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679—1705年西 藏政教合一研究.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510210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7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79—1705年西 藏政教合一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1679—1705年西 藏政教合一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1679—1705年西 藏政教合一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1679—1705年西 藏政教合一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1679—1705年西 藏政教合一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门史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16791705 年西藏政教合一研究关键词:西藏 政教合一制度 五世达赖喇嘛 政治管理制度 神权统治思想 西藏历史摘要:1642 年,五世达赖喇嘛在蒙古和硕特固始汗的军事支持下,一举歼灭了政敌,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1653 年,清中央政府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 ,封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 。因此,对于清朝时期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研究,学者们探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是否已经实行了政教合一制度,而忽视了在蒙古和硕特汗王固始汗去世以后,作为五世达赖喇嘛得力助手的第巴桑结嘉措在这一时期政教合一制度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

2、作用和无法替代的地位。 本文在吸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结合制度研究和人物研究,阐述了桑结嘉措成为西藏历史上一位特殊的政教合一制领袖的过程、特点及其作用和历史地位,并试图解析一些个人观点以补充和丰富清代藏族历史研究。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交代了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目标。剩余四章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一、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有没有跟苯教产生过交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和藏族苯教有无关联?从聂赤赞普的历史记载到止贡赞普被弑,都反映了苯教对吐蕃政治的渗透力度,及其在西藏政教合一制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作为藏族本土宗教的苯教,在佛教传入雪域前后,都与

3、藏族的政治管理制度密切地结合起来,并对以后建立完善的政教合一制度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深远的影响。这是第二章的主要内容。 一、作为第巴的桑结嘉措是否包揽了西藏政教大权,成为政教合一的领袖?有什么保障?固始汗病逝后,和硕特部汗王的个人能力和威望远不及达赖喇嘛,因此西藏地方的政治大权也易于达赖喇嘛手中。1679 年,桑结嘉措担任了甘丹颇章政权的第巴,达赖喇嘛遂将政教二权托付于他。这样,从五世达赖喇嘛成为宗教领袖,到总揽政治大权,再到全权委托给桑结嘉措,逐步实现了这一时期的政教合一统治。桑结嘉措上任第巴后颁行了法典明镜 ,这部法典不仅保障了政教合一领袖及统治阶级的特殊地位,也保障了西藏地方上一股强大的势力

4、-僧侣阶层的权益,确保了神权统治思想的主导地位。这是本文第三章要阐述的,也是作者的思源之一。 三、具有什么特点?桑结嘉措的权力来自达赖喇嘛,而达赖喇嘛的权力又建立在清中央政府册封和蒙古诸部落支持的基础上,因此必须依仗清廷和蒙古势力是这一时期政教合一统治实现的根本,也是它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也因为这样,桑结嘉措在达赖喇嘛圆寂以后不得不借用他的名号来掌教理政,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个特点是桑结嘉措本身,他作为一个没有正式出家的第巴,却掌管着西藏的宗教,这在西藏政教合一的历史上开创了新篇。这是本文第四章所例证的,也是作者对桑结嘉措及其政教合一统治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四、它在政教合一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

5、,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具有什么样的地位?纵观藏族历史,桑结嘉措领导的政教合一统治不仅从形式上继承了西藏历史上政教合一的模式,也为清廷制定治藏政策提供了参考价值,为最终确立和完善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本文最后一章,也是笔者选题的重要意义所在。 本文只是笔者几年以来学习的结果,不当之处,敬请专家老师批评指正。正文内容1642 年,五世达赖喇嘛在蒙古和硕特固始汗的军事支持下,一举歼灭了政敌,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1653 年,清中央政府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 ,封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

6、实汗” 。因此,对于清朝时期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研究,学者们探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是否已经实行了政教合一制度,而忽视了在蒙古和硕特汗王固始汗去世以后,作为五世达赖喇嘛得力助手的第巴桑结嘉措在这一时期政教合一制度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无法替代的地位。 本文在吸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结合制度研究和人物研究,阐述了桑结嘉措成为西藏历史上一位特殊的政教合一制领袖的过程、特点及其作用和历史地位,并试图解析一些个人观点以补充和丰富清代藏族历史研究。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交代了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目标。剩余四章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一、西

