相对最低。各亚组间的最佳血压无明显差异。7d 内平均收缩压在(120159) mmHg 和舒张压在(8099) mmHg预后较好。 (5)在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 20mmHg 使 3 个月的死亡/残疾风险增加 4435 倍(OR4435,95CL169611593,p=0002) ;入院 24 小
30、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 使 3 个月的死亡/残疾风险增加 3699 倍(OR3699,95CL15398893,p=0003) 。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中,入院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20mmHg(OR7979,95CL133647663,p=0026)和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OR6681,95CL155128786,p=0011)均为 3 个月死亡/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中,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 20mmHg(p=0187)和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p=0492)并不是 3 个月死亡/残疾
31、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1)心源性脑栓塞组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小于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各亚型入院时的舒张压并无明显差异。 (2)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血压均增高,24 小时内迅速下降,到第 4 天基本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与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幅度均大于心源性栓塞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总下降幅度没明显差异。 (3)入院时各亚型组的血压与 3 个月死亡/残疾均呈 U 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患者预后均较差。 (4)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和心源性栓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血压下降幅度过大为其
32、 3 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病因类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变化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以温州脑卒中登记库为基础,前瞻性连续登记 2007年 4 月至 2008 年 4 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从发病到入院时间小于 48 小时并被诊断为脑梗塞的患者。对入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房颤史、高血压病史、入院时 NIHSS 评分、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以及辅助检查将所有患者按 2007 年韩国人 Sang Won Han 提出的新 TOAST 病因分型方法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病
33、变型、其他病因明确型以及病因不明型。分别研究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变化情况。盲法随访患者发病后 3 个月的死亡、残疾情况。采用 Logistic 多因素逐步回归法分析不同病因型脑梗塞患者年龄、入院时 NIHSS 评分、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程度、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程度、意识水平并发症、降压治疗、卒中史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1)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637 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型 219 例(3738) ,心源性栓塞型 102 例(1601) ,小动脉病变型 129 例(2025) ,其他病因明确型 15 例(234) ,病因不明型 172 例(2700) 。
34、 (2)入院时心源性栓塞型患者平均收缩压最低,明显低于动脉粥样硬化型(t=247,p=001) ,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与小动脉病变型相比,t=145,p=015,无统计学差异。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入院平均收缩压大于小动脉病变型,t=098,p=033,无统计学差异。各亚型入院时的舒张压并无明显差异。 (3)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血压均增高,24小时内迅速下降,到第 4 天基本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 11mmHg,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12mmHg,均大于心源性栓塞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8 mmHg) 。
35、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总下降幅度没明显差异。 (4)入院时各亚型组的血压与 3 个月死亡/残疾均呈 U 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患者预后均较差。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以及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均以入院时收缩压(140159) mmHg,舒张压(9099) mmHg 预后较好,取平均水平150/95 mmHg,患者 3 个月的死亡/残疾率相对最低。各亚组间的最佳血压无明显差异。7d 内平均收缩压在(120159) mmHg 和舒张压在(8099) mmHg预后较好。 (5)在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 20mmHg 使 3 个月的死亡/残疾风
36、险增加 4435 倍(OR4435,95CL169611593,p=0002) ;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 使 3 个月的死亡/残疾风险增加 3699 倍(OR3699,95CL15398893,p=0003) 。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中,入院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20mmHg(OR7979,95CL133647663,p=0026)和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OR6681,95CL155128786,p=0011)均为 3 个月死亡/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中,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 20mmHg(p=0187
37、)和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p=0492)并不是 3 个月死亡/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1)心源性脑栓塞组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小于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各亚型入院时的舒张压并无明显差异。 (2)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血压均增高,24 小时内迅速下降,到第 4 天基本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与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幅度均大于心源性栓塞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总下降幅度没明显差异。 (3)入院时各亚型组的血压与 3 个月死亡/残疾均呈 U 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患者预
38、后均较差。 (4)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和心源性栓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血压下降幅度过大为其 3 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病因类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变化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以温州脑卒中登记库为基础,前瞻性连续登记 2007年 4 月至 2008 年 4 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从发病到入院时间小于 48 小时并被诊断为脑梗塞的患者。对入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房颤史、高血压病史、入院时 NIHSS 评分、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以及辅助检查将所有患者按 2007 年韩国人 San