7、藏政教合一制度有没有跟苯教产生过交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和藏族苯教有无关联?从聂赤赞普的历史记载到止贡赞普被弑,都反映了苯教对吐蕃政治的渗透力度,及其在西藏政教合一制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作为藏族本土宗教的苯教,在佛教传入雪域前后,都与藏族的政治管理制度密切地结合起来,并对以后建立完善的政教合一制度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深远的影响。这是第二章的主要内容。 一、作为第巴的桑结嘉措是否包揽了西藏政教大权,成为政教合一的领袖?有什么保障?固始汗病逝后,和硕特部汗王的个人能力和威望远不及达赖喇嘛,因此西藏地方的政治大权也易于达赖喇嘛手中。1679 年,桑结嘉措担任了甘丹颇章政权的第巴,达赖喇嘛遂将政

8、教二权托付于他。这样,从五世达赖喇嘛成为宗教领袖,到总揽政治大权,再到全权委托给桑结嘉措,逐步实现了这一时期的政教合一统治。桑结嘉措上任第巴后颁行了法典明镜 ,这部法典不仅保障了政教合一领袖及统治阶级的特殊地位,也保障了西藏地方上一股强大的势力-僧侣阶层的权益,确保了神权统治思想的主导地位。这是本文第三章要阐述的,也是作者的思源之一。 三、具有什么特点?桑结嘉措的权力来自达赖喇嘛,而达赖喇嘛的权力又建立在清中央政府册封和蒙古诸部落支持的基础上,因此必须依仗清廷和蒙古势力是这一时期政教合一统治实现的根本,也是它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也因为这样,桑结嘉措在达赖喇嘛圆寂以后不得不借用他的名号来掌教理政,

9、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个特点是桑结嘉措本身,他作为一个没有正式出家的第巴,却掌管着西藏的宗教,这在西藏政教合一的历史上开创了新篇。这是本文第四章所例证的,也是作者对桑结嘉措及其政教合一统治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四、它在政教合一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具有什么样的地位?纵观藏族历史,桑结嘉措领导的政教合一统治不仅从形式上继承了西藏历史上政教合一的模式,也为清廷制定治藏政策提供了参考价值,为最终确立和完善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本文最后一章,也是笔者选题的重要意义所在。 本文只是笔者几年以来学习的结果,不

10、当之处,敬请专家老师批评指正。1642 年,五世达赖喇嘛在蒙古和硕特固始汗的军事支持下,一举歼灭了政敌,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1653 年,清中央政府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 ,封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 。因此,对于清朝时期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研究,学者们探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是否已经实行了政教合一制度,而忽视了在蒙古和硕特汗王固始汗去世以后,作为五世达赖喇嘛得力助手的第巴桑结嘉措在这一时期政教合一制度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无法替代的地位。 本文在吸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结合制度研究和人物研究,阐述了桑结嘉措成为西藏历史

11、上一位特殊的政教合一制领袖的过程、特点及其作用和历史地位,并试图解析一些个人观点以补充和丰富清代藏族历史研究。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交代了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目标。剩余四章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一、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有没有跟苯教产生过交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和藏族苯教有无关联?从聂赤赞普的历史记载到止贡赞普被弑,都反映了苯教对吐蕃政治的渗透力度,及其在西藏政教合一制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作为藏族本土宗教的苯教,在佛教传入雪域前后,都与藏族的政治管理制度密切地结合起来,并对以后建立完善的政教合一制度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深远的影响。这是第二章的主要内容。 一、

12、作为第巴的桑结嘉措是否包揽了西藏政教大权,成为政教合一的领袖?有什么保障?固始汗病逝后,和硕特部汗王的个人能力和威望远不及达赖喇嘛,因此西藏地方的政治大权也易于达赖喇嘛手中。1679 年,桑结嘉措担任了甘丹颇章政权的第巴,达赖喇嘛遂将政教二权托付于他。这样,从五世达赖喇嘛成为宗教领袖,到总揽政治大权,再到全权委托给桑结嘉措,逐步实现了这一时期的政教合一统治。桑结嘉措上任第巴后颁行了法典明镜 ,这部法典不仅保障了政教合一领袖及统治阶级的特殊地位,也保障了西藏地方上一股强大的势力-僧侣阶层的权益,确保了神权统治思想的主导地位。这是本文第三章要阐述的,也是作者的思源之一。 三、具有什么特点?桑结嘉措

13、的权力来自达赖喇嘛,而达赖喇嘛的权力又建立在清中央政府册封和蒙古诸部落支持的基础上,因此必须依仗清廷和蒙古势力是这一时期政教合一统治实现的根本,也是它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也因为这样,桑结嘉措在达赖喇嘛圆寂以后不得不借用他的名号来掌教理政,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个特点是桑结嘉措本身,他作为一个没有正式出家的第巴,却掌管着西藏的宗教,这在西藏政教合一的历史上开创了新篇。这是本文第四章所例证的,也是作者对桑结嘉措及其政教合一统治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四、它在政教合一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具有什么样的地位?纵观藏族历史,桑结嘉措领导的政教合一统治不仅从形式上继承了西藏历史上政教合一的模

14、式,也为清廷制定治藏政策提供了参考价值,为最终确立和完善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本文最后一章,也是笔者选题的重要意义所在。 本文只是笔者几年以来学习的结果,不当之处,敬请专家老师批评指正。1642 年,五世达赖喇嘛在蒙古和硕特固始汗的军事支持下,一举歼灭了政敌,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1653 年,清中央政府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 ,封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 。因此,对于清朝时期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研究,学者们探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是否已经实行了政教合一制度,而忽视

15、了在蒙古和硕特汗王固始汗去世以后,作为五世达赖喇嘛得力助手的第巴桑结嘉措在这一时期政教合一制度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无法替代的地位。 本文在吸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结合制度研究和人物研究,阐述了桑结嘉措成为西藏历史上一位特殊的政教合一制领袖的过程、特点及其作用和历史地位,并试图解析一些个人观点以补充和丰富清代藏族历史研究。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交代了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目标。剩余四章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一、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有没有跟苯教产生过交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和藏族苯教有无关联?从聂赤赞普的历史记载到止贡赞普被弑,都反映了苯教对吐蕃

16、政治的渗透力度,及其在西藏政教合一制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作为藏族本土宗教的苯教,在佛教传入雪域前后,都与藏族的政治管理制度密切地结合起来,并对以后建立完善的政教合一制度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深远的影响。这是第二章的主要内容。 一、作为第巴的桑结嘉措是否包揽了西藏政教大权,成为政教合一的领袖?有什么保障?固始汗病逝后,和硕特部汗王的个人能力和威望远不及达赖喇嘛,因此西藏地方的政治大权也易于达赖喇嘛手中。1679 年,桑结嘉措担任了甘丹颇章政权的第巴,达赖喇嘛遂将政教二权托付于他。这样,从五世达赖喇嘛成为宗教领袖,到总揽政治大权,再到全权委托给桑结嘉措,逐步实现了这一时期的政教合一统治。桑结

17、嘉措上任第巴后颁行了法典明镜 ,这部法典不仅保障了政教合一领袖及统治阶级的特殊地位,也保障了西藏地方上一股强大的势力-僧侣阶层的权益,确保了神权统治思想的主导地位。这是本文第三章要阐述的,也是作者的思源之一。 三、具有什么特点?桑结嘉措的权力来自达赖喇嘛,而达赖喇嘛的权力又建立在清中央政府册封和蒙古诸部落支持的基础上,因此必须依仗清廷和蒙古势力是这一时期政教合一统治实现的根本,也是它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也因为这样,桑结嘉措在达赖喇嘛圆寂以后不得不借用他的名号来掌教理政,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个特点是桑结嘉措本身,他作为一个没有正式出家的第巴,却掌管着西藏的宗教,这在西藏政教合一的历史上开创了新篇。

18、这是本文第四章所例证的,也是作者对桑结嘉措及其政教合一统治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四、它在政教合一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具有什么样的地位?纵观藏族历史,桑结嘉措领导的政教合一统治不仅从形式上继承了西藏历史上政教合一的模式,也为清廷制定治藏政策提供了参考价值,为最终确立和完善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本文最后一章,也是笔者选题的重要意义所在。 本文只是笔者几年以来学习的结果,不当之处,敬请专家老师批评指正。1642 年,五世达赖喇嘛在蒙古和硕特固始汗的军事支持下,一举歼灭了政敌,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16