39、g Won Han 提出的新 TOAST 病因分型方法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病变型、其他病因明确型以及病因不明型。分别研究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变化情况。盲法随访患者发病后 3 个月的死亡、残疾情况。采用 Logistic 多因素逐步回归法分析不同病因型脑梗塞患者年龄、入院时 NIHSS 评分、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程度、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程度、意识水平并发症、降压治疗、卒中史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1)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637 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型 219 例(3738) ,心源性栓塞型 102 例(1601) ,小动脉病变型 129
40、 例(2025) ,其他病因明确型 15 例(234) ,病因不明型 172 例(2700) 。 (2)入院时心源性栓塞型患者平均收缩压最低,明显低于动脉粥样硬化型(t=247,p=001) ,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与小动脉病变型相比,t=145,p=015,无统计学差异。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入院平均收缩压大于小动脉病变型,t=098,p=033,无统计学差异。各亚型入院时的舒张压并无明显差异。 (3)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血压均增高,24小时内迅速下降,到第 4 天基本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 11mmHg,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
41、降12mmHg,均大于心源性栓塞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8 mmHg) 。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总下降幅度没明显差异。 (4)入院时各亚型组的血压与 3 个月死亡/残疾均呈 U 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患者预后均较差。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以及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均以入院时收缩压(140159) mmHg,舒张压(9099) mmHg 预后较好,取平均水平150/95 mmHg,患者 3 个月的死亡/残疾率相对最低。各亚组间的最佳血压无明显差异。7d 内平均收缩压在(120159) mmHg 和舒张压在(8099) mmHg预后较好。 (5)在动脉粥样硬化型缺
42、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 20mmHg 使 3 个月的死亡/残疾风险增加 4435 倍(OR4435,95CL169611593,p=0002) ;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 使 3 个月的死亡/残疾风险增加 3699 倍(OR3699,95CL15398893,p=0003) 。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中,入院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20mmHg(OR7979,95CL133647663,p=0026)和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OR6681,95CL155128786,p=0011)均为 3 个月死亡/残疾的独立
43、危险因素。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中,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 20mmHg(p=0187)和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p=0492)并不是 3 个月死亡/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1)心源性脑栓塞组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小于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各亚型入院时的舒张压并无明显差异。 (2)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血压均增高,24 小时内迅速下降,到第 4 天基本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与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幅度均大于心源性栓塞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总下降幅度没明
44、显差异。 (3)入院时各亚型组的血压与 3 个月死亡/残疾均呈 U 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患者预后均较差。 (4)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和心源性栓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血压下降幅度过大为其 3 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病因类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变化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以温州脑卒中登记库为基础,前瞻性连续登记 2007年 4 月至 2008 年 4 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从发病到入院时间小于 48 小时并被诊断为脑梗塞的患者。对入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房颤史、高血压病史、入院时 NIHSS 评分、入院时收缩压、入
45、院时舒张压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以及辅助检查将所有患者按 2007 年韩国人 Sang Won Han 提出的新 TOAST 病因分型方法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病变型、其他病因明确型以及病因不明型。分别研究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变化情况。盲法随访患者发病后 3 个月的死亡、残疾情况。采用 Logistic 多因素逐步回归法分析不同病因型脑梗塞患者年龄、入院时 NIHSS 评分、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程度、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程度、意识水平并发症、降压治疗、卒中史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1)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637 例,其中动脉粥
46、样硬化型 219 例(3738) ,心源性栓塞型 102 例(1601) ,小动脉病变型 129 例(2025) ,其他病因明确型 15 例(234) ,病因不明型 172 例(2700) 。 (2)入院时心源性栓塞型患者平均收缩压最低,明显低于动脉粥样硬化型(t=247,p=001) ,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与小动脉病变型相比,t=145,p=015,无统计学差异。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入院平均收缩压大于小动脉病变型,t=098,p=033,无统计学差异。各亚型入院时的舒张压并无明显差异。 (3)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血压均增高,24小时内迅速下降,到第 4 天基本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
47、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 11mmHg,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平均收缩压下降12mmHg,均大于心源性栓塞型脑梗塞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8 mmHg) 。各亚型患者入院 7 天内血压总下降幅度没明显差异。 (4)入院时各亚型组的血压与 3 个月死亡/残疾均呈 U 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患者预后均较差。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以及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患者均以入院时收缩压(140159) mmHg,舒张压(9099) mmHg 预后较好,取平均水平150/95 mmHg,患者 3 个月的死亡/残疾率相对最低。各亚组间的最佳血压无明显差异。7d 内平均收缩压在
48、(120159) mmHg 和舒张压在(8099) mmHg预后较好。 (5)在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 20mmHg 使 3 个月的死亡/残疾风险增加 4435 倍(OR4435,95CL169611593,p=0002) ;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 使 3 个月的死亡/残疾风险增加 3699 倍(OR3699,95CL15398893,p=0003) 。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中,入院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20mmHg(OR7979,95CL133647663,p=0026)和入院 24 小时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 10mmHg(OR6681,95CL155128786,p=0011)均为 3 个月死亡/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小动脉病变型脑梗塞中,入院 24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 20mmHg(p=0187)和入院 24 小时内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