19、53 年,清中央政府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 ,封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 。因此,对于清朝时期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研究,学者们探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是否已经实行了政教合一制度,而忽视了在蒙古和硕特汗王固始汗去世以后,作为五世达赖喇嘛得力助手的第巴桑结嘉措在这一时期政教合一制度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无法替代的地位。 本文在吸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结合制度研究和人物研究,阐述了桑结嘉措成为西藏历史上一位特殊的政教合一制领袖的过程、特点及其作用和历史地位,并试图解析一些个人观点以补充和丰富清代藏族历史研究。 本文分为五章。第

20、一章为绪论,交代了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目标。剩余四章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一、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有没有跟苯教产生过交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和藏族苯教有无关联?从聂赤赞普的历史记载到止贡赞普被弑,都反映了苯教对吐蕃政治的渗透力度,及其在西藏政教合一制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作为藏族本土宗教的苯教,在佛教传入雪域前后,都与藏族的政治管理制度密切地结合起来,并对以后建立完善的政教合一制度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深远的影响。这是第二章的主要内容。 一、作为第巴的桑结嘉措是否包揽了西藏政教大权,成为政教合一的领袖?有什么保障?固始汗病逝后,和硕特部汗王的个人能力和威望远不及达赖喇

21、嘛,因此西藏地方的政治大权也易于达赖喇嘛手中。1679 年,桑结嘉措担任了甘丹颇章政权的第巴,达赖喇嘛遂将政教二权托付于他。这样,从五世达赖喇嘛成为宗教领袖,到总揽政治大权,再到全权委托给桑结嘉措,逐步实现了这一时期的政教合一统治。桑结嘉措上任第巴后颁行了法典明镜 ,这部法典不仅保障了政教合一领袖及统治阶级的特殊地位,也保障了西藏地方上一股强大的势力-僧侣阶层的权益,确保了神权统治思想的主导地位。这是本文第三章要阐述的,也是作者的思源之一。 三、具有什么特点?桑结嘉措的权力来自达赖喇嘛,而达赖喇嘛的权力又建立在清中央政府册封和蒙古诸部落支持的基础上,因此必须依仗清廷和蒙古势力是这一时期政教合一

22、统治实现的根本,也是它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也因为这样,桑结嘉措在达赖喇嘛圆寂以后不得不借用他的名号来掌教理政,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个特点是桑结嘉措本身,他作为一个没有正式出家的第巴,却掌管着西藏的宗教,这在西藏政教合一的历史上开创了新篇。这是本文第四章所例证的,也是作者对桑结嘉措及其政教合一统治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四、它在政教合一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具有什么样的地位?纵观藏族历史,桑结嘉措领导的政教合一统治不仅从形式上继承了西藏历史上政教合一的模式,也为清廷制定治藏政策提供了参考价值,为最终确立和完善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

23、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本文最后一章,也是笔者选题的重要意义所在。 本文只是笔者几年以来学习的结果,不当之处,敬请专家老师批评指正。1642 年,五世达赖喇嘛在蒙古和硕特固始汗的军事支持下,一举歼灭了政敌,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1653 年,清中央政府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 ,封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 。因此,对于清朝时期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研究,学者们探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是否已经实行了政教合一制度,而忽视了在蒙古和硕特汗王固始汗去世以后,作为五世达赖喇嘛得力助手的第巴桑结嘉措在这一时期政教合一制度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无法替

24、代的地位。 本文在吸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结合制度研究和人物研究,阐述了桑结嘉措成为西藏历史上一位特殊的政教合一制领袖的过程、特点及其作用和历史地位,并试图解析一些个人观点以补充和丰富清代藏族历史研究。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交代了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目标。剩余四章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一、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有没有跟苯教产生过交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和藏族苯教有无关联?从聂赤赞普的历史记载到止贡赞普被弑,都反映了苯教对吐蕃政治的渗透力度,及其在西藏政教合一制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作为藏族本土宗教的苯教,在佛教传入雪域前后,都与藏族的政治管

25、理制度密切地结合起来,并对以后建立完善的政教合一制度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深远的影响。这是第二章的主要内容。 一、作为第巴的桑结嘉措是否包揽了西藏政教大权,成为政教合一的领袖?有什么保障?固始汗病逝后,和硕特部汗王的个人能力和威望远不及达赖喇嘛,因此西藏地方的政治大权也易于达赖喇嘛手中。1679 年,桑结嘉措担任了甘丹颇章政权的第巴,达赖喇嘛遂将政教二权托付于他。这样,从五世达赖喇嘛成为宗教领袖,到总揽政治大权,再到全权委托给桑结嘉措,逐步实现了这一时期的政教合一统治。桑结嘉措上任第巴后颁行了法典明镜 ,这部法典不仅保障了政教合一领袖及统治阶级的特殊地位,也保障了西藏地方上一股强大的势力-僧侣阶层的

26、权益,确保了神权统治思想的主导地位。这是本文第三章要阐述的,也是作者的思源之一。 三、具有什么特点?桑结嘉措的权力来自达赖喇嘛,而达赖喇嘛的权力又建立在清中央政府册封和蒙古诸部落支持的基础上,因此必须依仗清廷和蒙古势力是这一时期政教合一统治实现的根本,也是它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也因为这样,桑结嘉措在达赖喇嘛圆寂以后不得不借用他的名号来掌教理政,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个特点是桑结嘉措本身,他作为一个没有正式出家的第巴,却掌管着西藏的宗教,这在西藏政教合一的历史上开创了新篇。这是本文第四章所例证的,也是作者对桑结嘉措及其政教合一统治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四、它在政教合一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什么

27、样的作用,具有什么样的地位?纵观藏族历史,桑结嘉措领导的政教合一统治不仅从形式上继承了西藏历史上政教合一的模式,也为清廷制定治藏政策提供了参考价值,为最终确立和完善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本文最后一章,也是笔者选题的重要意义所在。 本文只是笔者几年以来学习的结果,不当之处,敬请专家老师批评指正。1642 年,五世达赖喇嘛在蒙古和硕特固始汗的军事支持下,一举歼灭了政敌,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1653 年,清中央政府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 ,封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 。因此,对于

28、清朝时期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研究,学者们探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是否已经实行了政教合一制度,而忽视了在蒙古和硕特汗王固始汗去世以后,作为五世达赖喇嘛得力助手的第巴桑结嘉措在这一时期政教合一制度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无法替代的地位。 本文在吸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结合制度研究和人物研究,阐述了桑结嘉措成为西藏历史上一位特殊的政教合一制领袖的过程、特点及其作用和历史地位,并试图解析一些个人观点以补充和丰富清代藏族历史研究。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交代了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目标。剩余四章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一、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有没有

29、跟苯教产生过交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和藏族苯教有无关联?从聂赤赞普的历史记载到止贡赞普被弑,都反映了苯教对吐蕃政治的渗透力度,及其在西藏政教合一制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作为藏族本土宗教的苯教,在佛教传入雪域前后,都与藏族的政治管理制度密切地结合起来,并对以后建立完善的政教合一制度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深远的影响。这是第二章的主要内容。 一、作为第巴的桑结嘉措是否包揽了西藏政教大权,成为政教合一的领袖?有什么保障?固始汗病逝后,和硕特部汗王的个人能力和威望远不及达赖喇嘛,因此西藏地方的政治大权也易于达赖喇嘛手中。1679 年,桑结嘉措担任了甘丹颇章政权的第巴,达赖喇嘛遂将政教二权托付于他。这样

30、,从五世达赖喇嘛成为宗教领袖,到总揽政治大权,再到全权委托给桑结嘉措,逐步实现了这一时期的政教合一统治。桑结嘉措上任第巴后颁行了法典明镜 ,这部法典不仅保障了政教合一领袖及统治阶级的特殊地位,也保障了西藏地方上一股强大的势力-僧侣阶层的权益,确保了神权统治思想的主导地位。这是本文第三章要阐述的,也是作者的思源之一。 三、具有什么特点?桑结嘉措的权力来自达赖喇嘛,而达赖喇嘛的权力又建立在清中央政府册封和蒙古诸部落支持的基础上,因此必须依仗清廷和蒙古势力是这一时期政教合一统治实现的根本,也是它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也因为这样,桑结嘉措在达赖喇嘛圆寂以后不得不借用他的名号来掌教理政,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

31、个特点是桑结嘉措本身,他作为一个没有正式出家的第巴,却掌管着西藏的宗教,这在西藏政教合一的历史上开创了新篇。这是本文第四章所例证的,也是作者对桑结嘉措及其政教合一统治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四、它在政教合一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具有什么样的地位?纵观藏族历史,桑结嘉措领导的政教合一统治不仅从形式上继承了西藏历史上政教合一的模式,也为清廷制定治藏政策提供了参考价值,为最终确立和完善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本文最后一章,也是笔者选题的重要意义所在。 本文只是笔者几年以来学习的结果,不当之处,敬请专家老师

32、批评指正。1642 年,五世达赖喇嘛在蒙古和硕特固始汗的军事支持下,一举歼灭了政敌,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1653 年,清中央政府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 ,封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 。因此,对于清朝时期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研究,学者们探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是否已经实行了政教合一制度,而忽视了在蒙古和硕特汗王固始汗去世以后,作为五世达赖喇嘛得力助手的第巴桑结嘉措在这一时期政教合一制度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无法替代的地位。 本文在吸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结合制度研究和人物研究,阐述了桑结嘉措成为西藏历史上一位特殊的政教合一

33、制领袖的过程、特点及其作用和历史地位,并试图解析一些个人观点以补充和丰富清代藏族历史研究。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交代了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目标。剩余四章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一、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有没有跟苯教产生过交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和藏族苯教有无关联?从聂赤赞普的历史记载到止贡赞普被弑,都反映了苯教对吐蕃政治的渗透力度,及其在西藏政教合一制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作为藏族本土宗教的苯教,在佛教传入雪域前后,都与藏族的政治管理制度密切地结合起来,并对以后建立完善的政教合一制度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深远的影响。这是第二章的主要内容。 一、作为第巴的桑结嘉措是

34、否包揽了西藏政教大权,成为政教合一的领袖?有什么保障?固始汗病逝后,和硕特部汗王的个人能力和威望远不及达赖喇嘛,因此西藏地方的政治大权也易于达赖喇嘛手中。1679 年,桑结嘉措担任了甘丹颇章政权的第巴,达赖喇嘛遂将政教二权托付于他。这样,从五世达赖喇嘛成为宗教领袖,到总揽政治大权,再到全权委托给桑结嘉措,逐步实现了这一时期的政教合一统治。桑结嘉措上任第巴后颁行了法典明镜 ,这部法典不仅保障了政教合一领袖及统治阶级的特殊地位,也保障了西藏地方上一股强大的势力-僧侣阶层的权益,确保了神权统治思想的主导地位。这是本文第三章要阐述的,也是作者的思源之一。 三、具有什么特点?桑结嘉措的权力来自达赖喇嘛,

35、而达赖喇嘛的权力又建立在清中央政府册封和蒙古诸部落支持的基础上,因此必须依仗清廷和蒙古势力是这一时期政教合一统治实现的根本,也是它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也因为这样,桑结嘉措在达赖喇嘛圆寂以后不得不借用他的名号来掌教理政,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个特点是桑结嘉措本身,他作为一个没有正式出家的第巴,却掌管着西藏的宗教,这在西藏政教合一的历史上开创了新篇。这是本文第四章所例证的,也是作者对桑结嘉措及其政教合一统治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四、它在政教合一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具有什么样的地位?纵观藏族历史,桑结嘉措领导的政教合一统治不仅从形式上继承了西藏历史上政教合一的模式,也为清廷制定治藏

36、政策提供了参考价值,为最终确立和完善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本文最后一章,也是笔者选题的重要意义所在。 本文只是笔者几年以来学习的结果,不当之处,敬请专家老师批评指正。1642 年,五世达赖喇嘛在蒙古和硕特固始汗的军事支持下,一举歼灭了政敌,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1653 年,清中央政府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 ,封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 。因此,对于清朝时期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研究,学者们探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是否已经实行了政教合一制度,而忽视了在蒙古和硕特汗王固

37、始汗去世以后,作为五世达赖喇嘛得力助手的第巴桑结嘉措在这一时期政教合一制度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无法替代的地位。 本文在吸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结合制度研究和人物研究,阐述了桑结嘉措成为西藏历史上一位特殊的政教合一制领袖的过程、特点及其作用和历史地位,并试图解析一些个人观点以补充和丰富清代藏族历史研究。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交代了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目标。剩余四章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一、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有没有跟苯教产生过交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和藏族苯教有无关联?从聂赤赞普的历史记载到止贡赞普被弑,都反映了苯教对吐蕃政治的渗透力度,及其

38、在西藏政教合一制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作为藏族本土宗教的苯教,在佛教传入雪域前后,都与藏族的政治管理制度密切地结合起来,并对以后建立完善的政教合一制度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深远的影响。这是第二章的主要内容。 一、作为第巴的桑结嘉措是否包揽了西藏政教大权,成为政教合一的领袖?有什么保障?固始汗病逝后,和硕特部汗王的个人能力和威望远不及达赖喇嘛,因此西藏地方的政治大权也易于达赖喇嘛手中。1679 年,桑结嘉措担任了甘丹颇章政权的第巴,达赖喇嘛遂将政教二权托付于他。这样,从五世达赖喇嘛成为宗教领袖,到总揽政治大权,再到全权委托给桑结嘉措,逐步实现了这一时期的政教合一统治。桑结嘉措上任第巴后颁行了

39、法典明镜 ,这部法典不仅保障了政教合一领袖及统治阶级的特殊地位,也保障了西藏地方上一股强大的势力-僧侣阶层的权益,确保了神权统治思想的主导地位。这是本文第三章要阐述的,也是作者的思源之一。 三、具有什么特点?桑结嘉措的权力来自达赖喇嘛,而达赖喇嘛的权力又建立在清中央政府册封和蒙古诸部落支持的基础上,因此必须依仗清廷和蒙古势力是这一时期政教合一统治实现的根本,也是它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也因为这样,桑结嘉措在达赖喇嘛圆寂以后不得不借用他的名号来掌教理政,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个特点是桑结嘉措本身,他作为一个没有正式出家的第巴,却掌管着西藏的宗教,这在西藏政教合一的历史上开创了新篇。这是本文第四章所例证

40、的,也是作者对桑结嘉措及其政教合一统治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四、它在政教合一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具有什么样的地位?纵观藏族历史,桑结嘉措领导的政教合一统治不仅从形式上继承了西藏历史上政教合一的模式,也为清廷制定治藏政策提供了参考价值,为最终确立和完善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本文最后一章,也是笔者选题的重要意义所在。 本文只是笔者几年以来学习的结果,不当之处,敬请专家老师批评指正。1642 年,五世达赖喇嘛在蒙古和硕特固始汗的军事支持下,一举歼灭了政敌,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1653 年,清中央政府

41、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 ,封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 。因此,对于清朝时期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研究,学者们探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是否已经实行了政教合一制度,而忽视了在蒙古和硕特汗王固始汗去世以后,作为五世达赖喇嘛得力助手的第巴桑结嘉措在这一时期政教合一制度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无法替代的地位。 本文在吸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结合制度研究和人物研究,阐述了桑结嘉措成为西藏历史上一位特殊的政教合一制领袖的过程、特点及其作用和历史地位,并试图解析一些个人观点以补充和丰富清代藏族历史研究。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交代了选

42、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目标。剩余四章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一、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有没有跟苯教产生过交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和藏族苯教有无关联?从聂赤赞普的历史记载到止贡赞普被弑,都反映了苯教对吐蕃政治的渗透力度,及其在西藏政教合一制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作为藏族本土宗教的苯教,在佛教传入雪域前后,都与藏族的政治管理制度密切地结合起来,并对以后建立完善的政教合一制度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深远的影响。这是第二章的主要内容。 一、作为第巴的桑结嘉措是否包揽了西藏政教大权,成为政教合一的领袖?有什么保障?固始汗病逝后,和硕特部汗王的个人能力和威望远不及达赖喇嘛,因此西藏地方的政

43、治大权也易于达赖喇嘛手中。1679 年,桑结嘉措担任了甘丹颇章政权的第巴,达赖喇嘛遂将政教二权托付于他。这样,从五世达赖喇嘛成为宗教领袖,到总揽政治大权,再到全权委托给桑结嘉措,逐步实现了这一时期的政教合一统治。桑结嘉措上任第巴后颁行了法典明镜 ,这部法典不仅保障了政教合一领袖及统治阶级的特殊地位,也保障了西藏地方上一股强大的势力-僧侣阶层的权益,确保了神权统治思想的主导地位。这是本文第三章要阐述的,也是作者的思源之一。 三、具有什么特点?桑结嘉措的权力来自达赖喇嘛,而达赖喇嘛的权力又建立在清中央政府册封和蒙古诸部落支持的基础上,因此必须依仗清廷和蒙古势力是这一时期政教合一统治实现的根本,也是

44、它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也因为这样,桑结嘉措在达赖喇嘛圆寂以后不得不借用他的名号来掌教理政,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个特点是桑结嘉措本身,他作为一个没有正式出家的第巴,却掌管着西藏的宗教,这在西藏政教合一的历史上开创了新篇。这是本文第四章所例证的,也是作者对桑结嘉措及其政教合一统治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四、它在政教合一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具有什么样的地位?纵观藏族历史,桑结嘉措领导的政教合一统治不仅从形式上继承了西藏历史上政教合一的模式,也为清廷制定治藏政策提供了参考价值,为最终确立和完善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

45、作用。这是本文最后一章,也是笔者选题的重要意义所在。 本文只是笔者几年以来学习的结果,不当之处,敬请专家老师批评指正。1642 年,五世达赖喇嘛在蒙古和硕特固始汗的军事支持下,一举歼灭了政敌,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1653 年,清中央政府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 ,封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 。因此,对于清朝时期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研究,学者们探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是否已经实行了政教合一制度,而忽视了在蒙古和硕特汗王固始汗去世以后,作为五世达赖喇嘛得力助手的第巴桑结嘉措在这一时期政教合一制度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无法替代的地位。 本文在吸

46、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结合制度研究和人物研究,阐述了桑结嘉措成为西藏历史上一位特殊的政教合一制领袖的过程、特点及其作用和历史地位,并试图解析一些个人观点以补充和丰富清代藏族历史研究。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交代了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目标。剩余四章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一、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有没有跟苯教产生过交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和藏族苯教有无关联?从聂赤赞普的历史记载到止贡赞普被弑,都反映了苯教对吐蕃政治的渗透力度,及其在西藏政教合一制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作为藏族本土宗教的苯教,在佛教传入雪域前后,都与藏族的政治管理制度密切地结合起来

47、,并对以后建立完善的政教合一制度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深远的影响。这是第二章的主要内容。 一、作为第巴的桑结嘉措是否包揽了西藏政教大权,成为政教合一的领袖?有什么保障?固始汗病逝后,和硕特部汗王的个人能力和威望远不及达赖喇嘛,因此西藏地方的政治大权也易于达赖喇嘛手中。1679 年,桑结嘉措担任了甘丹颇章政权的第巴,达赖喇嘛遂将政教二权托付于他。这样,从五世达赖喇嘛成为宗教领袖,到总揽政治大权,再到全权委托给桑结嘉措,逐步实现了这一时期的政教合一统治。桑结嘉措上任第巴后颁行了法典明镜 ,这部法典不仅保障了政教合一领袖及统治阶级的特殊地位,也保障了西藏地方上一股强大的势力-僧侣阶层的权益,确保了神权统治

48、思想的主导地位。这是本文第三章要阐述的,也是作者的思源之一。 三、具有什么特点?桑结嘉措的权力来自达赖喇嘛,而达赖喇嘛的权力又建立在清中央政府册封和蒙古诸部落支持的基础上,因此必须依仗清廷和蒙古势力是这一时期政教合一统治实现的根本,也是它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也因为这样,桑结嘉措在达赖喇嘛圆寂以后不得不借用他的名号来掌教理政,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个特点是桑结嘉措本身,他作为一个没有正式出家的第巴,却掌管着西藏的宗教,这在西藏政教合一的历史上开创了新篇。这是本文第四章所例证的,也是作者对桑结嘉措及其政教合一统治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四、它在政教合一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具有什么样

49、的地位?纵观藏族历史,桑结嘉措领导的政教合一统治不仅从形式上继承了西藏历史上政教合一的模式,也为清廷制定治藏政策提供了参考价值,为最终确立和完善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本文最后一章,也是笔者选题的重要意义所在。 本文只是笔者几年以来学习的结果,不当之处,敬请专家老师批评指正。特别提醒 :正文内容由 PDF 文件转码生成,如您电脑未有相应转换码,则无法显示正文内容,请您下载相应软件,下载地址为 http:/ 。如还不能显示,可以联系我 q q 1627550258 ,提供原格式文档。“垐垯櫃 换烫梯葺铑?endstreamendobj2x 滌?U 閩 AZ箾 FTP 鈦X 飼?狛P? 燚?琯嫼 b?袍*甒?颙嫯?4)=r 宵?i?j 彺帖 B3 锝檡骹笪 yLrQ#?0 鯖 l 壛枒l 壛枒 l 壛枒 l 壛枒 l 壛枒 l 壛枒 l 壛枒 l 壛枒 l 壛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